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邮票图案上的错误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9
错票世界上有很多邮票都有错误,其中有的是因为印刷失误,有的则是因为设计者的疏忽导致邮票的内容产生谬误。
而前者导致的,通常会让这枚邮票身价倍增,世界上许多珍邮都是因此而来的。
后者也并不鲜见。
智利在19世纪末发行的一套哥伦布邮票中,哥伦布留着大胡子。
1937年,法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纪念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300周年的邮票,邮票主图是笛卡尔肖像与其名著《论方法》。
邮票上图书的法文名字出现了错误。
1951年,波兰发行了一套巴黎公社纪念邮票,误将作曲家顿勃罗夫斯基〃亨利克的头像当作军事家顿勃罗夫斯基〃雅罗斯拉夫画在邮票上,该错误直到1962年才改正过来。
1956年,东德发行的一套纪念音乐家舒曼逝世100周年的邮票中,误将舒伯特的曲谱作为舒曼的曲谱采用在邮票上。
1959年中国发行的《开国大典》邮票中天安门城楼少画了一个廊柱。
1961年中国发行的纪88《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邮票中的南昌八一大楼画成了三层楼,实际上应为四层楼。
1968年中国发行的文革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中中国地图轮廓画错(见图)。
1972年,古巴发行了一套航海史邮票,其中一枚苏联列宁号破冰船在北极海域航行的邮票的背景中出现了企鹅。
小知识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
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己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
全世界已经发行30多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
集邮者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
因此,邮票图案是集邮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邮票上的国名: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国空或地区的名称。
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
如:日本邮便、中国人民邮政。
美国采用缩写字母USA、苏联采用缩写字母CCCP来表示国名。
还有些国家用特殊符号来表示,如英国早期邮票采用英王头像作标志。
新中国十大错休邮票1.纪20《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错体邮票1953年2月14日发行。
该票的名称上有“苏联”两字为错误,因为前苏联是1922年底才成立的,1917年十月革命时还没有前苏联。
邮电部发现错误后于2月12日通电要求停售这套邮票,但个别地区处理不及时,导致少量错票售出。
1989年长沙举办的拍卖会上该套新票以1.2万元成交。
纪20《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错体邮票纪20《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错体邮票-票稿2.特15《天安门放光芒》错体邮票1956年6月15日发行。
因有人指出该票图案天安门上空的万道光芒像原子弹爆炸,缺乏祥和气氛。
于是邮电部在6月12日急电各地收回此票,但仍有少量流入社会。
1993年北京拍卖过一枚,底价7万元。
现每枚新票价值10万元以上。
3.纪54《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错体邮票1958年9月1日发行。
因大会改名为“国际学联第五届代表大会”,故提前印制的邮票名称不符被取消发行。
邮电部门于8月28日发出急电要求各地停售此票,但有极少数地方提前出售,致使少量错票流入社会,目前,该套新票市场价超过10万元。
4.纪92《古代科学家》(蔡伦)“前”字错体邮票1962年12月1日发行。
邮票上由于蔡伦出生年代不可考,故在“公元”之后打了一个问号,但在制版时却成了“公元前?”,在印刷时又漏刮了全版中的一枚,以致出现一枚有“前”字的错票。
由于错票混在全版50枚之中,一时难以发现,等发现通知收回时,已有部分售出。
1993年北京拍卖此枚旧票,成交价为3450元。
5.《全国山河一片红》错体邮票1968年11月25日发行。
该票有大小两种规格,大型56×38毫米为横幅,据说它只印了一版,供审查用,后认为尺寸太大,改为直幅小型40×30毫米。
然而就在邮票首发日就有人指出票题概念不准确(涉及台湾),容易引起误解,于是邮电部急电各地停止发售。
但由于少数邮局未能及时通知营业员停售。
中国错版钞币大全《中国错版钞币大全》是集合了一部错版钞、错版币大全套,收录一枚错版纪念币、第二套人民币错版钞、第三套人民币错版钞、人民币对照币、人民币错版钞、外汇兑换错版钞、澳门三错钞.【藏品一】一枚错版纪念币:1枚此枚纪念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国徽、年号,背面图案则是鲜花衬托下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本、“宪法颁布十周年”及“1982-1992”主题文字。
该纪念币的原意是想表达纪念1982年的新宪法颁布十周年,但少了一个“新”字,而实际上我国第一部宪法在1954年就已经颁布,这样一来造成时间误差长达38周年!所以,将“宪法颁布十周年”改为“新宪法颁布十周年”似乎更为确切。
本枚纪念币,体现了“国家根本意志的宪法”和“国家名片的流通纪念币”的双重争议概念,具备高层次的考证性、鉴赏性、收藏性和纪念性。
【藏品二】第二套人民币错版钞12枚第二套人民币在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开始发行。
于1962年4月退出货币舞台正式进入人们收藏视野。
因年代较远、存世量少等因素现市场价已越40万。
在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11种券别中,贰圆券、伍角券尤受藏家青睐。
