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11-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 格式:ppt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6
2021实验室主要安全事故分类及原因关于XXX突发爆燃致2死9伤事故一、实验室主要安全事故分类及原因10月24日15时54分,南京消防119接到报警: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XXX发生爆燃,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目前,现场救援工作已全部结束。
那些频繁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也许有的同学觉得实验室安全事故离我们还很遥远,做了这么多实验,也没有出过什么纰漏,但其实不然,当我们以「实验室爆炸」作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进行搜索时,总能跳出许多的结果,侧面反映了实验的安全问题.二、从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警示?值得深思!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XXX 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
自此,拉开了危化品严格管理的序幕。
提起天津港爆炸事件,恐怕很少会有人不知道。
但是那些发生在国内高校实验室里的安全事故,你知道几个呢?三、2021年四起典型化验室爆炸事故案例通报通报一:2021年7月27日,XXX发生一起实验安全事故。
事发当天,该学院发布通报称,实验室在清理此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一博士生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
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
随后,该生已经被送到医院救治。
目前,伤情已经得到控制,无生命危险。
通报二:2021年7月24日上午,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工业园区的XXX(XXX)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
据悉,该爆炸是由于化学实验室实验员操作不当所致,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轻伤。
伤员第一时间送往XXX,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轻微伤员目前情况稳定。
现场视频显示,发生爆炸的是位于路边的一幢三层厂房,二层的多扇窗户玻璃被震碎,用来悬挂空调外机的铁架严重变形。
一旁路面上,铁架和变形的空调外机散落一地。
据记者了解,由于化学实验室内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引发了气流冲击,造成了小范围的爆炸。
相关视频显示,7月13日下午3时17分,一名头顶火苗的黑衣男子跑出实验室,身上的衣服也被烧毁,多人上前帮忙灭火。
实验室主要的安全事故及原因1.火灾事故原因: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等。
这类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任何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2.爆炸事故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3.生物安全事故原因: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甚至比化学实验室的更危险,生物废弃物含有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构成极大的危害。
4.毒害事故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质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5.设备损坏事故原因: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
6.机电伤人事故原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
7.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原因:实验室人员流动大,设备和技术管理难度大,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高一化学总结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安全事故案例及应急处理化学实验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然而,常常会发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因此,本文旨在总结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案例,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以便广大同学能够加强安全意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火灾事故1. 实验室内火灾事故:化学实验室通常存放着大量易燃、易爆物质,若不慎发生火灾,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在遇到实验室内火灾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首先,关闭可燃气体阀门,切断电源,并使用灭火器灭火。
如果火势太大无法扑灭,应尽快报警并撤离实验室,确保人员安全。
2. 实验操作火灾事故:在化学实验中,错误的实验操作也可能引发火灾事故,比如使用明火进行蒸馏或加热时不慎引燃反应物。
此时,应迅速关闭电源或瓦斯阀门,将燃烧物迅速移开,防止火势蔓延。
在灭火方面,可使用灭火器或用湿布扑灭火焰。
二、溅溶灼伤事故化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液体的溅溶灼伤事故,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或实验材料性质不明引起的。
遇到此类事故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首先,迅速将受伤部位放入流动的清水中不少于15分钟,以冲洗掉残留的化学物质。
切忌抓挠受伤处,以免加重伤害。
之后,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包扎。
三、中毒事故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品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如果不小心接触到皮肤或吸入有毒气体,可能导致中毒事故。
在遇到此类事故时,应尽快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如果是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如果是误吸进入呼吸道的有毒气体,应立即让患者进行复苏呼吸,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四、爆炸事故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质,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当实验发生爆炸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首先,切勿靠近爆炸物,迅速躲避到安全地带,并确保自身安全。
