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课件(共32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30
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专练一牛丽莉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3、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
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5、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6、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7、“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8、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波峰中学高一历史课前双基预习学案A姓名:班级: 小组:编制:孙培源编号:日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部分:从国共十年对峙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考纲要求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的过程及意义;(2)中共成立的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1)国民革命;(2)工农武装割据;(3)解放战争的进程及胜利的意义。
【二】知识梳理一、工农武装割据1、背景(1)南昌起义: 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余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发生文家市决策和三湾改编。
2、开辟:年10月,毛泽东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
3、内容(1)土地革命:在根据地开展打、分、废除的土地革命。
(2)政权建设: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
(3)武装斗争:开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
4、战略转移——红军长征(1)原因:中共中央执行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失败。
(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开始长征。
(3)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胜利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辨析比较:右倾与“左”倾的区别(1)“左”倾: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具有迷惑性。
主要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革”中的“左”倾错误等。
(2)右倾:保守主义、机会主义。
主要变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