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工艺学 课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5.19 MB
- 文档页数:18
工字钢轧制工艺课程设计(DOC 41页)目录1原料选择及加工 (2)原料选择及加工 (4)1.1原料选择 (4)1.2原料的检查和清洗 (4)1.3原料的加热和加热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原料的加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加热炉 (6)2 14#工字钢孔型设计 (6)2.1工字钢的生产工艺流程 (6)2.2孔型设计准备 (8)2.2.1孔型系统的选择 (8)2.2.2孔型设计的原则 (8)2.2.3轧制道次的计算 (8)2.2.4延伸系数分配原则 (9)2.2.3腿部变形原则 (9)2.4孔型系统计算 (9)2.4.1成品孔孔型系统计算 (9)2.4.2成品前孔K2孔的设计 (10)1.4.3........................................................ K3孔的设计112.4.4 K4孔的设计 (12)2.4.5 K5孔的设计 (13)2.4.6 K6孔的设计 (14)2.4.7 K7孔的设计 (14)2.4.8 K8孔的设计 (15)2.4.9 K9孔的设计(切深孔孔型设计) (16)2.4.10 K10孔的设计(预切深孔孔型设计) (17)2.4.11 K11孔的设计 (17)2.5轧制规程设计 (18)2.5.1 1950开坯机压下规程的编制 (18)2.5.2 轧制道次 (18)2.5.3 速度制度 (19)2.6 电机平衡负荷校核 (23)2.6.1 轧制压力的计算 (23)2.6.2 轧制力矩的计算 (27)2.7 各道次孔型图 (29)3.轧辊强度校核 (32)3.1 950轧机强度校核 (32)3.2 800Ⅰ轧机校核 (33)3. 3 800Ⅱ轧机校核 (34)3. 4 850轧机校核 (35)4 导卫装置设计 (37)4.1 横梁 (37)4.2 卫板 (37)4.3 导板 (38)结语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1原料选择及加工1.1原料选择一般轧钢常用的原料为钢锭,轧坯和连铸坯,我们采用的是140×140矩形轧坯,为了保证成品质量,必须要先采取表面清理。
1780热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780热轧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热轧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掌握热轧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热轧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热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热轧操作并保证生产安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热轧行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热轧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
首先,介绍热轧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使学生对热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详细讲解热轧的基本原理,包括热轧的物理机制和热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接着,介绍热轧的工艺流程,包括热轧前的准备、热轧过程和热轧后的处理。
最后,讲解热轧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热轧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热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接着,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热轧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热轧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了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择权威的热轧教材,系统地介绍热轧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
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热轧专业书籍,加深对热轧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地展示热轧的过程和操作要点。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充足的热轧实验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设计了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提问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作业方面,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轧制技术教学设计
一、引言
轧制技术是金属材料加工的一种重要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轧制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工技能以及工程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轧制技术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一套科学、实用、高效的轧制技术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以下技能:
1. 理解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轧制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学会选择适当的轧制工艺参数;
4. 掌握轧制操作的基本技巧;
5. 能够进行轧制工艺优化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内容
1. 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1.1 轧制过程的定义和分类
1.2 轧制原理和力学基础
1.3 轧制温度和变形控制
2. 轧制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1 轧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2 轧机的调试和操作规程
2.3 轧机的维护与保养
3. 轧制工艺参数的选择
3.1 轧制压下量的确定
3.2 轧制速度的选择
3.3 轧制回辊的间隙调整
4. 轧机操作的基本技巧
4.1 工件的装夹和对辊中心线调整
