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结构看聚羧酸系和萘系减水剂的性能差别
- 格式:pdf
- 大小:237.43 KB
- 文档页数:3
萘系和聚羧酸系外加剂在混凝土应用中的性能比较一、前言聚羧酸系外加剂是直接用化工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映合成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化学上可以分为两类,以主链为甲基丙烯酸,侧链为羧酸基团和MPEG(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聚酯型结构。
另外一种为主链为聚丙烯酸,侧链为Vinyl alcohol polyethylene glycol,聚醚型结构。
其作用原理为主链牢牢的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能够有效的阻碍水化反应提高其保塑性,枝链则包围在水泥颗粒四周,起到空间位阻与静电排斥的双重作用,这与传统外加剂通过静电排斥分散水泥颗粒的机理完全不同。
聚羧酸系外加剂具有其他系外加剂无法比拟的优势,除具有高性能减水(最高减水率可达35%)、改善混凝土孔结构和密实程度等作用外,还能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引气、缓凝、泌水等问题。
它与不同种类的水泥都有较好的相容性,即使在低掺量时,也能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并且在低水灰比时具有低粘度及坍落度经时变化小的性能。
但由于聚羧酸外加剂的合成条件相对较高,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因而聚羧酸外加剂的应用多在重大工程中使用。
随着聚羧酸外加剂应用技术的积累和生产工艺的发展升级,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和稳定性的提高,聚羧酸外加剂才开始有实质性的全面普及意义。
二、聚羧酸外加剂的性能指标根据试验计划,我们选用了以下四个供应商的聚羧酸外加剂样品与原有的两种萘系外加剂进行对比,。
各外加剂的相关信息及性能指标见表1:三、混凝土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根据我公司以往工程的混凝土等级强度分布及数量统计,我们有针对地由低标号到高标号选择C25、C40、C50、等3个强度等级的泵送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
其中水泥使用飞鹿P.O42.5R水泥。
粉煤灰使用乌石港Ⅱ级粉煤灰。
萘系外加剂使用原有的广州昌特FDN-2,而聚羧酸系外加剂分别使用广州昌特CT-D、广州建盛JS-1000、广东瑞安LS-JS等三种进行对比试验。
聚羧酸- 萘共聚型高效减水剂的性能研究水泥适应性好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坍落度损失大。
因此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高而且保坍性好,60min后坍落度几乎不损失,120min后坍落度损失低于10%[2],但该减水剂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偏高。
因此,作者结合上述两种减水剂的性能优点,合成了一种聚羧酸-萘共聚型高效减水剂WHJS,并与萘系、聚羧酸减水剂进行了性能比较。
Mx=2.6;石子:5~20mm,二级配;性能测试用聚羧酸减水剂(CoPoCa):德国麦斯特SP-8SL;萘系减水剂:β2萘磺酸甲醛缩合物(FDN),水电八局外加剂厂生产。
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在水灰比W∶C=0.35时分别测定掺有Co2PoCa、WHJS及FDN的水泥的净浆流动度,并与空白试验做对照。
ζ电位测量按照GBJ80测不同时间段的坍落度值,并将掺WHJS与掺FDN 的商品混凝土做坍落度的比较。
-1处是由C=O基伸缩振动产生的特征吸收峰,正常的C=O基峰应出现在1723.26cm-1附近,因为C=O基与SO3H基之间有氢键形成使峰的位置产生偏移;1200cm-1附近也有C-O的伸缩振动峰,因为减水剂溶液偏碱性,且减水剂分子中不可能含醚,故该减水剂分子中含有羧基;1600~1450cm-1段有芳烃的骨架振动峰;1118.30cm-1处是磺酸基的伸缩振动峰。
这就证明含羧基的聚羧酸前体长链分子接枝到了萘环上。
ζ电位测量ζ电位绝对值越大,水泥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就越大,净浆流动度就越大,经时性就越好[6]。
ζ电位值的主要因素是减水剂的结构和吸附量。
不同减水剂溶液的ζ电位值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空白试验时,水泥颗粒表面的ζ电位从+10mV下降到0mV,最后变为-7mV左右。
这是因为在水化初期铝酸盐[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水化使水泥颗粒呈正电,硅酸盐[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则使之带负电[7]。
由于实验时间为1h,因此这里的水化初期指的是诱导前期和诱导期(或静止期),C3S的诱导前期大约持续15min,C2S水化慢一些,诱导前期会长一些,C3A水化反应很迅速,它的诱导前期时间会因水泥中石膏的含量而定[8];当水泥与水开始拌和时,铝酸盐,尤其是C3A使水泥颗粒ζ电位值为正且较大,随后15minC3S 和C2S水化渐渐抵消铝酸盐的影响,故此阶段ζ电位值为正,并呈下降的趋势;15min后C3S和C3A进入诱导期,短期内不再水化,而此时C2S使水泥颗粒带负电的能力强过C4AF使之带正电的能力,因此ζ电位值下降加快。
各减水剂的区别
萘系减水剂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
缺点:减水率一般,冬季有结晶,影响施工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的优点:价格低于聚羧酸系减水剂减水率高于萘系减水剂无沉淀无结晶。
缺点:就是颜色过红,很多搅拌站都不愿使用!
