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困难气道管理xuli
- 格式:ppt
- 大小:13.76 MB
- 文档页数:125
ASA更新困难气道管理临床指南困难气道管理临床指南关键字:ASA,临床指南,困难气道管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工作组近期更新了2003年发布的“困难气道管理” 临床指南,相关内容于2013年1月发表在《麻醉学》(Anesthesiology)杂志上。
此次发布的指南重点关注麻醉管理和气管插管中遇到的困难气道管理问题。
建议的一些方面涉及其他临床领域。
与现存指南的不同之处在于,更新后的证据来自于最近科学文献、专家顾问最新调查和ASA成员随机选择发现,能更好的为麻醉医师进行困难气道管理提供指导。
该困难气道管理的临床指南具体包括: 气道评估只要有可能,所有患者在开始麻醉和气道管理前,就需对患者既往气道情况进行评估。
气道评估的目的,旨在发现内科、外科和麻醉方面提示的可能存在困难气道的因素。
如果及时查看既往麻醉记录,或许会获得关于气道管理的有用信息。
只要有可能,所有患者在开始麻醉和气道管理前,就需对患者进行气道检查。
气道检查的目的,旨在发现可能提示存在困难气道的特征。
需对多种气道特征进行评估。
一些患者依提示进行附加评估,以判断预期困难气道的可能性或性质。
气道评估和气道检查的发现有利于指导具体诊断检查和会诊的选择。
困难气道管理的基础准备至少需要一个可以随时应用的便携式储存装置,内含气道管理的特殊设备。
如果为已知或可疑困难气道,建议进行以下各步操作:与困难气道管理有关的特殊风险和操作需告知患者(或家属)。
至少确定一名额外的助手,以便在困难气道管理中随时参与协助。
开始困难气道管理前给予面罩预吸氧。
不合作或儿童患者有阻碍预吸氧的可能。
困难气道管理的全程,应积极寻找补充供氧的机会。
补充供氧的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鼻导管给氧,喉面罩导气管给氧,吹入法给氧;气管拔除后口罩给氧,鼻导管给氧。
困难气道插管方案麻醉医师应预先制定困难气道插管方案。
困难气道插管方案将部分依据预期手术患者的情况和麻醉医师的偏好和技术水平。
困难气道建议插管方案包括:对单纯或合并出现的6个基本问题的预期临床影响和可能性进行评估:? 患者不合作或不同意,? 面罩通气困难,? 声门上气道处插管困难,? 喉镜检查困难,? 气管插管困难,? 进入气道困难。
左明章:《2013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指南》解读《2013ASA困难气道指南》中,对困难气道的描述为:1. 困难面罩或声门上气道(Supraglottic Airway,SGA)通气。
2. 困难声门上气道放置。
3. 困难喉镜显露。
4. 困难气管插管。
5. 插管失败。
与《2003ASA困难气道指南》相比,虽然困难气道的定义没有发生变化,但对于困难气道的描述新增加了声门上气道通气和困难声门上气道放置。
声门上气道:喉罩(LMA)、插管型喉罩(ILMA)、喉管。
一、困难气道的定义困难气道定义为:完成正规培训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困难(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
困难气道是由患者自身、临床环境及医师的操作技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2013ASA困难气道指南》中,对困难气道的描述为:1. 困难面罩或声门上气道(Supraglottic Airway,SGA)通气。
2. 困难声门上气道放置。
3. 困难喉镜显露。
4. 困难气管插管。
5. 插管失败。
与《2003ASA困难气道指南》相比,虽然困难气道的定义没有发生变化,但对于困难气道的描述新增加了声门上气道通气和困难声门上气道放置。
声门上气道:喉罩(LMA)、插管型喉罩(ILMA)、喉管。
二、指南形成的流程《2013ASA困难气道指南》形成的流程:1. 专家委员会在采纳证据的标准方面达成共识。
2. 审阅并评估经同行评议的关于困难气道的原始文献。
3. 邀请专家顾问(1)发表他们对各种处理困难气道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的个人观点;(2)审阅指南草稿并发表意见。
4. 征求一部分活跃的ASA委员们对于指南建议的看法。
5. 评估在初版指南及修订版指南撰写过程中,专家们在公开论坛上所表达的观点型信息。
6. 征求专家们对新版指南实施的可行性意见。
7. 整合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达成共识并最终形成更新版指南。
与《2003ASA 困难气道指南》相比,新增加第1、4条流程。
困难气管插管的处理气管插管失败率为(5~35)/万;插管失败而无法用面罩维持通气的发生率为0.01~2.00例/10 000例;麻醉诱导出现插管困难的发生率为1%。
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中,约30%是由于困难气管插管所致。
因此,对于困难气管插管麻醉医师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因声门显露极度困难或无法显露并导致气管插管失败,然后又因反复气管插管带来面罩控制通气困难,则对患者生命的威胁极大。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作了如下定义:气道困难,是指在经过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的管理下患者发生面罩通气和(或)困难气管插管;面罩通气困难是指在面罩给予纯氧和正压通气的过程中出现通气不足,使麻醉前SpO2>90%的患者无法维持SpO2在90%以上;喉镜暴露困难是指在常规喉镜暴露下无法看到声门的任一部分;困难气管插管是指常规喉镜下插管时间超过10min或插管次数超过3次。
依据我国实际情况将困难气管插管定义为:有经验的麻醉医师插管超过3次以上方成功、插管时间超过10min的称为困难气管插管;有经验的麻醉医师是指医学本科毕业3年后麻醉专业3年临床实践的麻醉师,在我国相当于主治医师级别。
临床首先应通过严谨地术前访视避免和减少麻醉者操作技术不熟练、不恰当或错误导致插管困难,包括带教。
术前已确认或怀疑有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最安全可靠方法是行清醒插管,并由有经验的高年资医师执行。
首先要准备工作充分,包括患者心理准备、完善的气道表面麻醉、抑制呼吸道分泌药物和适量的镇静药。
原则上不应使用全麻诱导,特别在诱导期谨记不能使用肌松药,应进行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保持患者能正确应答和自主呼吸状态;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强调:对于小儿、情绪紧张及意识不清又不合作的患者,不宜采用清醒插管,可直接使纤支镜插管;饱胃患者应避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则应尽量充分地做好术前准备。
