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价中标法的借鉴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9.02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合理低价中标的探讨摘要:结合工程施工招投标评标的实践,探讨工程招投标领域中的合理低价中标实行中的几个问题,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必然性,合理低价中标方式的探讨,合理低价中标的完善和保证等。
关键词:招投标;竣工决算目前在建设领域招投标采用的清单招标、合理低价中标的方法,建设各方对所谓的最低价中标争议较大,意见不能一致。
笔者根据工程造价管理多年工作经验并结合近几年参与工程施工招投标评标的实践,探讨现行工程招投标领域中的合理低价中标法实行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一、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必然性1、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放开市场实行竞争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竞争,竞争的核心是价格。
市场竞争下的微利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与经济运行现状的矛盾,激化了改革进程,呼唤出低价中标这一新模式。
2、符合国家的法律《价格法》、《合同法》、《招投标法》陆续颁发实施,这些法律的相关规定构成了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2)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其中提出的综合评价最优和合理低价两种中标模式为建立这一新模式提供了法律基础。
3、符合国际惯例随着入世,我国建筑业生产要素市场极其运作规范都将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筑市场的竞争将在公平和规范的基础上更加激烈。
合理低价中标结合现行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方法符合现行的国际惯例,有利于我国建筑业应对国际化趋势,保护我国建筑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合理低价中标方式的探讨1、低价中标的优势①、节省投资效果十分明显。
采用清单招标合理低价中标,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与工程的预算造价相比差距较大。
这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行业平均价格与企业个别成本之间的差额,这一差额是企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的结果。
最低价中标法的分析作为国际上通用的建筑工程承发包方式,招标投标已被国际公认为是成功选择施工队伍的科学方法。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交易行为的不断规范,建设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已成为工程承发包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制的同时,我们也应当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放开投标价格的竞争限制,创造一个使投标企业能够自主报价、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
一、我国招投标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在招标投标的开始阶段,工程的报价是严格按照国家的定额和取费制度进行计算的。
在招标时,业主和投标方按照同一套图纸、同一本定额、取费程序及费率做标底和报价,投标时,各投标方所作报价中最接近标底的一方为中标者。
理论上,标底和投标者的报价是相同的,其间的差距仅仅是计算上的算术误差,这种评标方式使不同素质的投标企业之间难以拉开差距,并且由于标底的重要性,各投标方为了中标纷纷打探标底,使标底的保密难度加大,从而滋生了腐败现象。
目前随着招标投标的逐步发展,为了竞争中标,各投标者对按定额和取费率做出的报价都作了下浮调整,但评标时还是围绕着标底进行,通常做法是把有效报价控制在标底价的±3%-±5%的浮动范围之内,超出这一范围则为废标。
这种评标方式可以防止投标企业形成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还可以防止中标企业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虽然标底的作用有所弱化,但它仍然是一个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
有些管理水平高、技术先进、成本低的投标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可以将报价做得很低仍然可以盈利,但可能因为报价低出浮动范围而成为废标。
通过招投标工程的投标评标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招标投标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在以往的造价计价体制中,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等均由国家制定的定额统一规定,不得更改,其实质是由国家规定建筑产品的价格竞争的原则。
2.由国家编制的定额预算价格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变化。
因为一本定额从测算、编制到颁布、使用,总是要相隔一段时间,定额价只体现了编制时的市场价格,难以准确及时反映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价格随市场变化的情况。
合理最低价中标探讨摘要:合理低价中标是指:在招投标过程中,中标价是能够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具有科学的、合理施工技术措施的最低报价。
合理低价,从投资角度来说,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相同价值的工程;从施工角度来说,是施工企业以最少的消耗获得相同价值的工程。
关键词: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最低价中标Abstract: the reasonable low price bidding is to point to: in the process of bidding, the price is to be able to ensure that project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of the lowest quotation. Reasonable low price, from an investment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least amount of inputs, to obtain the same value of the project; From the construction point of view, is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with minimal consumption to obtain the same value of the project.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Bidding and tendering; Lowest bid引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在新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依法公开招标的项目应采用合理低价中标法。