究其原因,发现第二套人民币贰圆券票面上的“贰”字两横印在“弋”的左肩上,而伍角券正面面值处的“角”字的一竖没有露头,中间成了“土”,分别与现代标准字体“贰”、“角”的写法不相符,直到80年代国家发布标准简化字方案,才把“贰”的写法统一起来。
这在钱币收藏界颇具争议,也因此深受广大藏友的极度关注和青睐。
【藏品三】升值之王第三套人民币错版钞:40枚第三套人民币吉祥十连号伍角券、吉祥十连号贰角券第三套人民币中伍角券和贰角券存在叠加及双重的“争议概念”,比如,在贰角劵钞劵上,面值数字“贰”在写法上将两横印在了“弋”上,与现代标准字体中“贰”的规范写法不相符;伍角券和贰角券又双双都在正面面值处出现了“角”字一竖没有露头,中间成了“土”的现象,此处也因字体与国家发布的标准简化字方案中的标准写法不统一,同样也备受争议。
新中国邮票文字上的错误新中国邮票精美绝伦,多姿多采,让人爱不释手。
然而,白玉微瑕,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邮票上常有出现一些文字上的错误、瑕庇,留下些许遗憾。
例如特45《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邮票第1枚的顺序号应该是“228”可有一部分邮票错印为“229”,与第二枚同号了;还有特54《儿童生活》邮票第8枚,其志号应是“特54(12-8)”,但有的却误为“特54(12-3)”了,等等。
这是广大邮人早已知晓的错误。
除此以外,新中国邮票文字上的错误还有好多处,可归纳为九个方面。
一、使用了不规范的汉字。
所谓不规范汉字,就是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中没有的汉字。
“贰”字是“二”的大写,是个表示数目的文字,现使用简化字“贰”。
“贰”字是“弋”字头,但在新中国早期的邮票面值标注中,有的将“贰”字写成了“貮”,成了“?”字头。
如《天安门图案变通邮票(东北贴用,第一版)》(普东1)第4枚2000元、第5枚2500元,第8枚20000元,《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旅大贴用)》(普旅1)第2枚20元,《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东北贴用,第二版)》(普东2)第1枚250元、第9枚20000元,《天安门图案(第三版)普通邮票》(普3)第2枚200元、第7枚2000元,纪念邮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东北贴用,东北币)》(纪2东)第4枚20000等旧人民币面值邮票,其汉字大写面值的“贰”字都写成了“貮”。
还有《工农兵图案普通邮票》(普8)第3枚2分、第4枚2 1/2分、第8枚20分,《天安门图案(第七版)普通邮票》(普9)第2枚2元、第5枚20元等新人民币面值邮票,其汉字大写面值的“贰”字也写作了“貮”。
以上不规范写法清共7处16枚邮票。
查字典、词典、辞海等书,这个“贰”没有异体字,也就是说没有“貮”这样的写法。
那么这个“貮”字是哪来的,这仅是多少年来民间广泛传的一种写法,由书法衍化而来。
尽管当时我国的人民币上也用了“貮”的写法,但毕竟属于非规范汉字,应当列入错字。
新中国珍邮一览新中国已经发行了各种邮票600多套。
在这琳琅满目的邮票百花园中,出现了一些可称之为新中国珍邮的“奇花异草”,相关刊物曾对新中国的珍邮进行了三级分类。
一级邮票:文革票《全国山河一片红》见图。
这套邮票本应于1968年11月25日发行,后被邮电部军管会发现有错误,急令撤销发行并收回,但有个別邮局提前出售,外流估计近一千枚。
目前新票一枚拍卖价约15万元,带厂铭的四方连。
据了解,存世量仅三件,价值80万元人民币。
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即“蓝军邮”;见图。
原定1958年8月1日发行,后未正式发行。
面值八百元(旧币),存世量50至100枚之间。
1994年北京拍卖会以80万元成交新票一枚。
发行志号为特15的《北京名胜》特种邮票的第3枚,8分天安门(放光芒);见图。
这套邮票于1956年6月15日发行,原第三枚因误印未发行,但流向社会約500枚。
1997年上海邮品拍卖会上,新票1枚底价28万元。
发行志号为纪54的《国际学联第五届代表大会》纪念邮票的第二枚,22分为错版票;见图。
这套邮票本应于1958年9月4日发行,后因名称有误而未发行,现存世约500枚。
二级邮票:发行志号为普5的《天安门图》邮票,新票国家牌价6000元;见图。
1951年4月18日发行,全套邮票6枚,现存世约为千枚。
目前中国集邮总公司結算价为新票每套37000元,拍卖价超过5万元。
发行志号为纪20的《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错版票);该票全套4枚,见图。
本应于1953年10月5日发行,但因名称有误而收回,外流约数千枚,现拍卖价新票一套15万元左右。
发行志号为纪92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2组)4分蔡伦像“公元前”变体票,见图。
这套邮票于1962年12月1日发行,原第一枚的版票误印蔡伦的生卒年份。
这枚错票现存世约数千枚,1997年时新票一枚曾以67100元成交。
发行志号为纪94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无齿票),见图。
1962年8月8日发行,全套8枚。
附录一1、“庚午马”错邮是1990年发行,因为设计中将马的右前腿画成向后的样子而成为生肖票中的唯一一枚错版邮票,此次《错版珍邮》中收录了一整版80枚“庚午马”更使其价值数倍翻升。
“香港中华二版孙中山像邮票”中的孙中山头像整体下移,且没有锯齿,现在此类邮票存世量较少,非常珍贵70多年来一直是广大集邮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错版珍邮。
纽约版“孙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在1996年5月20日的北京邮票拍卖会上,单枚“中山倒”以29万元人民币拍出。
2、“淮海战役胜利纪念邮票”这枚邮票错误的将淮海战役的起始日期由6日印成了9日。
一场几十万人参加的重大战役进行的万无一失,但却在一枚小小的邮票的设计上出了错,“淮海战役”邮票从而成为永久的错版珍邮。
更成为集邮爱好者钟爱的解放区邮票之一。
3、“山东二七建邮七周年纪念”邮票的图案是反映抗战时期交通员通过敌人碉堡封锁线情景,设计人员在敌人碉堡上设计了一面不太明显的日本旗,因图缩小后,旗帜太小,不易制版。
厂方征求其驻厂人员同意后,将日本旗放大比例制图、制版、印刷。
