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顿动物故事集阅读课
- 格式:pptx
- 大小:7.19 MB
- 文档页数:14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阅读指导课教案教材来源:《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野生动物的情感。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指导与导入a. 介绍《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b.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集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c. 教授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2. 第二课时:故事情节分析a. 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b.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
c.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3. 第三课时:角色扮演与口语表达a. 学生分组,选择喜欢的故事进行角色扮演。
b.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c.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 第四课时:创意写作a.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意写作,如续写、改编等。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写作成果。
c.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b.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野生动物。
c.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运用创意写作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5.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程度。
2. 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程度。
5. 学生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关注程度。
六、第六课时:小组讨论与分享1. 分组让学生就故事中的某一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发表意见。
3.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西顿动物故事集》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西顿动物故事集》阅读题(内容全,有答案)一、填空题1、作者西顿是加拿大国人,他有两种身份作家和猎人,但这两种身份都围绕着相同的主题――动物,他赢得了“世界动物小说之父”的美誉。
2、《西顿动物故事集》是加拿大(国家)著名博物学家西顿所著,是一部所写的著名短篇动物小说集。
3、《西顿动物故事集》分别讲述了美丽的大角羊克拉格;威尼派克狼;忠狗珍克的故事;搜寻公鹿。
4、号称“喀伦泡之王”的一头老暴是一只狼,它聪明并且凶残所以闻名于草原,因为它的伴侣“白姐“被杀,它才乱了方寸,中了猎人的圈套,最后伤心而亡。
5、“银斑”是一只最聪明、最强壮、最勇敢的乌鸦,它懂得如何生存。
6、我的爱犬宾狗,机智敏感,在作者被自己设下的捕狼机夹住,差点葬身狼口时,宾狗救了他,但宾狗还是死于食物中毒。
7、豁豁耳是一只兔子,它跟妈妈学本领,机智勇敢。
8、“疤脸母狐”,当它的孩子被人们捉住,又救不了时,就将自己的孩子咬死。
9、溜蹄的野马非常珍视自己的自由,一旦被人抓获,宁可死亡。
10、松鸡妈妈会利用树来保护孩子。
11、任性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粗角的任性,它的妈妈聪明羊成了美洲狮的晚餐;因为幼羊的任性不懂事,它的妈妈遭受史谷堤老头的一枪,虽幼羊逃离魔手,但它的妈妈却永远沉睡了。
12、任性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粗角的任性,它的妈妈聪明羊成了美洲狮的晚餐;因为幼羊的任性不懂事,它的妈妈遭受史谷堤老头的一枪,虽幼羊逃离魔手,但它的妈妈却永远沉睡了。
13、刚生下来不久就高大有壮硕,可头上长瘤的小羊,名字叫克拉格。
14、在动物的世界里,领导者大多不是由最有力气的雄性动物担任,反而大都是有年老的雌性动物担当。
15、甘达峰里这群落矶大角羊的领导者,却是一只年老而聪明的母羊。
16、史谷堤老头家里来了个牛仔名叫“利”,他特别喜爱狗、马之类的动物。
17、史谷堤老头和“利”带着三只训练有素的俄国猎狗,追捕大角羊。
《西顿动物故事的结局》群文阅读活动目标:1、采用“群文阅读”形式,促进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2、通过比较阅读感受西顿作品的悲剧结局,体会悲情情,引起心灵共鸣。
3、创编结局,感受结局对整个故事的意义。
活动准备:色1、课前阅读西顿动物小说《遛蹄的野马》、《泉原狐》、《信鸽阿诺》。
2、多媒体课件制作。
3、小组阅读单和小圆片。
活动过程:第一板块:聚焦结局,探究发现1、今天的阅读课,我们来读西顿的动物故事。
(出示题目《泉源狐》《信鸽阿诺》《遛蹄的野马》)这三篇文章都是西顿动物小说的节选。
因为篇幅很长,所以提前让大家读了,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情节。
2、介绍得不错,现在我们可以切入正题了,来聊一聊动物故事的结局。
(板书:动物故事的结局)3、用快速浏览的方式继续阅读这三个故事,重点关注结尾部分,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故事的结局,写在结尾处。
4、小组讨论故事的结局,完成小组阅读单。
任务单题目故事结局《泉源狐》毒子离乡《信鸽阿诺》葬身隼爪《遛蹄的野马》跳崖身亡5、组际分享:(选两组贴于黑板,预设《泉原狐》比较)6、故事的结局都已呈现在我们眼前,把这三个结局联系起来看看,再联系一下故事,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预设:相同点——主人公都可怜地死去,非常悲惨;都受到了人类的迫害;不同点——死去的方式各不相同;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也不同。
第二板块:结局背后,各述喜恶1、尽管死的原因不同、方式不同,结局却都充满了悲情色彩。
对于西顿这样的写法,作为一个读者,你喜欢吗?喜欢的用这个手势,不喜欢的用拳头。
2、跟与你观点相同的同学就近组合成三到五人的小组,去交流探讨喜欢抑或不喜欢的理由,看哪组理由最充分。
合作提示:◆说说理由。
◆整合理由。
◆写关键词。
3、组际交流,贴关键词,分享理由。
4、喜欢不喜欢,理由都很充分,都是你们真实的阅读感受。
有人是这样诠释西顿动物故事的悲剧结局的。
(链接资料:西顿动物小说充分尊重动物的个性,没有任何人为虚构。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1.2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1.3 教学材料《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原著、教学PPT、阅读记录表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本书简介《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是一部描绘野生动物生活的小说,作者西顿以其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动物们的生存现状和内心世界。