但目前建筑市场信息竞争非常激烈,一些投标单位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遗余力压低报价甚至将报价降到与企业自身实力不相符的水平,以便取得低价中标,这种不合理的低价中标,会给建筑市场带来很大冲击。
对最低价中标方法的若干思考1. 引言在招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中标方法对于确保公平竞争和有效使用资源至关重要。
其中,最低价中标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招标方式,其核心原则是以最低价格为决策依据。
本文将对最低价中标方法进行若干思考,并探讨其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
2. 最低价中标方法的定义与特点最低价中标方法是指在招标过程中,以投标方报价的最低金额为决策依据确定中标方。
其特点如下:•以价格为唯一评判指标:最低价中标方法将价格作为唯一评判指标,忽略其他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具有明确性和简单性:相较于其他复杂的评分体系,最低价中标方法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操作。
•强调成本控制:通过选择报价最低的投标方作为中标方,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然而,仅仅以价格为决策依据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思考。
3. 最低价中标方法的优点3.1 成本控制最低价中标方法可以帮助采购方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通过选择报价最低的投标方作为中标方,采购方可以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获得最低价格的产品或服务。
这对于需要大量采购或有限预算的项目尤为重要。
3.2 简单明了最低价中标方法相对于其他复杂的评分体系更加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投标方只需关注自身报价,而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去研究和应对其他评分指标。
这样一来,招标过程更加高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
3.3 公平竞争最低价中标方法强调价格作为唯一评判指标,从而确保了公平竞争。
所有投标方都有机会以自己认为合适的价格参与竞争,并且中标决策是基于客观、可量化的因素进行的。
4. 最低价中标方法的缺点虽然最低价中标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以下缺点:4.1 忽视质量与绩效最低价中标方法将价格作为唯一评判指标,忽视了质量和绩效等其他重要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较低的价格可能意味着质量或绩效的下降,从而带来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因此,在应用最低价中标方法时,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
4.2 缺乏创新与技术进步由于最低价中标方法仅以价格为决策依据,投标方可能会将精力集中在如何压缩成本上,而忽略了创新和技术进步。
浅谈工程招标投标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工程招标投标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简称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的招标投标方式。
根据这种方式,投标人所报价格低于评审委员会所设定的最低价,且其他评审标准符合要求,就能中标。
接下来,本文将从最低价中标法的原理、优劣势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最低价中标法的原理最低价中标法的核心原理是以价格为主要标准来选取承建方,即投标人所报价格低于评审委员会设定的最低价,就能中标。
同时,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设定相关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对投标人进行评审,选拔出符合要求的承建方。
最低价中标法的优劣势最低价中标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劣势。
首先,最低价中标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确保工程成本的控制。
通过控制工程承建方的价格,能够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其次,最低价中标法适用范围广泛。
不论是对于政府工程还是企业工程,都可以采用最低价中标法进行招标和评审,因此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和普适性。
但是,最低价中标法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首先,过分追求价格低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
其次,最低价中标法可能会使得大量中小型企业很难获得合同,危及其生存和发展。
应对最低价中标法的措施为应对最低价中标法的局限性和劣势,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双重保障。
首先,要从工程质量和安全角度出发,设置合适的评审标准。
不仅要考虑价格因素,更要从技术、质量、环保等方面综合评价投标人的能力。
其次,应该通过创新招标投标模式,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和引导,营造一个公正、公开、透明的招标投标平台。
比如可以引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审,从而提高投标人的竞争力和中标机会。
综上所述,最低价中标法作为工程建设领域广泛应用的招标投标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劣势。
针对其劣势,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升招标投标的公正性和公正性,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最低价中标法的研究
我国招投标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对建筑业从伴随到引导的过程,逐步成为发展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十年代作为招投标制度初步建立阶段约90%以议标为主,这种招标方式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招标投标的宗旨,不能充分体现竞争机制。
九十年代招标投标制度逐步得到规范发展,大部分建设工程采用邀请招标。
