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例分析2017头痛年会(重庆第五人民医院王微珩)
- 格式:pdf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8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眩晕分级治疗的临床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 vertigo, BPPV) 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
本研究通过有效地筛选BPPV患者、评估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治疗效果等, 旨在分析眩晕分级治疗在BPPV 的治疗中的作用。
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神经内科、急诊科头晕和眩晕患者。
经两名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进行量表筛查,通过位置试验, 诊断137例BPPV患者。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92例, 年龄25~88岁。
伴随高血压病44例, 糖尿病13例, 高脂血症26例, 偏头痛5例, 颈椎病57例。
2. BPPV患者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纳入标准: (1) 主诉因头位变化而造成的短暂性眩晕发作就诊。
经过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 中的DHI-5项和DHI-2项量表初筛; (2) Dix-Hallpike试验或Roll-Test诱发试验诱发出眩晕及特征性眼震; (3) 排除其他疾病; (4)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剔除标准:不同意位置试验或仅主观眩晕而无眼震的BPPV患者。
3. BPPV的诊断方法头晕、眩晕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一般资料登记, 然后进行DHI-5项和DHI-2项量表初筛, DHI-5项是指在以下5种情况下问诊头晕、眩晕否会加重? (1) 抬头看时; (2) 弯腰时;(3) 上床或起床时; (4) 在床上翻身时; (5) 头部快速运动时;DHI-2项量表问诊以下二种情况下头晕、眩晕是否会加重? (1) 上床或起床时; (2) 在床上翻身时。
回答问题得分判断:“是”, 得4分;“有时有”, 得2分;“否, 得0分。
DHI-5项得分≥12分或DHI-2项问诊≥6分患者[1]作为BPPV拟诊患者。
【病例分析】女性,54岁,头痛头晕3月,加重一月伴视物模糊10余天。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投稿邮箱:*****************版主微信号:fsslong2主诉女性,54岁,头痛头晕3月,加重一月伴视物模糊10余天。
现病史患者诉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呈全颅弥漫性头疼,白天晚上无差别,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
近一月来患者头疼头晕加重,10余天来患者出现视物迷糊,有重影,无行走不稳,在当地医院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遂入我院门诊,行头部MRI考虑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门诊以“松果体占位”收入我科。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小便偏多,夜晚3-4次,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久居本地,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水,无吸烟、饮酒史,否认毒物接触史。
专科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无抵抗,四肢肌肉、肌张力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布氏症阴性。
图像提问1、定位,该部位可能的病变有哪些?2、定性,该病例影像特点及良恶性?3、报告,该病例影像诊断结论如何写?解析松果体区肿瘤分类①生殖细胞源性肿瘤②松果体实质细胞起源的肿瘤③其他来源肿瘤松果体区肿瘤鉴别诊断要点1、发病年龄2、临床症状和肿瘤标记物3、肿瘤起源定位4、肿瘤本身的 MR 信号特征病理结果(头部肿块)碎,共2*1.5*1cm大。
镜下符合巨细胞性胶质母细胞瘤(WHOIV级),免疫组化结果:AFP(-),HCG(-),XI-57(约30%+),CD30(-),Syn(-),PLAP(-),GFAP(+),S100(+),HMB45(-),Vim(+),CK(-)患者男, 31岁。
眩晕头晕主诉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占比分析张玥琦,邓巧媚,王巍,徐开旭,温超,刘强,陈太生,林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天津300192)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眩晕头晕主诉患者的占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4227例患者病历资料,包括主诉、症状特征、病史及相关检测结果、初步诊断等,根据资料进行眩晕与头晕分类并统计分析BPPV患者在总病例、眩晕病例和头晕病例中的构成比及其发病情况。
结果4227例患者中,眩晕和头晕分别为3188例(74.54%)、1039例(24.59%),BPPV患者在总病例、眩晕组和头晕组中分别为450例(10.65%)、437例(13.66%)、13例(1.26%)。
结论BPPV患者在就诊眩晕主诉病人和头晕主诉病人中的比例分别为13.66%、1.26%,以中老年女性居多。
关键词:眩晕;头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构成比中图分类号:R76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3770(2019)05-0018-04引用格式:张玥琦,邓巧媚,王巍,等.眩晕头晕主诉患者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占比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9,33(5):18-21.ZHANG Yueqi,DENG Qiaomei,WANG Wei,et al.Analysis of the proportion of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patients with vertigo and dizziness[J].J Otolaryngol Ophthalmol ShandongUniv,2019,33(5):18-21.Analysis of the proportion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in patients with vertigo and dizzinessZHANG Yueqi,DENG Qiaomei,WANG Wei,XU Kaixu,WEN Chao,LIU Qiang,CHEN Taisheng,LIN Peng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Tianjin First Central Hospital,Tianjin30019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e occurrence and proportion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vertigo and dizziness were analyzed.