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基本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2
一、拉丁美洲简介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 42'和南纬56° 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
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 2 056.7万平方公里。
2008年人口 5.77亿人。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二、地理位置南美洲的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是加勒比海;北面与北美洲相连,南面个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经纬度位置:80° W到40° W之间;约10° N到60° S之间.三、地形拉丁美洲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为高大绵长的东部高原, 平原相间分布.四、气候一一湿热1 •亚马逊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原因?①亚马逊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②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深入,并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形成地形雨;③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 •巴西高原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①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②常年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3 •美洲西海岸气候类型分布狭窄的原因?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类型向东扩展。
4. 南美洲北部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多雨的湿季;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处受到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且该处为高原地形,水汽难以进入,故形成了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5. 南美洲西岸赤道以南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热带沙漠气候南北跨度大,向北延伸)赤道以南受秘鲁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又称拉美(LatAm),是美洲的一个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区域概念。
拉丁美洲地域范围包括美国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大陆。
这片地区以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特色鲜明的社会制度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出发,对拉丁美洲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分布、气候特征、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介绍。
一、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拉丁美洲地理位置独特,北界是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环太平洋地区,东邻大西洋,南濒南大洲。
西部与太平洋相连。
由于拉丁美洲地处北半球,南半球之间,因此气候、地貌和植被多样。
2. 地形地貌:拉丁美洲依山傍海,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河流、山脉、高原、海岸等各种地貌类型。
南美洲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贯穿整个南美洲大陆;西面有东太平洋洋属、加拉帕哥斯群岛,北临加勒比海,东界大西洋洋属,虽然都处于赤道以南,其地形地势却平缓、错杂。
3. 自然资源:拉丁美洲地区资源丰富,尤以石油、天然气、水电资源为主,而且矿产资源也相当优越。
石油资源世界上遍布拉丁美洲,拉美的石油储备多数集中在海湾及加勒比海地区,最主要产地分布于墨西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巴西。
黄金、铂金、铀、白银、锡、铜、铁、锰和铝等矿藏极大,质量相当丰富。
林地广阔,木材储量丰富,尤以雨林植被为多。
4. 气候条件:拉丁美洲气候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气候和蜂后气候五种类型为主。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南北跨度较大,不同地域气候变化较为显著。
二、自然资源分布1. 矿产资源:在南美洲中部,特别是秘鲁和玻利维亚一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铅矿、锌矿开采基地,墨西哥的铜矿和银矿规模较大。
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啊根廷、厦伸爱和巴西等国家都很有名的由铝土矿。
南美洲石油资源较为丰富,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产量还是全球最大的。
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大约占拉丁美洲总蕴藏量的三分之二,巴西亦有大量石油储藏,居世界第九位。
拉丁美洲知识点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
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
2008年人口5.77亿人。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一、地理位置1、拉丁美洲的范围:组成: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南美洲。
2、纬度范围:25ºN-57ºS,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3、海陆位置二、范围:北部: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南部:南美洲。
南部和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拉丁美洲政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阿根廷;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墨西哥。
三、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分布为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地势为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分析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与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主要不同点,并说明其成因。
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特点----海拔不高,高原面比较平缓(地势较低,起伏和缓)。
成因: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形成较古老,长期外力侵蚀。
青藏高原:特点----海拔最高,高原波状起伏,有许多高大山脉(地势高峻,起伏大,山岭众多) 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年轻高原,外力侵蚀较弱。
(1)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3)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4)拉普拉塔平原:阿根廷境内;(5)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沙漠。
拉丁美洲1.巴拿马运河的经纬度位置,运河走向,地理特征(地形地质条件,气候及其形成原因)与苏伊士运河的对比。
地形区分布为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地势为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3.归纳墨西哥高原,中美洲的地形特点;观察两侧海域的等深线分布特点,分析成因;了解气候类型和主要资源。
地势崎岖,多山间盆地,多火山地震;西侧为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形成海沟;东侧为大陆内部,形成浅海大陆架;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金属矿产资源分布.4.说出安第斯山脉的走向和地形特点,找出该地区的主要的自然资源.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高峻,多山间盆地,多火山地震;金属矿产资源分布,主要为铜矿。
5.分析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与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主要不同点,并说明其成因.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特点:海拔不高,高原面比较平缓(地势较低,起伏和缓)成因: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形成较古老,长期外力侵蚀.青藏高原:特点:海拔最高,高原面波状起伏,有许多高大山脉(地势高峻,起伏大,山岭众多)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年轻高原,外力侵蚀较弱6.分析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的特点,河流流向,主要气候类型和植被及其农业特色。
亚马逊平原:地形坦荡,海拔在200米以下,河流冲积而成;河流自西、北、南向东注入大西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拉普拉塔平原:地形平坦,河流冲积而成;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大牧场放牧业.7.观察20℃等温线和10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范围归纳拉美气候最突出的特点和成因.特点:气候湿热成因:①纬度因素:拉美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气温全年高温;②海陆位置: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的明显影响。
8.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赤道的原因.(1)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东南季风背风坡;②沿岸有寒流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