之后,立即报警并及时撤离周围人员,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现有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和包扎,同时等待医护人员的进一步处理。
实验室火灾事故主要原因引言实验室火灾是指在科研、生产、教学等实验室环境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的火灾事件。
实验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其火灾风险相对较高。
实验室火灾事故不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环境和科研教学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实验室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实验室安全防范能力。
一、实验室火灾的定义和危害实验室火灾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的火灾事件。
实验室火灾可能由于化学品泄漏、电器设备故障、不当操作、违章操作等多种原因引发。
实验室火灾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更会对科研、生产、教学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预防实验室火灾事故至关重要。
二、实验室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1. 化学品泄漏实验室常常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和危险化学品,如有机溶剂、氧化剂、易燃液体等。
化学品泄漏是引发实验室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化学品泄漏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储存不当、容器损坏、管道堵塞等原因引发的。
化学品泄漏会导致易燃蒸汽扩散,一旦遇到火花、静电等可能引发爆炸或者火灾,造成严重危害。
2. 电器设备故障实验室中通常配备了各种电器设备,如烘干箱、实验台、分析仪器等。
电器设备故障是引发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电器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老化、线路短路、负载过大、操作不当等引起的。
一旦电器设备发生故障,可能会引发火灾。
3. 不当操作和违章操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和违章操作也是引发实验室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备,私自改动设备、拆卸管道,违章使用明火,疏忽大意等。
这些不当操作和违章操作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
4. 管道堵塞和堆放杂物实验室中的管道和通风系统可能会因为长期未清理清洁而造成堵塞,导致有害气体无法排放,易燃蒸汽无法排散,这些都可能成为火灾的导火索。
此外,实验室中常会堆放杂物,如果杂物过多,容易储存易燃物质,一旦着火将引发大火。
初中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然而,即使在控制措施下,仍然可能发生事故。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初中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事故案例:酸碱溶液混合剧烈反应导致炸裂某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实施了一堂酸碱反应实验课。
实验步骤是将稀硫酸缓慢地倒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不幸的是,在倒入硫酸的过程中,有一名学生不小心使得倒入速度过快。
这导致了剧烈的反应,溶液迅速升温,并最终炸裂,造成了实验室的混乱和学生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1. 不正确的操作: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遵循正确的程序。
正确的实验操作需要将酸缓慢地倒入碱中,以便充分搅拌反应物。
然而,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倒入酸的速度过快,导致了剧烈的反应。
2. 缺乏实验室安全意识:事故还暴露出学生缺乏实验室安全意识的问题。
学生应该清楚了解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然而,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没有意识到倒入酸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危险。
3. 监督不严:老师和实验室助教对实验室操作的监督不够严格,也是导致此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他们应该在实验开始前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解释,并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1. 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学校应该建立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所有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包括学生和教师,都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
2. 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这可以包括关于常见事故的案例分析、遇到突发情况时的正确应对方法等内容。
3. 提供足够的安全设备:学校应确保实验室中有足够的安全设备,如护目镜、实验室大腿、紧急洗眼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4. 强调实验室操作规范: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和实验室助教的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实验室操作方法,并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之一。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正常工作的基本保障。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和管理不仅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工作的前提。
它与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拓展实验室内的教学科研活动日趋频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已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随着全社会对安全健康、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持续完善科学有序的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更好地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保障师生的安全健康已经成为摆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实验室安全事故是指因种种不安定因素在实验室引发的与人们的愿望相违背使实验操作发生阻碍、失控、暂时或永久停止并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故。
