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邹发坚
- 格式:pdf
- 大小:270.54 KB
- 文档页数:2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挥发性有机废气是指在工业系统、生产过程中,挥发出的对人身健康、环境质量均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废气。
由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治理技术也不断变化和进步。
目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活性炭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生物过滤、膜分离等技术。
物理吸附:利用不同吸附材料(如沸石、有机硅材料等)的特殊吸附性能,将有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以物理方式吸附于吸附剂表面,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化学吸附:将有机废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将有害物质直接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多孔结构吸附大量挥发性有机物,达到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效果。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运用电场或者微波等辐射方式,在低温条件下对有机废气进行离子化、氧化处理,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生物过滤:利用生物床生物菌群降解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净化废气。
膜分离:借助多种膜分离技术,将废气分离出挥发性有机物,达到了净化废气的效果。
总体上,目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多进展。
其中,活性炭吸附、化学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生物过滤是主流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装置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在很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当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治理成本高、处理技术不够成熟,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研究,并且结合不同行业和现实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理技术。
未来,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还需要在设备的模块化设计、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等方面进行改进。
另外,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治理技术,提供废气治理的支持经费等方面,将有助于提高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水平和应用效果。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处理技术进展与前瞻摘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一种复杂物质,同时它们对人类健康也有害。
随着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治理已成为我国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目前,我国已有大量企业单位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本文阐述了VOC的危害,分析了VOC 的控制措施,并探讨了未来的管理前景。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进展;前瞻引言VOC废气是高污染气体。
大量排放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同时,VOC废气中所含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有毒的。
当人体吸入时,对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可能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无论是环保还是国民健康,国内的医药化工企业都必须重视VOC废气的处理。
需要了解相关的烟气处理技术,然后选择相应的VOC烟气处理技术。
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了解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净化技术,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
1.VOC废气的危害性1.1环境污染性脂肪族化合物、卤代烃、芳烃和其他化学溶剂通常用于制造药物和化学品。
这些溶剂属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化学品,在这类物质生产结束时将释放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
VOC废气排放将这些物质挥发掉,大部分会通过蒸发释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将导致大自然部分功能受损甚至丧失部分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被污染的大气的功能性会减弱,势必会对人类环境产生影响,说明VOC 的废气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对全人类构成威胁。
1.2致病致死率高VOC废气中的大部分物质对人体都是有毒的。
吸入后,它们会导致中毒或神经损伤、导致疾病或留下永久性损伤,例如VOC废气中的苯化合物。
这可能会造成损坏,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功能紊乱,损害人体血液和器官,引起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如果情况足够严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
VOC废气的致病性和致死性非常高,必须妥善处理。
2.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处理技术进展2.1热破坏法热破坏法有两种形式,即:(1)直接燃烧处理形式,这种形式的热破坏法是直接用火焰燃烧VOCs的废气,利用高温破坏VOCs物质,或促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挥发性的有机工业废气及其污染作为我国一类较常见而有害身体健康的高浓度有机的大气污染物,主要都是来源于由我国石油行业、化工行业、交通工具、造纸业、油漆行业、采矿及冶金行业、纺织加工行业等部门以及我国汽车电镀行业。
挥发性工业有机污染废气大量排放极大影响整个城市大气质量,困扰着我国城市人们日常的注意安全身体健康。
本文首先较系统详尽地总结分析阐述了国外挥发性高的工业有机及工业无机生产排放废气的存在带来的社会各种生态危害,其次则是系统地总结研究国内工业挥发性低的企业有机工业生产及废气污染专项技术治理及其应用研究技术现状,最后将进一步总结探讨了国内外高挥发性企业的工业有机和企业废气环境污染专项污染治理研究相关研究技术方法等,为政府及相关机构环境保护工作与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展望引言:挥发性的有机可燃废气既具有着传播途径范围比较广,污染物来源相对多杂以及环境污染危害性相当大等等特点。
而且一些挥发性的有机燃烧废气往往可以被随风或传播散到许多很远之外的任何地方,对周边环境将造成有一定严重程度影响的潜在污染,也即对当地人们群众的一些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生产也带来着了极大潜在的潜在危害。
因此当前对于各种挥发性可燃有机燃废气综合治理净化技术机理的探讨研究无疑就更加显得了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就国外目前最为常用高效的工业挥发性及有机毒性废气排放治理新技术发展的技术现状分析进行分析研究,未来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前景可以进行如下展望。
1挥发性有机废气及其危害挥发性易燃有机化合物的废气,多表现为指饱和气体沸点温度约可在约50~或约260℃,在正常室温状态条件下其相对饱和气压一般应在大于133.3个大气压Pa左右的带有各种易杂混和挥发性组分的可燃有机及气态化合物。
挥发性气体在挥发时会产生很高浓度的光化学烟雾气体和很多其他强烈刺激性气味,会在瞬间释放对损害我们正常人体眼睛、耳朵呼吸系统等造成极大损伤。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社会群体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挥发性有机废气作为目前最常见的污染物,由于其同时具备了污染源数量多、传播范围广和危害大等许多特点,因而成了中国环保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处理对象。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沸点在50-260℃,在室内常温下该废气的蒸气压大于133.3帕。
