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78.50 KB
- 文档页数:11
水泵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运行维护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掌握水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性能参数;了解不同类型水泵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水泵的相关测量工具,能够对水泵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够分析水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水泵行业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注重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水泵的基本原理:介绍水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吸入、压出和旋转三个方面;讲解水泵的性能参数,如流量、扬程、功率等。
2.水泵的类型及特点:讲解不同类型水泵的构造和原理,如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分析各种水泵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选型依据。
3.水泵的安装与维护:介绍水泵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等;讲解水泵的维护保养方法,包括日常检查、定期维修、故障排除等。
4.水泵运行管理:阐述水泵运行中的监控指标,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介绍水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如振动、噪音、泄露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运行维护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泵的运行管理和故障处理。
3.实验法:安排现场实习或实验室操作,让学生亲手操作水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水泵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水泵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课程设计水泵控制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水泵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水泵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了解水泵控制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此外,学生还应培养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水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了解水泵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熟悉水泵控制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水泵控制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具备水泵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3.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水泵控制系统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水泵控制系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使学生认识到水泵控制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水泵控制系统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水泵的基本原理:介绍水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其分类。
2.水泵的结构:讲解水泵的构造,包括叶轮、泵壳、密封装置等。
3.水泵控制系统:介绍水泵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水泵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水泵控制系统在供水、排水、灌溉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水泵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水泵控制系统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水泵控制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大学生水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水泵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理解水泵在工程中的应用;2. 学习水泵的类型、性能参数及其选型方法;3. 了解水泵的运行特性,掌握水泵工况分析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水泵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水泵系统的设计;2. 学会使用水泵性能测试设备,完成水泵性能测试,并能分析测试结果;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用水泵并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积极投身水泵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活动;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水泵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生学科专业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求知欲强,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水泵领域的发展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具备工程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将学习成果具体化,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水泵原理及结构- 水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水泵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功能2. 水泵性能参数与选型- 水泵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水泵选型原则及方法- 水泵并联与串联工况分析3. 水泵的安装与维护- 水泵安装流程及注意事项- 水泵的调试与运行- 水泵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4. 水泵性能测试- 水泵性能测试设备与原理- 水泵性能测试方法与步骤- 测试结果分析及应用5. 水泵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水泵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解析- 水泵系统设计方法及优化- 节能水泵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水泵原理及结构第二周:水泵性能参数与选型第三周:水泵的安装与维护第四周:水泵性能测试第五周:水泵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章节进行,确保学生掌握水泵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两台抽水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抽水泵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在我国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两台抽水泵同时工作时的流量、扬程变化规律,并学会相关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抽水泵的能效、节能意义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抽水泵知识,解决实际灌溉问题,进行简单的流量、扬程计算。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抽水泵灌溉系统,具备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抽水泵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深入的认识,增强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以抽水泵为例,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抽水泵的基本原理:讲解抽水泵的工作原理,包括泵的构造、泵的类型及其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2. 抽水泵的性能参数:介绍抽水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如流量、扬程、效率等,并通过实例分析两台抽水泵同时工作时的性能变化。
