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含详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3.71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及答案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及答案1甲与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者相向而行,在距B地160m处相遇;甲到B地后返回A地,乙到A地后返回B地,两者又在距A地80m处相遇。
假设速度不变,则AB全长——设:全长为S(S-160)/160=(2S-80)/(S+80)∴(S-160)(S+80)=160(2S-80)S^2-80S-12800=320S-12800S^2-80S-320S=0S-80-320=0S=400甲与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两者相向而行,甲从A到B地后停止前行,乙则往返于BA两地之间。
已知出发后160分钟两者第一次相遇,相遇后又过了20分钟乙第一次从后面追上甲。
假设速度不变,求甲在从A到B地的过程中,乙从后面追上甲——次设:甲速度为w,乙为v,全长为S160(w+v)=S180(w-v)=S①180(w-v)=160(w+v)180w-180v=160w+160v20w=340vw=17v②∵每过两个全长会追上一次∴a=17/2=8.5≈8甲乙两人骑摩托车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且两人到达B地后各自按原速度返回,且往返于AB之间,甲速度为32km/h,乙速度为18km/h,当乙车由A 至B多次后,甲车两次追上乙车,且第二次追上乙车时是在乙车至B向A的行驶过程中,且此时距B地10km,则AB相距——km。
设:全长为S,第二次追上时,甲走了mS+10,乙走了nS+10mS+10-(nS+10)=4S(mS+10)/(nS+10)=32/18①18mS+180=32nS+32018mS-32nS=140∴9mS-16nS=70②∵mS+10-nS-10=4S∴m-n=4∴m=4+n9(4+n)S-16nS=7036S+9nS-16nS=7036S-7nS=70(36-7n)S=70③∵n为正奇数∴n=1,n=3,n=5......∵70/(36-7n)>10∴n=3,S=70一个人在环线上骑自行车,每3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前向后驶过;每9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后向前驶过。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为20厘米,则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50平方厘米B. 64平方厘米C. 100平方厘米D. 144平方厘米答案:C解析: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倍的边长,所以边长为20厘米÷ 4 = 5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即5厘米× 5厘米 = 25平方厘米。
因此,正确答案是C。
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4厘米、3厘米,则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72立方厘米B. 96立方厘米C. 108立方厘米D. 120立方厘米答案:A解析: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即6厘米× 4厘米× 3厘米 = 72立方厘米。
因此,正确答案是A。
3. 小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先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然后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
问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A. 90千米B. 100千米C. 105千米D. 120千米答案:C解析:小明先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行驶的距离为15千米/小时× 2小时 = 30千米。
然后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行驶的距离为20千米/小时× 3小时 = 60千米。
所以小明一共行驶了30千米 + 60千米 = 90千米。
因此,正确答案是C。
4.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厘米,腰长为8厘米,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32平方厘米B. 40平方厘米C. 48平方厘米D. 56平方厘米答案:B解析: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和高的乘积除以2来计算。
首先,作高线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的底边为5厘米(10厘米÷ 2),腰长为8厘米。
根据勾股定理,高为√(8^2 - 5^2) = √(64 - 25) = √39。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10厘米× √39厘米÷ 2 ≈ 40平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培训一、典型例题分析例题1 某同学到集贸市场买苹果,买每公斤3元的苹果用去所带钱数的一半,而其余的钱都买了每公斤2元的苹果,则该同学所买的苹果的平均价格是每公斤多少元?A .2.6.B .2.5.C .2.4.D .2.3..设该同学买了3元一公斤的苹果x 公斤,2了x+y 公斤苹果,花去了3x+2y=6x 元.所以所买的例题2已知p 、q 均为质数,并且存在两个正整数m,n,使得p=m+n,q=mn,求p qnm p q m n ++的值。