4.2 轧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4.3 轧制工艺过程的监控与调整
5. 轧制工艺的优化和问题解决
5.1 轧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2 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整
5.3 轧制操作技巧的提升与改进
四、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板带轧制设计辽宁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板带轧制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学院:装备制造学院班级:材控10.1姓名:***日期:2013.12.19目录1.综述1.1热轧板带钢的生产状况1.2热轧板带钢的新技术发展趋势2.工艺流程及设备2.1生产工艺流程简介2.2主要设备及产品参数3.整个流程的设计和计算3.1 确定轧制方法3.2 加热制度的确定3.3各道次压下量的分配3.4 粗轧各道次宽展计算3.5根据成品板的宽度确定精轧宽度3.6宽向所需的总的侧压量3.7各道次宽度的计算3.8粗轧所用时间及其温降3.9精轧各道次速度的计算3.10精轧各机架的温度3.11精轧各机架的变形速度3.12精轧单位压力及其轧制力轧制力矩的计算4.强度校核4.1咬入角校核4.2轧辊强度校核5.结束语1.综述1.1热轧板带钢的生产状况热轧带钢是重要的钢材品种,对整个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发达国家热轧带钢产量约占热轧钢材的50%以上,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
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但高附加值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较低。
我国一般热轧带钢产品厚度下限是 1.8mm,但实际上只生产很少厚度小于2.0mm的热轧带钢,即使窄带钢,产品厚度一般也大于2.5mm。
因此,相当一部分希望使用厚度小于2mm带钢作原料的用户,只得使用冷轧带钢。
如果能开发薄规格的热轧带钢,则可代替相当一部分的冷轧带钢使用,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a热轧宽带钢的生产状况国外热轧宽带钢生产的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热带钢无头轧制技术。
无头轧制技术能稳定生产宽薄带钢及超薄热轧带钢,其宽厚比可由传统热连轧的800∶1提高到1 000∶1,并能应用润滑轧制及强制冷却技术生产具有新材料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
②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它主要有紧凑式热带钢生产工艺CSP (Compact Strip Process)、在线热带钢生产工艺ISP (In-Line Strip Production)、灵活式薄板坯轧制工艺FTSR (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和连铸直接轧制工艺CONROLL等10余种类型。
管材轧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材轧制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管材轧制行业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管材轧制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管材轧制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了解管材轧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管材轧制的基本操作,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管材轧制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管材轧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管材轧制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管材轧制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2.管材轧制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3.管材轧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4.管材轧制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管材轧制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工艺,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讨论法:学生就管材轧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管材轧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管材轧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管材轧制》教材;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便于讲解和展示;4.实验设备:准备管材轧制实验所需的设备和相关材料。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试:安排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板带钢轧制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板带钢轧制工艺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及各阶段的关键技术参数。
2. 学生能够了解板带钢轧制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变形规律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学生能够掌握影响板带钢轧制质量的常见因素,并了解相应的解决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板带钢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板带钢轧制工艺方案,并进行初步的工艺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板带钢轧制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板带钢轧制工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材料加工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板带钢轧制工艺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板带钢轧制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工程技术有一定兴趣,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板带钢轧制工艺概述:介绍板带钢的定义、分类及应用,使学生了解板带钢轧制工艺的基本概念和行业背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板带钢轧制工艺流程:讲解板带钢轧制工艺的各个阶段,包括加热、粗轧、精轧、冷却等,分析各阶段的技术参数和关键设备。