3. 抽水泵的计算方法:教授如何进行抽水泵的流量、扬程计算,以及在实际灌溉中的应用。
4. 抽水泵的能效与环保:讲解抽水泵的能效等级、节能措施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 抽水泵灌溉系统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抽水泵灌溉系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抽水泵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抽水泵的性能参数及两台抽水泵同时工作时的性能变化。
1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1.1水泵站流量确定泵站工作时设计流量()3¢¡80000*1.1/24*1.3/4766.7m 1324.1/S h Q L ==1.2水泵站的扬程确定/m c o H Z H h h H 21432122 1.572.5=++∑+∑+=+++++=(泵站内)(安全) 水泵的涉及扬程; Zc ——地形高差; Ho ——自由水压; h ——总水头损失; h ——泵站内水头损失;2选择泵站可用管路特性曲线和型谱图进行选泵。
管路特性曲线和水泵特性曲线交点为水泵工况点。
球馆路特性曲线失球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中的参数Hst 和S 因为 st H 4213257=++=()()()2522/h .h /122/4766.7 6.27S mhQE -=+=+=-∑∑泵站内故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257 6.27*H E Q =+-根据水泵扬程,与流量查手册选取型号为35075S 的单机双吸式水泵。
然后,根据手册中所给出的水泵扬程曲线和效率曲线以及功率曲线。
运用“抛物线”拟合法,在高效段内相距较远的曲线上选取两点A (900,80)和B (1400,68)运用两点法求出公式2Q x x H H S =-中的未知数x H ,x S 。
由此求出x H 为88.42;x S 为1.04E-5。
及水泵扬程曲线方程为H=88.42-1.04E-5*Q^2运用“横加法”求出2台水泵,3台水泵,4台水泵的曲线。
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形如下:G : (4980.80,72.20)J : (4203.75,76.86)I : (3113.29,77.15)H : (1683.19,81.00)F : (4208.26,67.84)E : (3114.99,63.05)D : (1688.01,58.77)然后根据此列表如下: 水量变化范围 运行水泵台数 水泵扬程 管路所需扬程 扬程浪费 水泵效率 4972~4206 4.00 76.89~72.25 67.86~72.25 9.03~0 85~83 4206~31163.0077.10~67.8663.03~67.86 14.07~0 83.5~83 3116~1688 2.00 80.94~63.03 58.77~63.0322.17~083~74该型号的水泵的性能参数如下:型号为350S75 Q=972~1440,H=80~65;85%η=;n=1480r/min ;电机功率N=355Kw ;Hs=3.5m ;质量为1200Kg 。
水泵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使学生掌握水泵的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3. 引导学生了解水泵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水泵性能参数进行选型及计算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泵、解决水泵常见故障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水泵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泵技术及水利工程事业的热爱;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水泵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水泵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水泵的深入认识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水泵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泵技术;3.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水泵的定义、作用及分类方法- 各类水泵(如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的特点与应用2. 水泵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水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水泵的性能参数(如扬程、流量、效率、功率等)及其计算方法3. 水泵的选型与计算- 水泵选型的原则与方法- 水泵工况点的确定及性能曲线的应用- 水泵并联与串联的计算4. 水泵的应用与工程实践- 水泵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水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水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5. 水泵相关软件介绍- 水泵性能模拟与分析软件的使用- 水泵选型与计算软件的应用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课时:水泵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第三课时:水泵的选型与计算第四课时:水泵的应用与工程实践第五课时:水泵相关软件介绍及操作实践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水泵与水泵站”章节相关,涵盖该章节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水泵知识体系。
宁夏大学水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泵的基本原理,掌握水泵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了解水泵选型、安装、调试及维护的基本知识,具备水泵系统的简单设计与分析能力。
3. 学生能够掌握水泵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运用相关公式进行水泵性能预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水泵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水泵选型、安装及调试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水泵性能测试,分析水泵性能与系统工况的关系,为水泵运行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3. 学生能够运用水泵设计软件,完成水泵系统的初步设计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关注水泵技术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沟通交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水泵在节能降耗、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旨在使学生掌握水泵的基本理论、设计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水泵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水泵概述- 水泵的分类及用途- 水泵的发展历程与趋势2. 水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水泵的主要结构组成- 水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3. 水泵的选型与安装- 水泵选型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水泵的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4. 水泵的性能测试与调试- 水泵性能测试的常用方法- 水泵调试的步骤与要点5. 水泵的运行与维护- 水泵的运行管理- 水泵的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6. 水泵系统设计- 水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水泵系统设计实例分析7. 水泵的节能与环保- 水泵的节能技术与应用- 水泵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与前景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16学时,教学内容按以上七个部分进行组织。
