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人们在河道修复工程中常常选择混凝土和预制砖等材料建设硬质化护岸,这种护岸虽然有很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要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护岸,并阐述了生态护岸的优点和建设生态护岸的原则与步骤。

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护岸;植物

天然的河流是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水体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功能。这种修复功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依靠与河道紧密相联系的水生、水岸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得来的。然而,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按自己的意志去“改造自然”,全世界约有60%以上的河流已被人工改造,包括筑坝、筑堤、裁弯取直等,许多河道被渠化,河流在纵向和横向均变成不连续。这些人为导致的变化使河流的形态多样性大大降低,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因此,应提倡进行生态护岸的建设,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生态护岸的概念与优点

1.1 生态护岸的概念

传统护岸仅侧重于某些功利价值如防洪、水运、灌溉等,有以下缺点:①沟渠化的河道改变了河流蜿蜒的基本形态,导致生境异质性降低,最终可能引起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②改变了水陆交错过渡段,改变了河床材料的透水性与多孔性等。③带来更大洪水隐患,迫使提高防洪标准,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回归自然、亲水、景观与文化等新理念不断涌现,以生态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流近自然治理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护岸(河堤)的概念。它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护岸与传统岸堤区别见表

表1 生态护岸与传统硬质护岸的区别

1.2 生态护岸的功能

①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②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如果在河道中形成浅滩和深潭,把岸线也做成不规则的,即有宽有窄,使护岸有陡有缓,扩大水面和绿地,与岸边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绿网络,增强岸边动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这样,就可以营造出多种多样的、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

③形成优美的风景。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而且可以通过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营造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2. 生态护岸的设计与建设

2.1 生态护岸的设计原则

2.1.1 稳定性原则

河流护坡的设计首先应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应对影响坡岸稳定的水力参数和土工技术参数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护坡的水力稳定性设计。

2.1.2生态和谐原则

生态护岸设计应与生态过程相协调,使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达到最小,尽量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河道边坡作为水体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带,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边缘效应,注意保持有效数量的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干扰。

2.1.3 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的河段由于水的流速,坡岸基质以及景观的要求不同等等,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类型的材料。譬如在水流湍急的河段,就要使用抗冲刷能力相对较强的材料来构筑护岸。而在水流较缓的河段则不需使用强度太大的材料,以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选择护岸植物的种类时应尽量选择本地的乡土物种,如从外地引进新的植物种类时,要充分考虑该种植物的生态习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生态入侵问题。

2.2 生态护岸的构建

生态护岸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坡岸的生态结构,在尽量保护其原有的

动植物物种和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修复。

这里是河流两栖动物及其他陆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应使用透水性能好的材料,上面覆土后,种植草、芦苇等护坡植被。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提高,三维植被网护坡、土工格室植草护坡、棕纤维生态垫等新型护坡技术陆续获得应用,这些技术能够加固坡岸,防止冲刷、保持土壤并可支持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成活率。

2.3 生态护岸的植被恢复

生态护岸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坡岸上植物的保护作用来实现的。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植物的根系可以稳固河岸保持水土,为水生动物提供生境,还可以过滤雨水中的沉淀物和营养物质,使其不会流入河水中造成污染。因此,生态护岸植物群落的恢复对整个生态护岸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坡岸植被的生态恢复时,恢复物种的选择和群落的空间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两大因素。

2.3.1 先锋物种的选择

先锋物种的选择是在对水生植物生物学特性,耐污性以及补偿点的研究基础上,筛选出几种具有一定耐污性、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物种作为恢复的先锋物种,同时为水生植物群落的恢复提供建群物种。物种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1)适应性原则,所选物种应对该流域的气候水文条件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2)本土性原则,优先考虑采用当地的原有物种,尽量避免引入外来物种,以减少可能存在的不可控因素。

(3)可操作性原则,所选物种的繁殖、竞争能力较强,栽培管理容易,

收获方便,又具有一定的经济利用价值。

2.3.2 植物群落的配置

植物群落的配置就是通过人为设计,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高效运行,达到恢复目标,即形成稳定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

从河道断面方向看,坡岸可从上到下分成坡顶、坡面和坡脚。生长的植物有陆生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就陆生植物从垂直方向看,又有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群落的生长和分布与水深有密切的关系,有的植物群落只能分布在浅水区;有的植物群落常分布在较深水区。因而在进行植物群落配置时,要按照不同的河水深度选择不同生活型或同一生活型不同生长型的水生植物。这些物种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能适应不同水深处的光照条件,以它们作为建群物种形成群落。

3.结束语

建设生态护岸对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正常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应该在确保护岸稳定性的基础上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尽量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河道景观,通过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河流重现清澈见底、鱼虾洄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筱媛.浅谈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岸设计[J].治淮,2007,(6):38-39.原则

2、陈明曦, 陈芳清,刘德富.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城市河道生态护岸[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1):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