∵q 是质数,q=m ×n ,所以m ,n 只能一个为1,另一个为q .此时p=m+n=1+q ,而p 又是质数,只能p=3,q=2.即m ,n 一个是1,另一个是2.例题3一个四位数能被9整除,去掉末位数字后所得的三位数恰是4的倍数,则这样的四位数中最大的一个的末位数字是什么?例题4在某浓度的盐水中加入一杯水后,得到新盐水,它的浓度为20%,又在新盐水中加入与前述一杯水的重量相等的纯盐合,盐水浓度变为3313%,那么原来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设原盐水溶液为a 克,其中含纯盐m 克,后加入“一杯水”为x 克,依题意得由①a+x=5m ③由②a+2x=3m+3x 即a-x=3m ④③+④得2a=8m,∴a=4m.例题5从3点15分开始到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30°角,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作为追及问题,由于3点15分时分钟与时针成角小于30°,所以分针必须追上时针并超出例题6甲、乙两人从400米的环形跑道的一点A背向同时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三次相遇,已知每秒钟甲比乙多行0.1米,那么两人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点A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______米.解法1(方程法):设乙每秒行x米,则甲每秒行(x+0.1)米,依题意有8×60(x+x+0.1)=400×3,解得x=1.2则在8分钟内,乙共行1.2×60×8=576(米)去掉乙走过了一整圈400米,还余176米,由于不足200米,故是相遇地点沿跑道距A点的最短距离.解法2(算述法):在8分钟内,甲比乙共多行0.1×60×8=48米,这时一共有了三圈,每圈甲比乙多行16米,即相遇地是越过此出发地始终端的400米跑道的中点16÷2=8(米).三圈累计,越过8×3=24(米).所以第三次相遇点距A沿跑道的距离是176米或224米,较小值176米是所求的最短距离.例题717个连续整数的和是306,那么紧接在这17个数后面的那17个连续整数的和等于________.设17个连续整数为m,m+1,m+2,…,m+16 ①有m+(m+1)+…+(m+16)=306.它后面紧接的17个连续自然数应为m+17,m+18,m+19,…,m+33②②的每一项比①中对应项多17,所以②中17个数总和比①中17个数总和多17×17,所以②中17个数总和为306+17×17=595.例题8对于不小于3的自然数n,规定如下一种操作:<n>表示不是n的约数的最小自然数,如<7>=2,<12>=5等等,则<<19>×<98>>=_______.(式中的×表示乘法)根据定义,<n >表示不是n 的约数的最小自然数.我们可以求得:<19>=2,<98>=3∴ <19>×<98>=2×3=6<<19>×<98>>=<6>=4.例题9某校运动会在400米球形跑道上进行10000米比赛,甲、乙两运动员同时起跑后,乙速超过甲速,在第15分时甲加快速度,在第18分时甲追上乙并且开始超过乙,在第23分时,甲再次追上乙,而在第23分50秒时,甲到达终点,那么乙匀速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分.设出发时甲速度为a 米/分,乙速度为b 米/分.第15分甲提高的速度为x 米/分,所以第15分后甲的速度是(a +x )米/分.依题意,到第15分时,乙比甲多跑15(b -a )米,甲提速后3分钟(即第18分)追上乙,所以(a +x -b )×3=15(b -a ) ①接着甲又跑了5分(即第23分钟),已经超过乙一圈(400米)再次追上乙,所以(a +x -b )×5=400 ②到了第23分50秒时甲跑完10000米,这10000米解①,②得b -a =16米/分,x =96米/分.代入③a =384米/分,所以b =400米/分.乙是一直以400米/分的速度跑完10000米的,所以乙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5分.例题10 A 、B 两个港口相距300公里.若甲船顺水自A 驶向B,乙船同时自B 逆水驶向A,两船在C 处相遇.若乙船顺水自A 驶向B,甲船同时自B 逆水驶向A,则两船于D 处相遇,C 、D 相距30公里.已知甲船速度为27公里/小时,则乙船速度是______公里/ 小时..已知A 、B 两港相距300公里,甲船速为27公里/小时.设乙船速为v 公里/ 小时,小流速为x 公里/小时,则甲船顺水速为(27+x)公里/小时,逆水速为(27-x)公里/小时.乙船顺水速为(v+x)公里/小时,逆水速为(v-x)公里/小时.甲船自A 顺水,乙船自B 逆水同时相向而行,相遇在C 处时间为:300300(27)()27x v x v=++-+同理,乙船自A 顺水,甲船自B 逆水同时相向而行,相遇在D 处所需时间为: 300300(27)()27x v x v =-+++可见,两个时间相等.由图易见,30027v +小时中,乙船比甲船多走30公里,即:300300()(27)302727v x x v v +-+=++, []300()(27)3027v x x v +-+=+,2712710v v -=+,v=33.如果C 在D 的右边,由图15易见,30027v +小时中,甲船比乙船多走30公里,即:300300(27)()302727x v x v v +•-+•=++,v=22111.答:若C 在D 的左边,乙船速度是33公里/小时;若C 在D 的右边,乙船速度是11122公里/小时.。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经典题难题专项练习含解析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cm、4cm、5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_立方厘米。
答案:60立方厘米2.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6c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216平方厘米3.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cm,高为3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_立方厘米。
答案:37.68立方厘米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_立方厘米。
