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图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41.46 KB
- 文档页数:1
产程图的绘制及其临床意义[权威资料] 产程图的绘制及其临床意义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 R71 【】 A 【】 1671-8801(2014)03-0371-01临床上一般用产程图来监测产程。
产程图是指以临床时间(小时)为横坐标,以宫口扩张程度(CM)为纵坐标在左侧,先露下降速度(CM)在右侧,划出宫口扩张曲线及先露下降曲线;并且划出宫缩间隔时间、宫缩持续时间的曲线及胎心音变化曲线。
现将产程图的绘制方法及临床意义具体介绍如下:1 产程图的绘制方法1.1 产程图的两条曲线:宫颈扩张曲线由左向右,自下而上用红笔绘制,胎头下降曲线由左向右,自上而下用蓝笔绘制。
正常情况下,两条曲线在产程中期(即宫口开大5-6CM时)出现交叉(相当于坐骨棘水平),然后分开,宫颈扩张曲线向上,胎头下降曲线向下,直至分娩结束。
其中宫颈扩张曲线一般可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___指规律宫缩开始到宫颈扩张3CM,平均每2-3小时开大1CM,一般全程需8小时。
活跃期____指从宫颈扩张3CM到宫颈开全,平均需4小时;活跃期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加速阶段:从2-3CM到4CM约需1.5-2小时。
(2)最速阶段:4CM到8CM或9CM约需2小时左右。
(3)减速阶段:8CM或9CM到开全约需半小时。
1.2 产程图上的“0”点是产程开始的时间(即规律宫缩出现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临产8小时应该进入活跃期,进入活跃期后每2小时检查一次,将每次检查的结果记录在产程图上。
1.3 产程图上另有三条虚线:宫缩间隔时间及宫缩持续时间用蓝色虚线表示,胎心音变化曲线用红色虚线表示,分别划在对应的时间段上。
1.4 警戒线和警戒区:警戒线是指宫口开大3CM为一点,预计4小时宫口开全为第二个点,造成一条直线;警戒区是指与第一条警戒线间隔4小时再划一条与之平行的直线,构成警戒区。
2 产程图的临床意义2.1 如果临产已经8小时,还没有进入活跃期,要考虑难产的可能;临床上潜伏期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正常情况下,活跃期进展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1];活跃期停滞为宫颈始终未能开全而剖宫者;活跃期宫颈扩张延缓为最速阶段宫颈扩张率<1.2CM/H;活跃期宫颈扩张受阻为宫颈扩张停止2小时以上无进展;胎先露下降延缓为胎先露下降率<1.0CM/H;胎先露下降阻滞为胎先露下降1小时以上无进展;减速期延长为减速期超过3小时;第二产程延长为第二产程超过2小时;滞产为总产程超过24小时。
产程图的临床应用1. 产程图表的构成:两大部分构成:上部是产程曲线,下部是附属表格2. 产程图的描记方法从规律宫缩开始记录产程观察中每次肛查或阴道检查所得的宫颈扩张大小及先露高低的情况记录在坐标图上产程图横坐标为临床时间,纵坐标左侧为宫口扩张程度(cm),右侧为先露下降程度(cm)。
产程曲线的画法两种:(1)交叉型:宫颈扩张曲线自左向右、从下向上,先露下降曲线也自左向右,但由上向下, 使两条曲线交叉发展(两曲线多在第一产程的后期交叉,然后又相互分离,直至胎儿娩出) (2)伴行型:两条曲线走向一致,均自左向右、从下向上3. 产程曲线分析宫口扩张曲线分析:询问产妇开始有规律宫缩的时间。
宫口扩张曲线具有阶段性的倾斜上升,呈现S形;难产的发生均在产程进展到一定阶段,潜伏期主要作用于宫颈,是区分早期有无难产的关键。
活跃早期的加速阶段和最大倾斜阶段为主要活跃期,将此2个阶段的速度作为宫口开大速度的指标甚为重要产程延长如超过生理界限而未达最大界限时可严密观察,积极寻找产程延长的原因,给予纠正治疗;如果超过最大界限应找出产科原因纠正处理,但只能观察1~2h,产程仍无进展应视为宫口扩张受阻,而发生产程停滞,须立即决定分娩方式胎头下降曲线分析:正常分娩时胎头边下降边旋转,直至娩出。
胎头下降有阶段性,与宫口扩张的阶段性之间存在恒定的关系表正常初产妇胎头下降数值产程阶段胎头下降潜伏期及活跃期加速阶段潜伏期活跃期最大倾斜阶段加速期活跃期减速阶段及第二产程急速下降期胎头下降速度也有阶段性的不同,可分为3期:(1)胎头下降潜伏期:胎头下降缓慢,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至4cm时,胎头先露部下降S-0.5cm或S=0,此时胎头已衔接,此期胎先露下降缓慢,但非静止不动;不宜作为判断分娩进展的指标;(2)胎头下降加速期:相当宫口开大4~9cm时,此期相当于宫口扩张活跃期的最大倾斜阶段,此阶段胎头下降开始活跃,该期终了时胎先露下降于棘下2?0.3cm,此期胎头下降开始活跃(3)急速下降期:相当于宫口扩张的减缓阶段及第二产程的过程。
产程图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25-02产程图是用一张图纸将分娩过程中的客观指标,详细记录在上,是产程监护及识别难产的重要手段,产程进展的标志,是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产程图曲线分为交叉型和伴行型两种,而我院采用的是交叉型产程图,以此说明产程中的特点。
1 从宫口扩张曲线观察产程图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1.1潜伏期临产后有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3cm所需时间。
初产妇正常潜伏期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不超过16小时。
如超过此时限,说明有潜在难产可能。
产程图上表现为宫口扩张曲线停滞或≤3cm,说明潜伏期延长,及时查找原因,积极处理。
