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价记录表格
- 格式:docx
- 大小:34.45 KB
- 文档页数:15
建筑施工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评价记录内含项表格建筑施工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评价记录内含项表格序号 | 风险活动 | 可能产生的事故或损失 |评估等级 | 风险等级 | 控制措施---|---|---|---|---|---1 | 高空作业 | 坠落、物体滑落、车辆失控 | Ⅲ | 高风险 | 限制高度;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措施;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2 | 电气作业 |触电、火灾 | Ⅱ |中等风险 | 对电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严格执行有关电气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3 | 爆破施工 | 松散物抛飞、噪声污染、气体中毒、火灾、坍塌等|Ⅴ| 高度危险 | 严格执行规定操作程序;实行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4 | 钢筋作业 | 碰撞伤害、车辆碾压、钢筋滑倒 |Ⅲ| 高风险| 安排专人进行钢筋加工、搬运和安装;钢筋提前加工,减少现场切割;安装钢筋时穿好安全鞋、手套、防护衣,避免锋锐部位对身体造成伤害。
5 | 建筑材料加工、搬运 | 碰撞伤害、物体滑落、车辆碾压| Ⅱ | 中等风险 | 实行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使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6 | 施工机械 | 重载机翻压、爆胎、失控| Ⅲ | 高风险 | 购买符合标准的机械设备;安排专人进行操作;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7 | 粉尘污染 | 吸入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爆炸火灾| Ⅲ | 高风险 | 使用封闭式工具、粉尘收集器;进行良好的通风系统安装;穿戴口罩、防护镜和皮手套等防护措施;按规定进行清洁作业8 | 建筑围挡 | 拆除错误、坍塌、导致事故破坏 | Ⅳ |高风险 |按规定进行建筑围挡,涉及到电气等设备时有专人删除;围挡定期检查,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划设警戒区,禁止非施工人员闯入9 | 高温作业 |热射病、头晕、恶心等症状 | Ⅱ |中等风险 | 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晒帽、口罩、防护衣等;提供饮水和营养物质10| 管道作业 | 燃气泄漏、火灾、爆炸 | Ⅴ |高度危险| 清楚规划好相关管道安装路径,避免在通行区域内安装;管子安装前做好必要泄漏测试,保证安全;穿戴好防护装备进行作业11| 悬挑作业 |坠落、物体滑落 |Ⅲ|高风险|对需要悬挑作业的区域进行风险评价,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使用防护网等安全设施;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培训12| 土方作业 |坍塌、物体滑落 |Ⅳ|高风险|对建筑物周围环境和场地进行勘探和评估,确保作业地点的安全;建立周密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挡板、坑梁等13| 空气污染 | 气味刺激、喉痛、口干等症状 | Ⅲ | 高风险| 进行通风换气,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积累;对高风险区域进行特殊处理,如加装空气过滤器等;穿戴好防护装备进行作业14| 安全监护 | 无人护理、管理、巡检 | Ⅴ |高度危险|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理体系;设置特别实施方案,并设立安全保障人员和安全监督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和记录;15| 施工现场临时工 |无培训无经验、不了解危险源 | Ⅴ |高度危险|禁止招用未经过规定安全教育和认证的人员;为临时工配备安全装备和必要的作业指导;加强对临时工的全面管理评估等级:I、II、III、IV、V(V等级为最高级危险)风险等级:高、中、低(高为最高级)。
工程现阶段风险识别清单、风险评价表序号作业活动危害因素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现有控制措施风险评价风险等级备注L E C D吊蓝1安装、拆卸未按照规范进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4 40 960 高2顶部锚固不牢,无专人负责高处坠落专人负责,每天检查 6 4 10 240 中3钢丝绳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高处坠落及时检查更换10 4 10 400 高4 操作人员未佩带齐全的安全防护器材(安全网、安全带、安全绳等)高处坠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4 10 240 中5吊蓝内堆物超重坍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4 