答案:37.68立方厘米5. 一个球体的半径为5c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314平方厘米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三角形答案:A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cm、5cm、6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_立方厘米。
A. 120B. 144C. 180D. 200答案:B3.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A. 150B. 157C. 189D. 201答案:C4.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高为3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_立方厘米。
A. 6.28B. 9.42C. 12.56D. 18.84答案:C5. 一个球体的半径为5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_立方厘米。
A. 78.5B. 314C. 628D. 1256答案:B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表面积= 2×(2×3 + 3×4 + 2×4) = 52平方厘米,体积= 2×3×4 = 24立方厘米。
2. 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4cm,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表面积= 2×π×3×4 + π×3^2 = 75.36平方厘米,体积= π×3^2×4 = 113.04立方厘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
小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大全:
一、速算题
1. 二十七加六十九等于多少?式子:27+69=? 答案:96
2. 九十三乘以八等于多少?式子:93×8=? 答案:744
3. 三十九乘以二十三等于多少?式子:39×23=? 答案:897
二、几何题
1. 正五边形角的个数为多少?答案:5
2. 直角三角形的最大角的角度为多少?答案:90度
3. 正方形边长为3cm,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答案:9平方厘米
三、体积计算题
1. 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7cm,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答案:126立方厘米
2. 正方体的边长为4cm,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答案:64立方厘米
3. 圆锥体的底面半径为7cm,高为3cm,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答案:99.96立方厘米
四、代数题
1. 解3(x+2)-5(x+3)=-7的方程?式子:3(x+2)-5(x+3)=-7 答
案:x=-4
2. 解3(x+2)+5{2(x-3)-3]=14的方程?式子:3(x+2)+
5{2(x-3)-3}=14 答案:x=6
3. 解[3(x+1)+5]/[2(x+2)+1]=3的方程?式子:
[3(x+1)+5]/[2(x+2)+1]=3 答案:x=4
五、概率题
1. 从4张牌中抽取一张牌,求取到红桃牌(其中之一)的概率是多少?答案:25%,也就是1/4
2. 从2个盒子中各取一次,求抽到同一种颜色盒子的概率?答案:25%,也就是1/4
3. 从6个盒子中抽取两个,求抽到全是红色的概率?答案:6.25%,也
就是1/16。
小学六年级奥数难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一个数的2/3加上4等于这个数的1/2,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3)x + 4 = (1/2)x。
解得x = -24。
2. 一个水池,第一天放水1/3,第二天放水1/4,第三天放水1/5,第四天放水1/6,最后剩下15立方米的水,求水池原来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解:设水池原来有x立方米的水,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 (1 - 1/3 - 1/4 - 1/5 - 1/6) = 15。
解得x = 60。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4厘米,周长是32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厘米,宽为y厘米。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x - y = 4;2x + 2y = 32。
解得x = 10,y = 6。
所以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6厘米。
4. 一个数的3倍减去5等于这个数的2倍加上7,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x - 5 = 2x + 7。
解得x = 12。
5.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 + b > c,a + c > b,b + c > a,求三角形的面积。
解:根据海伦公式,三角形的面积S = sqrt[p * (p - a) * (p - b) * (p - c)],其中p = (a + b + c) / 2。
将已知的三边长代入公式即可求得三角形的面积。
6. 一个数的5倍减去8等于这个数的3倍加上12,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5x - 8 = 3x + 12。
解得x = 10。
7.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20平方厘米,求原来正方形的边长。
解: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 2)^2 - x^2 = 20。
解得x = 4。
所以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
