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三 染色织物色牢度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1.3测试方法
1.3.2上染百分率
采用残液浓度法在最大波长入一=611 nm下,测
定染色残液浓度,按式(1)计算染料上染百分率Cs]:上染百分率=(1一孚)×100% (1)
,10
式中:A。
——初始标准染液光密度;
A——染色t时间的染液光密度。
1.3.3 固色率
将染色后的样品用清水洗5 min,皂洗15 min(标
准皂液2 g/L,90℃),再用清水洗。
收集上述染色残液、水洗液和皂洗液进行混合,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
混合液和初始标准染液的光密度值,并按式(2)计算固色率【6j:
固色率:(1一卑)×100% (2)
m.,t0
式中-m,几——初始标准染液和混合液稀释倍数;A。
,A,——初始标准染液稀释m倍和混合液稀释
_rl倍后的吸光度。
1.3.4色牢度
耐洗色牢度参照GB/T 3921.1一199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在XD.C14水洗色牢度测试仪上进行;
摩擦色牢度参照GB/T 3920--1997(纺织品色
牢度试验耐摩擦牢度》,在Y571 B摩擦色牢度仪上进行。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方法一、概述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在色牢度各项目中,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色牢度三项。
衣物在穿着过程中要受到诸如摩擦、水浸、汗渍等因素的作用,染料和织物结合不牢固就会泳移到人体皮肤上,由于人体的汗渍和唾液中的催化作用,也能够促使染料分解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纺织品印染加工是一个化学处理过程,接触的化学品包括纤维原料、油剂、浆料、染料、整理剂和各种加工助剂,其中有些物质对人体也有害。
因此,除检测耐洗、耐光、耐摩擦这三项常用的色牢度项目外,还要加强耐水、耐汗渍、耐酸斑、耐碱斑、耐次氯酸漂白、耐过氧化物漂白、耐甲醛等色牢度的检测。
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产品标准的要求和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决定检测项目。
本节中评定色牢度使用灰色样卡,灰色样卡分变色样卡和沾色样卡。
变色样卡是用作检测变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0-1995);沾色样卡则是做检测沾色对比标准的样卡(符合GB/T 251-1995)。
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
灰卡是标准物品,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整洁,严禁用手触摸灰卡表面,使用后应装入灰卡保护袋内,注意避光、防潮。
印染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需用标准贴衬织物,标准贴衬织物分单纤维和多纤维两种。
单纤维贴衬织物只能测出试样对一种纤维贴衬的沽色性能,多纤维贴衬织物可以同时测出试样对多种纤维贴衬的沾色性能。
贴衬织物应存放在密封、避光、干燥的场所。
检测用水为三级水(GB/T 6151-1997中8.1),浓度以每升所含毫升数(mL/L)或每升所含克数(g/L)表示。
二、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GB/T 5713-1997)耐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各类纺织品颜色的耐水浸渍能力。
⒈检测准备⑴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具体如下:①如试样是织物,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一种制备:a.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正面与一块40mm×100mm的多纤维贴衬织物相接触,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试样。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及说明安姆特检测纺织品色牢度测试项目Color fastness to washing 水洗牢度Color fastness to rubbing 摩擦牢度Colo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 汗渍牢度Color fastness to water/ sea 水/海水牢度 Color fastness to chlorine water 氯水牢度水洗牢度常见纺织品水洗牢度测试标准包括: GB/T 3921-1997ISO 105 C06ISO 105 C10 (Replace ISO 105 C01-5)AATCC 61-2003(1A~5A)Nike/ Adidas standard水洗牢度◆ Machine 设备耐洗色牢度实验机◆ ContainerAATCC 61,1A-5AISO105 C10,etc 550ml1200ml水洗牢度实验室常用皂粉Standard Soap For ISO 105 C10 and GB/T testECE (B)<含磷>For ISO 105 C06 testWOB For AATCC testIEC<含荧光>For Nike test水洗牢度◆GB/T 3921.3-1997Composite Specimen Procedure Test Solution (preheated ±2℃) Specimen Multifiber Temp Time Soap Steel Balls Na2CO3L.R.4cm×10cm 4cm×10cmDW/TV 60℃ 30min5g/l --- 2g/l 50:1水洗牢度贴衬织物要求:由多纤或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组成。
