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与剧本 第三章 剪辑和蒙太奇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3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视听语言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视听语言》课程是专业拓展课程,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
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
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
1.2设计思路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职业要求,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突出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能运用视听语言进行表达。
本课程的学分为3,总学时为48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视听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建立蒙太奇化的分镜头脚本构思能力、影视作品鉴赏能力,在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使学生在进行创作和表达时,可以从抽象的文字思维转换为声画结合具象的影视语言思维,在影视创作过程中前期能写出有画面感的用镜头语言来表达的剧本、分镜头本,拍摄过程中具备准确落实视听语言要求,在后期剪辑过程中,运用视听语言思维进行影视作品的内容表达。
第三章剪辑和蒙太奇【学习要点】1.剪辑的叙事功能,剪辑如何通过时间造型强化戏剧性2.经典剪辑的原理和特征3.苏联蒙太奇理论的基本剪辑观念4.跳接的技术特点l”1 剪辑工作的意义一、分镜头拍摄和剪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剪辑,作为电影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剪辑的任务是什么。
剪辑的基本工作是把很多单个镜头组织为一个整体,每个镜头或声音都对影片的叙事、主题表达、整体效果有作用。
电影剪辑具有拼图游戏的性质。
剪辑师面对的是一条条在摄影机连续工作记录下的画面。
通过把一系列相关同场景镜头组织在一起剪接为一场戏,若干场戏的组织形成“连续场景”又可称为“段落”,这是电影叙事结构中的重要单位。
在拍摄一部影片时,制作者会拍大量的镜头素材,以不同的时间、不同光线、不同表演方式,所拍摄的镜头数量要远远大于成片的镜头数。
在剪辑过程中,导演和剪辑师面对的是好几本长的胶片,他们要从素材中选择一些喜欢的和适合的,而切掉其他不想要的镜头,这是对剪辑工作的最一般性的描述。
剪辑经常也被叫做“切”,虽然这是两个不完全一样的过程,剪辑指有智慧和美学性质的一种选择和组织,而“切”是一种实际的动作。
上边讲到的实际上是“切”,更复杂的是切的动作完成后的“剪辑”给整部影片的结构及其细节方面的表现能力。
剪辑对于完成一部电影有关键的作用,也是电影这个媒介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电影中时间、空间的控制和安排都完成在剪辑的过程中。
剪辑师能够决定哪些视觉形象可以呈现在银幕上,以及呈现的时间长短,剪辑工作更是一种时间的游戏,通过对观众的时间感的控制使影片具有的节奏和强度。
剪辑的工作包含如下的具体工作,每个工作在电影中有不同的的实际作用:选择需要的镜头——时间被剪裁决定镜头的长度——戏剧性强度、对观众情绪的引导安排镜头的关系(并置、平行、因果等)——讲述故事或表达思想二、时间游戏——剪辑对时间的造型功能电影里没有绝对时间,时间像其他视觉元素一样是能被制作者操纵、控制而实现意义表达的。
第7次课第二节电影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一.经典剪辑经典剪辑:以保持连贯性和强化故事戏剧性从而带入观众情绪的一系列功能性剪辑手法,其中一个最重要剪辑策略是“无缝剪辑”。
“无缝剪辑”的目的是让观众在电影放映时间内不离开电影的叙事情境,保持投入和情感卷入的状态。
二.主要拍摄和剪辑手法1.180度原则2.主镜头拍摄和三镜头法3.交叉、平行剪辑第三节苏联蒙太奇理论电影蒙太奇形式:1. 杂耍蒙太奇2. 理性蒙太奇3. 垂直蒙太奇第四节风格化剪辑一.概念:风格化剪辑就是打破电影普通叙事的连续性剪辑规则,使影片呈现为个人化的、反常规的镜头组接特点的剪辑形式。
1.法国“新浪潮电影”和非连贯剪辑2.跳跃剪辑第五节匹配的剪辑一.画面造型元素的匹配1. 景别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达到有层次地描述事件的目的。
景别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安排,符合人们观察生活的心里感受和逻辑,是常见的平铺直叙的方式。
如制造悬念,可以反响安排景别。
2. 影调色调前后镜头影调和色调的一致也是匹配的基本要求,在同一场景中,整体色彩趋势和用光应该接近一致,没有很大的反差,不至于让观众在观看时由于视觉反差而产生跳跃感。
二.包含运动的匹配1. 动作的匹配2. 节奏的匹配3. 方向的匹配三.位置的匹配四.视线的匹配五.小结: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经典剪辑的原理和特征;苏联蒙太奇理论的基本剪辑观念;跳接的技术特点和剪辑如何实现匹配。
六.作业:思考题:剪辑如何有效地在画面连接中引导我们的思考、联想和情感反应而使得影片连续和流畅?。
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考研重点笔记复习资料】影视视听语言绪论一、视听语言是“语言”吗1.视听语言到底是不是一门学科2.克里斯蒂安·麦茨①开创了电影第二符号学《想象的能指》②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术语:能指和所指)③{④“电影是短路的符号”⑤八大组合的:非时序性组合段、顺时序性组合段、平行组合段、插入组合段、描述组合段、叙事组合段、交替叙事组合段、线性叙事组合段。