由于碉堡上过分突出了敌人的旗帜,其直径和旗面比碉堡还大,在政治上、技术上都是错的,经总局研究将正在印刷的五元面值邮票停印,但是为解放区应急之用,将印有日本旗的邮票还没有发行的运到济南由华东印刷公司用铅字“邮”字盖掉日本旗后再发行。
距“二七建邮”纪念邮票发行至今,已经有60多年,它是解放战争胜利的见证,更是新中国诞生前夕采用人民币币值的佐证。
4、“革命圣地·天安门”1961年发行的一套“天安门图”普通邮票中城楼上两侧的标语,缺少了正中间的毛主席画像。
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城上的毛主席像早已与天安门城楼标语融为一体,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浑然天成、不可分割的经典记忆,而这枚邮票则与亿万中国人心中的天安门格格不入,显得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面对来自人民群众的疑问与建议,中国邮政从1973年对新的发行的天安门图案邮票均予以了更正,重新绘上了毛主席像。
龙源期刊网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身价20万元
作者:老桩
来源:《中国经贸》2009年第19期
“全国山河一片红”是未发行邮票,又称“一片红”。
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产生的错版票。
原定1968年11月25日发行,全套1种,面值8分,图案为工农兵高举《毛主席语录》,背景
是一片红旗和群众欢呼场面,上方是一幅光芒四射的中国地图,地图上有“全国山河一片红”金色票名,彩色影写版,票幅30mm×40mm,齿孔11.5×11度,有背胶。
1968年9月,中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军代表,干部,群众三结合的政权机构——革命委员会。
为纪念这一事件,邮电部决定发行此票。
11月23日有人在北京提前购得此票,发现邮票上中国地图的轮廓画得不完整、不准确,未画西沙和南沙群岛,便向邮电部反映。
为此,又因将台湾省画成白色,与祖国大陆的红色不统一,邮电部军事管制委员会通令取消发行并向公众收回此票。
当时,发行和收回上交政治题材邮票的态度被视为政治立场的表现,先有不少地方提前发售,后又严厉查处私藏不交的集邮者。
因此,售出虽多但存世稀少,估计此票存世约1000枚左右。
越中银错片!迈向万元!“光栅错片”未来的珍邮品种[邮票互动网论坛]光栅错片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五个回收邮品,也是国家邮政局最后一个回收品种。
(09年10月1日国家邮政局不再发行邮票,由中邮集团发行)也是国家邮政局的关门邮品!光栅错片是“庆祝建国60周年”而发行的重大题材邮品,然而这么重大的题材又出现重大错误(作为主标题的“祝福祖国”居然少了“祝”字),实在解释不过去。
另据邮政内部高层透露,此光栅错片回收对外说法是漏印祝福“祝”字为借口,对内则按照严重的政治错误邮票进行回收,并由各个局长亲自把关回收!有关权威人士指出,光栅错片最严重的错误不在漏印一个“祝”字,而是在动感的天安门画面上有“天安门在摇晃”的视觉,大家知道摇晃久了就要倒塌,天安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这种寓意实在是不祥,这种错误比50年前国家邮政第一次回收的“天安门放光芒”邮票还要严重的多,回收也在情理之中!光栅错片作为众多错片的龙头,并且是国家明文回收的邮品,又是错片潜力不可小觑。
不同于其他错片,发行期短暂09年9月8日国家邮政局面向全国发行,09年9月12日下文回收。
仅仅四天,全国只有1/5的邮局到货,其它地区未到货,回收文件就已经下发了。
因有国家的明文回收,让光栅错片再集邮界名声大噪,人人都想得到一片,但是光栅错片只有8000片,光栅错片的数量实在是不可能做到!只能用价格的杠杆来均衡了!未来潜力巨大!就可能以一片红和光芒万丈的价格,来确立光栅错片珍邮的地位了!建国以来,发生政治性错误的邮品有三个:一是天安门放光芒(1 956年6月15日)(未发行)提前出售造成违规;二是全国山河一片红1968年12月25日发行(出售半日回收);三是祝福祖国光栅错片2009年9月8日发行(出售4日回收),据统计该片存世量约80 00枚左右,而全品的存世量就更少了!说光栅错片是神品恐怕没有几个人相信,正因为不知内情的人多,所以还没有感觉这是未来的珍邮,看不懂的人也多就不奇怪了!未来受追捧也是大势所趋。
错版邮票简介,错票邮票介绍新中国最著名的错票当属全国山河一片红。
这枚邮票可以说连不玩邮票的都妇孺皆知。
当然大家所说的通常是小片红,就是第三稿的。
它曾经三易其稿。
第一稿至今未见过实物票样,第二稿就是中国目前单枚最贵的邮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俗称大片红,(另外按照约定俗称的说法。
另有一枚珍邮,毛泽东和林彪砸天安门城楼上的也称为全面胜利,不少朋友经常混淆大片红和全面胜利,以及另一珍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十周年大蓝天(也是毛泽东和林彪在一起)。
以上两版片红个人认为都不属于错版邮票,至少他们收回的原因都不是因为错版,而是领导认为太好反应主题。
或者说票幅太大等原因。
至于小片红。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国山河一片红是真正意义上错版邮票。
通常认为1968年11月25日邮票首先在北京发行,发行时间不到半天。
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发现这枚邮票上中国地图画得不准确,没有画出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以及西南地图绘制的不是很准确。
他通过组织向邮电部反映。
邮电部发现问题后,急令全国各地邮局停售,邮票要全数退回。
但已有个别邮局提前售出了这枚邮票,致使有少量邮票流出。
另外以前还有说说法认为是台湾没有画上红色。
现在并不被普遍认可。
这就是新中国知名度最大的错版邮票全面胜利由来。
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简称纪20错版邮票,这是新中国第一套未发行票,也是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套错版邮票全套邮票共4枚由孙传哲设计。