随着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建设工程招投标迈入了法治阶段。
招投标管理全面纳入建设市场管理体系。
我国现已加入WTO,我国的建筑市场也将实行开放和准入制度。
最低价中标法作为一种国外通常采用的评标方式,在国外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广为应用,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
实施最低价中标法可以使我国的建筑市场尽快与国际接轨,使建筑企业尽快适应和参与国际竞争。
任何一项新方法的推进都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才能得以完善。
最低价中标法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低价低质、低价中标,高价索赔、设置合同陷阱等现象比比皆是。
这些问题并不足以否定最低价中标法在实施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而是促使我们分析问题,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低价中标法是我国招投标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不断完善,最终迈向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标准,进入国际建筑业的舞台。
浅谈最低价中标法的实践与启示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当前,国家法律和军队法规都推崇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格法(低于成本的除外),目前国际上也通行此方法。
从理论上看,它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资金,使招标单位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
同时,促进投标单位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
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恶性竞争除优剩劣、低价中标高价索赔、偷工减料低质低效、更改设计变更频繁、决算超标背离预期等违反初衷的现象。
一、合理低价招标的优势(一)有利于主动控制造价。
对于军队招标单位来说,建设项目获批后,要想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通过最低价中标的方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合理手段。
最低价中标法充分倡导市场的价格竞争,中标价格明显降低,有的甚至比设计概算低20%以上,节省资金效果显著。
(二)有利于节约评标成本。
最低价中标法评标操作更加简便,投标单位更容易理解和编制好投标文件,招标时通过设定合理的招标控制价格,简化了评标过程,只要技术方面满足招标要求,商务报价低者中标,从而省去了评标办法中复杂的比较过程。
(三)有利于预防腐败现象。
最低价中标体现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原则,使一般投标单位的利润空间得到压缩,增加了投标单位的管理风险,这样投标单位会更加谨慎,做到精打细算,暗箱操作可能性大大减少,使得招标单位获得真正合理的中标价格。
(四)有利于督促强化管理。
因为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后,中标单位如疏于管理,就有可能造成亏损。
中标单位为保证合理利润,就会强化内部管理,想方设法节约工程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地遏制了建设工程中的资源浪费。
二、最低价中标法易出现的问题(一)低价中标“价不低”。
在法规不完善和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投标单位一旦串通而选择舞弊策略,就会使中标价远高于设计概算成本价。
或者投标单位对风险的态度不是中性的,出现所有投标单位认为中标率小而选择报高价的策略,这样即使参与投标单位众多,之间没有串通合谋行为,最后中标价仍可能很高。
最低价中标法探讨
本文对传统的以标底为基础的评标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方法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不合理性。
而最低价中标法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建筑工程招标方法,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工程项目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在我国,由于前期各种实施条件不具备,最低价中标法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加入WTO后,为尽快适应国际竞争环境,最低价中标法已到了切实实施的阶段。
参照最低价中标法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实施具有中国特色最低价中标法,即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
本文着重分析了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相关配套制度、措施未能跟上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对配套环境制度及监管措施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探讨。
结合案例说明了如何运用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评标,如何进行投标报价低于成本的界定,并对四川省现行的经评审的最低中标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最低价中标方法的若干思考
一、对最低价中标方法的若干思考
1、最低价中标法的优点
(1)最低价中标法的科学性:最低价法是以“价格最低”为中标选择标准,对各投标人的投标价格进行“比性评审”,选出价格最低的投标方,以确保中标价格的低廉,节省采购费用,避免浪费,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最低价中标法的公正性:最低价法能够有效地保护投标人的公平竞争,使投标人在价格上的竞争仅是基于客观、正确、公正的价格,从而使投标人更加努力追求节约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避免投标价格的恶性竞争。
(3)最低价中标法的透明度:最低价法能够有效地公开投标的实施情况,从而提高采购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实现公平竞争,消除投标人权力的滥用现象。
2、最低价中标法的缺点
(1)最低价中标法可能会使投标人投出比实际水平更低的价格,从而影响投标人的利润,降低投标人的利润水平,甚至威胁投标人的生存。
(2)最低价中标法可能会导致投标人对质量进行削减,从而导致中标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能够保证,无法满足买方的要求。
(3)最低价中标法可能会导致投标人的不正当竞争,从而影响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使投标市场陷入一种不利于公平竞争的状态。
三、总结