1.2活跃期从宫口开大3cm至宫口开全所需的时间。
此期开始作为潜伏期结束,宫颈扩张曲线开始向上倾斜,产程活跃直至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此期扩张速度加快,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为8小时。
分为3个阶段:(1)加速阶段:指宫口扩张3cm- 4cm,约需1小时30分钟;(2)最大加速阶段:指宫口扩张4cm- 9cm,约需2小时,此阶段为初产妇宫口扩张速度<1.2cm/h,经产妇<1.5cm/h,说明活跃期延长,宫口不再扩张2小时以上,称活跃期停滞。
产程图上表现为宫颈扩张曲线上升缓慢或停滞不前呈一横线。
如为活跃期延缓,查无产道异常或头盆不称,行人工破膜,系宫缩乏力,加强宫缩;(3)减缓阶段:宫口扩张到9cm- 10cm,平均30分钟,有些产妇无此阶段直接进入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为第二产程延长;产程图上表现为宫颈扩张曲线呈一横线。
此时可能为胎头异常或宫缩乏力,应及时处理,结束分娩。
2 从胎头下降曲线观察产程图胎头下降是在产力作用下开展的一个连续过程,其下降速度分为潜伏期,加速期,急速下降期。
2.1潜伏期由于胎头下降晚于宫颈扩张,故先露下降的潜伏期相当于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和活跃期的加速期。
产程图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产程图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根据产程图的描绘了解整个产程的进展情况。
结果可观察到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的程度及胎心率变化的情况,根据此情况,及时处理难产因素。
结论头位分娩,顺产和难产的界限很难确定时,根据产程图的描绘,及时发现难产倾向,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关键词】产程图警戒区母婴安全产程曲线产科由于其服务对象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它关系着母婴健康,伤残,安危,决定了医护人员的每项工作均维系着两条生命安危。
所以医护人员在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外,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技能。
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于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精神心理因素的相互协调。
如有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异常就会影响产程进展导致难产。
所以只有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产程中的难产因素,确保母婴安危。
产程图就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判断难产形成的原因及严重程度,指导我们抓紧时机及时正确的处理,使有难产倾向的产妇顺产或阴道助产或行剖宫产术。
产程图是用一张图纸将分娩过程中的宫口扩张和先露部下降的情况用曲线详细记录上,同时还记录了各产程时段胎心率的变化,以及各产程期的宫缩强度和处理难产的方法。
是产程监护及识别难产的重要手段。
产程图曲线分交叉型和伴行型两种,而我院采用的是伴行型产程图,以此说明产程中的情况。
根据宫口扩张曲线观察产程进展,处理难产因素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指产妇从临产后有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所需时间。
正常潜伏期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不超过16小时。
超过16小时称潜伏期延长,说明有潜在难产因素可能。
产程图上表现为宫口扩张曲线停滞在≤3cm。
及时查找原因,积极处理。
潜伏期延长的处理:①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
但要严把禁忌症,胎膜早破,心脏病患者,阴道流血,明显头盆不称者禁用。
②人性化服务,给予产妇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情绪,可使难产转化,促进自然分娩。
产程图在产程观察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1-21T09:06:39.25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作者:霍丽霞[导读]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使很多先进的仪器应用于临床,但产程图的描绘在判断产程进展过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霍丽霞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 543000【摘要】目的:利用产程图管理产程,探讨产程进展中描绘产程图的意义。
方法:对本院产科2014年收治的650例初产妇的产程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产程进展中出现的异常及分娩结局。
结果:产程图正常374例,潜伏期延长131例,活跃期异常49例,相对头盆不称75例,其他21例。
无新生儿及产妇死亡。
结论:正确使用产程图观察产程对于及早识别难产、指导临床处理、适时结束分娩及降低母婴并发症非常重要。
亦为某些剖宫产提供了较准确的适应证。