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板带钢轧制过程中的力学行为与变形规律:探讨板带钢在轧制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变形规律,以及轧制力、轧制力矩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4. 板带钢轧制质量控制:分析影响板带钢轧制质量的各种因素,如板形、板厚、力学性能等,并介绍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课程设计轧制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轧制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应用领域;理解轧制过程中材料的行为和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轧制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轧制工艺参数进行生产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轧制技术的兴趣和热情,认识轧制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轧制力的计算、轧制过程的稳定性、轧制参数的优化等。
2.轧制工艺流程:包括热轧、冷轧、中间轧制等工艺过程,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轧制设备及参数:介绍轧制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如轧制速度、压下量等。
4.轧制过程中的材料行为:包括材料的变形、应力、应变等,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因素。
5.轧制应用领域:介绍轧制技术在钢铁、有色金属、材料加工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1.讲授法:讲解轧制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应用领域,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轧制案例,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安排轧制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了解轧制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轧制工艺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轧制技术手册》、《金属材料轧制工艺》等书籍,以丰富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生动展示轧制过程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安排轧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轧制过程,加深对轧制技术的认识。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轧制过程自动化第三版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轧制过程自动化》是一门重要的机械设计和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轧制过程基础知识•轧制过程计算与分析•轧制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原理和应用•轧制过程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入了解轧制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在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应用。
2. 课程设计主旨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轧制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并对轧制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探究。
设计任务为:设计一个钢板轧机自动控制系统。
通过对轧机机理的研究,学生需要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钢板轧制的全自动化控制。
3. 课程设计具体内容3.1 基础实验:钢板轧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建立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钢板轧机自动控制系统。
主要实验步骤:•搭建硬件平台:包括硬件采购、控制系统建立、轧机机械部件的分析、采购和装配等。
•建立控制软件:用PLC和SCADA对轧机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轧制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进行样品轧制试验: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和制造钢板轧机,测试轧制质量,改进设计方案。
3.2 设计案例:钢板轧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完善本实验是对基础实验的升级版,主要任务是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完善。
学生需要:•提升自动化控制精度,同时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
•关注轧机的能耗问题,设计并优化系统节能措施。
•研发和应用新型材料加工技术,使系统更具竞争力。
3.3 课程总结本课程通过实验和课堂学习,融合了工程和科学思维,旨在强调如何将学术竞赛和现实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本课程涵盖了“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加工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是一门既全面又专业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轧制过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促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板带钢轧制工艺课程设计(新)2板带钢轧制工艺课程设计2.1《中厚板带轧制技术》课程设计大纲2.1.1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了板带材轧制工艺理论课程后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结合工程实践,尝试制定中厚板、热带带钢或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体系。