2.2 重点章节《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中的重点章节,如《狼王洛基》、《小熊温尼》等,通过这些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安排3.1 第一课时课程导入:介绍《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的作者、作品背景及本书的特点。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狼王洛基》章节,了解狼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3.2 第二课时内容讨论:分组讨论《狼王洛基》章节中的精彩片段,分享阅读心得。
阅读记录:学生完成阅读记录表,记录狼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等。
3.3 第三课时课程导入:介绍《小熊温尼》章节,引导学生关注小熊的成长过程。
阅读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小熊温尼》章节,了解小熊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3.4 第四课时内容讨论:分组讨论《小熊温尼》章节中的精彩片段,分享阅读心得。
阅读记录:学生完成阅读记录表,记录小熊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等。
3.5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阅读记录表、课堂讨论、课后实践活动等,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思考分析和实践应用方面的表现。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原著《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5.2 教学PPT5.3 阅读记录表5.4 课后作业模板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野生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动物生活产生兴趣。
6.2 引导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动物性格和行为的描绘,思考动物的生活困境。
《走进西顿小说分享真情故事》阅读教学导读课反思
教师:黄圣这堂阅读课通过选读西顿动物小说片段,品读重点语句,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以及流露出的动物的爱情、亲情、友情。
四十分钟时间里,我按照课堂导入,新课故事逐步推进。
我先讲读第一个故事,讨论交流,然后由学生朗读第二个故事,讨论交流,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阅读第三个故事,作好阅读记录。
由先扶到半扶再到完全放手,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次清晰,设计新颖。
但是一堂课下来,自己感觉有些地方不尽人意,特别是以下两点:
一:作为一堂导读课,教师语言说得不够准确,导读语言有些模糊。
学生把握不准老师的目的。
二: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前面导入时间太长,特别是汤旦熙讲故事,故事讲得时间长,语音又不清晰,大家也没听明白。
最后一个环节是最能体现学生阅读能力之处,可学生流于形式,可能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能静下心来阅读,拿起笔就完成记录任务。
《西顿动物故事》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前指导)一、指导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科学幻想小说的兴趣。
2.引导学生合理运用默读、略读和精读的方法,读懂主题型的作品。
3.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认识书中讲到的野生动物。
二、指导重点:1.了解作品背景,认识书中讲到的野生动物。
2.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三、课前准备:准备好《西顿动物故事》这本书,初步翻看。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著名的动物故事书籍。
(二)略读作品简介和前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西顿动物故事》是一部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是加拿大的作家西顿。
著名的博物学家、动物故事作家、画家,出生于苏格兰,六岁时举家迁往加拿大,开始研究大自然。
他举止怪异,长发披肩,衣衫褴褛,手持画板和笔记本,像幽灵一样出没于群山之中。
山野里的那段日子,造就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家。
根据那段经历,他出版了四卷本的《野生动物的生活》、论文《马尼托巴的鸟类》、短篇小说《温尼伯格之狼》和《沙丘牡鹿的踪迹》以及故事集《我眼中的野生动物》。
在书中,西顿描写了一些真实的动物,展示了动物的心理,表现动物的仇恨、寂寞、饥饿、痛苦等这些丰富的感情。
他抓住动物的生存斗争这个关键,突出了动物的个性,展示了动物的悲剧命运,也讴歌了生命的骄傲与尊严。
这本书奠定了他在博物学史上的地位,也为他赢得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友谊。
(三)默读目录,从书中找出对应的野生动物:1.四人小组一本书,默读目录,快速从书中找出相应的野生动物名。
2.全班交流与题目对应的动物名。
3.每组选择一个题目进行阅读,了解大致内容。
4.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话在全班介绍内容。
(四)精读,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1.选择第一个故事《喀伦泡之王老暴》,一起细细品读,找出你认为写得具体、真实、确切的语句。
2.交流中品读语句体会语言特色。
(五)回顾读法,课外阅读1.出示阅读主题型作品的方法2.你建议同学们读书时要注意什么?(1)读书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西顿动物故事》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
有人称赞《西顿动物故事》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的动物小说,不亚于任何一部描写人类社会与人类情感的世界名著。
”在书中西顿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了小起的动物世界,读来让人心惊、让人心生悲痛。
拿到这本书,我刚读几页就被“老暴”深深地吸引了,让人丢不下。
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这本书吧。
二、知识竞答,走进书籍西顿是个能读懂动物语言的人,在书中有许多我们前所未知的动物丛林生存之法则,你们都知道吗?通读全书的同学肯定难不倒你们?1、悬赏老暴的奖金高达多少美金?2、多利的女儿叫什么?3、老暴的前爪有多长?4、老暴一共杀了多少头牛羊?5、泉原狐的外号叫什么?6、宾果是怎么死的?7、老暴腿上的大伤疤是怎么弄的?8、银斑什么时候南下?9、宾果的语言中“咯——呜夫”表示什么10、野马最后被谁捉了?11、老暴最后被几架捕狼机夹住?12、母狐被人类捉住的母狐的孩子叫什么?13、银斑死在什么动物手中?14、豁豁被什么动物扯豁了耳朵?15、松鸡在几月疯狂病发作?16、红毛领妈妈有几个孩子?17、几月是松鸡的脱毛月?18兔子如何发电报?、19、领头母鹿生了几只小鹿?活了几只?20、狼群中的什么习惯一次又一次地使狼族安然无恙?21、巫利去追赶三百七十四只羊时,罗宾在干什么?22、狼的学名叫什么?23、兔子“扑腾”一声是什么意思?24、兔子快速的“扑腾扑腾”是什么意思?(全班共分四组,每组先必答四题,剩余题目再来抢答。