单纤维的选择:1)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规定纤维制成;2)如果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
印染厂车间色牢度检测在印染厂车间中,色牢度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染料颜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可以确保印染品在使用和清洗过程中不会退色或溢色,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就印染厂车间色牢度检测的步骤、方法和意义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色牢度检测背景色牢度检测是指通过一系列试验来评估染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牢度。
这些条件包括摩擦、水洗、光照、汗液和各种化学品等。
色牢度测试可以帮助印染厂车间确定染料的适用范围,并为后续的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色牢度检测步骤1. 样品采集:从印染车间中随机选取染色后的织物样品作为测试样品。
确保样品来源广泛,能够代表厂内各种染料和颜色。
2. 试验准备: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将样品分为多个组别,每个组别使用相同的测试条件。
确保每个组别中样品的尺寸和重量相同。
记录每个样品的种类、染料类型和染色过程等详细信息。
3. 摩擦测试:采用摩擦刷或仪器进行摩擦测试。
一般可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种情况,通过摩擦次数的增加或摩擦力的增大,观察样品是否出现褪色或染料转移。
4. 水洗测试:将样品放入标准洗衣机中,按照特定的洗涤程序进行水洗。
根据国际标准,通常会进行多次水洗,观察每次洗涤后样品的变化情况。
5. 光照测试:将样品暴露在光照箱或自然阳光下,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确定暴露时间。
观察样品在光照过程中是否有褪色现象。
6. 其他测试: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汗液、化学品等其他条件的测试,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评估样品的色牢度。
7. 结果评定:根据测试过程中的观察和数据记录,对样品的色牢度进行评定。
通常使用国际上公认的色牢度等级作为评价标准,如色牢度1-5级。
第三部分:色牢度检测方法1. 瑞士五级法:根据国际标准ISO 105-X12,将样品与牢度标准布同时置于摩擦仪中,进行往返摩擦测试,通过比较样品和标准布的褪色程度确定色牢度等级。
2. 美国AATCC标准:根据AATCC 8、AATCC 61等标准,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对样品在水洗、摩擦、光照等条件下的色牢度进行评估。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有那些一.色牢度概念色牢度(Color fastness)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
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
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
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色牢度是指产品耐洗、耐摩擦性能。
所谓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最常用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及耐汗渍、耐熨烫、耐气候等项。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及产品标准来确定检测项目,如毛纺织产品标准中规定必须检测耐日晒色牢度,针织内衣当然要测耐汗渍牢度,而户外用纺织品(如遮阳伞、灯箱布、蓬盖材料)则当然要检测其耐气候色牢度。
包括:耐皂洗色牢度(小样)、耐摩擦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实际洗涤色牢度(成衣、面料)、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唾液色牢度。
二.如何测试色牢度?1.水洗色牢度: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经洗涤、清洗和干燥,在合适的温度、碱度、漂白和摩擦条件下进行洗涤,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测试结果。
其间的摩擦作用是通过小浴比和适当数量的不锈钢珠的翻滚、撞击来完成的,用灰卡进行评级,得出测试结果。
嘉峪检测网中不同的测试方法有不同的温度、碱度、漂白和磨擦条件及试样尺寸,具体的要根据测试标准和客户要求来选择。
一般水洗色牢度较差的颜色有翠兰、艳兰、黑大红、藏青等。
2.干洗色牢度:同水洗色牢度一样,只是水洗改成干洗。
3.摩擦色牢度:将试样放在摩擦牢度仪上,在一定压力上用标准摩擦白布与之磨擦一定的次数,每组试样均需做干摩擦色牢度与湿摩擦色牢度。
纺织品染色牢度检验流程与技术要求纺织品染色牢度检验是衡量纺织品染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基础要求。
下面将向大家介绍纺织品染色牢度检验的流程与技术要求。