术前不能确认甚至未怀疑有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在临床也会碰到快速诱导后出现气管插管的困难,出现这种情况后,最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避免反复多次试插、特别是盲插。
202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202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解读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麻醉医师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麻醉过程中,气道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麻醉医师的专业水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近日发布了《困难气道管理实践指南》。
本文将对这一指南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困难气道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指南所提供的实践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困难气道。
困难气道是指在麻醉过程中,无法简单、顺利、安全地实施通气和插管操作的情况。
这可能由于气道解剖异常、炎症性水肿、肿瘤等原因导致的气道狭窄或阻塞。
困难气道的管理是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
指南首先介绍了识别困难气道的方法。
麻醉医师需要在患者评估的早期阶段就有效地评估气道的难易程度。
指南指出,通过全面的患者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辅助等手段,可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诊断技术的改进。
例如,引入了红外线成像技术、声音诊断设备等新技术,以帮助麻醉医师准确判断气道状况。
在识别困难气道后,指南详细介绍了不同级别的治疗策略。
根据气道控制难度的不同,将困难气道分为简单、中等和复杂三个级别。
对于简单的困难气道,可以采用非侵入性的措施,如抬高头部、气道辅助装置等。
对于中等和复杂级别的困难气道,需要更加积极地采取侵入性治疗方法,如气道导管插入、急救气道设备使用等。
指南还提及了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患者的特殊处理。
除了治疗策略,指南还强调了预防困难气道的重要性。
麻醉医师需要在麻醉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充分的诊断、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等。
此外,指南还提出了麻醉医师培训和技术更新的建议,以提高麻醉医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气道管理的质量。
最后,指南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困难气道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麻醉师、外科医生、呼吸治疗师等。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气道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避免潜在的风险。
asa-标准值ASA-标准值是一种衡量个体麻醉药物敏感性和临床生理状态的系统,它将患者的生理状态分为一到五级,有助于麻醉医生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和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本文将介绍ASA-标准值的背景、具体分级和应用。
一、背景ASA-标准值是由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于1961年首次提出的。
它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评估,确定麻醉的风险,并为麻醉医生提供决策依据。
ASA-标准值是一个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诊断工具,已经成为麻醉学界的标准。
二、ASA-标准值的分级ASA-标准值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将其分为五个等级,从I级到V级。
具体分级如下:1. I级:健康的患者,没有系统疾病,生理功能正常。
2. II级:有轻度系统疾病,但对日常生活没有明显影响。
3. III级:有中度系统疾病,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
4. IV级:有严重系统疾病,已对生活产生明显限制。
5. V级:濒死的患者,预计不会存活超过24小时。
三、ASA-标准值的应用1. 评估麻醉风险:ASA-标准值可以帮助麻醉医生评估患者在接受手术麻醉过程中的风险水平。
根据不同的ASA分级,麻醉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麻醉方案制定和风险管理。
2. 选择麻醉药物:不同ASA分级的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低ASA分级的患者一般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较好,而高ASA分级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更小剂量的药物或者选择具有更小副作用的药物。
3. 提供决策依据:ASA-标准值为麻醉医生提供了决策依据。
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和风险等级后,麻醉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麻醉方案,预测可能的并发症,并在手术中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总结ASA-标准值是一个评估患者麻醉风险和选择麻醉策略的重要工具。