8. 一个数的4倍加上6等于这个数的3倍加上18,求这个数。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经典题难题专项练习含解析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含详细答案)一、分数与小数的转换1. 难题:将分数 5/8 转换为小数。
答案:将分数转换为小数的方法是将分子除以分母。
因此,5/8 转换为小数的过程是5 ÷ 8 = 0.625。
2. 难题:将小数 0.75 转换为分数。
答案:将小数转换为分数的方法是将小数部分作为分子,分母为10 的相应次幂。
因此,0.75 转换为分数的过程是 75/100,可以简化为 3/4。
二、百分数的计算1. 难题:计算 60% 的 150。
答案:计算百分数的方法是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然后乘以相应的数值。
因此,60% 的 150 的计算过程是60/100 × 150 = 90。
2. 难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120%,求这个数。
答案: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比的方法是将百分比转换为分数,然后乘以另一个数。
因此,假设另一个数是 x,那么这个数的计算过程是120/100 × x = 1.2x。
三、面积与体积的计算1. 难题:计算长方形的长为 10 厘米,宽为 5 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是将长和宽相乘。
因此,长为 10 厘米,宽为 5 厘米的面积是10 × 5 = 50 平方厘米。
2. 难题:计算正方体的边长为 6 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计算正方体体积的方法是将边长的立方。
因此,边长为 6 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6 × 6 × 6 = 216 立方厘米。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难题(含详细答案)四、分数的加减法1. 难题:计算 3/4 + 2/3。
答案:分数的加法需要找到分母的公共倍数,然后将分子相加。
对于 3/4 + 2/3,我们可以将分母都转换为 12,然后相加。
计算过程如下:3/4 = 9/122/3 = 8/129/12 + 8/12 = 17/12因此,3/4 + 2/3 = 17/12,也可以表示为 1 5/12。
小学数学六年级易错题难题题库 - 易错题难题题库含详细答案一、培优题易错题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则,计算:(1)10△3=________.(2)若x△7=2003,则x=________.【答案】(1)11(2)2000【解析】【解答】(1)10△3=10-11+12=11;(2)∵x△7=2003,∴x-(x+1)+(x+2)-(x+3)+(x+4)-(x+5)+(x+6)=2003,解得x=2000.【分析】(1)首先弄清楚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法则,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来看,第一个数表示从整数几开始,后面的数表示几个连续整数相加减,根据发现的运算规则,即可由10△3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2)根据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方法,由x△7=200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答案】(1)+3;+4;+2;0;D(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3)解: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4)解:由M→A(3﹣a,b﹣4),M→N(5﹣a,b﹣2),所以,5﹣a﹣(3﹣a)=2,b﹣2﹣(b﹣4)=2,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所以,N→A应记为(﹣2,﹣2)【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3.纽约、悉尼与上海的时差如下表(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上海时间早的时数,负数表示同一时刻比上海晚的时数):城市悉尼纽约时差/时+2-121日上午10时,悉尼时间是________.(2)上海、纽约与悉尼的时差分别为________(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悉尼时间早的时数,负数表示同一时刻比悉尼晚的时数).(3)王老师2018年9月1日,从纽约Newwark机场,搭乘当地时间上午10:45的班机,前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机飞行的时间为14小时55分钟,问飞机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答案】(1)12(2)-2,-14(3)解:10时45分+14时55分+12时=37时40分.故飞机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时间为2018年9月2日下午1:40【解析】【解答】(1)10+(+2)=12时,即当上海是10月1日上午10时,悉尼时间是12时.( 2 )12-10=2;-12-2=-14;故上海、纽约与悉尼的时差分别为-2,-14.【分析】(1)根据表格得到悉尼时间是10+(+2);(2 )由表格得到上海与悉尼的时差是2,纽约与悉尼的时差-12-2;(3)根据题意得到10时45分+14时55分+12时,得到飞机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时间.4.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2+1,例如3★(-4)=3×(-4)-3-(-4)2+1.请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小学数学竞赛班六年级入学试题学校成绩(每题6分满分150分)1.找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① 1,30,3,25,5,20,,;② 1,1,3,4,7,9,15,16,31,25,,;③ 2,8,26,80,242,728,,。