它的成分主要包括硫化物、烃类以及氨等,对人体的健康所造成的威胁是较大的,其能够和大气当中的二氧化氮进行反应而生成臭氧,进而形成光化学烟雾,气味较为刺鼻,容易对人体的眼睛以及呼吸道等器官造成刺激,对心、肺以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影响也是非常不利。
本文对当前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对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与进展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开展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能否对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有效的治理,将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最终对人们的健康和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对于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的相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求来对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综合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保证治理的整体效果。
一、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挥发性有机废气主要是由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目前的环境治理过程中,对于废气的治理方式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气进行收集的方式来对其排放进行控制。
但是由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变快,因此废气排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导致工业后续生产中需要投入较高的处理设施投资以及运行维护费用。
目前,大部分治理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清洁生产的方式来从源头上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排放进行控制。
与此同时,国内常用的治理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1.催化燃烧法催化燃烧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之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对废气当中所含有的可燃组分给予充分的氧化分解,进而实现对气体的净化处理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在当前阶段的应用较为广泛。
浅谈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和进展摘要:自19世纪起,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工业浪潮,正是这股浪潮把人们推到了一个新社会。
虽然工业给人们带来了文明、带来新气象,但是还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还会缩短人类的寿命,诱发各种疾病等等。
产生废气的源头很多,它的传播性又极强,所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活动,所以它是环保单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然而该采用何种方式对其进行治理也是业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对它进行更深的研究。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引言挥发性有机废气在特定的沸点条件下,极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挥发出的主要成分包括硫烃、含氧烃、氮烃、卤代烃、烃类以及低沸点的多环芳香烃。
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废气被人体吸收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对生活环境及动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是百害无一利的。
相关领域的专家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研究治理废气的技术,常规的废弃治理的方法仅仅对高、中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废气起作用,但是低浓度的废弃治理仍然比较麻烦,传统方法收效不佳。
因此,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研究成为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议题。
1、国内现状在国内工业中,一些生产制造企业比如钢铁行业、石油化工等,在生产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废气,这些废气在没有经过二次加工就排放在大气中,不但给环保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还给人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疾病。
因为它给大气和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所以对它治理的方法已经是当前各界讨论最深的话题。
为了有效治理,世界各国都出台了对它的限制令,并且把它设定成重点工程。
在当前,国内对它的治理主要采取一些比较老套的处理技术,对其创新效果并不是太显著。
这些老套的技术在实际中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
对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一些浓度比较低的地域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所以,它不仅是一个全球话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
结合我国已有的技术水平和基本国情要求,加入国外的先进高新技术,探讨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方案,不但能够使环保工作更便利、更有效,还可以使人们的身体健康成长,并且符合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空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不仅需要处理传统大气污染问题,还需要对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治理。
如何对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高效处理,应该成为有关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就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展开探讨。
标签: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引言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利用燃烧法和生物处理法等,催化燃烧法、直接燃烧法是燃烧法的两个主要方式,生物法的主要原理是吸附。
主要就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展开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言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挥发性有机废气及其危害挥发性有机废气,多指沸点在50~260℃,在室温状态下饱和气压大于133.3Pa的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烃类、氨、硫化物、醛类等。
挥发性有机废气一般为混合气体,虽然各组分占空气比重不高,但由于各组分混合共存的缘故,诸多治理技术很难将其根除。
除对环境造成污染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挥发性有机废气中部分物质,容易与空气中二氧化氮产生反应进而形成臭氧,其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和刺激性气味,会对人体眼睛、耳朵以及呼吸道、甚至是心肺系统造成损伤,人类长期置于挥发性气体环境中,其身体组织会出现畸形或者是癌变。
同时,挥发性有机废气也会阻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粮食产量。
2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分析2.1 直接燃烧法治理有机废气燃烧法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方式较为简单,其原理为将经过浓缩和干燥处理过后的有机废气送入焚烧炉中,然后利用辅助性燃料进行燃烧处理即可,在废气燃烧过程中,应确保燃烧温度处于680~760℃之间,因为在这个温度区间内,挥发性有机废气会被充分氧化,并被分解转化为无机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
