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满足要求的素数c++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7
C语言课程设计学院班级设计人 __ 成绩 ____一、题目:素数探求二、目的与要求1.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2)熟悉函数设计、循环的控制方法及测试方法,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优点和意义。
2.基本要求:(1)要求用C编程语言实现算法,完成程序的设计,在VC++6.0 开发环境运行算法;(2)用多个函数实现;(3)源代码程序要求必要的注释。
3.创新要求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以进行创新设计,如优化人机界面、将输出结果存放在文件里等。
4.书写设计报告的要求课程设计报告1)课程设计题目、内容、要求。
2)总体设计(包含几大功能模块)。
3)详细设计(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算法——流程图)4)数据结构设计描述,各模块(函数)的功能介绍,参数说明等。
5)调试分析(包含各模块的测试用例,及测试结果。
)6)总结(课程设计完成了哪些功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及通过课程设计有何收获,调试程序的体会等)三、设计方法和基本原理1.问题描述:从键盘任意输入一个整数m:(1)若m不是素数,则对m进行质因数分解,并将m以质因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乘积形式输出;否则输出“m 是质数!”。
例如:用户输入90,则程序输出为2*3*3*5。
(2)若m是素数,则按降序输出小于m的所有素数。
2.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问题的描述,可以按照要求的功能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思想。
四、主要技术问题的描述根据以上的分析,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素数的判断,单独用一个函数完成;两个问题分别用两个函数完成。
设计程序:#include "stdio.h"int isprime(int);void f1(int);void f2(int); /*函数说明语句*//*************************主函数***************************/main(){int m;printf("从键盘任意输入一个整数m:\n");scanf("%d",&m);if(isprime(m)){printf("%d是素数\n",m);f1(m);}else{printf("%d不是素数\n可以进行质因数分解如下:\n",m);f2(m);}}/******************定义函数判断是否为素数******************/int isprime(int a){int i;for(i=2;i<=a/2;i++)if(a%i==0) return 0; /*a若能被某个数整除,即不是素数,返回0*/ return 1; /*a不能被2到a/2的任意数整除,返回1*/}/****************定义函数输出小于m的所有素数***************/ void f1(int b){int i;printf("小于%d的素数有: \n",b);for(i=b-1;i>=2;i--){if(isprime(i))printf("%d ",i);}printf("\n");}/**************定义函数对m进行质因数分解*******************/ void f2(int n){int i;for(i=2;i<=n;i++)while(n!=i){if(n%i==0){printf("%d*",i);n=n/i;}elsebreak;}printf("%d",n);printf("\n");}。
判断素数的C语言程序.docx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整数,例如2、3、5、7、11等都是素数。
在编程中,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用C语言来编写一个判断素数的程序。
判断方法判断一个数n是否为素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如果n小于2,则n不是素数,直接返回false。
4. 如果n大于2,且为奇数,则从3到sqrt(n)依次判断n是否能被整除,如果可以则n不是素数,直接返回false,如果循环结束后n还未被整除,则n是素数,返回true。
根据上面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开始编写判断素数的C语言程序了。
代码实现```c#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bool is_prime(int n){if(n < 2){ //1.如果n小于2,则n不是素数,直接返回false。
return false;}if(n == 2){ //2.如果n等于2,则n是素数,直接返回true。
return true;}if(n % 2 == 0){ //3.如果n大于2,且为偶数,则n不是素数,直接返回false。
return false;}int limit = sqrt(n); //计算sqrt(n)for(int i = 3; i <= limit; i += 2){ //从3开始循环到sqrt(n)if(n % i == 0){ //如果n能够被i整除,则n不是素数,直接返回false。
return false;}}return true; //循环结束后n还未被整除,则n是素数,返回true。
}代码解析代码中首先包含了两个头文件,分别是stdio.h和math.h。
其中stdio.h是C语言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math.h是C语言标准数学头文件,用于包含sqrt函数,可以用来计算平方根,即sqrt(n)。
接下来是一个is_prime函数,该函数传入一个n参数,用于判断n是否为素数。