这套邮票错误之处在于票名“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上多了“苏联”两字,因为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而苏联则是在十月革命后的1922年成立的(在此之前称“俄国”)。
这套邮票原订1952年11月7日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日发行,但由于有关部门在票名上存在争议,最后只得将发行日期推迟到1953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3周年纪念日。
1953年1月31日,《邮电部公报》刊登了发行“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的通令。
错版邮票:失误成就价值作者:王超凡来源:《投资与理财》2010年第13期在新中国邮票历史上,错票大幅升值的例子很多。
“全国山河一片红”堪称“中国邮票史上最著名错版邮票”。
错版邮票拍出天价近期,在香港举行的苏黎世亚洲春季邮票拍卖会上,一枚民国倒印的1914-1919年北京宫门错体邮票,以103.5万港元拍出,刷新倒印北京宫门邮票的世界拍卖纪录。
这枚邮票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个“美丽”的甚至“昂贵”的错误。
无独有偶,一枚被喻为世上最珍贵的邮票,也于近期在瑞士日内瓦以天价成交,它同样是一枚错版票。
拍卖行尊重买家意愿,没有公布买家身份和成交价,但表示它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单枚邮票。
这枚于1855年发行,名为“黄色3先令”的瑞典邮票,按设计应为绿色,而黄色是8先令邮票的颜色。
据说“黄色3先令”眼下仅存一枚,曾是罗马尼亚国王的收藏品,自1996年以来易主至少一次,1996年的成交价为287.5万瑞士法郎(约合230万美元)。
这张邮票在漫长岁月中多次转手,身价直线上升。
拍卖行先前预计它的成交价将在187万美元至250万美元之间。
日内瓦邮票拍卖行透露,买家出手购得这张邮票,是认为在金融动荡时期,它是一种“可靠的投资”。
错版邮票升值潜力大错版邮票,按印制工艺的不同阶段区分,有的在设计图出错,有的在制版出错,有的在印制过程中出错,也包括用纸或齿孔出错。
错版邮票本是操作失误造成的次品,但是因为收藏界崇尚“物以稀为贵”,反令其身价上涨,被全世界集邮者奉为心爱的宝贝。
在新中国邮票历史上,错票大幅升值的例子很多,“全国山河一片红”就被称为“中国邮票史上最著名错票”而身价百倍。
香港布约翰邮票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2009年秋季邮票拍卖会上,面值仅8分、刚一发行便被叫停回收的“全国山河一片红”以天价成交。
“全国山河一片红”共有横竖两个版本,俗称“大片红”与“小片红”,其中的大幅横票以368万港元刷新单枚中国邮票拍卖成交价世界纪录,而另外6枚竖票共拍得293.25万港元。
对J173科学家错体邮票的专题学术研究成果介绍(转)一、J173科学家邮票的错误种种1. 胶面印。
在全套4枚邮票中,都出现过胶面印。
其中以4-2张钰哲胶面印居多,4-1林巧稚次之,4-4丁颖再次之,4-2侯德榜最为少见。
陕西一位贾先生有一版4-4丁颖胶面印,居奇不卖,另有方连,开价1500元/个,一口价,没有商量的余地。
浙江缙云尚盛俊有一版4-1林巧稚胶面印。
2. 齿孔移位。
4-1林巧稚票从邮局流出相当多的破版。
有关人士分析:这并非邮局有意撕破,因为在破版中发现个别齿孔严重移位,可能是该票在打孔过程中因机械故障产生齿孔移位,检验出厂时撕去不合格的那一部分造成的。
3. 拼音错误。
4-2张钰哲邮票图案得到左上方有一横行小字,即:张【(2051chang)。
1928年11月22日冬,张钰哲发现一颗编号为1125的小行星,命名为“中华”号。
这是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第一颗小行星。
张钰哲在天文观测研究方面的成果,享誉国际天文界。
国际科学界为了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1978年,《国际小行星通报》宣布:把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编号为2051的小行星命名为“zhang”(张)。
这就是该枚邮票左上方一行小字的含义,但是却写成了”chang”(倡)。
4. 刷色变异。
在J173科学家全套4枚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刷色变异,有的还相当明显。
二、J173科学家(4-3)侯德榜一票出现的多处错误1. 化学符号印错。
在人物头像背景图案是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图,以标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艺的额巨大贡献。
流程图左下方的圆圈代表无机物二氧化碳(CO2)气罐,邮票上错印成有机碳烯(CH2)。
2.把化学方程式写成化学反应式。
在人物头像背景图案的下方标有两个化学式,第二个应该是化学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反应式。
因为式中的“NaHCO3”(碳酸氢钠)前面已有系数2,表示这个化学反应式已经经过化学配平,其反应式符号“→”应该改为方程式符号“=”。
从《传世文物珍邮》看中国邮政沧桑变迁在浩瀚的中国邮史中,清朝邮票与民国邮票随着岁月流逝显得弥足珍贵,许多邮票已经成为稀罕的文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的方寸空间。
为了集中华邮史之大统,展示中国文化的经典瞬间,十余位资深集邮家倾数年之力,编纂我国首部文物级邮票大典,中藏联盟发售,它集从清朝政府蟠龙邮票、客邮、中华民国第一套邮票至共和国建国伊始加字改值邮票的一系列罕见珍邮二百余枚于一册,堪称中国早期文物级邮品的历史宝库,大浪淘沙、历久弥珍、不可复制的邮票合集代表了中国经典邮品的最高等级,昭示着它无与伦比的收藏价值与历史意义!【清朝、民国和新中国建国初期珍贵错版邮票14套23枚】错版是收藏术语,指的是邮品、人民币(及其他印刷类藏品),由于人为或技术原因造成制成品出现了差错。
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错版,在被发现后均会被及时更正,所以错版存量很少。
在收藏界物以稀为贵,这一收藏定律造成了错版邮票收藏价值极高,例如集邮界尽人皆知的《祖国山河一片红》就是典型的错版邮票,如今可用“价值连城”形容。