聚羧酸减水剂的优点:与各种水泥的相容性好,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性能好,延长混凝土的施工时间。
掺量低,减水率高,收缩小。
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后期强度。
氯离子含量低、碱含量低,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
生产过程无污染,不含甲醛,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
聚羧酸减水剂主要表现在采用环保绿色化合成生产工艺,能够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促进绿色混凝土、低碳混凝土技术可持续发展。
缺点:很难做粉剂,保质期短(特别是夏季注意防腐),对水泥的适应性比较有限(对环境的敏感度高),原料成本高。
区别:减水机理不一样,聚羧酸以空间位阻斥力为主,萘系以静电斥力为主。
减水效果不同,前者除了有空间位阻斥力还有较强的引气隔离“滚珠”效应和降低固液界面能效应;后者以静电斥力效应为主,几乎没有其他对减水有利的效应。
通常前者掺量为0.05%~0.3%之间,减水率达25%~35%,最高可达40%;后者掺量为0.3%~1.5%,最佳掺量为0.5%~1.0%,减水率在15%~30%之间。
脂肪族减水剂系丙酮磺化合成的羰基焦醛,憎水基主链为脂肪族烃基高效减水剂以及适量缓凝、增强等组分复合而成,具有高效减水、缓凝、保坍和增强等功能。
产品对水泥适应性强,掺量1-2%,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高效减水和缓凝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减水率在18%到25%。
聚羧酸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混合后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萘系高效减水剂是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混凝土减水剂,各有其特点。
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坍性好、收缩率低、绿色环保等优点,但对混凝土其他原材料及环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且价格较高;萘系减水剂适应性较好,价格较便宜,但减水率一般。
能不能在拌制混凝土时,将两种减水剂复合使用,进行优势互补呢?大量文献表明,聚羧酸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是不能复合使用的,否则将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试验证明,聚羧酸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对胶凝材料粒子的吸附形态不同,故减水作用机理不同。
聚羧酸系减水剂为梳状高分子,减水机理为空间位阻作用。
其主链上所带的极性阴离子活性基团吸附在强极性的水泥颗粒表面上,具有亲水性的支链可以延伸进入液相形成较厚的聚合物分子吸附层,当水泥颗粒靠近时,吸附层开始重叠,即在水泥颗粒间产生位阻作用,使得水泥颗粒之间分散。
萘系减水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减水机理为静电斥力作用。
减水剂中的磺酸根离子就会在水泥粒子的正电荷钙离子作用下而吸附于水泥粒子,形成扩散双电层的粒子分布,使水泥粒子在静电斥力作用下分散,把水泥水化过程中形成的空间网架结构中的束缚水释放出来,使混凝土分散性提高。
当将两者复合使用时,减水率下降,混凝土流动性减小,坍落度经时损失加大,甚至混凝土的初始工作性已经无法满足。
究其原因,还是两者的减水机理不同所致:复合使用时,羧酸根离子与磺酸根离子存在竞争吸附现象,先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的基团就会对水泥颗粒的分散性起到主导作用。
与羧酸系的羧酸根阴离子基团相比,萘系中的磺酸根离子吸附速度较快,从而阻止了聚羧酸分子对水泥颗粒的吸附,使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塑化效应无法充分发挥,因此两者复合使用时往往效果不好,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聚羧酸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的对比测试1、和萘系相比,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少,减水效果好。
萘系高效减水剂用量为0.7~1.0%(折固),国外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1~0.15% (折固),国内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掺量为0.15~0.20%(折固)。
国外产品性能明显好于国内产品,但国内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国外产品。
表1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结果表2 不同高效减水剂混凝土试验结果2、和萘系减水剂一样,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仍然存在对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使用不同品种水泥,在混凝土其它组分相同的情况下,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最佳掺量相差甚远,最大可相差20~40%。
由于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价格较高,所以对水泥品种的优选应引起构件厂的高度重视。
国外产品对水泥的适应性更好些。
3、使用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新拌混凝土工作性好,不粘底,更易于振捣密实;初凝时间较快更便于抹面成活;早期强度增长快,脱模强度高。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对原材料质量波动,尤其是砂子含水率的波动适应性好,可以获得更稳定的混凝土制品。
4、在构件外观和控制裂缝方面,通过选择收缩较小的聚羧酸型外加剂,可以抑制或延缓表面裂缝的产生。
由于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好,混凝土离析和泌水现象大大减少,构件外观质量大大提高。
5、从经济角度分析,通过选择适应性好的水泥,可以做到混凝土单方成本基本不增加,甚至略有降低。
如果考虑节约蒸汽养护费等因素,使用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使用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单方混凝土可以节约水泥30kg左右,混凝土28天强度提高5~10mpa。
6、使用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的缺点是:在小坍落度情况下混凝土粘聚性较大,振捣不好会造成构件侧面小气泡较多。