应用直接燃烧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废气在合理的温度区间内发生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的效果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成气体状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涂料、油漆、清洁剂、汽油等各类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中。
大量的VOCs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诸如对臭氧层的破坏、雾霾的形成、致癌物质的释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目前,全球范围内VOCs的排放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随着国内外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VOCs治理技术也日益成熟和多样化。
各种新型的治理技术不断涌现,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等,各具特点和优势。
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如治理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对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对于促进我国VOCs治理技术的发展,提升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VOCs的来源及危害、常见的VOCs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化学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生物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常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家庭用品和化妆品等多个方面。
VOCs对大气和水质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引发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形成和光化学反应,加剧空气污染的程度。
针对VOCs的治理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VOCs治理技术的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治理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效果,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VOCs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高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仅仅依赖于政府的监管和规范已经不足以解决VOCs污染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治理技术,实现VOCs的有效控制和减排。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挥发性有机废气是指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含有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
这些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对其进行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关于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前,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物理吸附技术和化学吸附技术。
物理吸附技术主要是利用吸附剂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吸附到表面上,并通过再生来实现废气中有机化合物的去除。
目前比较常用的物理吸附技术有活性炭吸附和分子筛吸附。
活性炭吸附具有吸附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在一些企业和工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分子筛吸附技术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分子筛对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吸附和分离,具有分离效果好、再生能力强的特点,但是目前仍面临成本高和再生难等问题。
化学吸附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其中比较常用的技术包括催化氧化、非催化氧化、湿式催化氧化等。
催化氧化是指利用催化剂催化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氧化为无害物质,如常用的铜铝催化剂可以将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非催化氧化是指在非催化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如光氧化和等离子体氧化。
湿式催化氧化是指将废气与液体媒介接触,通过液体中的催化剂催化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氧化,并将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除了上述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也正在被研究和应用。
例如生物滤床技术是通过微生物对有机化合物进行降解来实现废气净化的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冷凝吸附技术是通过将废气冷凝成液态然后进行吸附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对废气流量变化适应性强等特点。
还有电化学氧化、膜分离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中。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目前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稳定、设备维护难等问题仍需要解决。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提高治理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成本、开发新型吸附剂和催化剂等。
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是指沸点在50~260 ℃、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 Pa的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烃类、硫化物、氨等。
有机废气是有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质,它与大气中的NO2反应生成O3,可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伴随着异味、恶臭散发到空气中,对人的眼、鼻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心、肺、肝等内脏及神经系统产生有害影响,有些则是影响人体某些器官和机体的变态反应源,甚至造成急性和慢性中毒,可致癌、致突变,同时可导致农作物减产。
因此,VOCS处理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许多发达国家都颁布了相应的法令以限制VOCS的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控制中的一个热点。
目前国内外对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下面山东昊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对这些处理技术加以介绍。
1、吸附处理技术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处理流体混合物,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数种组分浓缩于固体表面上,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吸附法在VOCS的处理过程中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低浓度高通过量有机废气(如含碳氢化合物废气)的净化。
该方法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净化效率高,操作方便,且能实现自动控制;不足之处是由于吸附容量受限,不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气体,当废气中有胶粒物质或其它杂质时,吸附剂易失效,同时吸附剂需要再生。
吸附法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对吸附剂的选择。