关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类主要有根据实验室类别分类的方法和根据具体的事故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
根据实验室的类别进行分类,最典型的是李凤木的方法将高校的实验室按功能划分为生物类化学类和机械电子类实验室三大类,相应地提出高校实验室中的安全事故有细菌(病原微生物)感染和污染事故放射性化学药品和剧毒类化学药品事故、机械伤人和电气火灾事故三大类。
这种分法相对较粗对事故的描述也不是十分清晰采用的学者较少。
更多的学者在对实验室事故进行分类时采用了根据事故原因进行分类的分法比较典型的有温光浩等的刘淑萍等的做法但是他们的类别和描述也有些微小不同。
温光浩等将实验室安全事故分为7类分别是:火灾、爆炸、生物安全、毒害、设备损坏、机电伤人、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刘淑萍等人将实验室安全事故分为9类分别是:危险化学品类、电气火灾类、压力气瓶类放射源辐射、人身毒害类、剧毒药品类、病原微生物类仪器设备类、化学污染类事故。
结合前人的研究按照事故的原因以及人身伤害优先考虑的原则,建议将实验室安全事故分作如下9类:⑴火灾事故。
化验室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1. 化学品的不当储存和管理化验室内常储存着各种化学试剂和药品,这些化学品在不当储存和管理下可能会引发火灾。
例如,化学品的泄漏、混合不当或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火灾隐患。
化学品的不当储存也可能导致温度和湿度的异常增加,进而引发火灾。
解决方法:化验室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化学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分类、标记和储存。
不同性质的化学品应当放置在对应的储存柜中,避免混存。
同时,对于易燃、腐蚀性和有毒性的化学品,应当严格控制其储存条件,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柜。
2. 高温设备的使用化验室内常常使用高温设备,如高温炉、热板等。
如果高温设备的使用不当,如温度控制不当、设备老化、电线老化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解决方法:定期对高温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工作正常,温度控制合理。
在使用高温设备时,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周围无易燃物品。
3. 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化验室内存在着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电热水壶、电磁搅拌器、实验台上的仪器仪表等。
电气设备老化、线路短路、过载使用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解决方法:化验室应当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对于老化严重的设备,应当及时更换。
此外,设置合理的电路和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也是防火的关键。
4. 实验操作不当在化验室进行实验时,操作不当也可能引发火灾。
例如,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明火、高温设备未关闭、化学品混合不当等都会增加火灾风险。
解决方法:化验员应当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掌握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在进行实验时,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过程中没有明火,且使用高温设备时应当加强监控。
5. 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不足在火灾发生时,如果缺乏紧急处理和应急预案,就可能导致火势无法及时控制,加大事故后果。
解决方法:化验室应当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紧急处理流程,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同时,应当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并确保人员能够熟悉并使用这些设备。
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近年来伴随着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试剂、玻璃器皿以及各种电器设备,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至关重要。
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的因素分析:
1、人为因素
化学实验中实验室人员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能力等,都影响着实验能否顺利、安全的进行。
所以人为因素是影响化学实验安全的主观因素,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2、操作方法因素
化学实验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违反操作规程或者操作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所以操作方法因素也是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的一个主观因素,必须对其进行严格规范。
3、化学试剂、样品因素
化学实验中用到的化学试剂的性质千差万别,防火防爆又是化学实验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各种不同的试剂,使用、处理不当就容易引起着火、爆炸和中毒等安全事故。
所以化学试剂因素是造成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物质因素,也是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的主要因素。
4、仪器设备因素
化学实验中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或操作失误,就容易引起着火、爆炸和触电等各种安全事故。
所以仪器设备因素也是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5、环境因素
在化学实验中一些环境因素,如:实验环境、水、电、气等,都可能影响到实验室中各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意外伤害,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实验室不当操作导致中事故的原因与安全培训重要性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实验室不当操作导致事故的原因与安全培训重要性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实验室涉及的材料和设备常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来探讨实验室不当操作导致事故的原因,以及强调实验室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1. 事故案例及其原因分析某高校化学实验室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a. 忽视规章制度:实验室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但相关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些规定的重要性,忽视了实验室的安全要求。