【清朝、民国和新中国建国初期“第一”邮票34套80枚】在收藏日益成为人们一种投资方式的今天,收藏品版块日益细分,形成不少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收藏版块,形成此版块的龙头藏品,往往也是其领涨的旗手,相较于后续藏品,龙头具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例如第一轮生肖邮票第一套80年庚申猴票,短短30余年,就给收藏者带来超过十万倍的超额回报,远胜各种投资收益。
【清朝、民国和新中国建国初期“唯一”邮票10套14枚】此为一种邮票的特殊形式,出于历史、政治等特殊原因,此类邮票仅仅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可谓既空前又绝后,例如民普37伪暂售票改作“国币”邮票,是一枚“一枚邮票,两个政权加盖”的特殊邮票,只有在抗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才能出现,此类邮票基本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对通过邮史研究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堪称文物级的特殊邮品,文物性保证了其升值潜力极大。
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邮品:--------------------清朝--------------------大清第一套“新邮票”蟠龙错版邮票2枚“得黄金易,得龙票难!”作为中国近代邮票的真正“龙头”、鼻祖,蟠龙邮票历来是藏家梦寐以求的难得珍品。
邮票辨别真伪伪品的种类1、假齿孔邮票邮票如果同时发行了细齿与粗齿邮票,或者有齿与无齿邮票,或者同图案的邮票与小本票,当两种邮票品的价格差异较大时,变造者就会在齿孔上动脑筋。
例如,当无齿邮票价格远高于有齿邮票时,把真邮票的齿孔剪掉,使其成为无齿邮票。
有时,某些有齿孔邮票比无齿孔邮票更贵,就会给无齿票或小本票没齿孔的打上齿孔。
此外,人为搞出变体品,专门在邮票图案上打齿孔,称作“错齿票”,或者把双连票中间原有的齿孔补好,就成为了“漏齿票”。
2、假刷色邮票“变色”、“漏色”是收集变体邮品者收集的主要品种。
邮票刷色的标准很难用文字精确表述,辨别难度很大,主要凭视觉感。
使用化学药品、改变或除去邮票的颜色,人为造成错色票。
3、假水印邮票水印是在制作邮票纸张时加上去的,它是防伪的重要手段。
伪造者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将无水印邮票揭薄,用带水印的邮票纸从背面进行裱贴,成为假的水印邮票。
4、假加盖邮票加盖邮票是在邮票上重新加印文字、数字、图案,加盖邮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容易发生印刷上的差错,产生如倒盖(印)、复盖(印)、漏盖(印)、偏盖(印)、错字,、漏字等“变体品”。
大多数情况下,加盖票属应急使用,发行量少,使用时间短,往往比原票珍贵。
各类“变体”的加盖票更是一些集邮者争购猎奇的宠物。
假加盖票是历来伪造票中数量最多,最难识别的一种。
5、假背胶邮票年代较久的早期邮票,会因为保护不当而发生背胶部分或全部脱落的情况,有的仅遗留着胶痕。
此外,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比如我国南方地区,空气潮湿、气候炎热,许多集邮者为防止有背胶邮票发生粘连就在买了新邮票之后先洗去其背胶。
但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无背胶邮票,都不大受欢迎。
原因是:一则影响其美观,二则影响其身价。
为了使背胶受损的邮票变成完美的“新”邮票,变造者会在这些邮票背面重新涂新胶。
该种假票一般较难辨认。
6、假纸质的邮票邮票用纸很讲究。
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纸张各异。
有些国家还专门特制邮票纸,生产销售均由国家统一控制。
【集邮知识】您知道《西游记》邮票的设计错误吗《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也是我国小说史上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
全书故事情节变化万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幻想神话世界。
但这些幻想的神话,却包含着丰富的现实内容。
天国、龙宫、地府、魔窟,实际上都是封建王朝的缩影,也是现实世界的折光,以孙悟空为代表的反抗精神及其在水帘洞的平等自在的生活,反映着农民阶级的斗争意志和生活理想。
邮票设计错在哪里?T43《西游记》邮票1979年发行的T43《西游记》邮票上,第二枚战哪吒、第三枚蟠桃园、第四枚八卦炉,在孙悟空的穿着上都有差错——孙悟空都身着虎皮裙,但从书上看,这些故事都发生在跟随唐僧取经之前,而穿虎皮裙是跟随唐僧以后的事,时间相差五百年以上。
发现这个错误的是上海的一个小学生。
回顾35年前的经典设计回顾我国首套以古典四大名著为题材的邮票,是发行于1979年的T43《西游记》。
这套邮票的设计吸取了京剧和动画片的一些特点,运用中国民间年画的处理方法,工笔单勾,重彩浓染,人物略有夸张,使孙悟空的形象鲜明地活跃在方寸之间。
1980年,该套邮票被评为新中国建国30年最佳邮票。
孙悟空作为正直、勇敢和力量的化身,是中国老少皆知的文学形象。
吴承恩全书以唐太宗时名僧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为题材,描写孙悟空蔑视一切权威,敢于彻底否定和勇猛反抗神权,对玉皇大帝也毫不畏惧,将天宫打得天翻地覆的故事。
另外还塑造了性格憨直、勇于战斗、贪图享受、好进谗言的喜剧形象猪八戒;取经信念坚定,恪守佛教戒律,心地慈善,但却轻信谗言,人妖不分的唐僧;以及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艺术形象。
2014年的《大闹天宫》邮票因为电影本身设定的问题,只能将错就错。
2015年5月3日新发行的《西游记》系列邮票就不再犯这个错误了。
邮票防伪知识(之一)2009.11.10近几年来随着邮市的升温以及印刷技术的提高,邮品造假也向着大批量、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根据邮品作伪手段划分,假邮品主要有变造票、伪造票和臆造票三种类型。
一、变造票作伪的主要手段是对真邮品进行各种改造,使其改头换面,伪装成紧俏或高档邮品。