吸附剂要具有密集的细孔结构,内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耐水,耐高温高压,不易破碎,对空气阻力小。
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颗粒状和纤维状)、活性氧化铝、硅胶、人工沸石等。
目前在采用吸附法治理有机废气中,活性炭的性能最好,其去除率高。
2、催化燃烧处理技术催化燃烧技术(AOGC)是指在较低温度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废气中的可燃组分彻底氧化分解,从而使气体得到净化处理的一种废气处理方法。
该法适用于处理可燃或在高温下可分解的有机气体。
催化燃烧主要具有以下优点:①为无火焰燃烧,安全性好;②对可燃组分浓度和热值限制较小;③起燃温度低,大部分有机物和CO在200~400 ℃即可完成反应,故辅助燃料消耗少,而且大量地减少了NOx的产生;④可用来消除恶臭。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摘要】挥发性有机废气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本文首先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应用情况。
随后详细讨论了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以及在实践中的改进和创新。
通过多个应用案例分析,展示了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探讨了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推广这一技术。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发展历程、常见技术、改进与创新、应用案例、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挑战与解决方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在请你输出关于的内容。
1.2 问题提出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技术成本高、运行稳定性差、废气治理效果不理想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急需研究和探索更加有效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废气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为了解决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中的问题,需要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加以解决。
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治理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有效治理。
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也是推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发展的关键。
我们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进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消耗也是不断增加,随之而来就是资源利用带来的废气污染,其中废气成分中有一些挥发性的气体,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产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我国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污染现状和主要的治理技术。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引言在石油矿产的开采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其中有废气污染物和固定污染物,废气污染物中低沸点的化学气体非常容易挥发对和周边的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一、我国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现状(一)挥发性有机废气的产生在化工企业和发电厂中对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并且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会由于利用率的问题生成一定的污染气体,这些气体经过处理之后达到国家环保局的质量标准后,还是可以排放到大气中的。
但是在污染气体中有一部分挥发性的气体,主要是一些饱和蒸汽压力高于1332.2PA的有机化合物气体,这些气体在高温的条件下就很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二次污染。
主要的挥发性气体包括硫烃、卤化烃和低沸点的多环芳香烃,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废气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1]。
(二)挥发性有机废气对人体的危害一般的廢气污染物在污染了大气环境之后对人体最显著的影响就是人们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上升,并且对人体的肺部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污染气体中挥发性的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不止以上所说,由于挥发性气体大都是一个含有重金属和刺进性物质,会对人体的口鼻、眼睛、心肝肺等器官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中人体的很多器官就会发生病变,也就是说人们的病情致癌的概率逐渐上升,由此可见有机挥发性废气的危害有多么严重。
(三)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为了有效的治理废气污染国家政府单位已经颁布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政策,在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是强制性和不容妥协的,因为有机挥发性污染气体直接损害的是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在我国主要有机污染气体的治理技术手段有生物处理方法、活性炭处理技术、微波氧化处理技术、纳米净化处理技术、膜基处理技术等等,这些处理方式对高浓度和中浓度的的有机挥发性污染气体有着明显的治理效果,但是对于一些低浓度污染气体处理的效果还是不太理想,科研人员还在不断的研发创新,通过和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寻找治理废气污染的有效处理技术,从而不断的优化我国的大气环境,减少废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随着工业和民用活动的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废气问题日益突出。
这类废气中携带着大量的有机物质,极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文将从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来源、危害和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来源及危害挥发性有机废气就是指在工业、商业和民用活动中排放的一类气体废物,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苯系烃、芳香烃、甲苯、乙苯、氯仿等物质。
这些化合物挥发性强,易在环境中造成气味、毒性和危害。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不利影响。
一方面,这些废气的大量排放会导致空气中的有机物浓度增加,影响空气的质量和透明度;另一方面,这些有机化合物大可溶于水,通过降雨或雾霾等形式进入到水体中,对水质产生影响。
此外,这些物质对生物也有毒害作用,长期暴露于这些化合物环境中的人员易患有呼吸和皮肤疾病。
减轻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污染和脱解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1.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利用生物微生物的高效降解能力来分解挥发性有机物,在此过程中,化合物逐渐转化为CO2和水等无害的气体或液体,达到净化目的。
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高效微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滤池、生物塔等方式将有机物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2.吸收剂处理。
吸收剂处理方法是将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化学吸附剂进行处理,其中化学吸附剂通常为多孔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分子筛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而且可以重复使用。
3.催化氧化法。
催化氧化法是基于反应物与催化剂阳离子生成活性氧化物的化学反应。