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edical records,including patients’complaints,symp⁃tom characteristics,medical history and related test results,preliminary diagnosis,etc.of4227patients was conducted from June 2017to May2018at the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and vertigo clinic at our hospital.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dizziness group and a vertigo group.We perform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bove dataand calculated the proportion of BPPV patient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and in cases of vertigo or dizziness.Results Amongthe4227patients in the analysis,3188(approximately74.54%)were patients with vertigo and1039(approximately24.59%)were patients with dizziness.Among all patients,there were450cases(approximately10.65%)of BPPV of which437(approxi⁃mately13.66%of the total cases)BPPV patients belonged to the vertigo group,and the remaining13patients with BPPV(approxi⁃mately1.26%of the total)belonged to the dizziness group.Conclusion The proportion of BPPV cases in the vertigo and dizzinessgroups were13.66%and1.26%,respectively;middle-aged and older women accounted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cases.Key words:Vertigo;Dizziness;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roportion眩晕和头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耳石复位后病患选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均为院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诊的60例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通过耳石复位后,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抽取30例病患,即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纠正残余头晕现象,前组病患选用内科常规治疗方式,后组病患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及前庭症状指数变化。
结果:观察组病患治疗后观察得出,轻微障碍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均在开展治疗前,获得前庭症状指数呈较高水平,且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d及14d,观察组得出前庭症状指数更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耳石复位后病患,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残余头晕现象,疗效水平较为显著,对患者前庭症状的缓和效果明显。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残余头晕;前庭症状前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开展管石复位术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疾病的首要治疗方法,能依据患者脱落耳石的位置,选用不同的管石复位方式,能迅速纠正其临床症状[1]。
开展管石复位术虽能对患者位置性眼震以及眩晕感的改善效果明显,但存在部分患者在复位成功后出现残余性头晕现象,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2]。
药物治疗中选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开展治疗,能在改善患者残余头晕的前提下,纠正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效果良好。
对此,本研究将针对上述内容做以下说明,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为院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诊的60例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通过耳石复位后,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抽取30例病患,即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纠正残余头晕现象,前组病患选用内科常规治疗方式,该组男病患17例,女病患13例,年龄37-72岁,平均(52.91±8.45)岁;后组病患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该组男病患16例,女病患14例,年龄36-72岁,平均(52.55±8.31)岁,两组病患基线资料水平均衡可比(P>0.0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3例诊治体会目的分析不同手法复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
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共103例BPPV 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及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大体分为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前半规管及混合型半规管BPPV。
对不同类型BPPV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评价治疗后第3天、1个月疗效,完全无眩晕及眼震阴性者视为治愈,眩晕减轻或变位试验诱发仍有轻微眼震为改善,眩晕无减轻或眼震明显者为无效。
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3 d后治愈92例(89.3%),改善9例,有效率为98.1%;1个月治愈100例(97.1%),改善2例,有效率为99.0%。
结论根据主诉症状及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断BPPV类型,对不同类型BPPV患者进行相应手法复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标签: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诊断;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1/3[1],有人统计美国60岁以上老人约70%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患上BPPV,可见发病率极高。