2.计算:1+2+3+4+…+9+10+9+…+4+3+2+1=。
3.计算:1-3+5-7+9-11+…+2005-2007+2009=。
4.计算:20062007×2006=。
5.对于任意整数a、b,如果a⊙b=a×b-1,那么:4⊙(5⊙3)= 。
6.如果123456789×9=1111111101,那么123456789×72= 。
7.甲班和乙班共83人,乙班和丙班共86人,丙班和丁班共88人,那么,甲班和丁班共人。
8.设X和Y是选自前100个非零自然数中的两个不同的数,那么(X+Y)÷(X-Y)的最大值是。
9.用0~4五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小的五位数相差。
10.用0、1、3、5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
11.有一根木材长4米,要把它锯成8段,每锯一段要用3分钟.共锯了分钟。
1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有不同的号码。
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
”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
”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
”李说:“丁是4号,甲是1号。
”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号。
13.20072007的个位数字是。
14.红盒子里的糖果比蓝盒子里的糖果多10个,从蓝盒子里拿出1个糖果放进红盒子里后,红盒子里的糖果比蓝盒子里多个。
15.往一只篮子里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一倍,6分钟后篮子就满了。
那么第分钟时是半篮子鸡蛋。
16.小红和小亮住在同一个大楼,小红家住5楼,回家要上96个台阶,小亮回家要上144个台阶,那么,小亮家住楼。
17.三年级组同学参加“六一”节团体操表演,每横排人数同样多,每竖排人数也同样多。
小学六年级数学易错题难题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一、培优题易错题1.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5元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答案】解:由题意可得,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的钱数为:(45-32)×30+[7×2+6×2+3×1+5×0+4×(-1)+5×(-2)]=13×30+[14+12+3+(-4)+(-10)]=390+15=405(元),即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05元【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计算售出件数与售价积的和,再以45元为标准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求出差价,计算即可.2.股民老黄上星期五买进某股票1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注:用正数记股价比前一日上升数,用负数记股价比前一日下降数)(2)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多少元?最低价每股多少元?(3)根据交易规则,老黄买进股票时需付0.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0.15%的手续费和0.1%的交易税,如果老黄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答案】(1)解:(2)解: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37.4元,最低价每股33.7元(3)解:买入总金额=1000×35=35000元;买入手续费=35000×0.15%=52.5元;卖出总金额=1000×36.3=36300元;卖出手续费=36300×0.15%=54.45元;卖出交易税=36300×0.1%=36.3元;收益=36300﹣(35000+52.5+54.45+36.3)=1156.75元【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列式计算,就可求出星期四收盘时每股的价格。
(2)根据表中的数据,先求出每天收盘时的每股的价格,从而就可得出本周内最高价股价和最低股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不是平方数?A. 16B. 25C. 30D. 49答案:C解析:平方数是指一个数可以表示为另一个整数的平方。
选项A、B、D分别是4、5、7的平方,而30不是任何整数的平方。
2. 小明有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他将它们排成一行,每行有10个,共排了5行。
那么小明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A. 50B. 100C. 150D. 200答案:B解析:每行有10个正方体,共排了5行,所以总共有10 × 5 = 50个正方体。
3. 小华有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3倍,如果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那么它的宽是多少厘米?A. 6B. 9C. 12D. 18答案:A解析: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设宽为x厘米,则长为3x厘米。
已知长为18厘米,所以3x = 18,解得x = 6厘米。
4. 一个数的十分之一是2.4,这个数是:A. 24B. 240C. 24.0D. 240.0答案:B解析:一个数的十分之一是2.4,即这个数除以10等于2.4,所以这个数是2.4× 10 = 24。
5. 小明有一些苹果,他第一天吃了总数的1/5,第二天又吃了剩下的1/3,那么小明最后还剩下多少苹果?A. 1/15B. 2/15C. 4/15D. 8/15答案:C解析:第一天吃了总数的1/5,剩下4/5;第二天吃了剩下的1/3,即4/5的1/3,计算得4/5 × 1/3 = 4/15。