它通过活性酸氧化物的强化作用,使有机物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4.燃烧处理。
燃烧处理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治理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有机化合物加热至高温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将化合物分解为水和气体,实现废气的治理。
尽管以上几种方法都在工业废气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技术的局限性和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185中国航班气象与环境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CHINA FLIGHTS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单西海|江苏融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摘要:最近几年,有机废气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国家也是越来越重视关于挥发性的有机废气的治理。
为了治理好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废气,将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提供给人们,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关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
本文也不例外,专门对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危害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再讨论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和进展并展开相应研究,希望可以以此帮助提高我们空气的质量。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和进展1 前言因为我国仍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经济发展的压力大且废气技术的水平也是十分低下,这也就造成了当前阶段我国空气污染的严重。
经过调查发现,空气污染的成分中占比最大的恰恰就是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废气,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治理好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那就首先解决掉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废气。
2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危害产生挥发性有机废气的主要源于化工产业,产生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源头主要就是化工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挥发,这也就造成了治理上的难度。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发展的核心,更是注重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和谐均衡,不能只顾着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环境,以至于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这样的做法也是与我国的发展政策十分违背,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在对我国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进行探讨时,先简要介绍下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危害。
2.1 各组分混合经过查阅资料发现,沸点在50~260℃多是挥发性的有机废气,且它在室温状态下的饱和蒸气压在133.3Pa 之上,主要成分是烃类还有氨、硫化物、醛类等等。
挥发性废气通常都是由多组分的气体组成,混合气体,虽然各组分在空气中的比重不算很大,但是给空气带来的污染是很大的,并且很难清理干净,因为它是混合气体,现在也没有很好的技术可以把它完全根除掉。
201学术论丛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邹绍瞬佛山市清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摘要:过去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损害,其中挥发性有机废气是最为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其污染源多、传播范围广、危害大等特性迫使我们在治理技术上不断进行革新。
本文对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及其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行一些简单分析,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发展一、挥发性有机废气概述(一)挥发性有机废气概念挥发性有机废气是指沸点在50~260摄氏度以及室温饱和气压大于133.3Pa 的易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烃类、氨、硫化物、醛类等等,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甲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大多数都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但甲醛是一个例外,其极易溶于水,所以,绝大数情况下挥发性有机废气在空气中的各自浓度都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其共存时的联合作用是难以控制的,治理起来就十分困难。
(二)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危害挥发性有机废气是是最为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伤害,由于其组成成分特殊,与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易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并最终形成光化学烟雾,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硫化氢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的耳鼻喉及眼部容易造成伤害,且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又会对心肺产生不良影响,挥发性有机废气还会引起某些身体部位产生畸变或癌变。
此外,这些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并扩散开来,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地会造成减产。
二、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由于挥发性有机废气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其治理工作中,为了节约经济成本和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常采取的是与其他污染物共同治理的技术手段,加强对其他种类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联合应用。
当前,在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上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就是采取清洁生产的方法,从源头上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和扩散,然而,在石油、化工行业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清洁生产技术体系,而且其应用的各类生产设备的改造、升级也没有跟上最新的技术,有机废气污染问题也就久悬不决。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挥发性有机废气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挥发到大气中的有机物质。
由于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成为了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各国和地区纷纷加大了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了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一、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来源与危害挥发性有机废气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燃烧排放等活动的常见产物,主要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甲苯、苯乙烯等化合物。