10 120 低6 电动吊架未加装漏电保护器触电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4 10 240 中7升降时未统一作业高处坠落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2 10 60 低施工操作1作业人员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无防护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4 10 240 中工程现阶段风险识别清单、风险评价表序号作业活动危害因素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现有控制措施风险评价风险等级备注L E C D3 操作人员未带安全帽、安全带作业,安全网搭设不符和规范要求,穿拖鞋和高跟鞋物体打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4 40 960 高4恶劣天气仍违章施工高处坠落严禁作业 6 4 10 240 中5携带笨重材料和工具登高作业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严禁作业 3 4 10 120 低6楼梯口、电梯井口、予留洞口及阳台、楼板、层面临边无防护措施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执行安全卡死制度 6 4 10 240 中7作业前未认真检查安全防护装置就进行作业高处坠落作业前认真检查 3 4 10 120 低2内装饰工程抹灰工程1在未搭好的脚手架上作业或在脚手架上超负荷堆放材料和工具塌台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 4 10 120 低2电线私拉乱扯,使用无安全电压的照明触电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 4 10 120 低。
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评价记录1. 引言作业活动在企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活动本身可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以降低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对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进行评价记录,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2. 风险清单作业活动风险清单是指列出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下表为某企业生产中常见的作业活动风险清单。
序号风险因素影响1作业环境不良工作效率低下,可能引起意外事故2作业工艺不合理产品质量不稳定,可能引起客户投诉3作业人员技能不足工作效率低下,可能引起意外事故4作业设备老化工作效率低下,可能引起设备故障5作业时间紧张工作效率低下,可能引起意外事故3.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根据风险清单,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以确定其优先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
3.1 评价方法本文采用概率-影响-优先级矩阵法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如下:1.将影响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对应5分、3分、1分;2.将概率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对应5分、3分、1分;3.计算每个风险因素的优先级得分,得分越高,风险等级越高;3.2 评价结果根据上述评价方法,各项风险因素的优先级得分如下表所示。
序号风险因素影响概率优先级得分1作业环境不良5分3分15分2作业工艺不合理3分3分9分3作业人员技能不足5分5分25分4作业设备老化3分3分9分5作业时间紧张5分5分25分4. 管控措施针对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是关键。
下面列出针对各项风险因素采取的管控措施。
序号风险因素管控措施1作业环境不良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定期清理杂物,减少危险因素;2作业工艺不合理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流程;3作业人员技能不足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确保作业安全高效进行;4作业设备老化加强设备维护,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发生;5作业时间紧张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充足的生产时间,减少作业时间压力的产生。
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机械设备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工艺装置预先危险性分析表事故树分析1 机械伤害事故树评价本公司厂区内有较多的生产设备,设备的转动部分易造成人员被挤、压、绞、切等机械伤害,本次评价采用“机械伤害”为事故树顶上事件,对存在机械伤害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