通过培训,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和拓展知识,获得更全面的设计培训。
为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是学生在指导老师下达的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确定板带钢轧制方式,初步拟定轧制道次及道次变形量,通过运用所学相关理论知识对拟定的压下制度进行计算与校验,其间涉及板带钢轧制温度制度、速度制度、张力制度与辊型制度等的制订,并最终完善板带钢压下制度的修正与制订。
2.1.2课程设计内容和任务板带钢轧制工艺制度制订的内容主要包括压下制度、速度制度、温度制度、张力制度及辊型制度等。
压下制度即压下规程或轧制规程,是板带钢轧制工艺制度的制订的核心内容。
其中压下制度必然影响到速度制度、温度制度和张力制度,而压下制度与辊型制度决定着板带轧制时的辊缝大小和形状。
压下系统的内容包括轧制方式(中厚板生产)、轧制孔型次数、孔型压下率(率)等。
速度制度的内容包括主电机传动方式、各道次轧制时的咬入(穿带)速度、抛出(甩尾)速度、稳定轧制速度(或最大转速)等。
该温度系统针对热轧板带的生产,包括起始轧制温度、孔型轧制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等,以及轧制持续时间、间隙时间和冷却速度的确定。
张力制度针对冷轧带钢生产,其内容包括连轧机机架间张力、开卷(卷取)机与轧机间的张力的确定。
辊型制度的内容包括板带轧机机整个辊系总的辊型值大小的确定、辊型值的分配,轧辊辊型曲线的选择、换辊制度及新型板形轧机(如cvc轧机)辊型曲线的确定等。
中厚板带轧制工艺课程设计作业由讲师发布。
《板带钢轧制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课程设计题目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二) 课程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和拓展知识面,使之得到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
(三) 课程设计步骤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 查阅与课程设计有关的资料;准备好课程设计用纸及绘图用纸;明确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的具体步骤; 课程设计期间根据具体内容掌握好节奏时间。
(四) 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内容实施步骤查阅标准,设计钢种成分; 根据轧件原料及成品尺寸确定轧制方式;根据给定条件和生产实际情况初步确定轧制道次及道次压下量(率)件通过; 确定速度制度, 制定温度制度, 计算轧制压力、 绘制轧制节奏图,按轧制道次作出速度制度图及电机负荷图;适当修正各道次压下量(率)的分配,最终拟定中厚板压下规程表。
(五) 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中应注意事项1、 在确定轧制方式时,一般以原料宽度展宽到成品所要求的宽度,展宽时要考虑切边余量。
在初步排布压下规程时,对于双机架可逆轧机,粗轧机的累积压下量占整个轧制的 65~80%粗轧道次压下量最大不超过 30~40mm ,道次压下率最大不超过 30~35%精轧机道次压下量最大不超过 20~25mm ,道次压下率最大不超过 20-25%2、 在确定速度制度时,当轧件较厚时,咬入速度选取较小,一般低于电机额定转速;抛出速度不应过大, 以免轧件抛得很远再次回到轧机上轧制间隙时间增长; 尽量采用三角形 速度制度以缩短纯轧时间,当轧件尺寸增长到一定值时,三角形速度制度的峰值转速大于电 机的最大转速时,采用梯形速度制度,等速段的转速一般取不超过电机的额定转速。
在确定 道次轧制间隙时间时,粗轧机上道次间间隙时间一般为1~3s ,精轧机上道次间间隙时间一 般为4~6s ,当有转钢操作时间隙时间另加 6~8s o3、 轧制温度的计算A t =12.9 手岛)4H 1 式中A t ――轧制时的温降;1、 2、 35、 1、 2、,并使咬入条 计算各道次轧制时间,确定道次间隔时间; 计算各道次轧制温度;轧制力矩及电机传动力矩,校核轧辊强度及电机能力;4、 5、 6、Z ――轧制延续时间(纯轧时间加间隔时间)5、 在校核轧辊强度及电机能力时,轧辊强度可根据材料力学有关知识进行校核;对于电机的过热校核,等效力矩的计算应针对同一块轧件在同一架轧机上轧制的所有道 次各纯轧时间与间隙时间进行计算。
《板带钢轧制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题目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和拓展知识面,使之得到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
(三)课程设计步骤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2、查阅与课程设计有关的资料;3、准备好课程设计用纸及绘图用纸;4、明确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的具体步骤;5、课程设计期间根据具体内容掌握好节奏时间。
(四)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内容实施步骤1、查阅标准,设计钢种成分;2、根据轧件原料及成品尺寸确定轧制方式;3、根据给定条件和生产实际情况初步确定轧制道次及道次压下量(率),并使咬入条件通过;4、确定速度制度,计算各道次轧制时间,确定道次间隔时间;5、制定温度制度,计算各道次轧制温度;6、计算轧制压力、轧制力矩及电机传动力矩,校核轧辊强度及电机能力;7、绘制轧制节奏图,按轧制道次作出速度制度图及电机负荷图;8、适当修正各道次压下量(率)的分配,最终拟定中厚板压下规程表。
(五)中厚板压下规程设计中应注意事项1、在确定轧制方式时,一般以原料宽度展宽到成品所要求的宽度,展宽时要考虑切边余量。
在初步排布压下规程时,对于双机架可逆轧机,粗轧机的累积压下量占整个轧制的65~80%,粗轧道次压下量最大不超过30~40mm,道次压下率最大不超过30~35%;精轧机道次压下量最大不超过20~25mm,道次压下率最大不超过20~25%。
2、在确定速度制度时,当轧件较厚时,咬入速度选取较小,一般低于电机额定转速;抛出速度不应过大,以免轧件抛得很远再次回到轧机上轧制间隙时间增长;尽量采用三角形速度制度以缩短纯轧时间,当轧件尺寸增长到一定值时,三角形速度制度的峰值转速大于电机的最大转速时,采用梯形速度制度,等速段的转速一般取不超过电机的额定转速。
在确定道次轧制间隙时间时,粗轧机上道次间间隙时间一般为1~3s,精轧机上道次间间隙时间一般为4~6s,当有转钢操作时间隙时间另加6~8s。
课程设计说明书1250mm碳钢+铝两层复合中厚板轧制工艺设计Rolling process design of 1250mm carbon steel + aluminumcomposite plate with two layers学院(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完成日期:2015.11.15课程设计任务书-轧钢工艺一、学生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考查方式在学习《轧钢工艺学》后,进行的课程大作业,主要目的是掌握轧钢工艺学所学内容。
