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寄生虫病及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272.5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医中药治疗寄生虫感染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通过研究起特征,生活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等,以达到预防,控制,消灭寄生虫的目的。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医中药治疗寄生虫感染,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中药治疗寄生虫感染感病毒的作用【临床应用】:槟榔(120g)、大腹皮(10g)、川椒(15g)、乌梅(15g)、南瓜子(50g)、仙鹤草(15g)、大黄(30g)、芒硝(10g)。
方1剂,研粗末,水煎1大碗,空腹1次服完。
在服药前先嗅炒鸡蛋之香味一小会儿,然后吃一小口,约1-2分钟后,再服药,煎药时莫让病人嗅到药发散的气味为佳,并备大便桶,内装温水,水温约30-40℃为宜。
服药疗程一般为1天,个别病例2小时或5小时内有较强的排便感,这时患者可坐在便桶上,绦虫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但切莫急于求成,勿用手拽拉虫体以免残断。
待虫体全部便出后,用水冲除粪便,留虫仔细查看是否有虫头。
二:治疗蛔虫,钩虫病。
①贯众30g, 苦楝二层皮15g 水煎服②贯众15g,川楝子10g, 紫苏5g, 水煎服。
三: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Filicin)49.17%,可作欧绵马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代用品,驱除绦虫。
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
贯众在体外对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危害夺取营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宿主,寄生的虫数愈多,被夺取的营养也就愈多。
如蛔虫和绦虫在肠道内寄生,夺取大量的养料,并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引起宿主营养不良;又如钩虫附于肠壁上吸取大量血液,可引起宿主贫血。
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对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组织和器官可产生损害或压迫作用。
有些寄生虫尤其个体较大,数量较多时,这种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例如蛔虫多时可扭曲成团引起肠梗阻。
棘球蚴寄生在肝内,起初没有明显症状,以后逐渐长大压迫肝组织及腹腔内其它器官,发生明显的压迫症状。
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治疗线虫的中草药摘要:中药治疗寄生虫病是以杀、驱虫为主,配以泻下药促进虫体排出。
同时还注重调理脾胃、补养气血。
中药治疗寄生虫,在我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所记载。
在治疗寄生虫病时,必须根据寄生虫的种类,病人体质强弱病情的缓急等不同分别选和配伍适当的药物。
寄生虫病患者每见绕脐腹痛,呕吐涎沫,不思饮食或善饥多食,嗜食异物,肛门、鼻、耳瘙痒,久则易损伤脾胃,加上虫体耗伤水谷精微,故气血两虚,表现出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身倦乏力。
此类药物一般宜空腹服,以便更好的发挥驱虫作用。
由于某些抗寄生虫药有相当的毒性,故应用时必须注意剂量,孕妇及老弱患者均宜慎用。
中药对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等具有良好治疗作用。
关键词:寄生虫主治功能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百部百部主治功能温润肺气,止咳,杀虫。
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1)润肺止咳:用于新久咳嗽,如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及肺结核等。
配麻黄、杏仁治小儿风寒咳喘;配紫菀、贝母、寒水石治小儿肺热咳嗽。
(2)灭虱杀虫:用于头虱、体虱。
浓煎灌肠治蛲虫。
①《抱朴子》:治咳及杀虫。
②《别录》:主咳嗽上气。
③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
又主暴嗽。
④《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
⑤《本草拾遗》:火炙浸酒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
⑥《日华子本草》: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
⑦《滇南本草》: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痨咳嗽,杀虫。
⑧《中国药植志》:与猪蹄煮服,可以治风湿症。
现代药理研究化学成份:块根含多种生物碱。
蔓生百部:根含百部碱。
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原百部碱、百部宁碱、华百部碱等。
直立百部:根含百部碱、原百部碱、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对叶百部碱、霍多林碱、直立百部碱。
对叶百部:根含百部碱、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斯替宁碱、次对叶百部碱、氧化对叶百部碱。
尚含糖2.32%,脂类O.84%,蛋白质9.25%,灰分12.1%,以及乙酸、甲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等。
中药对寄生虫感染的治疗作用研究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目前,人们广泛使用中药来治疗寄生虫感染,但中药的治疗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本文将探讨中药对寄生虫感染的治疗作用,并介绍相关的研究结果。
1. 寄生虫感染的危害和现状寄生虫感染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血吸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在人体内寄生并吸取养分,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消化不良等健康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数十亿人感染寄生虫,其中大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2. 中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寄生虫感染的治疗中。
中药对寄生虫有着较强的抗菌和杀虫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的寄生虫,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同时,中药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3. 研究方法和结果为了探究中药对寄生虫感染的治疗作用,许多研究已经开展。
其中一项研究通过实验动物模型模拟人体寄生虫感染,将不同种类的中药应用于治疗,并观察动物的症状变化。
结果显示,部分中药能够显著减轻动物的感染症状,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另外一项研究针对寄生虫感染的标志物进行了测定,发现在中药治疗后,患者体内寄生虫的数量明显减少,并且免疫指标恢复正常。
这表明中药能够有效抑制寄生虫的繁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4. 中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的优势与局限中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中药作为天然药物,相比合成药物更安全可靠。
其次,中药具有多种成分,可以综合治疗不同类型的寄生虫感染。
此外,中药还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于预防疾病的复发也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中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中药的配伍问题,其治疗效果有时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中药对于不同寄生虫的治疗效果并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确立不同寄生虫的中药治疗方案。