一、纺织品染色牢度检验流程1. 样品准备:从染色成品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确保样品能代表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
2. 染色准备:根据产品的材质和染色要求,选择合适的染料和染色工艺。
在染色过程中,需要确保染色液的PH值、温度和时间等参数控制予以合理。
3. 染色操作:将样品放入染色机中,按照染色工艺进行染色操作,同时记录下必要的染色信息。
4. 样品洗涤:染色完成后,将样品取出,用清水洗涤去除多余染料和染色液。
5. 干燥处理:将洗涤干净的样品自然晾干或通过烘干机进行干燥处理,确保样品完全干燥。
6. 牢度测试:根据不同染色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牢度测试,包括洗涤牢度、摩擦牢度、水牢度和光牢度等。
7. 结果评定:根据牢度测试的结果,参考相应的标准,对样品的染色牢度进行评定,判断样品是否达到要求。
二、纺织品染色牢度检验技术要求1. 检测仪器:使用专业的染色牢度检测仪器,如洗涤牢度测试仪、摩擦牢度测试仪、光牢度测试仪等。
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 标准规范:检测过程需参照相应的标准规范,如GB/T 3920-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染色退色》、GB/T 5713-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染色变色》等。
3. 样品选择:样品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从染色成品中随机选取样品进行检测。
同时,要注意样品的尺寸和数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 检测环境:进行牢度测试时,必须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 记录和评定:在检测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测试条件和测试结果等。
根据标准规定,对样品的染色牢度进行评定,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6. 质量控制:在每次检测中引入控制样品和参照样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纺织面料色牢度检验流程及评估指标研究纺织面料的色牢度是指面料在使用或洗涤过程中,其色彩保持程度的能力。
色牢度检验是评估面料色彩牢度的重要指标,其结果直接影响到面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本文将研究纺织面料色牢度检验流程及评估指标,以期对纺织行业的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色牢度检验流程1. 样品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纺织面料样品,确保样品与实际产品一致,并对样品进行标记。
2. 样品预处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水洗、干洗、曝晒等,以模拟真实使用条件。
预处理条件需要根据面料的实际用途和洗涤方式来确定。
3. 取样切割: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切割成一定大小的标准试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重复性。
4. 色牢度测试:使用色牢度测试仪器,按照相关标准或方法进行测试。
通常包括以下几项测试指标:(1)干摩擦色牢度测试:使用干摩擦试验机,在一定力度和速度下,将试样与标准织物或研磨纸摩擦一定次数,然后根据颜色变化和标准灰卡对比,评估色牢度等级。
(2)湿摩擦色牢度测试:使用湿摩擦试验机,在试样与湿润的标准织物或研磨纸之间施加一定的力度和速度,进行摩擦测试。
通过比较试样与标准灰卡的颜色变化,评估色牢度等级。
(3)汗水色牢度测试:将试样与标准织物或研磨纸浸泡在模拟汗水中,一定时间后,根据颜色变化和标准灰卡对比,评估色牢度等级。
(4)热变色色牢度测试:将试样与标准织物或研磨纸进行热处理,例如烘箱处理、熨烫等,然后比较与标准灰卡的颜色变化,评估色牢度等级。
(5)光照色牢度测试:将试样暴露在模拟阳光光照下,一定时间后,通过比较与标准灰卡的颜色变化,评估色牢度等级。
5. 数据分析和评估:根据测试结果,对色牢度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然后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评估样品的色牢度等级。
二、评估指标研究色牢度检验中常用的评估指标主要有色牢度等级和色差。
1. 色牢度等级:根据国际或国家标准,将色牢度分为不同等级,通常为1-5级或1-8级,等级越高代表色牢度越好。
专家解读纺织品染色牢度相关标准及检测纺织品的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或印花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作用下的褪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色牢度好,纺织品在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色;色牢度差,则会出现掉色或沾色等情况,不仅影响穿着美观还会影响健康。
可以说纺织品的色牢度质量问题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黑色牛仔裤洗过两次后变灰色,脚底被新袜子染上颜色,白色打底衫被深色卫衣“污染”,真丝连衣裙洗过一次之后花色全无……这些色牢度相关的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也是消费者投诉的重要项目。