这些有机物质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异味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另一方面也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长期暴露在挥发性有机废气中,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肝脏损伤等健康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成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护人民健康的紧迫任务。
二、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的现状为了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各国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措施。
一方面,加强立法和监管,推动企业加强自律和自我治理,减少挥发性有机废气的产生和排放;加大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治理效果和降低治理成本。
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技术:1. 吸附技术:通过吸附剂吸附挥发性有机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硅胶等,可以有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质中的苯、甲苯等有害成分。
2. 燃烧技术:将挥发性有机废气导入燃烧炉中进行高温燃烧,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成无害物质和热能。
燃烧技术具有高效、彻底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能耗高和二次污染等问题。
3. 催化氧化技术: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将挥发性有机废气氧化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催化氧化技术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成为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的热门技术之一。
4.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代谢产物对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降解和净化。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逐渐加强和对工业领域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包括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概念和种类、技术的现状与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挥发性有机废气指的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质。
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治理这些废气显得尤为重要。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一种将有害气体分子吸附到固体吸附剂中的治理技术。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和硅胶等。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能够实现循环使用等优点。
2.氧化技术氧化技术是一种将有害气体经过氧化反应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气体的治理技术。
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氢氧化钠、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等。
该技术具有污染治理效率高、副产物少、稳定性好等优点。
吸收技术是一种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溶解吸收到液体中去的治理技术。
常用的吸收剂有NaOH、Na2CO3等。
该技术具有废气处理效果好、装置结构简单等优点。
4.活性炭催化氧化技术活性炭催化氧化技术是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活性炭吸附后的催化氧化能力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副产物少、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目前,国内外在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在吸收技术方面,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Clausen等人最近研究了利用沿海盐碱地区沙丘等土壤吸收废气中二甲苯(DMX)的方法,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在氧化技术方面,国内研究人员利用紫外光催化剂诱导氧化技术处理硫化氢气体废气,对于处理废气中硫化氢气体达到96.3%的去除率。
在活性炭催化氧化技术方面,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将该技术应用于废气治理中。
如中科院广州智能机器研究所开发的活性炭催化氧化废气治理技术已经投入使用,并顺利完成相关治理任务。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摘要】挥发性有机废气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气排放物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危害。
传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燃烧和化学氧化等方法,虽然有效,但存在能耗高和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近年来,新型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如生物膜法、等离子体技术等不断涌现,提高了治理效率和降低了运行成本。
研究者们也在不断探索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在化工、医药、印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未来,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将面临更多挑战,但其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将继续受到重视。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进展、挥发性有机物、危害、传统技术、新型技术、研究进展、应用领域、前景、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是指对工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有效治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也逐渐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现在,我们将对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给环境质量带来了较大影响。
挥发性有机物具有挥发性强、易燃易爆、具有毒性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加强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燃烧等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排放,但也存在着治理效率低、能耗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的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
利用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等新兴技术来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邹发坚
发表时间:2019-07-23T15:26:57.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邹发坚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业化改革的进程进一步加深。
广州四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业化改革的进程进一步加深。
然而,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也日益严重,在科学技术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之下,环境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对工业生产经营有机废气的处理需要得到科学的处理。