b. 不当存放危险品:实验室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品,但是这些危险品在存放时没有得到正确的分类、标识和储存,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c. 操作疏忽:部分实验人员对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操作不熟悉,或者疏于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导致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2. 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往往是可以预防的,而安全培训在预防实验室事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所体现的几个方面:a. 知识普及:通过安全培训,可以普及实验室安全知识,让实验人员了解实验室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
只有真正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在实验操作中避免风险,防止事故的发生。
b. 规章制度的强化:安全培训可以强调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让操作人员明确规定和要求。
这样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做到遵循规章制度,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c. 设备操作的培训:实验室中的许多事故都与设备操作不当有关。
通过安全培训,可以提供全面的设备操作培训,帮助实验人员正确使用设备,避免因操作疏忽而导致事故。
3. 实验室安全培训的策略和方法实验室安全培训应该采用全面的策略和方法,以确保实验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室安全培训策略和方法:a. 定期培训:应该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培训,不仅包括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还应该对老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更新培训。
对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摘要】高校化学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化学实验室在开展科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安全事故,比如有毒气体的泄漏、实验残留物引起的污染以及起火、爆炸等,这些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化学实验室中事故起因的判断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o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30-01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许多新发明、新发现的地方,同时,由于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集中,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集中,有些化学实验危险性高,有些实验中人为的不规范操作,这些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和预防对策应当引起师生的高度关注。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和老师的安全教育和操作指导,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
1.高校化学实验室中的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在高校化学实验中,以下几点会引发事故:图表1所示:1.1违反操作规范引发事故由于化学实验对操作的规范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有些同学对操作流程不够熟悉,违反操作规范,引发安全事故。
比如:点燃氢气实验中,必须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制取氢气时,装氢气的试管中容易进入空气,如果不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再点燃,那么极易引起试管及其它仪器的爆炸。
同时,取药品时要专匙专用,一定要按照实验规定的量量取药品,不能过量,也不能随意的进行药品的混合,否则容易引发爆炸。
比如取了红磷,然后又用同一个药匙去氯酸钾来加热制取氧气,这样容易引发爆炸。
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检验电路的保护装置,线路是否安全,导线与电器的连接等,检验电器是否能够安全运行。
如果电器有质量问题,要及时更换。
同时,按照规范流程操作电器,否则违规开启或操作电器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和火灾。
有些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做一些危险性高的化学实验,一旦操作不规范极易引起安全事故。
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原因1. 火灾事故的原因实验室火灾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实验操作不当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操作往往涉及到许多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质,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引发火灾。
比如,使用明火或者高温器具进行操作时,若操作不慎可能导致火焰蔓延引发火灾;或者在混合化学品时,若比例不恰当或者不注意加热、冷却等操作可能导致物质燃烧或爆炸。
1.2 电气设备故障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往往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支持,这些设备如果老化或者使用不当很容易引发火灾。
例如,电线老化、电器短路、过载等会导致电气设备着火。
1.3 存储不当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气体、易燃易爆液体等物质如果存储不当也很容易引发火灾。
例如,存放于高温环境、阳光直射或者靠近火源的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容易发生自燃或者爆炸引发火灾。
1.4 急救设施不足实验室中常用的紧急设施,如灭火器、紧急喷淋系统、紧急呼吸器等,如果数量不足或者使用不当也会影响灭火效果,进而引发火灾事故。