通过使用专用脱模剂、消泡剂和粘度改性剂基本可以解决此问题。
结果表明,聚羧酸型减水剂的减水率远高于萘系减水剂,用聚羧酸型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小,而且对混凝土强度无不良影响。
在配制低水灰比混凝土时,加美乐素化工推荐您宜选用聚羧酸型减水剂。
浅析聚羧酸外加剂和萘系减水剂的优缺点前言两年多来我吴江市开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应用聚羧酸外加剂,配制C35-C50等各种混凝土,提供给大型厂房建筑工程及民用建筑工程,下面对聚羧酸外加剂在厂房、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基础底板、墙板、顶板等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一:原材料选用1):外加剂:根据对外加剂性能要求和试验结果决定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PCA®-1羧酸酸高性能减水剂。
外加剂技术指标见表:性能指标项目含固量% PH值密度g/mL 减水率% 1h经时变化量mm要求指标20.2×(1±10%)8.5±1.5 1.05±0.02 ≥25 ≤602):水泥(C):水泥采用苏州东吴水泥有限公司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较高。
水泥物理性能指标见表。
细度% 凝结时间min 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 强度Mpa初凝终凝雷氏夹3d 28d0.95 145 3 55 1.5 27.4 26.0 50.33):粉煤灰(F):細度小于15%,需水量比不大于105%,烧失量小于2.5%,昆山电厂的Ⅱ级煤灰4):矿粉(K):选用江苏友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S95比表面积410kg/m2。
5):碎石(G):采用湖州的5-25mm连续级配,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15%,压碎值指标≤10%。
6):砂(S):采用江西赣江低碱活性细骨料,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4-2.8,级配区为Ⅱ,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
在砂级配及细度模数不能满足情况时,配制过程中掺入一定量的细砂来填补整体孔隙率。
7):水(W):自来水。
二:混凝土配合比技术要点及试配a:能足够的保证胶凝材料,以确保混凝土大流动性和粘聚力。
b: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流动度。
c:在配合比设计中掺用PCA®-1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流动度。
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比较1、萘系减水剂拌合物坍落度损失较聚羧酸系减水剂快。
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在较高的掺量或较高用水量时也不会发生明显的离析、泌水,混凝土在模板中的沉降也较小,就稳定性指标来说,聚羧酸减水剂要明显好于萘系减水剂2、萘系减水剂的适应性较聚羧酸系减水剂强。
某一具体的聚羧酸系产品的“适应面”不及萘系产品。
萘系产品是由相同原材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结构性能相同的产品,聚羧酸减水剂是由不同种原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具有相类似分子结构的一类产品。
萘系产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品质和工艺条件的稳定性上,而聚羧酸产品的不同基于化学分子结构的不同。
具体到应用上,萘系产品对不同情况的适应性更多表现在最佳掺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或坍落度损失值的相对大小。
对于某一具体聚羧酸产品,情况截然不同:如果该产品能适应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状态会很好,坍损也小;若不能适应混凝土材料,则结果就不是程度的不同了,而可能是完全失效,这时必须换用另一种类型的产品才能解决。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特别是用北方原材料,可能原因是水泥矿物、微量元素或助磨剂等。
也就是说从“适应面”上说,某一特定的聚羧酸产品的适应性不及萘系产品。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拌合物含气量通常较萘系的大,气泡孔径也较大;聚羧酸产品拌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较萘系产品拌制的工作性一般要优异。
3、减水剂的掺量与减水率特性关系有的类型高效减水剂具有明显的饱和点,即当掺量较小,低于饱和点时,减水率较小;而当掺量达到饱和点以后,减水率不再增大,且拌合物会出现泌水现象。
聚羧酸系减水剂正属于这一类型减水剂,而萘系减水剂饱和点不明显,减水率随掺量增加逐渐增大,没有明显的拐点,且流动性随时间减小明显( 用5min 和60min 时检测流下时间的差异表示) ,即工作度损失较大。
应用聚羧酸系减水剂时,需要注意避开敏感区,即接近饱和点的掺量,或者说是减水率最大的掺量。
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比较一、混凝土减水剂概述及作用机理减水剂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减水剂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大于5%小于10%的减水剂称为普通减水剂,如松香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和硬脂酸皂等;减水率大于10%的减水剂称为高效减水剂,如三聚氰胺系、萘系、氨基磺酸系、改性木质素磺酸系和聚羧酸系等。
在众多高效减水剂中,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因其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性能良好、掺量低、不引起明显缓凝等优异性能,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减水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对水泥水化过程所起的一种重要作用。
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能使单位用水量减少;或在不改变单位用水量的条件下,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或同时具有以上两种效果,又不显著改变含气量的外加剂。
目前,所使用的混凝土减水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泥与水搅拌后,产生水化反应,出现一些絮凝状结构,它包裹着很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工作性,主要是指新鲜混凝土在施工中,即在搅拌、运输、浇灌等过程中能保持均匀、密实而不发生分层离析现象的性能)。