1)构建事故树机械伤害事故树图见下图:2)事故树的最小割集T=E1E2E3=(X1+X2+X3)(X4+X5+X6+X7)(X8+X9+X10)=X 1X4 X8+X1 X5 X8+X1 X6 X8+X1 X7 X8+X2 X4 X8+X2 X5 X8+X2 X6 X8+X2 X7 X8+X3 X4 X8+X3 X5 X8+X3 X6 X8+X3 X7 X8+X1 X4 X9+X1 X5 X9+X1 X6 X9+X1 X7 X9+X2 X4 X9+X2 X5 X9+X2 X6 X9+X2 X7 X9+X3 X4 X9+X3 X5 X9+X3 X6 X9+X3 X7 X9+X1 X4 X10+X1 X5 X10+X1 X6 X10+X1 X7 X10+X2 X4 X10+X2 X5 X10+X2 X6 X10+X2 X7 X10+X3 X4 X10+X3 X5 X10+X3 X6 X10+X3 X7 X10得到36个最小割集,分别为K1={X1 X4 X8};K2={X1 X5 X8};K3={X1 X6 X8};K4={X1 X7 X8};K5={X2 X4 X8};K6={X2 X5 X8};K7={X2 X6 X8};K8={X2 X7 X8};K9={X3 X4 X8};K10={X3 X5 X8};K11={X3 X6 X8};K12={X3 X7 X8};K13={X1 X4 X9};K14={X1 X5 X9};K15={X1 X6 X9};K16={X1 X7 X9};K17={X2 X4 X9};K18={X2 X5 X9};K19={X2 X6 X9};K20={X2 X7 X9};K21={X3 X4 X9};K22={X3 X5 X9};K23={X3 X6 X9};K24={X3 X7 X9};K25={X1 X4 X10};K26={X1 X5 X10};K27={X1 X6 X10};K28={X1 X7 X10};K29={X2 X4 X10};K30={X2 X5 X10};K31={X2 X6 X10};K32={X2 X7 X10};K33={X3 X4 X10};K34={X3 X5 X10};K35={X3 X6 X10};K36={X3 X7 X10} 则机械伤害的基本事件组合下表:3)结构重要度Iφ(1)=1/36(12×1/3)=1/9Iφ(2)=1/36(12×1/3)=1/9Iφ(3)=1/36(12×1/3)=1/9Iφ(4)=1/36(9×1/3)=1/12Iφ(5)=1/36(9×1/3)=1/12Iφ(6)=1/36(9×1/3)=1/12Iφ(7)=1/36(9×1/3)=1/12Iφ(8)=1/36(12×1/3)=1/9Iφ(9)=1/36(12×1/3)=1/9Iφ(10)=1/32(12×1/3)=1/9经计算得机械伤害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为:Iφ(1)=Iφ(2)=Iφ(3)=Iφ(8)=Iφ(9)=Iφ(10)>Iφ(4)=Iφ(5)=Iφ(6)=Iφ(7) 4)机械伤害事故树最小径集T′=E1′+E2′+E3′=(X1′X2′X3′)+(X4′X5′X6′X7′)+(X8′X9′X10′)由计算得出机械伤害的3个最小径集,分别为:K1={X1′X2′X3′};K2={X4′X5′X6′X7′};K3={X8′X9′X10′}最小径集事件组合下表:机械伤害事故树最小径集事件组合表5)机械伤害事故树结果分析:由事故树可以看出,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机械伤害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本身的不安全因素构成。
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评价记录内含项表格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评价记录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评价记录是一种严谨的记录方式,该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记录每个作业活动的风险清单和风险评价记录,确保在相关的作业活动中可以做到风险管理和控制。
在这份记录内含项表格中,记录了风险清单、风险评价记录、风险控制措施等相关的信息,对于对每个活动的管理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是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评价记录内含项表格的内容:1、作业活动名称:记录相应的作业活动名称。
比如:某种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某产品的生产、某类型装置的维修保养。
2、活动过程描述:将该作业活动的具体过程描述清楚,包括人员的动作流程、设备的使用流程、物品的借用归还流程等等。
3、风险清单:记录该作业活动所存在的所有可能的风险因素,对于各种不同的作业活动,风险因素会存在所差异。
比如:安全问题、操作问题、设备问题、环境问题。
4、风险评价记录:对于在风险清单中记录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风险控制的难易程度等等。
5、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确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包括:改进操作流程、更新设备设施、加强培训等等。
