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信息公示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民用建筑节能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是指建设单位在房屋销售场所、施工现场等显著位置,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向社会公众公示民用建筑的节能性能、节能措施等相关信息。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让消费者在购房时能够清晰地了解房屋的节能情况,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首先,公示的内容应包括建筑节能的基本信息。
例如,建筑的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设计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能耗水平。
此外,还应公示建筑所采用的节能技术和措施,如外墙保温材料的种类和厚度、门窗的节能性能、采暖空调系统的类型和能效比等。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如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也应予以明确公示。
其次,公示的方式需要多样化且易于公众获取。
在房屋销售场所,应设置专门的展示区域,通过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展示节能信息。
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建设单位的官方网站上公布详细的节能信息,并提供查询和下载功能。
对于施工现场,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公示牌,让过往的行人能够方便地了解建筑的节能情况。
再者,公示的时间节点也需要明确规定。
在建筑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开始公示建筑节能的基本信息。
在房屋销售阶段,应将完整的节能信息向购房者进行公示,并在购房合同中明确相关的节能条款。
在建筑竣工验收后,还应对实际的节能效果进行公示,让公众了解建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节能目标。
为了确保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设单位应当对公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示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公示或者公示内容不真实的建设单位,依法予以处罚。
同时,鼓励公众对公示内容进行监督和举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为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是指建设单位在房屋施工、销售现场,按照建筑类型及其所处气候区域的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审核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把民用建筑的节能性能、节能措施、保护要求以张贴、载明等方式予以明示的活动。
第二条新建(改建、扩建)和进行节能改造的民用建筑应当公示建筑节能信息。
第三条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内容包括节能性能、节能措施、保护要求.节能性能指:建筑节能率,并比对建筑节能标准规定的指标。
节能措施指: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空调制冷、照明、热水供应等系统的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具体内容见附件一、附件二。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在施工、销售现场张贴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并在房屋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内容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第五条施工现场公示时限是: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后30日内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销售现场公示时限是:销售之日起至销售结束。
第六条建设单位公示的节能性能和节能措施应与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相一致.房屋买卖合同应包括建筑节能专项内容,由当事人双方对节能性能、节能措施作出承诺性约定。
住宅质量保证书应对节能措施的保修期作出明确规定.住宅使用说明书应对围护结构保温工程的保护要求,门窗、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设施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内容必须客观真实,不得弄虚作假.第七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变更建筑节能性能和节能措施的,建设单位应在节能措施实施变更前办妥设计变更手续,并将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报经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同意后于15日之内予以公示。
第八条建设单位未按本办法规定公示建筑节能信息的,根据《节约能源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第九条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按《关于试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的通知》(建科[2008]80号)执行,绿色建筑标识按《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科[2007]206号)执行。
建筑节能情况公示牌简介建筑节能是指通过改善建筑设计、材料使用、设备运行等手段,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提高建筑节能意识,促进节能环保的发展,建筑节能情况公示牌应运而生。
建筑节能情况公示牌以直观方式向公众展示建筑节能效果和成果,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1. 公示牌的作用建筑节能情况公示牌可以有效地传达建筑节能信息,对于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和参与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主要作用包括:•提高公众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公众参与建筑节能的积极性。
•向公众展示建筑节能成果,推动社会的节能环保发展。
•激发人们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兴趣,促进科技创新。
2. 公示牌的设计要素2.1 信息内容建筑节能情况公示牌的信息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建筑的节能等级或评价。
•建筑的节能量指标,如能耗、碳排放等。
•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和技术。
•建筑节能与环保方面的成果。
•公众节能参与的方式和建议。
2.2 图文并茂公示牌应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提升信息传递的效果。
可以使用图表、图片、文字和标识等多种元素,直观地展示建筑节能效果和成果。
2.3 易于理解公示牌应设计简洁明了,信息易于理解。
需要考虑公众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或复杂的数据。
可以使用常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让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节能信息。
2.4 突出效果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公示牌应设计突出的效果。
可以采用醒目的颜色、大字体、动画效果等手段,使公示牌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
3. 公示牌的放置位置建筑节能情况公示牌的放置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公众能够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
一般来说,公示牌可以放置在以下位置:•建筑主入口处或大厅。
•公共交通站点,如地铁站、公交车站等。
•公共场所,如商场、体育馆、图书馆等。
•政府机构大厅或办公区域。
•学校、大学或科研机构。
4. 公示牌的更新和维护为了保持公示牌的有效性和吸引力,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
关于印发《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的通知建科[2008]116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我部制定了《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六日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为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是指建设单位在房屋施工、销售现场,按照建筑类型及其所处气候区域的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审核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把民用建筑的节能性能、节能措施、保护要求以张贴、载明等方式予以明示的活动。