由于是使用真邮品做基材,所以往往容易使人放松对它们的警惕,疏忽真品中隐藏的作伪手脚。
作伪的形有:1.假齿孔邮票在邮票齿孔上作文章,往往是在同时发行了细齿与粗齿邮票,或者有齿与无齿邮票,或者同图案的邮票与小本票等情况下,当两种邮品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时,变造者就会在齿孔上做手脚。
例如,当无齿邮票价格远高于有齿邮票时,他们就把真邮票的齿孔剪掉,使其成为无齿邮票。
有时候,有些有齿孔的邮票比无齿孔邮票贵,变造者就给无齿票或小本票无齿孔的两边打上齿孔。
另外,有的变造者,为了人为搞出变体品,专门在邮票图案上打出一排齿孔,称为"错齿票",或者把双连票中间原有的齿孔修补好,使之成为"漏齿票"。
2.假刷色邮票由于邮票目录对邮票刷色的叙述不可能非常准确,而人们对邮票刷色的认定,主要凭视觉感受,因此,邮票刷色的标准很难用文字精确表述,辨别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变色"、"漏色"是收集变体邮品者主要的收集品种。
变造者使用化学药品,改变或除去邮票的颜色,人为造成错色邮品。
3.假水印邮票邮票上的水印是在制造邮票纸时加式上去的,人们无法使无水印邮票变成有水印邮票,这是用水印纸防伪的重要原因。
但是,伪造者有时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将无水印邮票揭薄,用带水印的邮票纸从背面进行裱贴,使之成为假水印邮票。
(待续)4.假加盖邮票加盖邮票是在邮票上加印若干图文(一般是文字),用以补充或更改原发行机构、用途、使用地区或面值等。
在许多情况下,加盖票属应急而为,发行量少,使用时间短,往往比原票珍贵。
各类"变体"的加盖票更是一些集邮者争购猎奇的宠物。
新中国特殊版式邮票盘点——四连体⼩型张四连体⼩型张,顾名思义就是将四张同样图案的⼩型张以⽅连形式印在⼀起,边纸加以图案点缀。
中国邮政从2010年开始⾄今陆续发⾏了7枚四连体⼩型张。
但最近两年已经停⽌了该版式的发⾏。
本期邮票圈⼉为⼤家盘点⼀下新中国发⾏的四连体⼩型张———★★★四连体⼩型张★★★2010 世博四连体胶版(纸质)2010年5⽉1⽇,为纪念世博会开幕,中国邮政特别发⾏了世博园⼩型张四连体,⾯值24元,发⾏量5.8万枚。
这是中国邮政发⾏的第⼀枚四连体⼩型张。
但它只存在于官⽅出售的两种产品册⾥(最常见的⼀种俗称“⼤⿊册”,⿊⾊外壳,⿊⾊册⾝。
该款产品册发⾏价888元,内容包含如下:2007-31T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套票 1套2009-8T中国与世博会套票 1套2010-3T上海世博园套票1套2010-3M上海世博园⼩型张1枚2010-10T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纪念 1枚中国邮政⾸次发⾏四枚连体⼩型张特殊版式整版 1版⾹港邮政发⾏上海世博会新票套票 1套⾹港邮政发⾏上海世博会新票⼩全张 1枚⾹港邮政⾸次发⾏四枚连体⼩全张特殊版式整版1版澳门邮政发⾏上海世博会新票套票1套澳门邮政发⾏上海世博会新票⼩全张 1枚澳门邮政⾸次发⾏四枚连体⼩全张特殊版式整版 1版15枚版和谐主图个性化邮票 2版)因此,单独的世博四连体(中国邮政版)的官⽅发⾏价估计500元左右,仅供参考。
中国邮政发⾏的世博四连体⼩型张“世博⼤⿊册”中的四连体⼩型张2011 关公四连体绢质(丝绸邮票)⾯值24元,发⾏价580元。
发⾏量25万枚。
2014 诸葛亮四连体绢质(丝绸邮票)⾯值24元,发⾏价468元。
发⾏量40万枚。
2015 包公四连体绢质(丝绸邮票)⾯值24元,发⾏价468元。
发⾏量50万枚。
2016 ⽞奘四连体绢质(丝绸邮票)⾯值24元,发⾏价468元。
发⾏量50万枚。
2017 张骞四连体绢质(丝绸邮票)⾯值24元,发⾏价468元。
详解《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1966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后,中央及各地的党政领导机关多数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1967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夺走酱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的社论。
从此,“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夺权的阶段。
之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原来的党政领导机构。
1967年1月31日,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首先成立。
1968年3月30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又联合发表了《革命委员会好》的社论。
随后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同时成立。
到1968年9月5日,全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为了欢呼这一胜利,1968年9月7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
热烈欢呼全国(除台湾省外)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全部成立》。
社论称:“全国山河一片红,这极其壮丽的一幕……”当时为了庆祝全中国(除台湾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全部成立革命委员会这极其壮丽的一幕,北京邮票厂的工人和邮电部邮票发行局的设计人员从1968年9月起连夜奋战,设计出大型彩色纪念邮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图稿。
这枚大票幅的邮票图稿送有关部门审查,未被通过,后来被集邮者称为“大一片红”。
随后开始设计第二稿,经过对“大一片红”的修改,改为小票幅,突出了“全国山河一片红”文字主题,经审批同意后,中国邮电部决定于1968年11月25日发行“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一套。
邮票编号为文14,面值8分,票名为《全国山河一片红》。
