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 东亚地区及日本
- 格式:ppt
- 大小:8.51 MB
- 文档页数:60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_我哒温馨小窝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 登录我哒温馨小窝风。
轻轻的~~~吹过.天空】一望无际。
抬头······敞开心扉。
给天空一个,甜甜の微笑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查看文章世界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2009年02月02日星期一 11:51A.M.[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1.概述⑴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⑵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⑶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东亚地区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2、了解日本的文化、历史和政治制度。
3、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分析能力,以及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东亚和日本的了解情况,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2、知识梳理:通过多媒体展示东亚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东亚和日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深入探究: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例如东京、大阪等,详细介绍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
同时,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这些城市或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4、实践活动:提供一些东亚和日本的地图和统计数据,让学生进行区域分析、定位、数据解读等活动。
例如,让学生找出某个城市的位置,分析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或劣势,或者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等。
5、课堂讨论:就一些热点问题,例如日本历史中的侵略行为、现代日本的社会问题等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6、总结与作业: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相关作业,例如绘制一个东亚地区的地图,或者写一篇关于日本文化历史的短文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东亚和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
2、采用案例教学,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详细介绍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布置一些实践活动和讨论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4、采用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评价与反馈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包括学生的地图绘制、短文写作等。
区域地理的学习,要突出其基础性和常识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
一般要从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三方面分析:亚洲概述一、世界第一大洲1.纬度位置:最广(10S —80N )2.经度位置: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30E —170W )3.面积最大的一洲,主要位于东、北半球4.亚洲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5.洲界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大洋洲——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北美——白令海峡二、自然环境特征(一)地形1.地形特征:平均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部是高原和山地,四周为平原丘陵2.主要地形区(1)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2)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西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特别突出高中低纬、寒温热带等】 相对位置【与何地相邻、相望】 海陆位置【临海或内陆,大陆东西岸】 交通位置【位于某交通要道】自然特征:地形【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地质条件、地貌】 气候【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 水文(河流、湖泊)【水系特征、重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水文特征】 植被【植被类型、分布】----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不多土壤【土壤类型、分布】----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很少自然资源【类型、分布、成因】 自然灾害【类型、分布、成因】人文特征: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位条件及评价、农产品(农作物、畜产品等)】 工业【工业部门、分布、区位条件及评价】城市【主要城市、分布、城市区位、城市化水平等】交通【交通运输方式、分布、区位因素】----一般在区域特征中涉及不多 人口【分布、原因】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主要针对区域在工业和农业等生产活动中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3)山地: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东西伯利亚山地(4)丘陵:哈萨克丘陵(二)气候特点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9种):热雨、热季、热沙、亚热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地中海、高原、极地2.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分布最广思考:为什么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分布最广?亚洲面积广大,且有大面积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有高大山地阻挡水汽深入内陆3.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三种)东亚——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思考:为什么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典型?面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4.高山、高原气候位于大陆中部(三)河流和湖泊1.河湖总体特征:多大江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向四周流入海洋;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2.主要河流及湖泊: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贝加尔湖、咸海、里海(四)世界上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三、居民和经济1、人口最多的大洲,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六个人口超亿的国家: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东亚、东南亚、南亚成为世界人口稠密区思考:东亚、东南亚、南亚为什么成为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①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多沿海平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多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2.多样的地域文化: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多样,风俗民情各异3.经济发展差异大日本——高度发达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富裕国沙特等——西亚石油输出富裕国大部分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不发达第一节东亚和日本东亚一、概述:(一)、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80º E~140º E,20º N~50º N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范围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找一找: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本区重要的经纬线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