临床表现为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很多患者主诉为起床、躺下或侧身瞬间出现眩晕或漂浮感,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 min,伴或不伴恶心、呕吐,起床后一般诉无明显不适症状,少数诉有头昏、头胀。
但由于部分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BPPV 患者被误诊为后循环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或梅尼埃病,单纯应用药物改善循环或进行按摩及物理治疗,收效甚微,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又增加患者痛苦。
故对该病的深刻认识非常重要,近1年多来本科共收集10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全部采用手法复位,操作简单,见效快,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共103例BPPV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主诉体位改变时短暂眩晕,变位试验均有典型眼震特点,经详细病史询问和有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共确诊为BPPV者103例,其中,男48例,女55例;年龄20~86岁,平均47.6岁,≤30岁13例(12.6%),30~60岁73例(70.9%),≥60岁17例(16.5%);病程2 h~0.7年。
西藏医药2020年第41卷第6期(总153期)•短篇•个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误诊为颈性眩晕的个案分析拉贵舒大青何宗国央宗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医科西藏林芝8600001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岁。
主诉“间歇性眩晕、恶心呕吐2周”于2019年9月10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患颈椎病史3年,间歇性出现颈部酸胀等不适。
2周前无明显诱因晨起时突然出现眩晕、头部向右偏时加重,向左偏时减轻,眩晕时间持续1分钟,随即出现恶心呕吐。
自行卧床休息后稍缓解,起床时仍再次出现,并逐渐出现颈部酸胀、耳鸣等不适感。
遂到当地医院医院就诊,诊断为“颈性眩晕”。
治疗上,口服扩血管药物及颈部推拿、牵引、中频、蜡疗、针灸等治疗。
自觉每次治疗后,当时眩晕症状稍缓解,但夜间躺在床上从左侧向右侧翻身时又出现天旋地转、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眩晕持续时间约为40s。
为进一步诊治,来我科就诊。
入院后查体:颈部各方向缓慢活动时基本正常,活动过快或向右侧转头时可诱发眩晕,颈部肌肉僵硬感,颈部两侧棘突旁轻压痛,压顶试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双侧霍夫曼征(-),双侧艾迪森试验(-),双上肢肌力、感觉、反射均正常。
颈椎、头颅CT提示:1、头颅CT 未见明显异常;2、左蝶窦炎症;3、颈椎C2/3、C6/7间盘轻度膨出;4、颈椎退行性变。
患者眩晕时偶伴耳鸣,右耳听力较左侧稍减弱,遂查Dix-Hawpike变位试验(+),头部向右偏时出现眼震,再次诱发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具有疲劳性。
通过临床症状及查体体征,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1.2处理及结果采用BPP V复位法,具体操作如下:A.患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右转45°; B.快速后仰使头与水平面呈10°~30°; C.将患者头向左转90°; D.头再向左转90°,待眩晕消失后坐起。
复位后,患者眩晕症状消失。
第二天复查,Dix-Hawpike变位试验、眼震试验皆转为阴性,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圣美氟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发表时间:2019-01-21T10:45:10.5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5期作者:周志强张小刚王昕孙后超[导读] 目的观察圣美氟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管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
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渝中区 400014摘要:目的观察圣美氟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管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
方法 6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管石复位发生残余头晕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
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圣美氟治疗。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7天、第14天评估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HADS)评分及前庭症状指数(VSI)。
结果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观察组DHI总分及各子项评分、HADS评分及VSI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圣美氟可以通过抗焦虑抑郁作用,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的残余头晕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头晕;管石复位术;残余头晕;圣美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1]。
目前为止报道的年发病率为(10.7~600)/10万,年患病率约1.6%,终生患病率约2.4%。
BPPV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1-2]。
管石复位术是治疗BPPV的主要治疗方法[3]。
根据脱落耳石的位置的不同有几种不同的管石复位方法,合适的管石复位术能够迅速减轻BPPV患者的症状。
尽管管石复位术可显著改善或治愈患者位置性眼震与眩晕感,仍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复位成功后残留头晕,这种残余头晕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连续的、非旋转性头晕、短暂的行走不稳感,不伴有旋转性或位置性眩晕,且不能被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并客观评价[4]。
这些未解决的症状可能通过身体病变(如姿势控制能力降低或摔倒)或心理缺陷(如焦虑、惊恐、广场恐怖、抑郁)导致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受损,生活质量下降[5]。
30例头痛患者临床分析
胡英;张波;陈圆月
【期刊名称】《中国校医》
【年(卷),期】2002(16)4
【总页数】2页(P330-331)