C程序设计-求100以内所有素数1、提示:素数又叫质数,指只能被1和自己本身整出的自然数(1和0即非质数又非合数)方法一:#include#includevoid main(){int number = 2;int i;for(number ; number<=100; number++){ //1号for循环for ( i=2; i<=sqrt(number); i++){ //2号for循环if (number%i == 0){break;}}if (i>sqrt(number)) { //如果2号for循环结束时,if语句从来没执行,那么i的值肯定大于sqrt(number),所以用这个表达式来判断是否为素数printf("%d\n",number);}}}方法二(笨,但却很容易理解的方法,设置标志变量flag)#include#includevoid main(){int number = 2;int i;char flag = 0;for(number ; number<=100; number++){flag = 1;for ( i=2; i<=sqrt(number); i++){if (number%i == 0){flag = 0; //用标志变量来判断for循环是否成功进入if语句break;}}if (flag == 1) {printf("%d\n",number);}}}2、这里用到了sqrt()函数,sqrt的全称是squre root 即平方根,使用时别忘了引入头文件#include<math.h>3、求100以内的素数,再判断某数n是否为素数时,不需要从2一直除到n,只需要从2除到sqrt(n)【注意sqrt(n)也要判断】即可。
c语言课程设计素数问题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C语言编程,让学生掌握素数问题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素数的基本概念。
2.掌握素数生成算法。
3.理解素数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4.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素数生成程序。
5.能够对已有的素数生成算法进行分析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素数的概念和性质。
2.素数生成算法介绍。
3.C语言编程基础。
4.素数问题的C语言实现。
5.素数生成算法的改进和优化。
6.C语言基础知识(第一章)。
7.素数的概念和性质(第二章)。
8.素数生成算法介绍(第三章)。
9.素数问题的C语言实现(第四章)。
10.素数生成算法的改进和优化(第五章)。
三、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素数的概念和性质: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素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素数生成算法介绍: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已有的素数生成算法,让学生理解其原理和优缺点。
3.C语言编程基础: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编写C语言程序,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
4.素数问题的C语言实现:采用项目驱动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素数生成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5.素数生成算法的改进和优化: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不同算法的优劣,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方案。
四、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
2.参考书:《C语言编程思想》。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
4.实验设备:计算机。
以上教学资源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编程作业,评估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判断素数c语言程序编写-回复判断素数是一种经典的算法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素数,也被称为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
为了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算法来进行验证。
本文将介绍如何编写一个C语言程序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并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流程和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
在数学中,质数是指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特性:质数p只能被2到√p之间的自然数整除。
这个特性可以作为判断素数的核心原理。
接下来,我们开始编写素数判断的C语言程序。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函数,输入一个整数n,判断其是否为素数,并返回一个布尔值。
代码如下: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bool.h>bool isPrime(int n);在函数中,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判断来验证n是否为素数。
首先,我们判断n是否小于2,若小于2,则不满足素数的定义,可以直接返回false。
代码如下:cbool isPrime(int n){if (n < 2)return false;}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循环判断,从2到√n,判断n是否能被任意一个数整除。
若存在一个能整除n的数,则表明n不是素数。
如果循环结束后都没有找到能整除n的数,则可以确定n是素数。
代码如下:cbool isPrime(int n){if (n < 2)return false;for (int i = 2; i * i <= n; i++){if (n i == 0)return false;}return true;}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了"i * i <= n"的判断条件,而不是"i <= √n"。
这是因为在计算机中,平方运算比开方运算更高效。
C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系统编程和应用程序开发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在C语言中,有许多常用的函数和技巧,其中包括判断素数的函数程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C语言中编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并且调用这个函数进行素数的判断。