2.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发生,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预防措施:2.1 加强安全教育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化学品的性质、操作规程、紧急救援等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2 规范操作流程实验室操作需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禁用明火、精确称量、检查仪器设备完好等,确保实验操作时的安全。
2.3 定时检查仪器设备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老化或者使用不良的电气设备,降低电气设备引发火灾的风险。
2.4 严格管理物品存储严格管理化学品、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等物品的存储位置,避免存放于高温环境和靠近火源的场所,减少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2.5 完善紧急设施确保实验室中灭火器、紧急喷淋系统、紧急呼吸器的数量足够,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进行扑救和疏散。
综上所述,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预防实验室火灾事故需要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定期检查仪器设备、严格管理物品存储以及完善紧急设施,以减少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设施的损失,保障实验室运行的安全。
化学实验室事故及预防措施摘要实验室的安全是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救治处理措施,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化学实验安全。
纵观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会用到:水,电,煤气,各种易燃、易爆、有腐蚀和有毒的化学药品及仪器,如果马马虎虎,不遵守操作规则,不但实验会失败,还可能造成事故,不但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还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
安全是贯穿整个实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决不能麻痹大意。
对于学校而言,化学实验室中的安全问题及应急处理与防范应该引起我们师生的高度重视。
全国有若干的化学实验室由于条件限制,通风不良、存放药品较多、各种仪器设备年久失修,存在着很多的事故隐患,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除了改善实验室建设,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化学老师、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培养他们有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因素,应急处理,预防措施一、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类型及原因(一)注意使用水、电、气、火而产生的安全事故渗漏水灾:有些实验室分布安排不合理,精密仪器或药品实验室上层为学生实验室,当管理不善时,常有忘关水龙头或水管陈旧破裂,致使造成渗漏损坏下层实验室仪器药品而发生事故。
电器火灾:有些高校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年久失修,无人维护,常发生短路,防火能力差;操作人员用电不慎,违反操作规程开启或操作电气设备,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
压缩气瓶泄气爆炸:实验室常用到煤气、氧气、氮气等压缩气体,这些气瓶在搬运和使用时,如果烈日爆晒,猛烈碰撞,靠近高温热源,不慎泄漏等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等事故。
加热升温操作不慎失火事故:实验室经常使用煤气灯、酒清灯、电炉、马沸炉用于加热和升温而引起火灾事故也是常有的事。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实验室布局不合理导致火灾扩散的原因与建议改进措施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实验室布局不合理导致火灾扩散的原因与建议改进措施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本文将以实验室布局不合理导致火灾扩散的案例为例,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改进措施。
案例描述:某大学化学实验室在进行化学反应实验时发生了火灾事故。
初步调查显示,火灾起因为一位实验员操作不当,使得化学试剂发生了意外反应。
然而,事故的严重性主要源于实验室布局不合理,导致火灾迅速蔓延并无法得到及时控制。
分析原因:1. 实验室通风系统不足:实验室中的通风设施设计不合理,无法及时将有害气体排出,导致火灾发生后烟雾无法迅速排散,加剧了火势的蔓延。
2. 紧急疏散通道不畅:实验室内的紧急疏散通道被杂物堵塞,导致实验员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快速撤离,增加了伤亡的可能性。
3. 实验室布局不符合防火要求:实验室内化学试剂的存储位置与燃烧源(如酒精灯、点火器等)过于靠近,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建议改进措施:1. 加强通风设施建设:应根据实验室的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确保能够有效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减缓火势的蔓延。
2. 定期清理紧急疏散通道:实验室内的紧急疏散通道应定期清理,保持畅通,避免杂物堵塞,确保实验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撤离。
3. 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内的化学试剂应与燃烧源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发生意外反应导致火灾。
同时,在布局时需要考虑到紧急应急设施的设置,如灭火器、消防栓等的位置安排。
4. 增加消防设施:在实验室中增加消防设施的设置,如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等,以提高火灾的早期警示和扑灭能力。
5.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针对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应加强实验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实验室布局不合理是导致火灾扩散的重要原因。