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经济、高效、公正的中标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节约采购资源,提高采购效率,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投标价格过低等。
因此,应当给予充分的考虑,在做出最低价中标法的决定之前,需要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以确保中标的合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造价专业毕业论文-合理低价中标法研究摘要合理低价中标是指:在招投标过程中,中标价是能够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具有科学的、合理施工技术措施的最低报价。
合理低价,从投资角度来说,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相同价值的工程;从施工角度来说,是施工企业以最少的消耗获得相同价值的工程。
低价中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包括可研、技术设计、招投标、实施一直到竣工交付使用,其价格变量是多元的,可以互补。
而这里提到的低价中标只是招投标阶段,其价格变量是单元的,很难互补。
我国的低价中标要符合招标投标法的规定:“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
但目前由于我国建筑市场还不规范,也不完善,所以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离真正落实还有一定距离,现行的常用的经济标的评审办法是基准价法,虽不完全符合市场规律,但笔者认为,在不违背招投标法的原则办法的前提下,可依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评审细则。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招标投标阶段,合理低价是真正适应健康规范的招投标市场的要求的,合理低价应科学、合理、可行,且不应低于投标人的个别成本。
关键词:合理低价中标投标市场经济清单计价前言1.1合理低价中标法研究的意义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招标人希望以最低的价格择优选择优秀企业和创建优质工程,而施工企业由于僧多粥少,施工任务严重不足,在竞争过程中只考虑当前企业的困境价格严重背离市场规律,无节制地压价、降价,造成企业效率低下、甚至亏损,使施工企业利益和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这必然导致不少企业不顾企业扩大生产而先低价中标以解决当前的生计问题,从而导致施工企业因利益驱动而放弃工程质量和安全,给工程项目埋下隐患。
其次,市场主体不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和能力,未建立完善、严厉的市场监督机制,一旦投标人由于报价失误而造成亏本时,不能做到像国外那样迫使投标人从主观意愿上不敢牺牲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即使亏本也要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我国目前如何应好最低价中标法是个非常重要课题11.2现阶段实施合理低价中标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实施,是实现合理低价中标的前提条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已于2003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建设工程系统的一次深刻的行业变革,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从传统的“量价合一”的定额计价模式向“量价分离”的市场化模式转变。
建筑施工招标最低价中标法研究合理低价竞标这一评标方法是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接轨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实施建设工程造价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市场经济开放的大势所趋。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节省投资效果显著,节约招投标过程各环节发生的成本。
有利于杜绝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有利于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推动技术进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正确界定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的适用范围。
标签:招标;评审;最低价中标1 如何确定投标报价是否合理《招标投标法》第四十第二款对中标价格做出明确规定:“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这里所指的成本,应理解为投标人自己的个别成本,而不是社会平均成本。
由于投标人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个别成本有可能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但不低于个别成本的价格投标,是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的,也是符合WTO要求的,但如果投标人的投标价格低于自己的个别成本,则意味着投标人取得合同后,可能为了节省开支而想方设法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降低工程质量,给招标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果投标人以排挤其他竞争对手为目的,而以低于个别成本的价格投标,则构成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我国《价格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因此,投标人投标价格低于自己个别成本的,不得中标。
但是,在当前招投标活动中,评标委员会很难确定某项招标工程的实际成本,尤其是某项投标人的个别成本,也没有更科学合理的规程加以监督约束,使得众多投标人面对“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盲目压价才能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建筑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因此,寻求如何确定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乃当务之急。
为了确定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需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工程成本概念,所谓工程成本是指投标人为完成投标的建设工程任务所必须的企业生产成本。
即包括工程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税金、规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