邮票图案为工农兵手持《毛主席语录》,背景中“命委员会”的红旗汇成的红色海洋和工农兵群众热烈欢呼的场面,上方为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地图上除台湾省外全部绘成大红色,上面印有“全国山河一片红”金字,邮票票幅为30毫米×40毫米,齿孔11.5度×11度,整张枚数50(10×5)。
新中国邮票图案上的错误新中国五十多年来发行的邮票,出现过一些图案上的错误,并曾陆续见诸报刊。
如纪88-2南昌“八一”大楼少画了一层,纪107圣马丁堂画成了圣马丁教堂,G43《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前穿上虎皮裙,1998-4《中国警察》中一位警察的手有六个指头等等。
造成这些错误,其原因有的是由于一时的疏忽,有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有的是由于资料的差错,也有的是由于过分追求艺术上的需要,还有的是由于时代的烙印。
邮票不仅仅是邮资凭证,更是国家的名片。
邮票不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而且还传播着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
因此,邮票所要表现的内容应该力求真实,否则便会以讹传讹。
当然,必要的夸张也还是要的。
笔者喜爱新中国邮票,常常翻阅欣赏。
放大镜下,图案上的瑕疵,也有所发现。
对于发现的瑕疵,只是一孔之见,限于水平,恐有谬误,还望师友们不吝赐教。
一、肩枪应该在右面,左侧那能看得见。
稍懂一些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军人肩背步枪有规范的标准。
垂直背于一侧肩上的叫肩枪,在右肩,枪在身后,右手拽住枪背带,位于带长的约三分之一处,使上面一段枪带几呈水平,手臂肘抵、夹紧枪身。
斜向背于另一侧肩上的称背枪(斜背枪),枪口朝上,枪柄在下,枪在背后,带在胸前,均自左肩斜至右胯,枪背带不需用手拽住。
普无号《“文革”普通邮票》第5枚“解放军”邮票,以葵花、红旗、天安门城楼和四射的光芒为背景,主图是一位解放军战士。
这位战士肩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左手捧着红色的毛主席著作,目视前方。
在画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步枪改变了原有的位置,跑到了左面,枪管及上面的刺刀出现在了头的左侧。
邮票上,这位战士稍侧向右面,如果是正确的肩枪姿势,这枪管及刺刀应当被遮住在右侧脑后,在头的左侧是绝对看不到的。
再细细观察,大概是为了使枪能看得见,步枪的背带画得很长,手上面的一段带子长度已挺过了手下面的那一段(也可能长度相等)。
这样的肩枪姿势对吗?有谁见到过,这个图案无疑是画错了。
二、握枪错位已不该,偏偏又忘子弹带。
纪17《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五周年》第2枚“陆军”邮票,主图案是一位头戴钢盔、胸部前挎着50式冲锋枪的陆军战士,这是一位解放初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形象。
但是,在这枚邮票上出现了两个错误。
第一,陆军战士握枪的左手位置错了。
50式冲锋枪挎在胸前应该右手握着枪柄,左手握在弹夹上方,这是规范的姿势。
而邮票上陆军战士的左手握在枪管上,这是明显的错了。
在新中国邮票上,挎冲锋枪的邮票还有九枚,其中有2枚的握枪姿势也有小瑕。
其一特13《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第6枚“国防”,其二普8《工农兵图案变通邮票》第5枚“陆军战士”,两枚邮票上都是一位挎着50式冲锋枪的陆军战士,粗看他们握枪的位置是对的,但细看你就会发现握弹夹左手的食指离开子弹夹按到了枪身上,这也是不对的。
这正确的、标准的50式冲锋枪挎枪姿势应该象特71《工业战线上的妇女》第5枚“女民兵”那样。
纪17-2的第二个错误是陆军战士虽然挎着冲锋枪,但却忘记了佩挂子弹带。
子弹带亦即子弹袋,是武器装备之一,与枪配套佩挂。
挎枪不佩子弹带,像个战士吗?没有子弹带,能上战场打仗吗?然而在这位战士身上根本找不到佩挂子弹带的痕迹——子弹带及其肩带,这是一个不该有的疏忽。
在邮票上,犯同样错误的还有几枚;纪17-3海军战士、纪75-3陆军战士、纪118-2女民兵、文18-1陆军和海军战士、J29-1女民兵,在他们身上都找不到子弹带。
尤其是文18-1邮票,图案上陆海空三位军人,陆军和海军战士肩着步枪,但均未佩挂子弹带。
图案上还有两位男女民兵,他们也肩着步枪,然而却都佩挂了子弹带。
同一枚邮票上,民兵佩了子弹带,军人不佩挂子弹带,这个画面真是奇怪,让人不可思议。
三、海军战士站岗哨,步枪不该上刺刀。
纪17《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二十五周年》第2枚“海军”,图案上是一位手持步枪的水兵在站岗放哨,步枪枪口上装着刺刀。
这个画面,从表面看无瑕可击,实陆上也有错,那就是步枪上了刺刀。
步枪的使用,在站岗、放哨、巡逻、射击训练、队列训练、持枪操练和行军等时,都是不允许上刺刀的,只有在练刺杀和战场上与敌人拼刺时才上刺刀,或者是从仗队、阅兵式和礼兵需要等时可以上刺刀。
因此邮票上给步枪上刺刀是不对的,使之出现了步枪使用的不规范状况。
这种不对的上刺刀情况,在新中国邮票上还有好几处,有特74-1、纪118-1、普无号-5、文18-3、文18-5、J20-5、J23-2、J29-1、T8-4和T23-2等等,这些邮票画面上的军人或民兵肩、背的步枪上都装上了刺刀,都应属于错误的画法。
诚然,步枪上刺刀可能是艺术夸张的需要,但这样的夸张没必要,不真实。
四、背包打成井字形,又把铁锹插倒了。
纪19《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第1枚“志愿军出国作战”邮票,描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队在刺骨的寒风中,行进在朝鲜国土上的情景。
行时的队伍有战车也有步行的战士,步行的战士背面背包,扛着枪,雄赳赳气昂昂,这是一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行军图。
然而邮票图上却永久留下了两个小小的差错:一是背包绳扎错了,二是小铁锹插倒了。
军人背包的打法是有规矩的,背包打成长方形,即将被子的宽面和长面都摺叠为四层,外面用带子扎成纵二横三,也就是纵向捆两道带,在里;横向捆三道带,在外,被长的叠口在下。
邮票上,从最后面两位战士身上的背包来看,明显可以看出背包的横向仅两道带,打成了井字形,使图案错了。