水泵课程设计文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水泵设计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对水泵工程实践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水泵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掌握水泵的主要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水泵的性能参数和选用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水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水泵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水泵工程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水泵行业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
1.水泵的基本原理:介绍水泵的定义、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2.水泵的结构:讲解水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叶轮、泵壳、轴封等。
3.水泵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水泵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水泵的选用:讲解水泵选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性能参数计算、型号选择等。
5.水泵的安装与维护:介绍水泵的安装要求、调试方法和维护保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和选用方法。
2.讨论法:学生讨论水泵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水泵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泵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水泵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水泵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水泵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水泵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阜新市水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水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阜新市水泵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3. 帮助学生理解水泵性能参数及其对农业灌溉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水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农田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泵。
2. 提高学生进行水泵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水泵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
2. 增强学生对我国水泵产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引导学生树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阜新市水泵产业发展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水泵相关内容感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农业发展和水泵产业进步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水泵的定义、作用、分类方法,结合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水泵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教学安排:2课时2. 水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内容,讲解水泵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以图解和实物演示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水泵的工作过程。
教学安排:3课时3. 水泵性能参数及选型:依据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介绍水泵的性能参数,如扬程、流量、效率等,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农田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泵。
教学安排:3课时4. 阜新市水泵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教材第二章第四节内容,分析阜新市水泵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在国家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教学安排:2课时5. 水泵的操作、维护与故障排除:根据教材第二章第五节内容,教授水泵的正确操作方法、日常维护技巧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水泵课程设计带图纸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掌握水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了解水泵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水泵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3.掌握水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不同类型的水泵;5.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制作简易的水泵模型;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水泵运行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水泵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泵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水泵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水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1.水泵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介绍水泵的定义,区分不同类型的水泵,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水泵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讲解水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叶轮、泵壳、泵轴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水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阐述水泵的工作原理,演示水泵的操作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水泵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水泵的实际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案例分析法:分析水泵运行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水泵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水泵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水泵的分类及性能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水泵站的组成、布置原则及运行管理要求。