3.视听语言的语言是影视艺术的技术表现方式的功能性比喻。
二、怎么学习视听语言1.看片2.感觉、理解、记忆画面形象三、.四、什么是视听语言1.有意义的形象具有分析意义的影像;有选择的、鲜明特征的、形象凸显的。
2.叙事性的视听语言视听语言要利用画面中的场景、细节、事件讲述故事。
3.表现性的视听语言视听语言通过镜头间的组接用极主观化的方式表现现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4.象征性的视听语言!用可感知的形象,比喻某种抽象的思维、概念、情感、意境5.视觉构成画面、镜头、运动、光、色、构图、角度、场面调度、造型等等。
五、课程相关性和目的性六、课程内容框架1.视听语言基本元素、规律2.类型化的电视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学习要点第一节景别一、景别的概念1.景别是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2.景深是从纵深空间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3.远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4.作为造型元素:景别意味着距离;景别暗示着银幕空间作为叙事手段:景别交代特征;景别强调细节。
5.二、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根据拍摄对象:物;人1.大远景概念: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宽度和广度,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作用:适用于表现大的空间、环境、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展现多层次景物。
影片结尾、动作结束、情绪远离。
情绪的超脱、气氛的宏大、交代故事环境。
2.远景概念: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第三章剪辑和蒙太奇第三章剪辑和蒙太奇目录(一) 剪辑工作的意义 (2)1.剪辑: (2)(二) 电影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 (3)1.经典剪辑: (3)2.180度原则: (3)3.三镜头法: (3)4.交叉、平行剪辑: (4)(三) 苏联蒙太奇理论 (4)1.苏联蒙太奇理论: (4)(四) 风格化剪辑 (5)1.跳跃剪辑 (5)(五) 匹配的剪辑 (6)1.匹配剪辑: (6)(一)剪辑工作的意义1.剪辑:463剪辑edit指对素材的一种选择和组织,也经常被叫做“切”,“切”是一种实际的动作,更复杂的是在完成切的动作后,“剪辑”带给整部影片的结构及其细节方面的表现能力。
导演要对影片想建立的结构与节奏提出基本要求,并将其传达给剪辑师。
大部分导演都比较依赖于剪辑的后期创作,有的导演自己也担任剪辑,或者和剪辑师一起工作。
从表面上看,电影此时在时间上是拼贴起来的,因为无关的镜头从这个过程(包括完整的拍摄时间)中切掉了,选择好的镜头用电影的语法手段结合在一起。
沃尔特默奇在其谈论剪辑的著作《眨眼之间:电影剪辑的奥秘》中提出,剪辑师在选择剪切点上要同时满足六个条件:情感、故事、节奏、实现、二维特性和三维连贯性。
剪辑对于一部电影的完成至关重要,他是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最为独特的技巧,电影中的时间、空间控制和安排都要在剪辑工作中完成。
剪辑的工作包括如下具体内容,每个工作在电影中都具有不同的实际作用:(实际作用在简答题中)1)选择需要的镜头——裁剪实践;2)决定镜头的长度——控制戏剧性强度,引导观众情绪;3)安排镜头关系(并置、平行、因果等)——讲述故事或表达思想。
(二)电影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1.经典剪辑:260并非指一种单独的剪辑技术,而是指在好莱坞经典电影叙事中使用的以保持连贯性和强化股市戏剧性从而代入观众情绪的一系列功能性剪辑手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剪辑策略是“无缝剪辑”。
“无缝剪辑”的目的是让观众在电影放映时间内不离开电影的叙事情境,保持投入和情感卷入状态。
第7次课
第二节电影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
一.经典剪辑
经典剪辑:以保持连贯性和强化故事戏剧性从而带入观众情绪的一系列功能性剪辑手法,其中一个最重要剪辑策略是“无缝剪辑”。
“无缝剪辑”的目的是让观众在电影放映时间内不离开电影的叙事情境,保持投入和情感卷入的状态。
二.主要拍摄和剪辑手法
1.180度原则
2.主镜头拍摄和三镜头法
3.交叉、平行剪辑
第三节苏联蒙太奇理论
电影蒙太奇形式:
1. 杂耍蒙太奇
2. 理性蒙太奇
3. 垂直蒙太奇
第四节风格化剪辑
一.概念:风格化剪辑就是打破电影普通叙事的连续性剪辑规则,使影片呈现为个人化的、反常规的镜头组接特点的剪辑形式。
1.法国“新浪潮电影”和非连贯剪辑
2.跳跃剪辑
第五节匹配的剪辑
一.画面造型元素的匹配
1. 景别
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达到有层次地描述事件的目的。
景别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安排,符合人们观察生活的心里感受和逻辑,是常见的平铺直叙的方式。
如制造悬念,可以反响安排景别。
2. 影调色调
前后镜头影调和色调的一致也是匹配的基本要求,在同一场景中,整体色彩趋势和用光应该接近一致,没有很大的反差,不至于让观众在观看时由于视觉反差而产生跳跃感。
二.包含运动的匹配
1. 动作的匹配
2. 节奏的匹配
3. 方向的匹配
三.位置的匹配
四.视线的匹配
五.小结: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经典剪辑的原理和特征;苏联蒙太奇理论的
基本剪辑观念;跳接的技术特点和剪辑如何实现匹配。
六.作业:
思考题:
剪辑如何有效地在画面连接中引导我们的思考、联想和情感反应而使得影片连续和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