一、判断素数的函数程序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函数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数进行从2到该数-1的遍历,来查看该数是否能够被其他数整除。
如果能被整除,则该数不是素数;如果不能被整除,则该数是素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判断素数的函数程序示例:```#include <stdio.h>int isPrime(int num) {if (num <= 1) {return 0;}for (int i = 2; i < num; i++) {if (num i == 0) {return 0;}}return 1;}int main() {int num;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scanf("d", num);if (isPrime(num)) {printf("d是素数\n", num);} else {printf("d不是素数\n", num);}return 0;}```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isPrime,这个函数接受一个整数参数num,并返回一个整数值。
在主函数main中,我们输入一个整数,然后调用isPrime函数进行素数的判断,并输出结果。
二、调用函数进行素数判断通过上面的函数程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调用isPrime函数对用户输入的数进行素数的判断。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scanf函数来接受用户输入的整数,然后调用isPrime函数进行素数的判断,并输出结果。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调用函数进行素数判断的例子:```#include <stdio.h>int isPrime(int num) {if (num <= 1) {return 0;}for (int i = 2; i < num; i++) {if (num i == 0) {return 0;}}return 1;int main() {int num;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scanf("d", num);if (isPrime(num)) {printf("d是素数\n", num);} else {printf("d不是素数\n", num);}return 0;}```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isPrime,并在主函数main中接受用户输入的数,然后调用isPrime函数进行素数的判断,并输出结果。
c语言课程设计素数对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编程中的素数对概念,并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来找出给定范围内的素数对。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素数对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3.掌握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的使用。
4.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来找出给定范围内的素数对。
5.能够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素数对的定义和性质、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的使用。
具体内容如下:1.素数对的定义和性质:介绍素数对的定义,解释素数对的性质和重要性。
2.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介绍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3.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的使用:介绍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if-else语句。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素数对的定义和性质、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的使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来加深对素数对概念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编程案例,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来找出给定范围内的素数对。
4.实验法:安排编程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编写程序,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C语言编程相关的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2.参考书:提供一些与C语言编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用于讲解和展示素数对的概念和编程实例。
c语言课程设计判断素数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素数的定义和特性;2. 掌握使用C语言实现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的方法;3. 学会运用循环和条件判断语句编写程序,实现素数判断功能;4. 了解素数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编写出简洁、高效的判断素数的C语言程序;2. 学会使用调试工具检查并修正程序中的错误;3. 掌握素数判断程序的测试方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4. 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和讨论编程经验;4.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紧密联系,增强跨学科学习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素数概念介绍:通过讲解素数的定义、性质和数学上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素数的基本概念。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论基础- 内容列举:素数的定义、素数的分布、唯一分解定理。