施工中为了保持所需的和易性,就必须相应增加拌和水量,由于水量的增加会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从而严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若能将这些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混凝土的用水量就可大大减少。
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适量减水剂,就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减水剂的憎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而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构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层吸附膜。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使水泥胶粒表面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于是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不但能使水泥-水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而且,能使水泥在加水初期所形成的絮凝状结构分散解体,从而将絮凝结构内的水释放出来,达到减水的目的。
聚羧酸减水剂与萘系的区别
萘系与聚羧酸
聚羧酸
(1)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率明显高于萘系减水剂,在达到相同减水率的情况下,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远远低于萘系减水剂,减水率可高达45%。
萘系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保坍性明显优于萘系减水剂,用聚羧酸减水剂配制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在1h后仍能到达泵送要求。
(2) 随着掺量的增加,聚羧酸减水剂的极限减水率远高于萘系,而萘系减水剂掺量在2.O%左右时已基本达到极限,这表明聚羧酸减水剂更适合配制低水灰比高强混凝土。
(3) 混凝土和易性优良,无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外观颜色均一。
用于配制高标号混凝土时,混凝土粘聚性好且易于搅拌。
(4) 产品稳定性好,长期储存无分层、沉淀现象发生,低温时无结晶析出。
(5) 聚羧酸减水剂主要表现在采用环保绿色化合成生产工艺,能够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促进绿色混凝土、低碳混凝土技术可持续发展。
综合起来,聚羧酸减水剂保塑性强,能有效地控制坍落度经时损失,而对混凝土硬化时间影响不大。
增强作用大,而且具有抗缩性,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因而比其他高效减水剂能够更大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萘系(1)萘系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反应不完全的甲醛和萘对环境都有一定的污染。
(2)成本低,价格来说相对于聚羧酸比较,便宜。
(3)萘系通常在施工当中,对材料相对适合。
(4)萘系从来都是塌损大,一般而言,掺量增大有助于降低塌损,但是萘系掺量稍微多一点就容易离析,所以材料不好的情况下很难调整。
希望能帮到你,不懂的可以问我:186********。
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应用摘要: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作为减水剂市场上的主要产品,在现代混凝土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两种减水剂的性能特点,使用中的优缺点以及在工程应用的实例。
关键词:掺量减水率碱含量坍落度适应性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基础性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
水利水电、高铁、桥梁、海港、隧道、地铁、核电工程中,混凝土都占有很大比重,其中掺加的外加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抗压强度、抗渗抗冻性能、耐久性及使用寿命。
下面系统介绍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1、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混凝土减水剂的品种:按照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混凝土减水剂分为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减水剂。
普通减水剂是指减水率为8%-14%的减水剂,主要是指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为减水剂的早期产品;高效减水剂是指减水率在14%以上和25%以下的减水剂,包括萘系减水剂、蒽系减水剂、洗油系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密胺系减水剂和氨基磺酸盐减水剂,萘系减水剂一直占据80%左右的市场,在超高强砼中,多与其他外加剂复合使用;高性能减水剂指减水率为25%以上的减水剂,主要指聚羧酸系减水剂,属于目前减水剂产品中的高档产品。
2.萘系高效减水剂的特点2.1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分类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简称萘系减水剂,根据其产品中Na2SO4含量的高低,可分为高浓型产品﹙Na2SO4含量<3%﹚、中浓产品﹙Na2SO4含量3%—10%﹚、低浓产品﹙Na2SO4含量>10%﹚。
目前大多数萘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厂都具备将Na2SO4含量控制在3%以下的能力,有些先进企业甚至可将其控制在0.4%以下。
该类型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较高(15%—25%),基本上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引气量低(<2%),提高混凝土强度效果较明显。
2.2萘系高效减水剂的临界掺量萘系减水剂优点之一是掺入高效减水剂的水泥浆体,有一个临界掺量,超过这一掺量继续掺加时,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不再增加,这一点称为饱和点,此时外加剂掺量称为饱和掺量,在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很好的情况下,在饱和点上增加减水剂掺量,可以在长时间内保持大坍落度。