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将其分为不同的ASA等级,为麻醉医生提供了针对个体化麻醉策略的指导。
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ASA-标准值,可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手术质量和术后康复。
英国困难气道处理指南DAS气管拔管指南解读一、前言1993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提出了困难气道处理指南(Difficult Airway Algorithm)。
此后10年间,各种困难气道处理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麻醉学者也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困难气道指南的改良版,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马武华教授的ABS流程。
根据美国ASA的统计数据,在其困难气道指南面世以后,麻醉诱导期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以上喜人的进展,是否意味着困难气道问题已不再是麻醉医师们的心腹大患?笔者数年前从外院同行口中得知一困难气道病例,其处理经过令人遗憾!62岁男性患者,有鼻咽癌放疗病史,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4小时拟行阑尾切除术。
因凝血功能异常,高年资麻醉医师A君选择为其施行全身麻醉。
虽然患者颈活动受限、声门暴露困难,A君依然凭借丰富经验,顺利诱导插管。
术程顺利,耗时30分钟。
术毕停药10分钟后,患者恢复吞咽、呛咳,在大声呼喊后能轻微睁眼,但开始躁动。
A君考虑到自己能顺利插管,即在吸痰后拔管,然后给患者扣上全麻面罩吸氧。
此时,患者忽然出现喉鸣,颈胸部三凹征,3分钟后SpO2从100%下降至80%,面罩加压给氧无效,注射司可林重新插管失败!赶来救援的医师们,试用喉罩、经环甲膜穿刺喷射通气均失败(此时SpO2降至10%,心率由快变慢),即行紧急气管切开,终于在心跳骤停发生以前恢复通气,暂时挽救了患者。
然而由于反复气管内出血、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一周后从ICU“自动出院”。
反思以上惊心动魄的过程,出现严重缺氧的原因,不难发现是A君拔管时机掌握不佳、气道刺激诱发喉痉挛所致,由此引出的问题,令人深思:第一,如何在拔管前正确评估患者是否能拔管?在什么时机下拔管?第二,如何避免拔管后发生缺氧?第三,若发生缺氧,如何及时有效地补救?二、2012英国DAS气管拔管指南介绍从上述患者的抢救过程可见,A君和同事们在发生面罩通气困难和插管困难后试用喉罩,失败后立即转入紧急气道流程,尝试声门下通气然后气管切开,可以说对ASA困难气道指南非常熟悉。
·外籍华人专稿· 刘前进(Qianjin LIU),1983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成为一名胸外科医师后师从著名肝癌专家汤钊猷院士。
1988年获外科硕士并前往美国圣路易大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从事生长因子及其信息传递方面的研究并在Journal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上发表8篇论文。
1996年通过美国国家医师执照考试,1997年进入圣路易华盛顿大学任麻醉科住院医师,2001年任主治医师,现为美国麻醉专科执照医师。
从事各种高难度的麻醉管理尤其善长大血管、肝、胆、胰、神经、创伤及肝移植等手术方面的麻醉,精于各种困难气道的处理,尤其在肥胖病人的困难气道处理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市,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刘鲲鹏、宋洁);圣路易斯市,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Branes-Jewish医院麻醉科(刘前进)通信作者:刘前进,Email:liuq@anest.wustl.eduASA 2013年困难气道管理指南解读刘鲲鹏 宋洁 刘前进 2013年2月,美国麻醉科医师协会(ASA)在《Anesthe-siology》上公布了新的《困难气道管理指南》[1](以下简称2013版指南)。
2013版指南是在2003年的《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03版指南)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并且为指南中的建议提供了更多证据[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2013版指南的重点内容做一解读。
声门上气道通气困难既往对困难气道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困难气管插管上,而对困难面罩通气认识不足。
2003版指南指出,如果对患者不能实施通气和气管插管,可将喉罩作为过度工具,而在2013版指南中,除将面罩通气困难、喉镜暴露困难、气管插管困难和气管插管失败作为困难气道外,还特地提及了声门上气道(supraglottic airway,SGA)通气困难。
ASA(美国麻醉师协会)病情分级5篇第一篇:ASA(美国麻醉师协会)病情分级ASA分级标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于麻醉前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共将病人分为五级。
ASA分级标准是:第一级: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
围手术期死亡率0.06%-0.08%;第二级: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
围手术期死亡率0.27%0.40%;第三级:并存病情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活动。
围手术期死亡率1.82%-4.30%;第四级: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威胁。
围手术期死亡率7.80%-23.0%;第五级: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围手术期死亡率9.40%-50.7%;第六级:确证为脑死亡,其器官拟用于器官移植手术。
一、二级病人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