3. 学生能够了解水泵在农业、工业和城市给排水等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水泵的基本知识,分析水泵的选型及配置。
2. 学生能够运用水泵站的布置原则,设计简单的水泵站工程。
3. 学生能够运用水泵运行管理知识,进行水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泵及水泵站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水利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关注水泵在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城市给排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水泵及水泵站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水泵及水泵站的基本知识,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水泵工程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利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分类- 水泵的原理及性能参数- 水泵的分类及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泵及水泵站概述2. 水泵的性能曲线与选型- 水泵的性能曲线- 水泵的选型原则及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泵的性能与选型3. 水泵站的组成与布置原则- 水泵站的组成及功能- 水泵站的布置原则- 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泵站的设计与布置4. 水泵站的运行管理- 水泵站运行管理的任务与要求- 水泵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 教材章节:第五章 水泵站的运行与管理5. 水泵站工程实例分析- 农业灌溉水泵站工程实例- 城市给排水水泵站工程实例- 教材章节:第六章 水泵站工程实例本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系统组织水泵及水泵站相关知识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水泵及水泵站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水泵控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水泵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及功能;2. 学会分析水泵控制器的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的电路连接;3. 掌握水泵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参数设置与调整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水泵控制器;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水泵控制器的调试与检测;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水泵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泵控制器及相关电子设备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水泵控制器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水泵控制器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泵控制器基础知识- 水泵控制器的作用与分类- 水泵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水泵控制器的主要部件及功能2. 水泵控制器电路分析与连接- 电路图识别与元件功能- 电路连接方法与步骤- 常见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3. 水泵控制器参数设置与调整- 参数设置的意义与原则- 参数调整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实际应用中的参数优化4. 水泵控制器组装与调试- 组装水泵控制器的步骤与方法- 调试工具与仪器的使用- 水泵控制器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5. 水泵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节能环保案例分析- 水泵控制器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水泵控制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水泵控制器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水泵控制器电路分析与连接第三周:水泵控制器参数设置与调整第四周:水泵控制器组装与调试第五周:水泵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电子控制技术与应用”章节相关,涵盖水泵控制器的原理、电路、组装、调试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水泵课程设计二.设计流量和估算扬程的计算(1)设计流量Q供水对象是最高日用水量230400m3,等于2.67m3/s,同时设计流量2.8m3/s要求在水源出现最低水位时能满足此供水量得要求。
Q=10080m3/h(2)设计扬程H ST①通过资料得:水厂配水井高程51.00米水源设计水位高程24.00米水源最低水位高程22.00米水源最高水位高程26.00米②水头损失∑h的计算估算管路损失:根据经验泵站内部损失一般取1.5—2.0米,本设计取1.5米。
明渠水头损失估算为0.17(设计明渠长度为100m)③静扬程H ST的计算集水井最低水位:H max=51.0-(22.0-0.17)=29.17m集水井设计水位:H=51.0-(24-0.17)=27.17m集水井最高水位:H min=51-26.5=24.5m④装置需要扬程的计算H=H ST+∑h式中H ST——最高时水泵的静扬程,m;∑h——水头损失总数,m。
水厂配水井(m) 集水池水位(m)静扬程(m) 装置需要扬程(m)合计需要流量(m3/s)51.00 最低22.00 29.17 30.84 2.80 设计24.00 27.17 28.84 2.80 最高26.5 24.50 26.17 2.67⑤特性曲线的绘制由H=H ST+∑h=H ST+SQ2,把H ST=27.17,H=28.84,Q=2.80代入公式得S=0.21,所以管路特性曲线为H=27.17+0.21Q2可由此方程绘制出管路特性曲线。
管路特性曲线Q—H关系表Q 0.00 0.40 0.80 1.20∑h 0.00 0.03 0.13 0.54H 27.17 27.2 27.3 27.47Q 1.6 2.00 2.40 2.8∑h 0.54 0.84 1.21 1.65H 27.71 28.01 28.38 28.84三.泵和电动机的选择(1)水泵选择原则选泵的主要依据:流量、扬程以及其变化规律①大小兼顾,调配灵活②型号整齐,互为备用③合理的用尽各水泵的高效段④要远近期相结合。
给水水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水泵的分类及性能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水泵在实际给水系统中的应用,了解水泵的选型原则。