而从近年来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对纺织品和服裝的抽查来看,色牢度不好也是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依据有哪些?常见的色牢度检测项目有哪些?检测过程中有哪些疑难?对一些特殊的服装,色牢度如何判定?本期邀请纺织品检测专家,中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检验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王少辉解读纺织品色牢度相关的标准及检测。
1.纺织品的色牢度检测包括哪些项目?检测标准有哪些?其中,有哪些色牢度项目是所有纺织品必须要测的?哪些项目是针对特殊人群或特殊功能的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项目包含很多,技术规范或产品标准中经常考核的主要有:GB/T 5713—20__《耐水色牢度》、GB/T 3922—20__《耐汗渍色牢度》、GB/T 3920—2008《耐摩擦色牢度》、GB/T 18886—2002《耐唾液色牢度》、GB/T 3921—2008《耐皂洗色牢度》、GB/T 5711—20__《耐干洗色牢度》、GB/T 8427—2008《耐光色牢度》、GB/T 31127—20__《拼接互染色牢度》、GB/T 5714—1997《耐海水色牢度》。
纺织品必须要检测的色牢度项目在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GB 31701—20__《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两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做了详细规定,GB 18401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服用、装饰用和家用纺织品,色牢度检测项目包括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婴幼儿纺织产品);GB 31701—20__适用于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色牢度检测项目除GB 18401中的色牢度项目外,婴幼儿纺织产品和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还考核耐湿摩擦色牢度。
纺织品色牢度检测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是指对纺织品在各种使用条件下颜色是否脱落、渗透或迁移的程度进行测试和评估。
色牢度检测是保证纺织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色牢度测试的意义、测试方法和标准、检测设备以及结果的解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色牢度测试的意义色牢度测试是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色牢度是衡量纺织品颜色是否稳定的指标,涉及到纺织品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高品质的纺织品应具备良好的色牢度,以确保颜色能够长时间保持鲜艳、不褪色。
同时,色牢度测试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方式,消费者购买的纺织品应符合相关的色牢度标准,以避免因使用纺织品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或损害。
二、色牢度测试的方法和标准1. 湿擦色牢度测试:该方法测试纺织品在湿润条件下与均匀擦拭的织物接触后颜色是否脱落。
根据测试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湿擦色牢度测试和湿擦不可移色牢度测试。
湿擦色牢度测试主要适用于衣物和家居纺织品等常见的使用场景。
2. 干摩擦色牢度测试:该方法测试纺织品在干燥条件下与均匀擦拭的织物接触后颜色是否脱落。
干摩擦色牢度测试主要适用于鞋帽、手袋等与其他纺织品直接接触的情况。
3. 汗液色牢度测试:该方法测试纺织品在汗液条件下颜色是否脱落或迁移,模拟人体出汗情况下的佩戴环境。
汗液色牢度测试主要适用于运动服装、内衣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纺织品。
4. 水洗色牢度测试:该方法测试纺织品在水洗情况下颜色是否脱落或渗透。
水洗色牢度测试主要适用于衣物、床上用品等日常清洗的纺织品。
三、色牢度测试的设备色牢度测试仪器是进行色牢度测试的关键设备,在行业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可供选择。
常见的色牢度测试仪器有颜色脱落度计、刮胶测试机、摩擦颜色牢度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模拟纺织品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情况,准确评估颜色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结果解读和判定色牢度测试的结果通常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判定。
各国和行业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如ISO、AATCC等。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1. 引言纺织品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与外界环境或其他因素的接触,颜色是否会褪色或渗透到其他物体上的性能指标。
对于纺织品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了解和控制纺织品的色牢度非常重要。
因此,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成为确保产品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环节。