5. 结论与展望综上所述,中药对寄生虫感染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中药治疗寄生虫病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学校:安徽中医学院课程:寄生虫学任课教师:王业梅学号:09211030班级:09国针姓名:王清日期:2010年12月18日【摘要】: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古老文明的代表,中医学在治疗典型的寄生虫病时,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众所周知中药以其多靶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和作用于多种有效途径,以破坏寄生虫的各种生活环境进行杀驱,配以泻下药促进虫体排出。
我们中医在治病的时候强调的是以阴阳为总刚,所以中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时,常可以调和营卫、脾胃等,在治疗寄生虫病的同时还可以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相对于西医来讲中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更安全,副作用更小等(比如青蒿)。
治疗寄生虫的药物,在我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所记载。
同时在各家名著上还记载了医生在治疗寄生虫病时所必需遵守的原则,比如必须根据寄生虫的种类,病人体质强弱病情的缓急等不同分别选和配伍适当的药物。
寄生虫病患者每见绕脐腹痛,呕吐涎沫,不思饮食或善饥多食,嗜食异物,肛门、鼻、耳瘙痒,久则易损伤脾胃,加上虫体耗伤水谷精微,故气血两虚,表现出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身倦乏力。
此类药物一般宜空腹服,以便更好的发挥驱虫作用。
由于某些抗寄生虫药有相当的毒性,故应用时必须注意剂量,孕妇及老弱患者均宜慎用。
作为一名中医院校的学生,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中药对蛔虫病,蟯虫病,绦虫病,钩虫病,滴虫病等具有良好治疗作用。
【关键词】:中药、治疗寄生虫病、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现代药理研究【正文】:使君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9-10月果皮变紫黑时采收,晒干。
去壳,取种仁生用或炒香用。
药性:甘、温。
归脾、胃经功效:杀虫消积。
临床应用:(1)驱蛔虫、蛲虫:使君子仁3—5岁3g,6—8岁4.5g,9—12岁6g,13—15岁7.5g,成人9—12g。
每日量1次嚼服,连服3天,最后1日服药后3小时服硫酸美15g。
中药黄芪防治寄生虫病研究进展田新雁【摘要】Parasitic disease is a serious disease which greatly affects health of both human and animal, or even the life of human being. Since the drags currently used for anti-parasites just work on single target and are repeatedly applie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the generation of drag-resistant parasite will be hard to avoid. Radix astragali is a kind of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an be used for immunity increasing, anti-oxidation, anti-tumor, etc. . Modern studies indicated that radix astragali has certain effect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arasitic diseases.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adix astragali against parasitic diseases in the recent year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studies.%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畜牧家禽产业的疾病,甚至可威胁到人类的生命.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作用靶点单一且反复使用可能促进抗性虫株的产生.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一些研究表明黄芪可能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该文就近年来对黄芪抗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7【总页数】4页(P1159-1162)【关键词】黄芪;寄生虫;血吸虫;弓形虫【作者】田新雁【作者单位】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6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6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危害社会的疾病,对人体和畜牧家禽的威胁均十分严重,其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感染高、危害大,如疟疾、血吸虫、弓形虫、华支睾吸虫等,都会对人体健康、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危害。
中医药对寄生虫病的辨证施治与临床观察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各种寄生虫侵害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
中医药在寄生虫病的辨证施治与临床观察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寄生虫病方面的应用以及其临床效果观察。
一、中医药对寄生虫病的辨证施治1. 中医辨证中医药对寄生虫病的辨证施治是基于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
中医辨证主要包括辨证论治和辨证方药。
在辨证论治方面,中医认为寄生虫病是由于机体内寄生虫的侵袭,气血不畅所致。
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分辨出虫种以及寄生虫病与其他病证的区别,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辨证方药方面,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虫种及病情,应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2.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寄生虫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服药、艾灸和针灸。
在服药方面,中药常用于杀虫和辅助治疗。
其中,破壁孢子粉、苦参碱等药物可以杀灭寄生虫,还可以通过调节患者体质来提高机体对抗寄生虫的能力。
在艾灸方面,艾灸常用于寄生虫病的腹痛、腹泻等症状的缓解。
通过艾灸可以促进患者体内气血的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针灸方面,针灸主要用于寄生虫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的缓解。
二、中医药对寄生虫病的临床观察1. 观察方法中医药对寄生虫病的临床观察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症状缓解情况来评估治疗效果。
实验方法是指在动物实验或体外实验中,观察中药对不同寄生虫的抗寄生虫作用以及毒副作用等。
2. 观察结果中医药对寄生虫病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可以杀虫、祛虫、驱虫,并且在辅助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临床观察结果还表明,中医药治疗寄生虫病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结论中医药在寄生虫病的辨证施治与临床观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和虫种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临床观察,可以评估中医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方面的疗效,并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安徽中医学院《寄生虫学》结业论文班级:10级中医(2)班姓名:胡小园学号:10111076十味治疗寄生虫病的中药引言:寄生虫病是一些寄生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身体里所引起的疾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因此我们应时刻警惕寄生虫病的发生。