【关键词】产程图;产程;分娩【中图分类号】XXX【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002-01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使很多先进的仪器应用于临床,但产程图的描绘在判断产程进展过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将我院2014年收治的650例初产妇的产程图分析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排除各种异常明显不能分娩和人院后极力要求剖宫产结束妊娠的初产妇及入院后短时间内分娩的经产妇,我院2014年共收治650例初产妇,妊娠37~41周,年龄25~34岁。
1.2产程图描绘方法产程图横坐标为临产时间,纵坐标左侧为官口扩张程度和宫缩间歇时间,中间部分为宫缩持续时间,右侧为先露下降程度。
其中官颈扩张曲线和胎头下降曲线是基本的,最为重要的。
从产妇宫口开大3 cm即给予绘制产程图,因有许多孕妇入院时已经临产,所以要将临产开始时收集的各项资料详细记录产程图上,以确定是否潜伏期延长。
产程图中所显示信息用规定的符号连接成线。
由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大3 cm为潜伏期,临产早期2--4h阴查1次。
产程图在头位分娩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目的:探讨产程图对头位分娩产妇异常产程的指导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0例头位单胎初产妇异常的产程图曲线(异常组),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处理措施,并将异常的产程图曲线与100例正常曲线(正常组)做比较。
结果:100例产程图异常产妇中,潜伏期延长52例,活跃期延长39例,子宫收缩乏力9例,最终行剖宫产术21例。
正常组和异常组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三个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异常组剖宫产率为21%(21/100),产钳助产率为12%(12/100),正常组剖宫产率为17%(17/100),产钳助产率为4%(4/100),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程图有利于临床工作者及时准确判断产程的异常,也优化了产程的管理,指导产程护理,改善母婴预后有积极意义。
标签:产程图;头位分娩;初产妇产程图可动态地显示产程的进展,更强调其在分娩过程中的时间概念,能作为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依据[1]。
产程图中,横轴为临产时间,两条纵轴,一条为子宫颈口扩张大小和胎头下降多少,可反应二者关系,同时还可在附表中记录宫缩和胎心的变化[2]。
通过产程图的观察,可以让产科人员及时直观的了解产妇分娩情况,判断顺产或难产,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科并发症,增加母婴安全,在头位难产的辅助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回顾分析了2014年1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0例产程图异常产妇的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00例头位单胎初产妇,产妇对角径、骶耻外径、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骨盆出口后矢状径均无狭窄;产妇年龄(22.0±7.1)岁,孕周37~41周。
胎儿一般情况,胎心率、胎方位均正常。
正常产程和产程图的使用产程图-定义产程图:即在头位分娩过程中,以曲线形式记录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的相应关系、同时还要观察宫缩及胎心变化。
产程图-历史产程图可动态地表达产程的进展,能作为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依据。
弗里德曼氏(Friedman)产程图是1954年弗里德曼首先创建。
以后在中国(天津的王产程图淑雯&重医的吴味辛)还有所发展。
都以子宫颈口扩张曲线和胎头下降曲线为两项重要内容。
产程图-正常产程图各期一)宫颈扩张曲线:一般子宫颈口扩张曲线可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指规律宫缩开始到子宫颈口扩张2~3cm,平均每2~3小时开大1cm,一全程需8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指从子宫颈口扩张2~3cm 到子宫颈口开全,平均约需4小时,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遇此情况,可疑有难产因素存在。
活跃期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加速阶段:从2~3cm到4cm,约需1.5~2小时。
②最速阶段:4~8或9cm约需2小时左右。
③减速阶段:8或9cm至开全(10cm)约需半小时。
注:吴味辛&Ledger 主张把宫颈扩张曲线只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不分一、二产程,不分活跃期三个阶段,只在产程曲线异常时活跃期的加速和减速阶段才明显。
二)先露下降曲线:潜伏期:相当于宫颈扩张曲线的潜伏期+活跃期加速阶段。
加速期:相当于宫颈扩张曲线活跃期最速阶段。
急速下降期:相当于宫颈扩张曲线活跃期减速阶段+第二产程。
注:潜伏期时胎头下降不明显,于活跃期平均每小时下降1.08cm,第二产程为3.25cm,一般宫口开大3-4cm时,s=0位,以上各项均可作为估计分娩难易的有效指标之一。