所以小明最后剩下4/15的苹果。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64,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解析:8的平方是64,同时-8的平方也是64,所以这个数是±8。
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4厘米、3厘米、2厘米,它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答案:24解析: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长×宽×高,所以体积是4×3×2 = 24立方厘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难题一、圆柱与圆锥相关难题。
1.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5厘米。
把它的侧面沿高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解析:圆柱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 = 2π r(其中r为底面半径,π取3.14),可得底面周长C=2×3.14×2 = 12.56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即宽为5厘米。
2. 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3分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解析:首先求出底面半径r = 6÷2=3分米,根据圆锥体积公式V=(1)/(3)π r^2h (h为圆锥的高),可得V=(1)/(3)×3.14×3^2×3=(1)/(3)×3.14×9×3 = 28.26立方分米。
3. 把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解析:要削成最大的圆柱,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
所以圆柱底面半径r = 6÷2 = 3分米,高h=6分米。
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π r^2h,可得V =3.14×3^2×6=3.14×9×6 = 169.56立方分米。
二、比例相关难题。
4.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因为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120)/(2)=(x)/(2 + 3),即2x=120×(2 + 3),2x=120×5,x = 300千米。
5. 用比例解: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按照1:1500配制而成。
如果现在只有3千克药液,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解析:设能配制这种农药x千克,药液和农药的比例为1:(1 + 1500),则(1)/(1+1500)=(3)/(x),x=3×(1 + 1500)=3×1501 = 4503千克。
小学六年级数学题100道,要带答案,带解题思路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1.小明有10颗糖,给了小红3颗,又给了小刚2颗,他还剩下几颗糖?解:10-3-2=5(颗),思路:用总数依次减去给出去的数量。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求它的面积。
解: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6×4÷2=12(平方厘米),思路: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3.有24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解:24÷6=4(个),思路: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数除以人数得到每份的数量。
4.小明从一楼走到二楼需要10秒,那么他从一楼走到五楼需要多少秒?解:从一楼到五楼需要走4层楼梯,每层10秒,所以4×10=40(秒),思路:先确定楼层间隔数,再乘以每段时间。
5.一个数的3倍是27,这个数是多少?解:27÷3=9,思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6.商店里有15个文具盒,卖出了7个,又进货了8个,现在商店里有多少个文具盒?解:15-7+8=16(个),思路:先减去卖出的数量,再加上进货的数量。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长方形周长=(长+宽)×2,即(8+5)×2=26(厘米),思路:运用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
8.有3组同学在做游戏,每组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在做游戏?解:3×4=12(人),思路:根据乘法的意义,用组数乘以每组的人数。
9.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解:2、3、5、7、11、13、17、19,思路:根据质数的定义,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质数,依次找出20以内的质数。
10.小明有30元钱,买了一个8元的文具盒和一本6元的笔记本,还剩下多少钱?解:30-8-6=16(元),思路:用总钱数依次减去花掉的钱数。
六年级数学难题汇总六年级数学难题汇总(解析+答案)例1.只修改970405的某一个数字,就可使修改后的六位数能被225整除,修改后的六位数是_____.(安徽省1997年小学数学竞赛题)解:逆向思考:因为225=25×9,且25和9互质,所以,只要修改后的数能分别被25和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225整除。
我们来分别考察能被25和9整除的情形。