我国最早的关于寄生虫病的治疗就见于《神农本草经》,中药治疗寄生虫病以杀、驱虫为主,并配有适当的泻下药,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相对于西医,中医更注重人体平衡,因此在治疗寄生虫病的同时还可以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更安全,副作用也更小。
本文则详细介绍了十味治疗寄生虫病的中药。
一、槟榔简介: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
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海南、台湾两省栽培较多,广西、云南、福建等省也有栽培。
药性:味苦;辛;性温。
归胃;大肠经。
功效: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
现代药理研究:1 化学成分种子含总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及少量的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等,均与鞣酸结合形式存在。
还含鞣质约15%,内有右旋儿茶精,左旋表儿茶精,原矢车菊素A-1,B-1和B-2以及称为槟榔鞣质A、B的两个系列化合物,这两个系列均系原矢车菊素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五聚体。
又含脂肪约14%,基中主要脂肪酸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少量的今苯二甲酸双(2-乙基已醇)酯等。
还含氨基酸,主要有脯氨酸占15%以上,以及色氨酸,蛋氨酸,酷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等。
另含甘露糖,半乳糖,蔗糖,槟榔红色素及皂甙等。
2药理作用 30%槟榔煎剂40分钟可使犬短小绦虫强直乃至死亡。
1-2%去鞣酸的槟榔提取物可使猪肉绦虫、牛肉绦虫与短小绦虫呈驰缓性麻痹,头节与未成熟节片比成熟节片敏感,其麻痹作用部位可能在神经系统而不在肌肉。
中医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旅行和移民的增加,寄生虫感染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
寄生虫感染能够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蛔虫感染等。
传统中医药源远流长,具有治疗各种疾病的悠久历史。
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中医药的研究进展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对疟疾的治疗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传统中医药在疟疾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中药复方青蒿素片是目前用于疟疾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其主要成分来自于中草药青蒿。
研究表明,青蒿素片能够有效清除疟原虫,缩短发作期和症状持续时间,大大改善了疟疾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方式对疟疾进行治疗。
二、中医药对血吸虫病的治疗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慢性肠道感染疾病。
中医药在血吸虫病治疗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传统中药驱虫灵具有抗血吸虫活性,可以杀灭血吸虫并改善相关症状。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中和血吸虫分泌的毒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式对血吸虫病进行治疗。
三、中医药对蛔虫感染的治疗蛔虫感染是常见的寄生虫感染之一,传统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消除阻滞等方式治疗蛔虫感染。
中药丸剂蛔虫丸是用于蛔虫感染治疗的一种常用药物,其主要成分来自于中草药黄芪、熟地等。
研究表明,蛔虫丸能够有效清除蛔虫,缓解腹痛、腹胀等相关症状。
四、中医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除了传统中医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中药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近年来,很多研究致力于发现新的中草药抗寄生虫活性成分,并研究其药理作用机制。
例如,有研究发现中药西藏乌头具有抗疟疾、抗血吸虫、抗蛔虫等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天然化合物罗汉骨碱。
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中药具有抗寄生虫的天然活性成分,如黄连碱、自然巴马汀等。
这些研究为中医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抗寄生虫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寄生虫疾病是指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人类的健康。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寄生虫疾病方面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抗寄生虫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医药对寄生虫疾病的认识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寄生虫疾病视为外邪侵袭体内引起的病理过程。
中医认为,寄生虫疾病是因为人体阳气不足,正气不振,使得寄生虫有机可趁。
因此,治疗寄生虫疾病的方法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抵抗力。
二、中医药的主要治疗方法1. 辨证施治:中医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虫积病初起,患者腹胀、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中医会选择温中行气、化食消积的药物进行治疗。
2. 寄生虫驱逐:中药材中有许多具有驱虫作用的药物,如苦楝皮、南瓜子等。
这些药物能够破坏寄生虫的生存环境,使其无法存活。
3. 养护身体:中医药注重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寄生虫感染的机会。
这包括调整饮食结构、生活作息等方面的指导。
三、中医药有效性的科学研究自古以来,中医药在治疗寄生虫疾病方面的经验被广泛应用,但其科学性一直备受争议。
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抗寄生虫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一项对中药材的研究发现,许多中药材中的化合物具有抗寄生虫的作用。
例如,地肤子中的有效成分苦楝素能够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医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一些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中医药在寄生虫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
例如,一项对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疟疾的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减少虫体数量、缩短疗程和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四、中医药在寄生虫疾病防控中的应用除了在治疗寄生虫疾病方面,中医药还可以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中医注重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寄生虫感染的机会。
这包括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出调整,避免虫源的侵害。