第二条新建(改建、扩建)和进行节能改造的民用建筑应当公示建筑节能信息。
第三条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内容包括节能性能、节能措施、保护要求。
节能性能指:建筑节能率,并比对建筑节能标准规定的指标。
节能措施指: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空调制冷、照明、热水供应等系统的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具体内容见附件一、附件二。
第1页共8页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在施工、销售现场张贴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并在房屋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内容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第五条施工现场公示时限是: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后30日内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销售现场公示时限是:销售之日起至销售结束。
第六条建设单位公示的节能性能和节能措施应与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相一致。
房屋买卖合同应包括建筑节能专项内容,由当事人双方对节能性能、节能措施作出承诺性约定。
住宅质量保证书应对节能措施的保修期作出明确规定。
住宅使用说明书应对围护结构保温工程的保护要求,门窗、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设施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内容必须客观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第七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变更建筑节能性能和节能措施的,建设单位应在节能措施实施变更前办妥设计变更手续,并将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报经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同意后于15日之内予以公示。
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使社会公众和房屋购买者、使用者了解和掌握建筑节能相关指标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定义)建筑节能信息公示,是指在建筑物施工、销售阶段,将建筑物按照建筑类型及其所处气候区域的建筑节能标准,根据审核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把建筑物的节能性能、节能措施、保护要求予以明示的活动。
第二条(公示的内容)节能性能:主要公示单位建筑面积年度能源消耗量指标以及建筑物用能系统的效率,并与建筑节能标准规定的参数进行对比。
节能措施:居住建筑的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中墙体、屋面、地面(楼面)、门窗(幕墙)所采取的节能措施;供热采暖(制冷)系统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公共建筑的节能措施除上述外,还应包括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节能措施。
具体内容按附件规定选择。
第三条(公示的范围)新开工或销售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进行节能改造的建筑面积超过 1000 平方米的既有民用建筑都应该进行建筑节能信息公示。
第四条(公示的方式)建筑节能信息通过在施工、销售现场张贴,在房屋销售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的方式予以公示。
施工单位应当将所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节能信息在施工现场主要入口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并在质量保修书中予以载明;房地产开发商应当将所销售房屋的建筑节能信息在销售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并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载明。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时,应在合同的“买受人所购商品房的基本情况”栏目,增设建筑节能专项内容,由出卖人和买受人对销售的商品房围护结构和用能系统的建筑节能信息内容依照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双方作出承诺性约定(详见附件)。
《住宅质量保证书》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各部位、部件保修内容与保修期”栏目,对围护结构墙体、屋面、地面(楼面)等保温工程和节能门窗(幕墙)的保修期,以及对供热、供冷系统、通风、照明系统的节能设备和调控、计量装置等的保修期作出明确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民用建筑节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公众对民用建筑节能信息的知情权,制定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旨在让广大民众清楚了解所居住或使用的建筑物在节能方面的情况,包括采取的节能措施、能耗水平等。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更加注重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也能引导消费者在选择住房或商业空间时,将节能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首先,公示的内容应当全面且详细。
这包括建筑的能源消耗指标,例如采暖、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能耗;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如墙体、门窗、屋顶的保温材料及性能参数;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如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系统等。
此外,还应公示建筑节能措施的简要说明,包括节能设计理念、采用的节能技术和设备等。
其次,关于公示的时间和方式也需要明确规定。
在建筑物的施工阶段,可以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向施工人员和周边公众展示建筑节能的相关信息。
而在建筑物销售阶段,开发商应当在销售场所显著位置公示节能信息,并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载明。
对于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物业管理公司应负责在小区公告栏或建筑物入口处定期公示能耗情况和节能措施的执行情况。
再者,为了确保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应当建立严格的监督和审核机制。
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开发商应当对所提供的节能信息负责,并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对于故意提供虚假节能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严厉的处罚。
同时,为了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公示的节能信息,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节能知识普及活动,通过宣传册、网络平台、社区讲座等形式,向公众解释节能指标的含义、节能技术的原理和效果等。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对节能信息的关注度,还能增强公众的节能意识,促进全社会形成节能的良好氛围。
另外,在公示办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类型和能源供应情况的差异。
民用建筑节能公示牌(施工、销售现场)
填表内容说明:
一、本表所填内容应与建筑节能报审表、经审查合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文件一致。
二、门窗类型包括:断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断热桥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窗、塑钢中空玻璃窗、塑钢Low-E中空玻璃窗、塑钢单层玻璃窗、其它
三、室内采暖形式包括:散热器供暖、地面辐射供暖、其它
四、热流量计方式包括:户用热计量表法、热分配计法、温度法、楼栋热量表法、其它
五、系统调节装置包括:静态水力平衡法、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散热器恒温阀、其它
六、空调冷热源类型包括:压缩式冷水(热泵)机组、吸收式冷水机组、分体式房间空调器、多联机、区域集中供冷、独立冷热源集中供冷、其它
七、热水供应方式包括:集中式、分散式
八、热水利用用能类型包括:太阳能、电、燃气、蒸汽、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