2. 纺织品色牢度的分类纺织品色牢度可以根据其与不同环境或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而进行分类。
常见的纺织品色牢度分类如下:•水洗色牢度:指纺织品在水洗过程中是否容易褪色。
这个参数对于经常需要洗涤的纺织品特别重要,如衣物和床上用品。
•物理摩擦色牢度:指纺织品在物理摩擦过程中是否褪色。
这个参数对于常需要与其他物体接触的纺织品,如坐垫面料和汽车座椅面料非常重要。
•光照色牢度:指纺织品在阳光或其他光源照射下是否褪色。
这个参数对于室外纺织品,如帐篷和防晒衣等非常重要。
•汗水色牢度:指纺织品在与人体汗水接触时是否容易褪色。
这个参数对于服装、运动装备等与身体直接接触的纺织品特别重要。
3. 纺织品色牢度的测试方法纺织品色牢度的测试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评估纺织品的色牢度性能。
以下是常用的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方法:3.1. 水洗色牢度测试水洗色牢度测试旨在模拟日常洗涤过程中的褪色情况。
测试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测试样品:从待测试的纺织品中选取适当大小的样品切割。
2.准备染色溶液:根据标准方法,配置染色溶液。
3.浸泡样品:将样品与染色溶液一起置于染缸中,进行预先浸泡。
4.开始洗涤:根据指定的洗涤循环和温度,将样品洗涤一定的次数。
5.干燥样品:在标准条件下,将样品晾干或使用烘干机干燥。
6.比较颜色:将洗涤前后的样品颜色进行比较和评估。
3.2. 物理摩擦色牢度测试物理摩擦色牢度测试旨在模拟纺织品与其他物体进行摩擦时的褪色情况。
测试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测试样品:从待测试的纺织品中选取适当大小的样品切割。
2.准备摩擦剂:根据标准方法,制备用于模拟摩擦的剂液。
实验二十三染色织物色牢度的测定染色牢度是指织物在服用或使用过程中染料能否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主要包括耐洗牢度、摩擦牢度、耐光牢度、升华牢度、汗渍牢度、熨烫牢度等。
【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耐洗牢度、汗渍牢度的试验方法。
其他牢度的试验方法时可查阅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实验原理】
用样卡评定染色牢度级别时,原样与试样并置,然后将样卡布样放在一个平面上,样卡在左面,布样在右面,眼睛距离平面约30-40cm,采用晴天北面光线。
视线与样卡平面近乎垂直进行比较评级。
以样卡色差程度与被测布样相近一级作为布样的牢度等级。
如果被测布样色差程度不好介于标准样卡的3级和4级之间,便可评定为3-4级。
【实验过程】
一、织物色牢度检验的准备
(一)试验用标准白布要求
1、漂白纯棉细布
其坯布规格为:32支×32支纱、313×307根/10厘米,经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但不加白,不上蓝),毛效在8-10厘米/30分,白度在80%以上的纯棉漂白细布(必要时可准备漂白粘胶合纤细
布)。
(二)样卡准备
1、日晒牢度蓝色样卡
它是用来评定织物耐光牢度,日晒牢度蓝色标准分为八个等级。
1级褪色严重,表示耐光牢度最差,8级表示耐光牢度最好,可视为不褪色。
2、褪色标准样卡
用五对灰色标准分别代表原样与试样相对变化的程度。
5级为褪色牢度最好,表示原样与测试样无差异,色差为零。
1级表示褪色最严重。
3、沾色标准样卡
用五对白色及灰色标准组成,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代表织物试验前后白布沾色的程度。
5级表示无沾色,即待测织物的白布沾色与标准白布无色差。
1级代表沾色最严重。
二、耐洗牢度试验
(一)器具、药剂及待测织物
1、器具:烧杯(400ml),温度计(100℃)
2、药剂:标准皂片、无水碳酸钠(c.p.)
3、待测织物:
(二)测试布样准备
在半成品或成品取样时应整匹布两端2米离布边5厘米以上处取样。
对于印花布样应包括同色位的全部色泽。
如果在一块试样中各种
色泽不能取全时,可分别取数块同样大小试样,使各种色泽均能取到。
剪取4cm×10cm待测布样一块,正面与贴附面积相同的标准漂白细布,用白线沿四周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待测。
对于纱线或散纤维的试样,可采取约等于贴附织物总量一半的试样平在与贴附织物大小相同的染不上色的织物中间沿边缝隙合,组成一个组合试样。
(三)测试操作步骤
将组合试样放入容器内,加入100ml(按浴比1:50)规定浓度温度的皂液,稍加搅拌,使布料湿润,在规定条件下处理30分钟(每10分钟搅拌一次),取出布样,在40℃温水洗一次,再用冷水洗耳恭听两次。
挤出水分,将试样与标准白布分开,在室温或在80℃以下烘箱内烘干,然后用皂洗褪色灰色样卡及白布沾色用灰色样卡分别评定皂洗褪色及白布沾色等级。
各种着色织物测试条件
(四)注意事项
1、根据织物着色用的染料不同,试验的温度可以有所不同。
2、标准皂片可以用合成洗涤剂和无水碳酸钠代替。
其代用量为5g/L皂片与合成洗涤剂4g/L及无水碳酸钠1g/L量相当。
三、、汗渍牢度试验
汗渍牢度在内衣中很是重视,所以内衣的质量指标无论是出口产品或内销产品汗渍牢度均要注明。
(一)器具、药剂及待测织物
1、器具:玻璃皿、玻璃片
2、药剂:24%氨水溶液,10%醋酸,变色及白布沾色样卡
3、待测织物:纯棉色布或印花布
(二)试样准备
取5cm×5cm试样一块,在正面缝隙合面积相同的标准漂白细布,两面用玻璃片夹好,备用。
(三)测试操作
将试样放在玻璃皿内,加入5g/L食盐及6ml/L氨水溶液,在37±2℃试液中浸30分钟,取出挤干,然后在上述溶液中加入10%醋酸2.8ml,按上述操作方法将试样浸透后,再在37±2℃试液中处理30分钟,取出挤干(不经水洗),分开试样与白布,在室温下晾干,分别用褪色样卡和沾色样卡评定布样的汗渍牢度。
四、实验报告
1、贴样
2、评定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