总结:中医药在抗寄生虫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
中医药在抗疟疾中的研究进展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每年给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地区带来严重的卫生和经济负担。
虽然现代药物和疫苗等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疟原虫的耐药性不断加强,疟疾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抗疟疾中的研究进展。
1. 中药的抗疟疾作用1.1 中药研究中的活性成分中医药在抗疟疾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的活性成分上。
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一些中药中含有抗疟疾的有效成分,如青蒿素、叶甲素等,这些成分能够杀死疟原虫或抑制其繁殖。
此外,一些中药还具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症状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疟疾的临床症状。
1.2 中药对疟疾耐药性的调节作用疟原虫对现有药物的耐药性是抗疟疾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研究发现,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疟原虫的蛋白质表达、阻断疟原虫的耐药基因等途径,降低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
这为解决疟疾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中医药的临床应用2.1 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很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抗疟疾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
中药能够减轻症状、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中医药在抗疟疾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2.2 中医药在疟疾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除了治疗疟疾,中医药在疟疾的预防和控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可以作为预防疟疾的中长效药物,减少疟疾的传播和流行。
同时,中医药还能够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疟原虫的抵抗能力,从而减少疟疾的发生。
3. 中医药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重视。
在抗疟疾研究中,中医药在国际合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中医药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并逐渐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抗疟疾中的研究进展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进行着。
中药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临床观察寄生虫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它们寄生在人体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传统中药在治疗寄生虫感染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从中药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临床观察角度,探讨中药在寄生虫感染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
一、中药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原理中药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其特有的药性,干扰寄生虫的生活环境,破坏其生存条件,从而达到驱除的目的。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直接杀死或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寄生虫感染的能力。
二、中药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临床观察结果在临床观察中,许多中药被证实对驱除体内寄生虫具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苦楝子、大蒜、苦杏仁等中药常被用于驱除肠道寄生虫。
这些中药通过其特有的药性,能够杀死或抑制肠道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同时改善肠道环境,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使用这些中药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寄生虫数量减少。
此外,中药还可以用于驱除其他部位的寄生虫感染,如肺部寄生虫感染、肝脏寄生虫感染等。
中药通过改善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寄生虫的抵抗能力,从而有效驱除寄生虫。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使用中药治疗这些寄生虫感染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寄生虫数量明显减少。
三、中药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优势和注意事项相比于化学药物,中药驱除体内寄生虫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和药物耐药性。
其次,中药可以调节人体的整体状态,改善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对寄生虫的抵抗能力。
此外,中药的疗效相对较缓慢,但持久稳定,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再次感染。
然而,在使用中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其次,中药的疗程较长,需要患者坚持使用,不能过早停药。
最后,中药治疗寄生虫感染的同时,还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以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
寄生虫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春生;梁永成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学报》
【年(卷),期】1998(013)001
【摘要】古代和近代由于科学水平所限,中医中药对疟疾、休息痢(阿米巴病)、寸白虫(绦虫)、蛔虫(蚘虫)积累的治疗经验较多,而对其它寄生虫病积累治疗经验相对较少。
建国以后,在卫生部门防治五大寄生虫病的过程中,中医药治疗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的疗法日渐丰富,水平也有所提高。
【总页数】6页(P59-64)
【作者】李春生;梁永成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3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李平教授团队学术研究进展 [J],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2.中医药治疗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J], 李文盛
3.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进展 [J], 袁野;欧柏生;尚鑫阳;雷彩云;张舒斌;李世秀
4.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临床及机理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J], 金宏柱;李嘉
5.中医药治疗膀胱癌临床研究进展及机制概述 [J], 胡锦丹;王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