2. C语言基础语法复习:回顾C语言中与素数判断相关的语法知识,如变量定义、循环结构、条件判断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C语言概述、第三章 控制结构- 内容列举: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循环(for、while)、条件判断(if、else)。
3. 判断素数算法分析:讲解如何利用已学的C语言知识实现素数判断,分析算法的效率。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算法与程序设计- 内容列举:试除法、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算法效率分析。
4. 编程实践:指导学生编写、调试并优化判断素数的C语言程序。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程序设计实例- 内容列举:编写代码、调试技巧、性能优化。
5. 素数应用案例分析:介绍素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素数重要性的理解。
- 教材章节:第七章 算法应用- 内容列举:密码学、编码理论中的素数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素数的定义、性质和数学上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c语言查找数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C语言中的基本查找算法,包括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
2. 学生能够运用循环和条件语句实现查找功能,并理解其执行过程。
3. 学生能够解释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并了解其在算法分析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给定数字的查找功能。
2. 学生能够通过调试程序,找出并修正代码中的错误。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对算法进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查找数字的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了解查找算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计算机科学的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C语言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对算法有一定了解,但对查找算法的深入应用和优化尚需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实例讲解查找算法的原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后续课程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查找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讲解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的原理,分析其时间复杂度,并通过实例演示查找过程。
- 顺序查找: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二分查找:教材第三章第三节2. C语言编程实践:指导学生使用C语言编写查找程序,实现数字的查找功能。
- 循环和条件语句的应用:教材第二章-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教材第四章3. 算法优化:介绍如何对查找算法进行优化,提高程序性能。
- 算法优化策略:教材第三章第四节4. 程序调试与测试:教授学生如何调试程序,找出并修正代码中的错误,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 调试技巧:教材第五章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查找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 素数问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素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学生能够运用筛选法、分解质因数等方法找出100以内的素数;3. 学生能够理解合数与素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3. 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实践意识。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激发兴趣、培养技能、提升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素数问题”为主题,结合教材第五章“数的认识”相关内容,进行如下安排:1. 素数的定义与性质:讲解素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探讨素数的基本性质,如只有两个正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等。
2. 100以内的素数:指导学生运用筛选法、分解质因数等方法,找出100以内的素数,并观察其分布规律。
3. 合数与素数的关系:讲解合数与素数的联系,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合数可以分解为几个素数的乘积。
4. 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素数在日常生活、密码学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素数的定义与性质,以及100以内的素数筛选;第二课时:分解质因数,找出合数与素数的关系;第三课时: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本章节教学内容的安排旨在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素数相关知识,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什么是素数?素数指的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自然数,也就是说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比如2、3、5、7等就是素数,因为它们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而4、6、8等就不是素数,因为它们还可以被其他自然数整除。