6、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价:对于实施了控制措施后,进行有效性评价,判断控制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7、风险清单和评价记录的更新:在作业活动的实际操作中,会有新的风险因素出现,或者原有的风险因素发生变化。
在发现这些变化时,需要及时更新风险清单和评价记录。
通过使用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评价记录内含项表格,可以对每个作业活动进行全面地风险管理和控制,避免风险的发生,确保作业活动的安全、可靠进行。
同时,风险清单和评价记录的更新也可以保证其保持实时性,使记录更加全面和准确。
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项目作业活动风险评价记录表。
作业活动清单
填表日期:2016年1月4日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
单位:生产保运部工作岗位:维修电工工作任务:检
单位:生产保运部工作岗位:维修电工工作任务:倒
单位:生产保运部工作岗位:维修电工工作任务:停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作业岗位:维修电工作业任务:临时用电
工艺装置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2)事故树的最小割集
T=E1E2E3
=(X1+X2+X3)(X4+X5+X6+X7)(X8+X9+X10)
=X 1X4 X8+X1 X5 X8+X1 X6 X8+X1 X7 X8+X2 X4 X8+X2 X5 X8+X2 X6 X8+X2 X7 X8+X3 X4 X8+X3 X5 X8+X3 X6 X8+X3 X7 X8+X1 X4 X9+X1 X5 X9+X1 X6 X9+X1 X7 X9+X2 X4 X9+X2 X5 X9+X2 X6 X9+X2 X7 X9+X3 X4 X9+X3 X5 X9+X3 X6 X9+X3 X7 X9+X1 X4 X10+X1 X5 X10+X1 X6 X10+X1 X7 X10+X2 X4 X10+X2 X5 X10+X2 X6 X10+X2 X7 X10+X3 X4 X10+X3 X5 X10+X3 X6 X10+X3 X7 X10得到36个最小割集,分别为
K1={X1 X4 X8};K2={X1 X5 X8};K3={X1 X6 X8};K4={X1 X7 X8};K5={X2 X4 X8};K6={X2 X5 X8};K7={X2 X6 X8};K8={X2 X7 X8};K9={X3 X4 X8};K10={X3 X5 X8};K11={X3 X6 X8};K12={X3 X7 X8};K13={X1 X4 X9};K14={X1 X5 X9};K15={X1 X6 X9};K16={X1 X7 X9};K17={X2 X4 X9};K18={X2 X5 X9};K19={X2 X6 X9};K20={X2 X7 X9};K21={X3 X4 X9};K22={X3 X5 X9};K23={X3 X6 X9};K24={X3 X7 X9};K25={X1 X4 X10};K26={X1 X5 X10};K27={X1 X6 X10};K28={X1 X7 X10};K29={X2 X4 X10};K30={X2 X5 X10};K31={X2 X6 X10};K32={X2 X7 X10};K33={X3 X4 X10};K34={X3 X5 X10};K35={X3 X6 X10};K36={X3 X7 X10} 则机械伤害的基本事件组合下表:
3)结构重要度
Iφ(1)=1/36(12×1/3)=1/9
Iφ(2)=1/36(12×1/3)=1/9
Iφ(3)=1/36(12×1/3)=1/9
Iφ(4)=1/36(9×1/3)=1/12
Iφ(5)=1/36(9×1/3)=1/12
Iφ(6)=1/36(9×1/3)=1/12
Iφ(7)=1/36(9×1/3)=1/12
Iφ(8)=1/36(12×1/3)=1/9
Iφ(9)=1/36(12×1/3)=1/9
Iφ(10)=1/32(12×1/3)=1/9
经计算得机械伤害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为:
Iφ(1)=Iφ(2)=Iφ(3)=Iφ(8)=Iφ(9)=Iφ(10)>Iφ(4)=Iφ(5)=Iφ(6)=Iφ(7)
4)机械伤害事故树最小径集
T′=E1′+E2′+E3′
=(X1′X2′X3′)+(X4′X5′X6′X7′)+(X8′X9′X10′)
由计算得出机械伤害的3个最小径集,分别为:
K1={X1′X2′X3′};K2={X4′X5′X6′X7′};K3={X8′X9′X10′}
最小径集事件组合下表:
5)机械伤害事故树结果分析:
由事故树可以看出,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机械伤害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本身的不安全因素构成。
经对事故树分析,防止机械伤害的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如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抓好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考核正确穿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等;
(2)要注重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如机械设备要合理布局,选用本质安全程度高的设备,加强对危险部件的安全防护等;
(3)要重视作业环境的改善,如照明要适宜,噪声和振动要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