3. 学生能够掌握水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了解水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水泵相关知识,分析给水系统中水泵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简单的水泵选型。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水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操作,具备解决水泵运行故障的基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水泵知识,培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水泵技术的发展,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接受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水泵选型、安装、调试及维护的基本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的基本原理:讲解水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叶轮的作用、泵壳的结构、进出口压力等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泵概述2. 水泵的分类与性能:介绍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常见水泵的类型及性能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泵的类型与性能3. 水泵的选型与应用:分析水泵选型的原则,结合实际给水系统案例,讲解水泵选型的具体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泵的选型与应用4. 水泵的安装与调试:详细讲解水泵的安装步骤、注意事项,以及调试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泵的安装与调试5. 水泵的维护与故障处理:介绍水泵的日常维护方法,列举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水泵的基本原理、分类和性能特点;(2)掌握水泵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3)熟悉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及选型。
2. 能力目标:(1)具备水泵故障排除能力;(2)具备水泵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3)具备水泵选型及应用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的基本原理2. 水泵的分类及性能特点3. 水泵的安装与调试4. 水泵的维护与保养5. 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及选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泵的基本原理、分类、性能特点等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及选型;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安装、调试和维护水泵;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水泵故障排除、安装、调试和维护等问题;5. 角色扮演法:模拟水泵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水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水泵的基本原理、分类及性能特点(1)讲解水泵的工作原理;(2)介绍水泵的分类,如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3)分析水泵的性能特点,如流量、扬程、效率等。
3. 案例分析法(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水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及选型;(2)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改进措施。
4. 实践操作(1)讲解水泵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2)让学生动手操作,安装、调试和维护水泵;(3)指导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泵故障排除、安装、调试和维护等问题;(2)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6. 角色扮演(1)模拟水泵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2)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7.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水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水泵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应用。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不同类型水泵控制系统的特点。
技能目标则是培养学生能够分析水泵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泵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
首先,介绍水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水泵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然后,讲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元件。
接着,分析不同类型水泵控制系统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水泵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利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知识。
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接着,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的水泵控制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水泵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择与水泵控制系统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水泵控制系统实验套件,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调试。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案例,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提问、回答等。
其次,通过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水泵控制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阜新市水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阜新市水泵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分类及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水泵的定义、分类及应用领域;(2)掌握水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特点;(3)熟悉水泵的性能参数和选型依据;(4)了解阜新市水泵产业的发展状况。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水泵运行中的问题;(2)具备水泵选型、安装、调试的基本能力;(3)学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持续性的学习与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水泵行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国水泵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水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领域;2.水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特点;3.水泵的性能参数和选型依据;4.阜新市水泵产业的发展状况;5.水泵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6.水泵行业的前景及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水泵的基本概念、原理、结构、性能等知识点;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水泵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选型方法;3.实验法:学生进行水泵实验,增强学生对水泵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5.参观考察:学生参观水泵生产企业,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兴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水泵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涉及水泵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方面的书籍;3.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用于直观展示水泵的原理和结构;4.实验设备:水泵模型、实验台等,用于开展实验教学;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水泵行业的发展动态。