为什么要用C语言编写程序来判断素数?C语言是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它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实现各种功能。
用C语言编写程序来判断素数,不仅可以加深对C语言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对素数的认识,并且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来判断素数?下面我将介绍一种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来判断素数的方法。
我们需要使用C语言中的while循环来进行判断。
具体步骤如下:1. 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函数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我们可以将这个函数命名为isPrime,函数的参数为一个整数n,表示要判断的数。
2. 在isPrime函数中,我们可以使用while循环来进行判断。
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变量i,初始值为2,然后每次循环时i增加1,直到i大于n为止。
在每次循环中,我们可以使用if语句来判断n能否被i整除,如果能被整除,则说明n不是素数,可以结束程序;如果不能被整除,则继续循环,直到i大于n为止。
3. 如果循环结束后,都没有找到能整除n的数,那么说明n是素数,可以输出“n是素数”的提示信息。
具体代码如下:```#include <stdio.h>int isPrime(int n) {int i = 2;while (i < n) {if (n i == 0) {return 0; // 不是素数}i++;}return 1; // 是素数}int m本人n() {int num;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scanf("d", num);if (isPrime(num)) {printf("d是素数\n", num);} else {printf("d不是素数\n", num);}return 0;}```以上就是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来判断素数的方法。
C程序设计选讲一筛法求素数问题:利用筛法找出小于某个正整数的所有素数。
分析:1 素数的定义,大于1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
2 筛法的基本思路是:列出小于MAX的所有数2、3、4、……、MAX,并找到第一个素数2;筛去2的整数倍,在剩下的数中找出大于2的最小数,就是找到的新素数;筛去最小数的整数倍,依此类推3 考虑采用数组保存数据,要记录的数据包括,将被筛去的正整数,是否已被筛去,对应位置。
发现正整数和位置的对应关系很明显,N = i + 1(sift[0]用于记录素数数目)。
因此,只要知道下标即可,不需要保存正整数本身。
数组内容可以保存是否筛去。
0表示在筛中,1表示已筛去。
int sift[MAX];4 改进:可以只列出奇数,因为除了2以外的所有素数都是奇数。
令初始筛中只包含大于等于3的奇数(素数2可以直接确定),首先确定3是筛中最小素数,接着把3的所有奇数倍的数从筛中去掉;再确定下一个素数,再去掉它的所有奇数倍,直到筛中所有非素数都被去掉为止。
5 用一个数组sift[MAX]表示筛。
如果一个数在筛中,对应的数组元素值为0,否则为1。
问题中的最大正整数则变为MAX*2。
6 对应方式变为:sift[i]对应2*i+1(sift[0]用于记录素数数目)。
对于任意一个奇数N,它对应的数组元素的下标是(N-1)/2。
7 如何求出N的奇数倍的各个数?N N+2N N+2N+2N N+2N+2N+2N……8 如何求出这些数的下标?设N = 2p + 1(p为N的下标值),则N + 2N = 6p + 3,而它的下标值是((6p+3)-1)/2 = p + 2p + 1,即N + 2N的下标值为N的下标值加上2p + 1。
依次可以找到其他各个数的下标值。
数据结构:int sift[MAX];算法:1 初始化sift[MAX]数组及其他变量;2 筛去非素数;循环对于每个素数筛掉它的奇数倍的数循环对于每个奇数倍的数找到这个数的位置筛去这个数3 打印素数;打印提示信息循环对于每个未被筛去的数打印这个数换行判断程序:#include <stdio.h>#define MAX 200int sift[MAX];void main( ){int i, inc, p;for( i = 0; i < MAX; i ++ )sift[i] = 0;i = 0;while( ++i < MAX )if( sift[i] = = 0 ){p = i;inc = 2*p+1;while( (p += inc) < MAX )sift[p] = 1;}printf( “The all primes( less than %d ) are as follows:\n%3d”, MAX*2, 2 );sift[0] = 1;for( i = 1; i < MAX; i ++ )if( sift[i] = = 0 ){printf( “%3d “, 2*i + 1 );if( ++sift[0]%15 = = 0 )printf( “\n”);}}二汉诺塔问题问题:有三根针A、B、C。
c 素数问题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素数的定义,掌握素数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 学会使用试除法、筛法等基本方法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3. 了解素数分布的规律和素数定理的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素数问题的表达和交流;3. 能够运用素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密码学中的素数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3. 增强学生对我国古代数学家在素数研究方面成果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的一节探究性课程,旨在通过素数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探究性问题。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素数的定义与性质:介绍素数的概念,探讨素数的基本性质,如唯一分解定理、欧几里得定理等。
