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产道异常患者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24
第九章
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柳彩霞
产力
难产
胎儿
产道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为产力异常、产道异常、胎儿异常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要点,对异常分娩的护理评估是本章的难点
学习目标掌握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通过讲授、多媒体演示、病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能预防和及早发现异常分娩,使难产向顺产转化,保障母儿安全
第一节第一节 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 第一节第一节 产力异常产力异常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产道异常产道异常 第三节第三节 胎儿异常
胎儿异常 第三节第三节 胎儿异常胎儿异常
第一节 产力异常 第一节 产力异常
第二产程延长>2h2h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狭窄环绕胎颈
狭窄环容易发生的部位
第二节 产道异常第二节 产道异常
,表入盆时做此项检查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8cm,入口前后经<,入口前后经<,入口前后经<10cm 10cm 10cm,对角径<,对角径<,对角径<11.5cm 11.5cm 11.5cm。
影响胎头入盆或衔接。
宫颈瘢痕;宫颈癌;宫颈肌瘤等。
产科产道异常患者护理要点详解产道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通道,包括骨产道(骨盆)和软产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外阴),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异常,均可导致产道异常,使胎儿娩出受阻,临床上以骨产道异常更多见。
骨产道异常主要是骨盆狭窄。
狭窄骨盆(pelvie contraction)是指因骨盆形态异常及骨盆径线过短,使骨盆腔容积小于胎先露能够通过的限度,导致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顺利进展受影响,狭窄骨盆可以是一个平面狭窄或多个平面狭窄,也可以是一个径线或多个径线过短。
狭窄骨盆与先天发育异常、出生后营养、疾病及外伤等因素有关。
根据狭窄的平面及骨盆形态,狭窄骨盆分为5类:骨盆入口平面狭窄、中骨盆平面狭窄、骨盆出口平面狭窄、骨盆三个平面狭窄和畸形骨盆。
软产道异常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下段等异常,主要因先天发育异常及后天疾病所致,临床上较少见,妊娠早期常规行双合诊检查及阴道窥器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软产道异常。
【疾病特点】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contracted pelvic inlet plane)(1)骨盆特点:根据骶耻外径和入口平面前后径的长短,将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程度分为3 级。
I级为临界性狭窄,骶耻外径18cm、骨盆入口前后径10cm,绝大多数胎儿能经阴道自然分娩;Ⅱ级为相对性狭窄,骶耻外径16.5~17.5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9.5cm,需经试产后才能决定是否能能经阴道分娩;Ⅲ级为绝对性狭窄,骶耻外驶径≤16,0cm、骨盆入口前后径≤8.0cm,不能经阴道分娩,必须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以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狭窄的扁平骨盆最常见,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单纯扁平骨盆(simpleflat pelvis);骨盆入口前后径缩短、横径正常,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扁圆形,骶岬向前下突出,骶骨凹存在。
②佝偻病性扁平骨盆(rachitie flat pelvis);骨盆入口前后径明显缩短,骨盆入口平面呈横的肾形,骶岬向前突出,骶骨凹消失,髂骨外展使骼棘间径接近甚至大于骼嵴间径,坐骨结节外翻使耻骨弓角度增大及坐骨结节间径变宽。
第九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目的要求:熟练掌握:产力异常的护理措施掌握:1、产力异常的病因、临床表现2、产力异常对母儿的影响3、骨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4、软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5、产道异常的护理措施了解:1、常见胎位异常的临床表现2、胎儿发育异常【概述】异常分娩——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影响。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以及四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到阻碍,称异常分娩(dystocia),又称为难产。