由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两位数能被25整除)知,修改后的六位数的末两位数可能是25,或75.再据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检验,得9,7+0,4,5,25,25,2,27,25,7=32.故知,修改后的六位数是970425.7. 在三位数中,个位、十位、百位都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共有个。
【答案】48【解】百位有1、4、9三种选择,十位、个位有0、1、4、9四种选择。
满足题意的三位数共有3×4×4,48(个)。
12. 已知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积等于10,则这样的三位数的个数是 _____ 个. 【答案】6【解】因为10,2×5,所以这些三位数只能由1、2、5组成,于是共有 ,6个(12. 下图中有五个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中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50,其中A7,25,A1,A2,A3,A4,74,A9,A3,A5,A10,76,那么A2与A5的和是多少,【答案】25【解】有A1+A2+A8,50,A9+A2+A3,50,A4+A3+A5,50,A10+A5+A6,50,A7+A8+A6,50,于是有A1+A2+A8+A9+A2+A3+A4+A3+A5+A10+A5+A6+A7+A8+A6,250,即(A1+A2+A3+A4)+(A9+A3+A5+A10)+A2+A5+2A6+2A8+ A7,250. 有74+76+A2+A5+2(A6+A8) + A7,250,而三角形A6A7A8中有A6+A7+A8,50,其中A7,25,所以A6+A8,50,25,25.那么有A2+A5,250,74,76,50,25,25.【提示】上面的推导完全正确,但我们缺乏方向感和总体把握性。
第十八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中年级)试卷分析与详解一、选择题1.45与40的积的数字和是().(A)9 (B)11 (C)13 (D)15【答案】A【解析】45×40=1800,1+8=9【难度】☆【知识点】两位数乘法计算2.在下面的阴影三角形中, 不能由右图中的阴影三角形经过旋转、平移得到的是图()中的三角形.(A)(B)(C)(D)【答案】B【解析】由观察可得:A、C、D都可通过旋转得到,而B是通过原图翻转得到。
【难度】☆☆【知识点】图形的旋转、平移3.小东、小西、小南、小北四个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时, 捡到了一条红领巾, 交给了老师. 老师问是谁捡到的?小东说不是小西;小西说是小南;小南说小东说的不对;小北说小南说的也不对. 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说对了, 这个人是().(A)小东(B)小西(C)小南(D)小北【答案】C【解析】小东:不是小西。
小西:是小南。
小南:小东说的不对。
小北:小南说的也不对。
从对话中可看出小南与小北说的话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两人中一定有一个人说的是正确的,那么小东必然说的不对,既然小东说的不对,也就是小南说对了。
【难度】☆☆【知识点】逻辑推理4.2013年的钟声敲响了, 小明哥哥感慨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第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年份。
已知小明哥哥出生的年份是19的倍数, 那么2013年小明哥哥的年龄是()岁。
(A)16 (B)18 (C)20 (D)22【答案】B【解析】2013÷19=105…18,因为小明哥哥出生的年份是19的倍数,所以小明的哥哥出生年份=2013-18-19n。
当n=0时,小明哥哥出生年份=1995;当n=1时,小明哥哥出生年份=1976,但是显然小明哥哥如果1976年出生,2013绝对不会是他有生以来遇到的第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年份,比如1978就是没有重复数字的年份。
所以小明哥哥出生年份只能是1995,那么小明哥哥2013的年龄=2013-1995=18。
其实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在(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能保证小明哥哥出生的年份是19的倍数。
【难度】☆☆【知识点】带余除法5.如右图, 一张长方形的纸片, 长20厘米, 宽16厘米. 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长10厘米, 宽5厘米的小长方形, 而且至少有一条边在原长方形的边上, 那么剩下纸片的周长最大是()厘米.(A)72 (B)82 (C)92 (D)102【答案】C【解析】常规想法,因为不可能从中间扣一个洞,那么只能在边上剪或者在顶点处剪。
可以发现在顶点剪周长不会发生变化,在边上剪周长会增加小长方形的两个长或者两个宽,所以周长最大时是增加两个长,如图所示。
【难度】☆☆☆【知识点】不规则图形周长6.张老师每周的周一、周六和周日都跑步锻炼20分钟, 而其余日期每日都跳绳20分钟.某月他总共跑步5小时, 那么这个月的第10天是().(A)周日(B)周六(C)周二(D)周一【答案】D【解析】这月共跑5×60=300(分钟),而每周跑步20×3=60(分钟),因为300÷60=5,这个月有5个周一、周六和周日,而常规的一个月最多4周零3天,从而可判断这个月有31天,并且这个月的第一天应该是周六,根据周期性,可判断这个月第10天是周一。
【难度】☆☆☆【知识点】周期问题二、填空题7.如右图, 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4个相同的长方形, 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0厘米. 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答案】64【解析】设正方形的边长是a,四个小长方形周长=20×4=80,而中间的三条横线是被计算了2次的,所以4a+3a×2=10a=80,所以a=8,进而可算出正方形面积=8×8=64。
【难度】☆☆☆【知识点】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8.九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卡片, 拼成了如右图所示的平面图形. 这种三角形卡片中的两个锐角较大的一个是度.【答案】54【解析】假设两个锐角较小的角是a,较大的角是b。