【关键词】诊断;头痛;临床分析;治疗
【作者】胡英;张波;陈圆月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学院医院;贵州安顺地区医院;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041
【相关文献】
1.西比灵联合头痛宁治疗糖尿病患者偏头痛临床分析 [J], 高树森;武霞
2.52例偏头痛和46例紧张性头痛患者伴发焦虑和/或抑郁临床分析 [J], 王敏
3.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梁燕
4.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梁燕
5.西比灵联合头痛宁治疗糖尿病患者偏头痛临床分析 [J], 杨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 年 11 月 第 40 卷 第 11 期仰头试验在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价值黄爱萍1, 赵丽娟1, 潘成珍1, 周瑶1, 黄守菊1, 庄建华2, 钱淑霞1摘要: 目的 探讨仰头试验在累及后半规管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PC -BPPV )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我们回顾性纳入了220例就诊于嘉兴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单侧PC -BPPV 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行仰头试验,然后行Dix -Hallpike 试验,并研究仰头试验诱发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
结果 133例(60.5%)患者在仰头试验期间诱发了PC -BPPV 典型的上跳扭转眼震,Dix -Hallpike 试验期间,诱发的上跳眼球震颤的最大慢相角速度(SPV )高于仰头试验诱发的SPV 值,其诱发潜伏期及持续时间都与仰头试验有显著性差异(P <0.001)。
结论 仰头试验对诊断PC -BPPV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诊断PC -BPPV 有效,仰头试验诱发眼震强度较悬头位小,自主神经症状轻,鉴于其简单性,仰头试验可以在Dix -Hallpike 操作之前进行。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仰头试验; Dix -Hallpike 试验中图分类号:R741.041 文献标识码:A The value of lean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HUANG Aiping ,ZHAO Lijuan , PAN Chengzhen ,et al.(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lean test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 PC -BPPV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included the clinical data of 220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PC -BPPV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axing Second Hospital.All patients underwent lean test first ,and then Dix -Hallpike test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vertigo induced by lean test.Results 133 (60.5%) patients induced PC -BPPV typical upbeat torsional nystagmus during the lean test. During the Dix -Hallpike test ,the maximum slow phase angular velocity (SPV ) of the induced upbeat nystagmus was higher than the SPV value induced by the lean test ,and the latency and duration of the induced nystagmu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lean test (P <0.001).Conclusion The lean tes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of PC -BPPV. It is effective for the diagnosis of PC -BPPV. The lean test induces a small nystagmus and mild autonomic symp⁃toms compare to suspension position. In view of its simplicity ,the lean test can be performed before the Dix -Hallpike op⁃eration.Key words :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 Lean test ; Dix -Hallpike test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其特征是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复发性眩晕,其终生患病率为2.4%,后半规管最常受累[1,2],PC -BPPV 是根据病史特征及位置诱发试验观察眼球震颤来诊断的,后半规管的位置性眼球震颤是上跳扭转向地眼震。
头痛、眩晕、呕吐钟广文;陈学娟【期刊名称】《人民军医》【年(卷),期】1989()3【摘要】病历摘要郭某,男性,61岁。
因持续性头痛80天,加重伴眩晕,呕吐7天,于1987年7月3日入院。
入院前80天由于过度劳累后出现头痛,多在后枕部,呈持续性胀痛,当时无头晕,恶心、呕吐及视物不清。
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入院前1周病情加重,突然晕倒1次,伴恶心、呕吐,但无意识丧失、偏瘫、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数分钟后自行恢复。
嗣后感右耳鸣,头痛加重,并逐渐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消瘦。
发病以来体重下降4kg。
病程中无发热、咳嗽、腹痛,大小便正常,睡眠欠佳。
居住环境中邻居家养鸽。
家庭中其爱人20年前患过开放性肺结核。
入院时查体:体温36℃,脉搏6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2/9.6kPa(114/72mmHg)。
神清合作,问答切题,表情淡漠,心肺腹未见异常。
【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开放性肺结核;伴眩晕;细支气管;大小便失禁;后枕部;过度劳累;隐球菌病;肺泡细胞癌;居住环境;肺癌脑转移【作者】钟广文;陈学娟【作者单位】401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相关文献】1.突发眩晕后反复头晕、头痛、呕吐3个月余 [J], 曾繁银2.患者偏头痛合并眩晕时应诊断为“前庭性偏头痛”还是“偏头痛性眩晕” [J], 蒋子栋;李晓光3.眩晕、耳鸣、听力下降伴头痛、呕吐 [J], 谢基彦;王福祥;杨晓清4.拜阿司匹林在偏头痛性眩晕预防治疗中对眩晕症状的改善效果分析 [J], 任蔚;何永权5.发作性头痛、眩晕、抽搐、呕吐 [J], 衣清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