2. 素数的判断方法:学习试除法、筛法等基本方法,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 试除法:讲解从2开始逐个试除的步骤,探讨优化方法。
- 筛法:介绍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的原理,学会运用筛法找出一定范围内的素数。
3. 素数分布与素数定理:探讨素数分布的规律,介绍素数定理的基本概念。
4. 素数的实际应用: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素数在密码学、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素数的定义与性质,试除法判断素数。
第二课时:筛法判断素数,素数分布规律。
第三课时:素数定理,素数的实际应用。
教材章节:《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数的认识”第2节“素数与合数”。
教学内容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结合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基础(vc)
学院:电气信息类班级:电信c1124 姓名:李悠学号:110706 一,题目:查找满足要求的素数
二,设计思路
1,总体设计
(1)分析程序的功能,用来判断整数d是否为素数,任意输入一个数d,判断是否为可逆素数,如果皆为素数的话,该数d
为可逆素数,在d为可逆素数的基础上xd=d+1为偶数,找
出满足xd=d1+d2的所有数时,其中要求d1与d2均为素数(2)系统总体的机构
每一次查找的过程可以由这几部分完成,编制函数void prim()用筛选法求素数,编制函数void compose(in d)将一个数分解为两个素数的形式,编制主函数int main()将输入的数值设置为字符型。
正序赋值给整数得到数值n,当输入的不是数值时提示重复输入直到纠正为止,然后将整数逆序得到m,先判断n是否为素数输出不是素数,若为素数再判断m是否为素数,若都为素数将n+1分解成两个素数
每一次查找关注的结果有三个:(1)是否输入的为数字,若不
是反复输入直到输入的是数字为止,(2)是否为素数(3)是否为可逆素数(4)将素数分解成两个素数相加的形式并输出结果2各功能模块的设计:说明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
(1)prim模块
该函数没有返回值所以函数类型为void型,要实现的功能是用筛选法求出素数,将数组中下,标为0和1的元素设置为0,下标为n-2的元素设置为1,然后从下标为2的元素开始查找当发现当前位置的数组元素为1时,将下标是当前下标的2倍3倍……的那些元素全部设置为0。
重复(2)直到考查了数组全部元素,那些值依旧为1的元素下标都是素数,数组元素的值为1是素数,为0不是素数
(2)compose模块
该函数没有返回值,所以函数类型为void型,要实现的功能是将一个数分解为两个素数,通过判断条件prim【i】是否1来判断分解的数是否为素数,最后找出满足条件的数对(3)m ain函数
将输入的数值设置为字符型,当输入的是数值时正序赋值给整数得到数值n,当输入的不是数值时提示重复输入直到正确为止,然后将整数逆序得到m,通过判断prim【n】的值判断n 是否为素数,若为0则输出结果n不是素数,若为1则输出结果为素数。
然后判断prim【m】的值,若为1输出它且是可逆素数,并调用函数compose进行素数分解,若prim【m】的值
为0输出且它不是可逆素数。
3创新设计部分
通过循环执行程序,若退出输入0,若选择继续则可进行其他数的可逆素数判断。
因此该程序有运行且多次输入的功能。
使用for循环输入数值,若不是字符型的推出本次循环进入下次循环直到输入正确为止。
4设计中的主要困难和解决方法
将输入的任意数值进行可逆转换,可以将输入的数值设置为字
符型,通过判断字符的长度决定数值的大小,并将字符正序及
逆序赋值给整数得到n及其逆序数值
5设计的程序最终完成的功能
(1)任意输入一个数,判断其是否为可逆素数,如果皆为素数的话,该数为可逆素数,在为可逆素数的基础上xd=d+1为偶数,找出满足d=d1+d2的所有数对,其中要求d1与d2均为素数
(2)准备的测试数据及运行结果
三程序清单
(1)main函数
int main()
{
int n,m;
char tmp[20];
Prim();
cout<<"请输入一个数字(在1到10000000之间),本程序将判断其是否为素数。
输入数字0结束程序\n"<<endl;
while(cin>>tmp)
{
int isend=0,re=0;
n=m=0;
for(int i=0;tmp[i];i++)
{
if(tmp[i]>='0'&&tmp[i]<='9')
n=n*10+(tmp[i]-'0');
else
{
cout<<"输入有误!!请输入数字!!"<<endl;
re=1;
break;
}
}
if(re)
continue;
if(n==0)
{
cout<<"程序运行结束"<<endl;
break;
}
int tmp=n;
while(tmp)//求逆序数
{
int a=tmp%10;
tmp=tmp/10;
m=m*10+a;
}
if(!prim[n])
{
cout<<n<<"是素数!!"<<endl;
if(!prim[m])
{
cout<<"且它是可逆素数"<<endl;
Compose(n+1);//素数分解
}
else
cout<<"且它不是可逆素数"<<endl;
}
else
cout<<n<<"不是素数!!"<<endl;
}
}
(2)prim函数
void Prim()//筛选法求素数表
{
for(int i=2;i*i<max;i++){
if(!prim[i])
for(int j=i*i;j<max;j+=i)
prim[j]=1;
}
prim[1]=1;
}
(4)c ompose函数
void Compose(int d)
{
for(int i=2;i<=d/2;i++)
{
if(!prim[i]&&!prim[d-i])
cout<<d<<"="<<i<<"+"<<d-i<<endl;
}
}
四对设计题目有何更完善的方案
1,对自己完成程序进行自我评价:我的程序较好的完成了任务只中规定的设计内容,并完成了创新要求的设计,运行正确。
2,对课题提出更完善的方案:在显示结果的时候考虑用ASCLL 码绘图的方式显示,并加上控制使得程序获得更高地友好度和吸引力。
五收获和心得体会
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我体会到c++是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学科,它能高效快捷地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并可用于科学研究但做好程序设计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c++知识储备,并需要严密的思维通过c++课程设计了解了c++所涉及到的学科领域的广泛,学好c++会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
201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