产程图-警戒线与异常线警戒线——活跃期宫颈扩张平均值加标准差,平均为6.3小时,一般以7小时,宫口扩张3cm为警戒线。
异常线——与警戒线间隔4小时的平行线。
产程图-九种异常产程①潜伏期延长(8~16小时),大于16小时。
②活跃期宫颈扩张延缓:宫颈扩张最速阶段扩张率初产妇<1.2cm/h,经产妇<1.5cm/h。
产程图的临床应用分析产程图是指在头位分娩过程中,以曲线形式记录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的相应关系,同时观察宫缩及胎心变化,产程图能动态地反映产程的进展,是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依据。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新的监测仪器及方法多种多样,但产程图的描绘在判断产程进展过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本文就此分析产程图在临床的应用情况。
标签:产程图;母婴安全;产程曲线产科由于其服务对象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它关系着母婴健康,伤残,安危,医护人员的每项工作均维系着两条生命安危。
所以医护人员在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外,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技能。
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于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精神心理因素的相互协调。
如有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异常就会影响产程进展导致难产。
所以只有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产程中的难产因素,确保母婴安危。
产程图就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判断难产形成的原因及严重程度,指导我们抓紧时机及时正确的处理,使有难产倾向的产妇顺产、行阴道助产或行剖宫产术。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新的监测仪器,新的检测方法层出不穷,然而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产程图在产程观察中仍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
它是产程中产妇情况监测的重要依据和手段[1]。
下面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50例产妇产程图分析,将其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产妇350例,排除不能正常分娩和极力要求剖宫产的初产妇,孕周37~41周,年龄4cm时,每1-2小时肛检1次,宫口全开后要30min检查一次,必要时做消毒内检,直到分娩,并在产程图上准确记录宫口扩张程度、先露下降情况、胎心变化以及宫缩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
产程图上必须显示产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5条曲线。
1.2.1 胎心率曲线:胎心率曲线一般在产程图上成平直状,当胎心率160次/分,表示发生梗阻或胎儿缺氧,这时胎儿有宫内窘迫,应及时找到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
1.2.2 宫口扩张曲线:询问开始有规律的宫缩时间并开始记录。
产程图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3-05-23T15:23:55.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曹艳云陈惠君沈春萍[导读] 从警戒区观察产程情况
曹艳云陈惠君沈春萍(新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839200)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131-01 【摘要】目的探讨产程图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根据产程图的描绘了解整个产程的进展情况。
结果可观察到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的程度及胎心率变化的情况,根据此情况,及时处理难产因素。
结论头位分娩,顺产和难产的界限很难确定时,根据产程图的描绘,及时发现难产倾向,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关键词】产程图警戒区母婴安全产程曲线
产科由于其服务对象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它关系着母婴健康,伤残,安危,决定了医护人员的每项工作均维系着两条生命安危。
所以医护人员在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外,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技能。
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于产力,产道,胎儿,及孕妇精神心理因素的相互协调。
如有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异常就会影响产程进展导致难产。
所以只有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产程中的难产因素,确保母婴安危。