1. 工程规划
1.1、基本资料
某供水泵站从渠道取水,在渠道边设进水闸1座,闸孔宽1m,渠道设计最高水位1178.33m,设计水位1177.86m,设计最低水位1177.70m,渠底高程1177.10m。
现场勘测,供水泵站可建在渠道边上。
站址区域土壤为灰钙土和淡灰钙土,地下水为基层裂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孔水,土壤质地为沙质黄土,地基承载力较好。
该站址处交通方便,附近有输电线路通过,选择电动机较合适。
根据规划,该泵站设计流量为0.2m3/s(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出水池设计水位1197.86m,出水管道(压力管道)长460m。
1.2设计参数的确定
1)设计流量
Q=0.2 m3/s=720 m3/h
2)设计扬程
渠道出水池
H
设计最高水位=1178.33m Hˊ
设计水位
=1197.86
H
设计水位
=1177.86m
H
设计最低水位
=1177.70m
H渠底=1177.10m
由于管道水头损失的影响,设计扬程:
H
设
=(1+10%)H净=(1+10%)*(1197.86-1177.86)=22(m)
2.选择机组类型及数目
2.1水泵选型
1)根据泵站的设计扬程,查水泵性能表,选择以下几种泵型,进行方案比较。
三种方案的必须汽蚀余量一样,方案一、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案,台数多,投资可能大,方案二、方案三、机组台数相近,但方案二,机组出水率相对于较大,电机功率相对大。
所以,最终选方案三SLW250-315B 。
2.2 水泵的数目确定
水泵有时会出现故障,所以要选一台备用泵
最后选三台SLW250-315B
3. 确定管材、数目、直径及管路附件
3.1 管材
1)进水管宜采用钢管
2)室内出水管宜采用法兰连接的钢管 3)室外出水管也采用钢管 3.2 数目及管径 1)管径
采用经验公式法,一般进水管的经济流速为<1m/s,出水管的经济流速为0.8~1.5 m/s D 进=
进
v Q π4
式中:v 进——进水管道中平均流速(m/s ),v 进=0.8 m/s
Q ——单泵进出水管道的流量s m /3
,SLW250-315B 型泵的流量 Q=450 m 3/h =0.125s m /3
计算得:D 进=0.446 m ,取D 进=0.45 m=450mm 。
D 出=
出
v Q π4
式中:v 出——出水压力管道中平均流速(m/s ),v 出=1 m/s 计算得:D 出=0.399m, D 出=0.4m=400mm 。
考虑机组合并管道,故合并后,Q1=0.25s m /3
,v=1m/s,
D 出1=v Q π1
4 (4—3)
计算得: D 出1=0.564m, 取D 出1=0.6 m=600mm 。
1)数目
选择3台泵,采用并联的方式。
3.3 管路附件
管路附件及阻力系数见表3—1
4. 水泵工作点确定及校核
4.1计算管道阻力参数
管路阻力参数计算表
4.2确定水泵工作点
1)SLW250-315B泵型的性能参数性能见表4—2:
2)管路性能曲线绘制Q—H
需
H
需=H
净
+SQ2=H
净
+(S
沿
+S
局
)Q2
式中: H
净
—泵站净扬程,本设计为20m
并联前:S
沿
=10.2n2*L/D5.33= 0.522 +39.121=39.643
S
局
=0.083ζ/D4=5.641+10.175=15.816
S
沿+ S
局
=55.459
并联后:S
沿‘=11.266
S 局‘=0.134+0.638=0.772
S 沿‘+ S 局‘=11.266+0.772=12.038 S=67.497 绘制如下图:
单泵的工作点:Q=0.1425s m /3
,H=21.371m 并联后工作点:Q=0.248s m /3
,H=24.142m
4.3校核水泵在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运行的工作点 1)校核水泵在最低水位时管路性能曲线
H 净低=1197.86m-1177.70m=20.16m
工作点:Q=0.245s m /3,H=23.22m
2)校核水泵在最高水位时管路性能曲线
H 净高=1197.86m-1178.33m=19.53m
工作点:Q=0.256s m
/3
,H=23.61m
高效区:流量的范围0.1944—0.3s m /3
,扬程范围20—26.5m
满足要求。
5. 水泵的安装高程的确定
水泵的安装高程过低,使泵房的土建投资加大,施工条件更加困难;过高是
水泵产生汽蚀,流量,功率、效率的大幅度下降,甚至不能工作。
因此,确定水泵的安装高程尤为重要。
根据安装高程公式,
[][]a v s P P
Hsz NPSH h g g ρρ=
---
需要确定大气压力、气化压力、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吸水管损失
计算得:当地大气压力:
a
P
g
ρ=9.06m
20℃下工作气化压力:
v
p
g
ρ=0.24m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5.5m
吸水管水头损失:hs= S
吸
Q2
=6.163 *0.1432
=0.135
所以有[][]
a v
s
P P
Hsz NPSH h
g g
ρρ
=---
=9.06-0.24-5.5-0.135
=3.185 m
所以安装高程为1177.7+3.185=1180.89m
而最高水位为1178.33m,加上安全超高0.5m,得地面高程1178.83m,泵的底座到泵轴线的距离H1取0.518m,所以安装高程应为1179.348m。
6.水泵机组的基础设定
根据基座尺寸,确定基础尺寸:
基座长度 E=780mm,取基础长度L=1000mm
基座宽度 F=600mm,取基础宽度B=700mm
考虑泵自身高度为970mm,泵出口设90°弯头半径为675mm,为方便检修,基础高度取 H=150mm。
如此出水管高度控制在1800mm左右,检修人员可以在此高度下工作。
7.泵房设计
7.1 泵房的结构类型选择
泵站的泵房采用分基型,其原因为:(1)水源水位变幅较小,为1178.33m
;(2)安装的是卧式离心泵;(3)-1177.70m =0.63m,小于水泵的吸上高度H
吸
由于地下水位较低,不至于渗入泵房影响地基;(4)选用分基型泵房,通风、采光、防潮条件均较好
7.2泵房内部布置形式
1) 主机组布置
示意图如图
2) 交通道
安装机组的主厂房一般都低于检修间和副厂房的地坪。
为了便于管理人员来回巡视,与进水侧或出水侧设有交通道。
此泵房较小,只在出水侧设交通道为
1.5m 宽。
7.3泵房尺寸
1)泵房长度
泵房长度主要根据机组的长度、机组之间间距、检修间和配电间长度加以确定。
泵房长度示意图
2) 泵房的跨度
根据进出水管长度、各个进水管路附件、泵基座尺寸,拟定泵房宽度为9000mm ;
3)泵房的高度
由于选用的是分基式泵房,故不设吊车,泵房高度主要取决于泵的尺寸,结合房屋建筑学要求,不低于3500,故取泵房高3600mm 。
8. 进水池、出水池设计
8.1 前池:
采用正向前池,引渠宽度取为1m 。
1)前池扩散角取为40°;B=8550mm,d=1000mm,
2)前池池长
2tan
2α
d B L -=
,得L=10.37m
3)池底纵向坡度取i=0.1 如下图:
8.2进水池
1)进水池宽度的确定:
喇叭口直径D取600mm,根据《规范》,得池宽B=3D=1800mm。
2)悬空高度的确定:
根据《规范》,C=0.6~0.8D,取C=0.6D=360mm。
3)后壁距的确定:
根据《规范》,T=0.8~1.0D,取T=0.9D=540mm。
4)进水池长度:
Lg≧4.5D+T=3.24m Lg=KQ/Bh=3.457m(K=25~30m)
取前水池长度L=3.457m 5)淹没深度
hs>1.0~1.25D, 取hs=1.5D=0.9m 如下图:
8.3 出水池:
选定为正向出水池。
1)出水管出口直径:
出水管直径为0.6m ,为降低出口流速,使出水池中不产生水跃并减小 出口损失,取出水管出口直径为D 0=0.7m ;
2)淹没深度:
g v h 23~22
0)
(淹 取h 淹=0.10m
3)池底距管口下缘的距离: 取P=0.3m
4)出水池墙顶高程和池底高程:
出水池的高度应保证在最高水位时不发生漫溢,故 ▽池顶=▽max +h 超高=1198.83(m ) ▽池底=▽min - h 淹- D 0-P=1196.6(m ) H 池高=▽池顶-▽池底=2.23(m ) 5)出水池宽度
B=(n-1)δ+n (D 0+2a )=1.8(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