第一节产力异常【概述】产力: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一、子宫收缩乏力★【原因】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2、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壁过度膨胀(双胎、羊水多)、子宫肌瘤3、精神因素:大脑皮层功能紊乱4、内分泌因素:E、PG、Ach,孕激素下降缓慢5、药物影响:镇静药物★【临床表现】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正常;检查子宫体隆起不明显;产程延长或停滞;对胎儿影响不严重。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宫缩节律不协调、不对称,极性倒置;检查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能不清,胎心不规律;产程延长或停滞;可发生胎儿宫内窘迫3、产程曲线延长★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大3cm为潜伏期。
潜伏期>16h称潜伏期延长★2)活跃期延长:从宫口开大3cm至宫口开全为活跃期。
活跃期>8h称活跃期延长★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h以上★4)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2h,经产妇>1h尚未分娩★5)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h胎头下降无进展★6)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1cm/h7)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1h8)滞产:总产程>24h★【对母儿影响】1、对产妇的影响:1)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难,脱水,酸中毒2)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3)产后出血2、对胎儿的影响: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处理】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查清原因,排除头盆不称及胎儿异常1)第一产程:消除紧张,静滴营养能量,休息、加强宫缩①人工破膜②安定: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扩张③催产素:胎心好,胎心正常,头盆相称(2.5u+5%G.S. 500ml8 gtt/分~30gtt/分)④前列腺素2)第二产程:加强宫缩,会阴侧切(助产)3)第三产程:加强宫缩(麦角,催产素)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调节子宫收缩,恢复子宫收缩极性(度冷丁,吗啡)★在子宫收缩恢复为协调性前禁用催产素★★【护理措施】1、预防宫缩乏力的发生:加强孕期保健、产时监护2、配合治疗,积极处理1)协调性:人工破膜,安定,催产素2)不协调性:杜冷丁,转化成协调3、提供心理支持,减少焦虑4、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催产素使用的注意事项】将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调节滴速为8滴/分,然后再加入2.5U的催产素。
医院产道异常患者护理常规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骨盆)及软产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会阴)的异常,其中以骨产道异常多见。
一、骨产道异常骨盆的形态异常或径线过短可影响胎儿通过产道,阻碍产程进展,造成梗阻性难产。
骨盆狭窄可以是一个径线过短或多个径线过短,也可以是一个平面狭窄或多个平面狭窄,临床上需要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狭窄骨盆的类型】1扁平骨盆有两种类型(1)单纯扁平骨盆:做骨岬向前下突出,使骨盆入口的前后径缩短而横径正常。
(2)佝偻病性扁平骨盆:童年患佝偻病致骨盆变形,舐骨岬向前突出严重,舐骨末端直向后方平仲,失去正常的弯曲度,骨盆入口的前后径明显缩短。
骼骨外翻,骼棘间径常等于或大于骼崎间径。
坐骨结节外翻,耻骨弓角度增大,骨盆出口的横径变宽大。
2,漏斗型骨盆骨盆入口平面的各径线均正常,骨盆壁向内倾斜呈漏斗状,中骨盆及出口平面均明显狭窄,坐骨棘间径V1OCn1,坐骨结节间径V8cm,耻骨弓角度<90。
,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之和V15cm3.横径狭窄型骨盆与类人猿型骨盆相似,骨盆各平面的横径均短,前后径稍长,能耻外径值可正常,舐棘间径及骼崎间径均缩短。
4.均小骨盆保持正常女性的骨盆形态,各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
5.畸形骨盆骨盆失去正常的形态和对称性。
【分类、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一)骨盆入口平面狭窄见于扁平骨盆、均小骨盆、横径狭窄型骨盆,撕耻外径<18cm,前后径V1oCm,对角径VII.5cm。
胎头高浮不能如期衔接,胎头跨耻征阳性或胎头呈不均倾入盆。
因前羊水囊受力不均,易发生胎膜早破。
因胎头不能入盆,先露部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官颈,可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潜伏期或活跃早期延长。
1.明显头盆不称舐耻外径V16cm,入口前后径V8.5cm,应在接近预产期或临产后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2.轻度头盆不称能耻外径为16~18cm,骨盆入口的前后径为8.5〜9.5cm,足月活胎的体重小于3000g,胎心音正常,应在严密监护下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