通过加强通风设施建设、定期清理紧急疏散通道、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增加消防设施以及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等一系列的建议改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实验室火灾发生的风险,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化学品泄漏导致炸事故的原因与教训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化学品泄漏导致炸事故的原因与教训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化学品的特殊性质,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分析一起化学品泄漏导致炸事故的案例,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总结一些宝贵的教训,以提醒我们在实验室中加强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案例描述:某高校化学实验室中,一名学生在进行化学合成实验时,不慎将一种易燃化学品倒入了其他不相容的试剂中,引发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由于反应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热量和气体,实验器具发生爆炸,导致了一起严重的实验室安全事故。
事故造成了实验室设备的损毁,学生和教师受伤,并对实验室的正常使用产生了长期影响。
原因分析:1. 不了解化学品特性: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学生对化学品的特性和不相容性缺乏足够的了解。
在实验室中使用化学品前,应仔细阅读其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了解其特性、危险性等要点,并掌握各种化学品的相容性规则,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2. 实验操作不规范:事故中学生将易燃化学品倒入不相容试剂的操作违反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在进行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并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措施进行操作。
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 缺乏应急准备:在事故发生后,实验室的学生和教师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实验室应急预案的缺乏以及相关应急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使得事故的扩大化和后果的严重化不可避免。
在实验室中,加强应急准备和培训至关重要。
教训总结:1. 强化安全教育:实验室安全是每位从事科研与教学的人员共同的责任。
学校和实验室管理者应加强对学生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确保每个人都充分了解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安全知识。
2.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包括化学品管理、实验操作规程、事故报告与记录等方面。
判断题题目内容1. 1. 一般的实验室只要干净、卫生情况良好,就可以饲养动物或进行动物实验.错2. 2.教师应学习研究有关实验室安全的知识,同时在理论教学和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教会学生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相互救援、安全撤离。
对3.3。
早晨、中饭、晚上等几个人员稀少的时间段,要特别注意随手关门,确保实验室财产和个人物品的安全。
对4.4。
及时淘汰老化、性能不稳又具有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如冰箱10年以上,烘箱12年以上)对5.5。
在使用微波炉时,可以使用金属容器以及空载。
错6.6。
使用过的实验服脱下后,不得与日常衣服放在一起,也不得放在洁净区域。
对7.7。
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等利器应在使用后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进行置换处置. 对8.8.实验时,禁止用口吸方式移液. 对9.9.正在进行实验时,可带着防护手套接听电话. 错10.10。
要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做到地面、桌面、设备三整洁,减少安全隐患。
对11.11。
做实验时要爱护实验设备,同时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对12.12。
安全事故处理应本着先人后物的原则,果断地、坚决地快速处置. 对13.13.在清洁、维修仪器时,应先断电并确保无人能开启仪器. 对14.14.身边没有胶水胶棒时可以用口舔标签用以粘贴。
错15.15。
用手搬运重物时,应先以半蹲姿势,抓牢重物,然后用腿肌出力站起,切勿弯腰,以防伤及背部和腰.对16.16.因实验需要,仪器设备可以随便拆装。
错17.17。
实验室应对仪器设备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校验和检修。
对18.18.使用电子门禁的大楼和实验室,应对各类人员设置相应的级别,对于门禁卡丢失、人员调动或离校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办理报失或移交手续。
对19.19。
电炉、烘箱等用电设备在使用中,使用人员不得离开。
对20.20. 红外灯、紫外灯不得安装在木柜或纸箱中使用。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一(着火防范)着火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有机实验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
多数着火事故是由于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常见有机液体的易燃性二硫化碳,乙醚、石油醚、苯和丙酮等的闪点都比较低,即使存放在普通电冰箱内(冰室最低温-18℃,无电火花消除器),也能形成可以着火的气氛,故这类液体不得贮于普通冰箱内.另外,低闪点液体的蒸气只需接触红热物体的表面便会着火。
其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险,即使与暖气散热器或热灯泡接触,其蒸气也会着火,应该特别小心。
一、火灾的预防有效的防范才是对待事故最积极的态度。
为预防火灾,应切实遵守以下各点:①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当用明火加热易燃有机溶剂时,必须要有蒸气冷凝装置或合适的尾气排放装置。
②废溶剂严禁倒入污物缸,量少时可用水冲入下水道,量大时应倒入回收瓶内再集中处理。
燃着的或阴燃的火柴梗不得乱丢,应放在表面皿中,实验结束后一并投入废物缸。
③金属钠严禁与水接触,废钠通常用乙醇销毁。
④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⑤使用氧气钢瓶时,不得让氧气大量溢入室内.在含氧量约25%的大气中,物质燃烧所需的温度要比在空气中低得多,且燃烧剧烈,不易扑灭。
二、消防灭火万一不慎失火,切莫慌惊失措,应冷静,沉着处理。
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一般可以迅速灭火.1、常用消防器材化学实验室一般不用水灭火!这是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如纳)发生剧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上面,反而扩大火场。
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几种灭火器材。
(a)沙箱将干燥沙子贮于容器中备用,灭火时,将沙子撒在着火处。
干沙对扑火金属起火特别安全有效。
平时经常保持沙箱干燥,切勿将火柴梗、玻管、纸屑等杂物随手丢入其中。
(b) 灭火毯通常用大块石棉布作为灭火毯,灭火时包盖住火焰即成。
近年来已确证石棉有致癌性,故应改用玻璃纤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