背包的井字形打法,普通老百姓是常用的,但军民不能混了。
想不到的是,三十三年后,我国的邮票上,又再现了这样的错误,J117-1邮票上中国军队士兵背上的背包也打成了井字形。
“志愿军出国作战”邮票的第二个错处是小铁锹插倒了。
战士的背包上,可以插些鞋子、工具之类的物品,但有规矩。
象鞋子应插在横向三道带之间的纵向带里面,一上一下横插。
对于象锹、镐之类的工具,应柄在下锹、镐头在上从背包的上面往下插于横向三道带里面,使之行军时不会掉下来。
而邮票画面上,恰恰相反,后面两位战士背包上的小铁锹都是从下往上插的,柄在上,锹在下,都插倒了。
这样的插法,长途行军、特别是跑动时,铁锹不掉吗?五、涉江追击杀敌寇,缘何步枪拿左手。
纪19《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第3枚“涉江追击敌人”邮票,画面图案是十位志愿军战士冒着炮火在江水中冲锋向前追击敌人(其中二位为远景),在近景八位志愿军战士中,有六位或双手握枪,或右手持枪。
另外的两位虽然也都拿着枪,但是都拿错了。
倒数第一位是右手握着手,左手持步枪前进;倒数第三位为双手握枪,右手握在枪管处,左手手握枪柄。
这两位战士都握错了枪,前者应该右手持枪,后者应该左手握枪管右手握枪柄。
因为步枪肩也好、特也好都应在右边,所以手持必须右手。
只有在需要投手榴弹时,才由左手持枪。
那么双手握枪时也就应该是枪口朝左柄在右了。
六、巾帼站哨向大海,腰扎哪国子弹带。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民兵,其武器装备基本差不多,特别是重要的边防地区,部队和民兵一般都装备同样的武器。
特64《人民公社女社员》第6枚邮票“民兵”,图案是一位双手持枪在海岸边站岗放哨的女民兵,她飒爽英姿,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邮票画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的女民兵形象,画上她使用的是53式仿苏步骑枪,与之配套的子弹带是有肩带的腰围式子弹带,当时我国有的部队也还使用这种武器。
这种子弹带上缀有两根肩带,相距与肩宽同,佩挂子弹带时肩带扣在两个肩上,前面垂直,背面交叉,然后将弹带在身后结扎,以防跑动时子弹带滑下。
但邮票上女民兵腰上扎的子弹带,仅见扎于腰间的弹带,而无肩带,这不符实际,不知是哪国的子弹带,这种无肩带的子弹带新中国是没有过的。
七、陆军战士枪在肩,右手岂能握毛选。
特7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枚“一定要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邮票,图案是在通栏标题下,描绘J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战士手握《毛泽东选集》,象征全军普通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群众运动的情形。
画面中间和右面分别是海军战士和空军飞行员左手紧握《毛泽东选集》靠在胸前,海军战士的右肩上还肩着步枪;画的左面是一位陆军战士,他的右肩上也肩着步枪,可在海军战士和空军飞行员不同的是,这位陆军战士竟是用右手紧握《毛泽东选集》靠在胸前的。
这哪成呀。
按照军事常识,肩枪是在右边,右手应抓紧枪带,并以拇指顶住,臂肘紧靠枪身,此时只有左手是空着的。
在图上,既然陆军战士右肩已然肩着步枪,那么他的右手还能紧握毛选吗?除非他的步枪是斜背的。
八、戴着手套搬炮弹,可是舞台作表演。
特7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枚“时刻准备消灭胆敢进犯的敌人”邮票,是反映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的一个画面,图案塑造了一位炮兵战士又手搬起炮弹准备往炮膛里装填时的情景,在他身后还有一群大炮。
这枚邮票图案所表现的内容,与邮票的图案名称相一致,都是时刻准备消灭来犯之敌。
然而,难于理解的是,这位炮兵战士在搬炮弹时手上居然还戴着白手套,这不知为何。
为了避免沾在炮弹上的杂物损坏大炮的弹膛,也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炮弹在使用前一般都要擦拭干净。
这样,在炮击时搬炮弹就根本没必要戴上一副白手大庆。
试问,能在戴了白手套打仗吗?可能除了寒冷地带戴棉手套外,是没有戴白手套的。
何况图案反映的是在东南沿海地区。
所以,如果画面表现的是图案名称的内容的话,这戴白手套是错了的;假若画面展示的是在作舞台表演的话,那倒是说得过去。
不过,实际内容并非后者,而是前述。
九、背着背包上战场,多少战斗如此打。
1985年9月3日,我国发行了J117《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
第一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图案是在“卢沟晓月”碑亭前,一队中国士兵冲向桥西抗击日本侵略者;第二枚“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画面是在一长城附近,八路军和民兵正在痛击日寇。
在这两枚邮票上,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而且也是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卢沟桥守军士兵和八路军战士都是背着背包在打击敌人的。
可惜的是这个明显的特征却是一个败笔,造成了邮票上的错误。
你看,一枚是中国军队士兵背着背包在向桥上冲击,另一枚上八路军一战士背着背包在操纵机枪。
真弄不明白,两枚邮票上为啥都有背着背包打仗的?是为了突出八年抗战的艰巨,还是为了体现中国军民的民族精神。
殊不知这画蛇添足,反而弄巧成拙出了错,我们还是应当尊重客观实际。
大家知道,卢沟桥东侧及宛平城当时均驻有中国守军,事迹突然发生,全力抗击是中国守军的首要任务,拿起枪就能上战场,何必还要再去背个背包。
八路军和民兵共同杀敌一枚,画面可看出这是中国军民同仇敌作伏击日寇的一个场面,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背个背包有必要吗?当然,背着背包打仗也并非没有,那只有在部队行军途中遭遇敌人时,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政党情况下的战斗是不可能背上个背包的。
毕竟打仗时背上的背包也是个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