成绩考核办法:1、日常出勤情况考核,为期3周(10月26日至11月15日);2、中期进度情况、完成情况考核;3、课程设计答辩,考核任务完成数量与质量,评价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三、课程目标1、机自专业冶金机械方向轧钢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结构力学、塑性力学与轧制原理、轧钢工艺学等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按照《轧钢工艺学》专业课及其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对板带,型钢,棒线材,钢管等各类钢材轧制成型设计。
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制定,孔型设计,压下规程设计,力能参数计算等,培养学生在该技术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应认真阅读和理解课程设计任务书,搜集与分析有关轧钢工艺学参考图纸与最新的专业文献资料,熟悉和学习有关各种最新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内容,了解与设计内容相关的行业动态,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内容。
3、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能力;4、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5、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6、培养学生掌握文献搜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四、课程设计任务1、题目:1250mm碳钢+铝两层复合中厚板轧制工艺设计2、原始数据原料规格:原料厚度:2.5~18mm(钢);铝板厚度按需提供原料宽度:1250mm;产品规格:复合板:铝与钢厚度比为2:8复合板厚度:3.75~20mm;复合板宽度:1250mm;复合板长度:max10.0m;最大板重:3.0t。
14工字钢轧制工艺课程设计1原料选择及加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料选择及加工21.1原料选择21.2原料的检查和清洗31.3原料的加热和加热炉31.3.1原料的加热 41.3.2加热炉42 14#工字钢孔型设计42.1工字钢的生产工艺流程42.2孔型设计预备62.2.1孔型系统的选择62.2.2孔型设计的原则62.2.3轧制道次的运算62.2.4延伸系数分配原则 72.2.3腿部变形原则72.4孔型系统运算72.4.1成品孔孔型系统运算72.4.2成品前孔K2孔的设计81.4.3 K3孔的设计92.4.4 K4孔的设计102.4.5 K5孔的设计112.4.6 K6孔的设计122.4.7 K7孔的设计132.4.8 K8孔的设计142.4.9 K9孔的设计(切深孔孔型设计) 152.4.10 K10孔的设计(预切深孔孔型设计)162.4.11 K11孔的设计162.5轧制规程设计162.5.1 1950开坯机压下规程的编制 162.5.2 轧制道次172.5.3 速度制度172.6 电机平稳负荷校核212.6.1 轧制压力的运算222.6.2 轧制力矩的运算252.7 各道次孔型图273.轧辊强度校核283.1 950轧机强度校核283.2 800Ⅰ轧机校核293. 3 800Ⅱ轧机校核 303. 4 850轧机校核304 导卫装置设计324.1 横梁324.2 卫板324.3 导板33结语35致谢36参考文献371原料选择及加工1.1原料选择一样轧钢常用的原料为钢锭,轧坯和连铸坯,我们采纳的是140×14 0矩形轧坯,为了保证成品质量,必须要先采取表面清理。
由于在钢坯表面经常存在着如结疤、裂纹、折叠、飞刺等各种缺陷,如果不在轧制前加以清理,势必在轧制中持续扩大,并引起更多的缺陷,甚至会阻碍钢坯轧制时的塑性与成型。
为确保钢材的使用性能,对来料矩形坯需要作如下要求: [7](1) 按照加热炉的结构和轧钢成材率的要求来确定方坯的倍尺或定尺长度以及方坯的尺寸和公差要求。
轧制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1、通过本次设计,把在专业理论课程中所学得的知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综合地加以运用,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
2、通过本次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的独立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轧钢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以后进行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理论联系实际,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研究,结合设计课题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各种问题。
二、设计要求1、设计中应灵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刻苦钻研、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设计。
禁止盲目抄袭。
2、要求设计方法正确,方案选择合理,各种参数选择恰当,计算结果无误,图纸整洁无误,整个设计能保证产品产量质最。
3、设计过程中应细致认真,有条不紊,按事先拟定的设计进度计划完成要求内容,从设计开始即应注意底稿整洁、保存好原始数据,以方便指导教师检查,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整理说明书时发生困难。
4、设计说明书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和排版,用B5纸或相当大小的设计说明书专用纸张打印,并装订成册。
要求句子简明扼要、标点正确、层次分明、图文并茂,除设计内容外,还要求前面有日录、后面附有参考资料,图表要有编号说明。
也可以手工书写,但要求字体端正清楚、纸面清洁、不得有错写、漏写及涂改等现象。
5、相关图形可采用CAD或Windows系统附件中的“画图”软件或其它绘图软件绘制,并打印、装订;若用铅笔手工绘制,图面必须符合制图标准,并清洁美观。
三、设计项目(一)中厚板工艺制定200mm×550mm×3100mm板坯生产(14)12(8)mm×3400mm中板材质Q215-235A/B.Z ;粗轧机组φ1030/2050×3600mm;主电机2×2×2300KW 转速0±30/60rpm;精轧机组φ990/2050×3600mm;主电机2×7000KW 转速0±50/100rpm;工艺要求:开轧温度1150℃,终轧温度>850 ~ 900℃参考资料:中厚板工艺制定1、制定生产工艺根据车间设备条件及原料和成品的尺寸,生产工艺过程一般如下:原料的加热→除鳞→轧制(粗轧、精轧)→矫直→冷却→划线→剪切→检查→清理→打印→包装。