)看来,大家都用心读书了!三、分享故事1、这本书一共讲了哪几个故事?(出示):狼王老暴豁豁耳白兔乌鸦银斑宾果狗泉原狐黑野马黄狗巫利松鸡红毛领白驯鹿2、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动物的传记。
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简单介绍一下故事内容,并谈谈这个故事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生自由回答)喀伦泡的狼王老暴,身材高大,狡诈而强壮,蔑视所有的猎手,嘲弄所有的毒药,还有精心设计的捕狼机,都无法让老暴上当,似乎每一个圈套都为其所洞悉,而让他们平安走过。
西顿动物故事阅读教学设计一、导言西顿动物故事阅读教学是一种以动物故事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故事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西顿动物故事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动物故事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主旨理解、细节理解和推理能力。
3.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西顿动物故事,内容涵盖不同种类的动物和不同主题的情节。
2.教学内容包括故事的阅读、讨论和写作。
四、教学步骤1.预读:教师给学生呈现故事的标题和封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猜测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猜测故事的主要角色、情节和结局。
2.阅读:教师可以采用整体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边读边解释一些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阅读任务,例如回答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或者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
3.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就故事中的某个场景、某个角色或者某个主题展开讨论,例如他们喜欢的角色是谁、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等。
4.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写作活动。
可以要求学生重新编写故事的结局、写一篇关于故事的感想或者写一篇类似的动物故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例如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情感的表达。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教学进行评估:1.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写作活动来评估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书面表达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作业来评估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3.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来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扩展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互联网资源拓展西顿动物故事的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观看关于动物的纪录片、访问动物园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实际感受和体验。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的主题和情节。
提高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认识。
1.2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1.3 教学材料《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原著或改编版PPT或黑板教学卡片或图片1.4 教学时间共计10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课程导入(第1课时)向学生介绍《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的作者和背景。
引发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2 阅读理解(第2-4课时)选择《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中的一个故事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主题、情节和角色。
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回答相关问题。
2.3 讨论与思考(第5课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野生动物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讨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4 创意表达(第6-8课时)学生选择一种野生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篇关于该野生动物的故事。
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分享,进行评价和反馈。
2.5 总结与反思(第9-10课时)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分享,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三章:教学评价学生阅读理解练习的答题情况。
学生创意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质量。
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文章质量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原著或改编版。
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图片、视频或纪录片。
教学卡片或图片。
第五章: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笔记和思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意表达活动。
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反馈,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第六章:教学活动观察与描述6.1 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以及对野生动物的深入了解。
6.2 材料:野生动物图片或视频,观察记录表。
6.3 步骤:展示野生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填写观察记录表。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七章:小组合作创作故事7.1 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