三级病人麻醉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充分,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四级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即使术前准备充分,围手术期死亡率仍很高。
五级为濒死病人,麻醉和手术都异常危险,不宜行择期手术。
简单解释:I:无基础疾病II:存在基础疾病,但没有影响正常生活III:存在基础疾病,影响正常生活IV: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明显影响生活V:无论手术与否,病人都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大于65岁及急诊都要在基础上加一级第二篇:美国麻醉师麻醉住院医生的训练目标:培养在整个麻醉领域(entire scope of anesthesiology)里能胜任工作(competent)的麻醉医生监管机构(机构简介在末尾):全美住院医生注册管理委员会American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 美国麻醉资格评定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Anesthesiology(ABA)? 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住院医生计划评估委员会 Residency Review Committee(RRC)住院医生训练的质量控制(轮转按月为单位)每个月个人导师对住院医生的评价 Mentor feedback(monthly)? 本月内所有主治医生对住院医生的评价 Faculty review(monthly)? 临床技能评估委员会住院医生的评价Clinical competence committee(CCC)review ? 每年的全国范围的笔试 Annual in-training examinations(ABA / ASA)? RRC 对整个训练计划的评估 RRC review of the program对住院医生月月评估所有主治医生都参与 By all faculty members ? 评估项目包括:o 知识水平Knowledge o 动手能力Skills o 职业规范Professionalism(with patients, colleagues, self)? 不合格着需要重复轮转,留院察看,开除,有违法者按法律程序处理Unsatisfactory ratings may lead to repeating of rotations, probation, termination, or prosecution对主治医生年年评估所有住院医生都参与 Performance of the faculty by residents ? 不记名式Anonymous ? 对主治医生工资有一定影响Faculty’s salary is partially influenced ? 评估项目包括:o 教学能力 teaching abilities o 对教学的热心程度 commitment to the educational program o 临床知识水平clinical knowledge o 学术能力 scholarly activitiesACGME 和 RRC 对训练医院年年平估 ? 评估项目包括:o 主治医生整体质量 Assessment of facility quality o 医院手术量和病种 Case volume and variety o 是否全面发展(教学,科研,文章,等)Comprehensiveness of program(research, teaching, publications)o 是否有违章行为(如住院医生工作超过每周80小时等)Whether ACGME rules are followed, e.g.the 80 hr/wk).o 住院医生对自己训练单位的评价Resident response ? 不合格的训练计划有可能被留名察看,或取消,失去联邦资助Unsatisfactory ratings may lead to probation and removal of program, thus loss of federal funding第一年:基础年 CB or PGY-1 轮转单位有内科,外科,儿科(包括新生儿),ICU等第二到第四年:临床麻醉年CA 1-3, PGY 2-4 轮转制,学习基础和高级麻醉 Consist of training in basic and advanced anesthesia 普通手术室学习包括有: ? 普外 General surgery ? 耳鼻喉,口腔外科ENT/Oral surgery ? 骨外,脊柱外科 Ortho/Spine ? 创伤,烧伤Trauma / burn专科学习包括有: ? 疼痛,胸心麻醉,小儿麻醉,脑外麻醉,产科麻醉,区域麻醉,术前门诊,术后监护室,ICU,等Pain, cardiothoracic, pediatric, neuro, obstetric, regional,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postoperative unit, ICU, etc.住院医师学习途径 ? 日常工作Daily work ? 院外读书(每年500美元买书经费)At home reading –Highly encouraged ? 科里提供的图书和学习电脑和软件Departmental library and computers ? 手术室中学徒式教学 One-on-one teaching ? 每天早上(6点左右)讲课 Morning lectures ? 病例讨论 M & M(Mortality and Morbidity)conferences ? 每月大查房Grand rounds ? 难题讨论Problem-based Learning Discussion(PBLD)? 每月读书会 Journal clubs ? 不定期讲习训练班,如困难气道,区域麻醉等Workshops, such as difficult airway, regional blocks, ect.? 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使用麻醉训练模拟器Increasingly popular: anesthesia simulators麻醉训练模拟器模拟真正的手术室,正规的麻醉和监护仪器,模拟人做病人,可以发出锣音,模拟气胸,气道组织可以肿胀,发硬,等,由上级医生扮演外科医生(找岔,出难题)。
上气道手术困难气道的评估和处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陈莲华李士通1993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建议的困难气道定义(Difficult airway)是指在经过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管理下患者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发生困难。