目录1 前言....................................................................................................................... - 1 -2 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3 -2.1 中厚板生产工艺流程................................................................................ - 3 -2.2原料.............................................................................................................. - 4 -2.3加热.............................................................................................................. - 4 -2.4轧制.............................................................................................................. - 4 -2.5精整与热处理.............................................................................................. - 5 -3 轧制工艺参数设计............................................................................................... - 6 -3.1 坯料的选择................................................................................................ - 6 -3.2轧制制度...................................................................................................... - 7 -3.3速度制度...................................................................................................... - 8 -3.4 轧制时间..................................................................................................... - 8 -3.5温度制度...................................................................................................... - 9 -3.6 各道次的变形程度的计算......................................................................... - 9 -3.7 各道次平均单位压力、总压力的计算.................................................. - 10 -3.8计算传动力矩........................................................................................... - 10 -4 辊型设计计算 (14)4.1 辊凸度的计算 (14)4.2轧辊的弹性弯曲和压扁变形的计算 (15)4.3轧辊的磨损 (16)4.4 轧辊辊型设计 (16)5 设备校核 (18)5.1 轧辊强度校核 (18)5.2 主电机功率校核 (23)6 结语 (26)参考文献 (27)1 前言中厚板产品(如压力容器、锅炉、桥梁、舰船、海上平台、高层建筑及管线等)是每个国家工业建设、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赖以支撑的重要钢铁材料,中厚板产品的开发水平和生产水平往往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的标志。
棒材轧制工艺教案教案标题:棒材轧制工艺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棒材轧制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棒材轧制工艺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3. 能够分析和解决棒材轧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1. 棒材轧制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棒材轧制工艺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教学难点:1. 棒材轧制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棒材轧制工艺的实物样品和相关工具。
3. 相关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物样品和图片引入棒材轧制工艺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 引发学生对于棒材轧制工艺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解棒材轧制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5分钟)1. 介绍棒材轧制工艺的定义和作用。
2. 解释棒材轧制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3. 引导学生理解棒材轧制工艺对于棒材质量和性能的影响。
三、详细讲解棒材轧制工艺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25分钟)1. 分步骤介绍棒材轧制工艺的操作流程。
2. 强调每个步骤的关键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3. 结合实例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于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的理解。
四、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棒材轧制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并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解决该问题。
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效果。
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对于棒材轧制工艺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2.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于棒材轧制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棒材轧制工艺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环节,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