文章从有机废气的根本性质出发,针对其治理问题的情况进行简析,进而提出技术优化的策略。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科学进步的不断深化改革与发展也给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治理技术。
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简称为VOCs,其中主要包含了烃类,氨以及硫化物等具有易挥发物理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这种气体在室温下的饱和蒸气压通常大于133.3帕,沸点处于50摄氏度到260摄氏度之间。
从其本质性质方面来看,这种气体本身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另外,它还能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发生化学反应,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形成光化学烟雾,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所以,对挥发性气体的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一、研究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废气处理工作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并且从多个层面采取了工作推广的措施,包括制定实施法律法规,设立相关科学技术奖项以及财政支持等等。
以处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为例,国家提出要全面建设以企业为中心,市场为指导的新型体系,从而加强科研成果徐生产力之间的联系,达到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二、处理技术
(一)吸附法
吸附法治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常用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把废气中的一些成分通过吸附的方式讲其留存在浓缩的多孔性固体的表面上,进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吸附法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渐渐得到了弥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技术已经几乎实现了自动化的操作控制,净化废气的效果也能够满足标准的需求,除了对一些浓度较高的气体的吸附结果欠佳以外,其余气体的吸附效果均良好。
另外,利用吸附法进行气体净化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吸附剂的选择,例如:活性炭等优良的吸附剂,其密孔的面积比较大,吸附成分也比较稳定,耐性好。
如下图1。
图1 氧化活性炭进行废气处理
(二)催化燃烧处理技术
催化燃烧处理技术在挥发性废气的处理过程中也能够取得较高的效果,催化燃烧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能够将没有得到充分彻底燃烧的气体成分在低温下进行氧化。
从整体上来看,催化燃烧处理技术对于废气中可以被燃烧的成分的处理效果比较好,能够保证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化学反应,对温度的要求也不高,对辅助燃料的需求量也不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催化燃烧过程中催化剂是关键,因此,使用此技术进行挥发性废气处理操作时要避免操作环境中含有较多的尘雾,以免影响催化剂的性能[1]。
如下图2。
图2 催化燃烧示意图
(三)液体吸收法
液体吸收法在处理挥发性废气中有较高的操作效率,利用该方法一方面能够比较彻底的去除废气,另一方面还能对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回收利用[2]。
液体吸收法处理挥发性气体的原理是利用废气中各个物质在液体吸收剂的溶解度不同,从而达到废气处理的效果。
在液体吸收剂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废气中的物质进行实际操作,通常来说,可以选取和有机物具有相似相溶化学性质的有机溶剂,如柴油等等,能够取得较好的废气处理效果。
液体吸收法处理挥发性气体的操作过程简单易行,消耗的成本不高,但是其对塔式吸收步骤中的设备要求比较严格。
因此,在对浓度高流量大的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处理时,通常采用液体吸收法。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就在于容易发生腐蚀,并且会造成二次污染。
(四)生物处理技术
近年来,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较快,属于一种新兴的废气处理技术。
微生物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够很快的对污染的环境完成适应阶段,并且能够再生,多次利用,再加上成本耗费量低等优点,受到了废气处理操作过程中的青睐。
具体来看,微生物技术将挥发性的有机废气作为代谢活动过程中的反应物,因此,能够较好的完成对废气的降解处理。
另外,生物处理技术需要耗费的资金不大,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
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工艺过程就是把生物膜覆盖在过滤器上,废气中的化学物质在其中与生物膜中的生物相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降解。
但是,微生物的长期正常生存对环境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有适宜的酸碱度环境,并且要有相对应的有机溶剂进行配合处理。
因此,生物处理技术通常普遍运用于对一些恶臭气体,毒害性较大的气体以及挥发性有机气体的降解处理过
程中,对于氯元素含量高的气体的处理效果较差。
(五)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在对挥发性废气的处理过程中具有选择性,该方法操作过程中的使用原料能够重复多次循环利用,对反应条件的要求不高,耗费的成本也较低。
活性炭纤维作为光催化氧化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凭借其表面积大,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吸附性高等优势,成为该方法废气处理过程中比较青睐的原料。
从处理效果上来看,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原料能够多次利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反应处理的效果快,效率高。
但是,对该技术的优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一些复合金属材料的探索,从而进一步提升废气处理效果。
(六)蓄热式直接燃烧技术
蓄热式燃烧技术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在高温低氧的空气状态下燃烧废气。
蓄热式燃烧技术使用过程中的温度至少为1000摄氏度,因此含氧量极低。
从工作效益上看,该技术能够提高废气燃烧的整体效率,一方面能够大大降低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另一方面还能减少能源的消耗,符合今后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七)冷凝技术
冷凝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废气燃烧装置中设置冷凝余热的回收装置,将废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显热与潜热均吸收,从而大大提高废气燃烧效率。
从本质上来看,具有冷凝装置的废气燃烧设备处理效率比普通设备高大约10%,几乎接近于100%。
利用这种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排烟的问题提高废气处理效率,一方面还能将热量吸收,能源重新利用。
三、发展前景及方向
从处理技术的效用来看,今后生物处理技术,催化燃烧技术以及光催化技术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鉴于他们能够有效补充传统技术难以很好的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且成本低等因素,相信在今后会更有发展的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工业发展应该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相关的工作单位要加强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气体的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龙妹,孙翰林,胡玢,汪彤.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8(06):98-104.
[2]杨飞,杨卫红.探究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4):99.
[3]余成洲,张贤明,张春媚.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及其新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