困难气道分为面罩通气困难、喉镜暴露困难和困难气管插管。
2009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制定的困难气道管理专家意见的困难气道定义:具有五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了困难(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或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1]。
凡是在气道路径上妨碍完成气管插管操作的任何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困难气道的发生,上气道手术涉及的范围恰恰位于完成气管插管操作的这条路径上,任何一个或多个因素均可能直接影响气道的通畅度,因而困难面罩通气或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更高也更有特殊性。
上气道手术的困难气道除了一般的困难气道共性外,更应考虑气道病变的特性,无论气道评估还是气道处理都必须顾及气道病变及手术的特点。
一、上气道手术困难气道的评估1.面罩通气困难(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 DMV)评估的一般原则1993年ASA对DMV定义为:DMV是指在经过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管理下,病人在面罩通气给予纯氧和正压通气过程中出现通气不足,致使麻醉前SpO2>90%的病人无法维持SpO2>90%[2]。
2009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制定的困难气道管理专家意见中,将DMV定义为:麻醉医师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合和/或合适的通气,使面罩纯氧正压通气的患者无法维持SpO2在92%以上。
①由于一个或多个下列问题使得麻醉医师不可能提供适当的面罩通气:面罩密封不好,过度漏气,或气体出入的阻力过大。
②面罩通气不足的体征包括(但不限于):看不到或不适当的胸部运动,听不到或不适当的呼吸音,听诊有严重梗阻的体征,紫绀,胃胀气或胃扩张,SpO2降低,没发现或不适当的呼末二氧化碳,肺量计监测不到呼出气流或呼出气流不足,以及与缺氧和高二氧化碳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1]。
困难气道处理最新进展和指南解读ASA困难气道指南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薛富善ASA困难气道的定义受过常规训练的麻醉科医师,在进行面罩通气和/或气管插管操作时遇到的、使其感到困难的情况。
包括困难面罩通气、困难喉镜显露、困难气管插管和气管插管失败。
Caplan RA, et 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 airway: An updated report by the AAS Task Force on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 Airway. Anesthesiology 2003; 98:1269–1277.困难气道的定义面罩通气困难面罩不能密闭、大量气体漏出、通气阻力过大、胸廓起伏不明显、呼吸音弱或无、严重气道梗阻征象、紫绀、胃肠胀气、SpO2降低、呼出CO2低以及低氧血症造成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喉镜显露分级Cormack RS, Lehane J. Difficult tracheal intubation in obstetrics. Anaesthesia 1984; 39:1105-1111.困难喉镜显露困难喉镜显露是指在正确直接喉镜操作下不能看见声带的任何部分,即Ⅲ级和Ⅳ级喉镜显露。
Benumof JL.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 adult airway: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awake tracheal intubation. Anesthesiology 1991; 75:1087-110.困难喉镜显露与困难气管插管Ⅰ级和Ⅱ级喉镜显露一般不会导致气管插管操作困难;Ⅲ级和Ⅳ级喉镜显露则有导致气管插管操作困难的高度可能,气管导管误入食管的危险高达50%。
Caplan RA.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 Airway. A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management of the difficult airway. Anesthesiology 1993;78:597.困难气管插管受过常规训练的麻醉科医师,采用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试插3次以上方获成功;或用直接喉镜操作进行气管插管时,操作时间超过10min方获成功。
美国医师协会麻醉ASA分级
美国医师协会麻醉ASA分级:
Ⅰ级:病人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正常,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良好,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危险。
Ⅱ级:病人有轻微的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功能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可以耐受,风险较小。
Ⅲ级:病人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但仍在代偿范围内。
行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施行手术和麻醉有一定的顾虑和风险。
Ⅳ级:病人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经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施行麻醉和手术风险很大。
Ⅴ级:病人病情危重,濒临死亡,手术是孤注一掷,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