聚羧酸减水剂的优缺点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是水泥混凝土运用中的一种水泥分散剂。
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大坝、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
化学上可以分为两类,以主链为甲基丙烯酸,侧链为羧酸基团和MPEG,聚酯型结构。
1、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优点同萘系、脂肪族、磺化三聚氰胺等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坍性好,90min内坍落度基本不损失或损失较小;(2)在相同流动性情况下,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较小,可很好地解决减水、引气、缓凝、泌水等问题;(3)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可以通过调节分子结构,制备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超减水剂,如:低温高早期强度型、零坍落度损失型、抗收缩型等。
(4)使用聚羧酸类减水剂,可用更多的矿渣或粉煤灰取代水泥,从而使成本降低;(5)合成高分子主链的原料来源较广,单体通常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烯丙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甲酯等;(6)分子结构上自由度大,外加剂制造技术上可控制的参数多,高性能化的潜力大;(7)聚合途径多样化,如共聚、接枝、嵌段等。
合成工艺比较简单,由于不使用甲醛、萘等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缺点聚羧酸系减水剂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缺点——产品性能的稳定性较差。
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缺陷是由于我国的水泥品种太多、掺合料复杂、聚羧酸制备工艺不成熟造成的。
(2)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缺点——在复配过程中,对引气剂、消泡剂的选择性较强。
通过试配实验及使用经验可以发现,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聚羧酸盐减水剂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选择合适的引气剂和消泡剂。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合成中,对聚合活性单体的选择性很大,不同的生产厂家可能聚合时使用的单体类型及合成工艺不尽相同,从而使得最终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在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链结构等方面都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其本身的引气性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聚羧酸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的对比高性能减水剂是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对混凝土耐久性越来越重视, 而耐久性的提高, 混凝土的水胶比往往需要降低, 但混凝土的流动性仍要求满足泵送施工要求, 因此减水剂除要求具有高的减水效果外, 还需要能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 而一般的高效减水剂往往达不到要求。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液体)是继木钙为代表的普通减水剂和以萘系为代表的高效减水剂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科技含量最高、应用前景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一种高效减水剂。
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代表当今世界技术含量最领先的减水剂产品。
经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比较表明,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技术性能指标、性价比方面都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新一代高性能减水剂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梳形分子结构,与水泥适应性好、掺量小、减水率高、配制出的混凝土保坍性好、和易性好等特点, 并克服了萘系减水剂在生产中带有甲醛等缺点, 特别适用于生产高性能混凝土, 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快速发展, 但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品种及占有率上看,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应用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对聚羧酸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的实验对比, 研究两种减水剂的性能特点如下:( 1)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率明显高于萘系减水剂, 在达到相同减水率的情况下, 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远远低于萘系减水剂;( 2)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保坍性明显优于萘系减水剂, 用聚羧酸减水剂配制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在1h 后仍能到达泵送要求;( 3) 随着掺量的增加, 聚羧酸减水剂的极限减水率远高于萘系, 而萘系减水剂掺量在2.0%左右时已基本达到极限, 这表明聚羧酸减水剂更适合配制低水灰比高强混凝土。
结果表明, 与萘系减水剂相比, 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更好的水泥适应性、掺量少、高减水率、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少、更适合配制低水灰比混凝土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