需要注意图中中间周角的组成,观察可知7a+2b=360°,又因为a+b=90°,7a+2b=5a+2a+2b=360°,5a=180,所以a=36°,所以b=90°-36°=54°> 36°。
【难度】☆☆☆☆【知识点】等量代换9.幼儿园的老师给班里的小朋友送来55个苹果, 114块饼干, 83块巧克力. 每样都平均分发完毕后, 还剩3个苹果, 10块饼干, 5块巧克力. 这个班最多有位小朋友. 【答案】26【解析】苹果共分了55-3=52(个),饼干共分了114-10=104(个),巧克力共分了83-5=78(个)。
因为这三样都是平均分给每位同学的,所以每样分的总数除以学生数不能有余数。
也就是学生数需要是这三样已分物品的公共的因数,52、104、78最大的公共因数是26,所以这个班最多有26位小朋友。
【难度】☆☆☆☆【知识点】约倍问题10.如下图, 将长度为9的线段AB九等分, 那么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的总和是.【答案】165【解析】所有线段包括:有1段单位长度的9段,总长:9×1=9有2段单位长度的8段,总成:8×2=16有3段单位长度的7段,总成:7×3=21…有9段单位长度的1段,总成:9×1=9所以所有线段的长度的总和是:9×1+8×2+7×3+6×4+5×5+4×6+3×7+2×8+1×9=165 【难度】☆☆☆☆☆【知识点】几何计数第二十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试题A 组试卷解析(小学中年级组A 卷)一、填空题(每小题 10分, 共80分)1. 计算: 3752(392)5030(3910)÷⨯+÷⨯=________.【考点】整数计算 【难度】☆☆ 【答案】61【分析】原式3752(392)1006(392)=÷⨯+÷⨯(37521006)7847587861=+÷=÷=2. 右图中, G F D C B A ∠+∠+∠+∠+∠+∠ 等于________度.【考点】几何、角度计算 【难度】☆☆ 【答案】360【分析】连接CD ,有G F EDC ECD ∠+∠=∠+∠,这样就转化成四边形的内角和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3. 商店以每张2角1分的价格进了一批贺年卡, 共卖14.57元. 若每张的售价相同, 且不超过买入价格的两倍, 则商店赚了________元.【考点】数论、分解质因数 【难度】☆☆ 【答案】4.7元【分析】14.57元=1457分,14573147=⨯每张的售价不超过买入价格的两倍,47是张数,31分是售价; 商店赚了(3121)47470-⨯=(分)=4.7元.4. 两个班植树, 一班每人植3棵, 二班每人植5棵, 共植树115棵. 两班人数之和最多为________.【考点】组合、最值问题 【难度】☆☆ 【答案】37人.【分析】设一班a 人,二班b 人,则有35115a b +=, 求两班人数最多,算式转化成: 3()2115a b b ++=,a b +最大,b 尽可能的小,2b =时,37a b +=。
两班人数之和最多的是37人.5. 某商店第一天卖出一些笔, 第二天每支笔降价1元后多卖出100支, 第三天每支笔比前一天涨价3元后比前一天少卖出200支. 如果这三天每天卖得的钱相同, 那么第一天每支笔售价是________元.【考点】应用题 【难度】☆☆☆ 【答案】4元【分析】设第一天每支笔售价x 元,卖出n 支,有(1)(100)(1)(100)nx x n nx x n =-+⎧⎨=+-⎩可得到1001001002200x n x n =+⎧⎨=-⎩,解得3004n x =⎧⎨=⎩6. 一条河上有A, B 两个码头, A 在上游, B 在下游. 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 划船相向而行, 4小时后相遇. 如果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 划船同向而行, 乙16小时后追上甲. 已知甲在静水中划船的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 则乙在静水中划船每小时行驶________千米.【考点】行程、流水行船 【难度】☆☆☆ 【答案】10【分析】在流水行船问题中,两船相遇的速度和即两船船速和,两船追及速度差即两船船速差。
设乙船的速度是x 千米/小时;4(6)16(6)x x +=-解得10x =7. 某个两位数是2的倍数, 加1是3的倍数, 加2是4的倍数, 加3是5的倍数, 那么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_.【考点】数论、余数问题 【难度】☆☆☆ 【答案】62【分析】由题可知,此数是一个2的倍数,并且除以3、4、5都余2的数,这样的数最小是2,因为这个数是两位数, 2+[345]=62、、.8. 在三个词语“尽心尽力”、“力可拔山”和“山穷水尽”中, 每个汉字代表1至8之间的数字, 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 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 如果每个词语的汉字所代表的数字之和都是19, 且“尽”>“山”>“力”, 则“水”最大等于________.【考点】数字谜、最值 【难度】☆☆☆☆☆ 【答案】7【分析】由题意得:⎧⎪⎨⎪⎩尽+心+尽+力=19 (1) 力+可+拔+山=19 (2)山+穷+水+尽=19 (3)可得357⨯=3尽+心+2力+可+拔+2山+穷+水=19 而1~8的和是36,则有573621=-=2尽+1力+1山,与(1)比较得2-=山心. “尽”>“山”>“力”,“力”尽可能大,“尽”才最小,假定“力”、“山”、“尽”是连续自然数,有(+2)+1=212力+力+力,“力”为4,此时山=5,心=3,尽=6; (1)式满足:6+3+6+4=19;(3)式:5+++6=19穷水,水此时最大为7,穷为1,来推倒2式:(2)式:4+++5=19可拔,而现在只剩下2和8了,满足条件。
此时水最大为7.若水最大取8时,有6()2()6()5()5()3()7()4()4()1()8()6()⎧⎪⎨⎪⎩尽+心+尽+力=19 力+可+拔+山=19山+穷+水+尽=19,但此时6()尽、4()山、5()力不满足“尽”>“山”>“力”,所以不符合要求。
故水最大为7.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 要求写出简要过程)9. 有一批作业, 王老师原计划每小时批改6本. 批改了2小时后, 他决定每小时批改8本, 结果提前3小时批改完. 那么这批作业有多少本?【考点】应用题 【难度】☆☆☆ 【答案】84本【分析】先考虑2小时后剩下的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