产程图就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判断难产形成的原因及严重程度,指导我们抓紧时机及时正确的处理,使有难产倾向的产妇顺产或阴道助产或行剖宫产术。
产程图是用一张图纸将分娩过程中的宫口扩张和先露部下降的情况用曲线详细记录上,同时还记录了各产程时段胎心率的变化,以及各产程期的宫缩强度和处理难产的方法。
是产程监护及识别难产的重要手段。
产程图曲线分交叉型和伴行型两种,而我院采用的是伴行型产程图,以此说明产程中的情况。
根据宫口扩张曲线观察产程进展,处理难产因素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指产妇从临产后有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所需时间。
正常潜伏期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不超过16小时。
超过16小时称潜伏期延长,说明有潜在难产因素可能。
产程图上表现为宫口扩张曲线停滞在≤3cm。
及时查找原因,积极处理。
潜伏期延长的处理:①温肥皂水灌肠,促进肠蠕动,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
但要严把禁忌症,胎膜早破,心脏病患者,阴道流血,明显头盆不称者禁用。
②人性化服务,给予产妇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情绪,可使难产转化,促进自然分娩。
③产妇过度紧张、不协调性宫缩,吃睡欠佳,给予地西泮注射液10mg肌注,可软化宫颈,促进产程进展。
活跃期:从宫口开大3cm至宫口开全所需的时间。
此期作为潜伏期结束,宫口扩张曲线开始向上倾斜,此时宫缩加强、频率加快,产程活跃直至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
此期扩张速度加快,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为8小时,超过8小时称活跃期延长,说明可疑有难产因素存在。
分为三期:①加速期:指宫口扩张3~4cm,约需1.5小时;产程图型上显示宫口扩张较快,初产妇平均为1.02cm/小时,经产妇1.6cm/小时。
②最大加速期:指宫口扩张4~9cm,约需2小时,此阶段如为初产妇宫口扩张速度<1.2cm/小时,经产妇<1.5cm/小时,说明活跃期延长,宫口不再扩张2小时以上,称活跃期停滞。
产程图上表现为宫颈扩张曲线上升缓慢或停滞不前呈横线。
③减缓阶段:宫口扩张到9~10cm,平均30分钟。
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即为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
产程图上表现为宫颈扩张曲线呈横线。
如为活跃期延缓,查无产道异常或头盆不称,行人工破膜,促进抬头下降,缩短产程。
若系宫缩乏力,应用0.5%缩宫素注射液引产加强宫缩,根据宫缩强度调整液体滴数,同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试产2—4h后,宫口仍不能开全,而且宫口扩张阻滞者,提示有明显头盆不称,要及时剖宫产结束分娩。
根据胎头下降曲线观察产程,处理难产因素
胎头下降是在产力作用下连续完成的过程,于潜伏期下降不明显,于活跃期下降加速。
分为三期:①潜伏期:相当于宫颈扩张曲线的潜伏期+活跃期加速阶段。
②加速期:相当于宫颈扩张曲线活跃期最速阶段。
③急速下降期:相当于宫颈扩张曲线活跃期减速阶段+第二产程。
活跃晚期至宫口扩张9~10cm,胎头下降速度每小时小于1cm,称胎头下降延缓,此时产程图表现在胎头下降不与宫颈扩张曲线交叉或向终线靠拢。
活跃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胎头下降停滞。
综合宫缩强度、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及膀胱的充盈程度等因素,应积极给予处理,观察1~2小时无进展,应考虑胎头下降梗阻,及时行剖宫产术。
从胎心率变化观察产程图
正常胎心率120~160次/分,如<120次/分或>160次/分,均提示胎儿心率异常;当进入第二产程,胎先露下降受到盆底肌肉结抗,有暂时的胎心率下降至110次/分,随即恢复正常,若胎心率迟迟不能恢复正常,除外脐带因素,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快速结束分娩。
从警戒区观察产程情况
警戒线绘制的时间是从宫口扩张3cm进入活跃期为始点,与相距4小时为预期宫口扩张10cm标志处连一斜线为警戒线。
在警戒线后4小时再划一条线与警戒线平行的线作为处理线。
两线之间为警戒区。
如产程超过警戒线表明有难产可能,因此进入警戒区应高度注意,积极检查可能导致难产的原因并进行处理。
如果处理后产程曲线仍然超过处理线,提示有较严重的异常,只可短期观察,若无进展提示难产因素难以克服,及时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我院近几年来除因臀位、巨大儿、过期妊娠、子痫前期(重度)的产妇需择期手术外,其他产妇均用产程曲线图解的方法来观察和处理产程,发现异常及时给与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滞产率、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围生儿的患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
显示了产程图指导临床助产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2-183.
[2]徐德清,主编.难产、分娩期并发症.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7-80727-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