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专题3.2.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练)(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660.24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156)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①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粒子的电性④原子核⑤电子层数⑥最外层电子数⑦核外电子总数A.②④⑤B.③④⑦C.①④D.①③⑤⑥2.如图是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是金属原子B.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D.该粒子可表示为Cl+3.填写下表。
4.课堂上,老师给出了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有三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甲同学:C的质子数与核电荷数都是17。
乙同学:A、B、C、D都是原子。
丙同学:B与C的化学性质相似。
(1)你认为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其理由是。
(2)上述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填字母,下同),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5.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A粒子的符号是。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填字母代号)。
6.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c、d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7.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7C.容易得到电子D.有3个电子层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具有固定的轨道B.电子在核外经常出现的区域称为电子层C.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D.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9.原子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可见,原子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原子核外有密切关系。
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A. B. C. D.11.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原子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12.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课时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和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2、了解原子结构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重点】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学习难点】原子结构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1.原子的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
2. 现在发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最少的有层,最多的有7层。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个)。
3.用可以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
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
4.人们认为最外层具有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原子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十分密切。
模块二合作探究学点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导入新课: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大但体积小,核外广大的空间被电子占据,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小组讨论: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归纳小结:核外电子是排布(或运动)的。
电子层: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学点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画法:画圆圈,标核电,弧线呈扇面,数字一条线。
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学点三原子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小组讨论:1.什么叫做相对稳定结构?2.原子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有什么关系呢?3.学习书上表格4.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决定。
模块三形成提升1.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微粒。
()2.相对稳定结构是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的结构。
()3.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4.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
知识点一、相对原子质量
1.【2014届江苏省东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
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故选D
考点:原子中的几个等量关系
2.重水的重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重
氢分子由两个重氢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C.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D.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
【答案】A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氧气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答案】C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
4.下图形象说明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碳12原子象西瓜一样大
B.氧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的1.4倍
C.碳12原子质量比氧原子质量大
D.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是1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原子大小主要跟原子电子层数有关,原子十分微小,不能说碳12原子象西瓜一样大;故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氧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的4/3 倍,故B 错误;C、根据图示可知:碳12原子质量小于氧原子质量,故C错误;D、根据图示可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相当于16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的质量,所以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是16;故D正确;故选D.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
5.已知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而一个氯原子的质量是5.885×10-26Kg,求氯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35.43
【解析】
试题分析: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
用公式表示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
可,即氯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二、离子的形成
1.【2014届江西省吉安市六校九年级下学期联考】某阴离子的结果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 B.10 C.12
【答案】A
考点:粒子结构示意图
2.【2014山东省沂水县九年级一模】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10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 C.该离子是阳离子D.该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应有13个电子,错误,
B、从结构示意图可看出,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正确,
C、当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为阳离子,故该离子是阳离子,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故该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稳定结构,正确,故选A
考点: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3.【2014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6月适应性考试】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⑤
A.③⑤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B.①⑤两种粒子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C.②④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④属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答案】B
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
4.【2014天津市宝坻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
是()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错误,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正确,
C、核外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层运动,能量越低,离核越近,所以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
量应高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错误,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故选B
考点: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
5.【2015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是金属元素
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X和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答案】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识点三、构成物质的微粒
1.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D.它们含有不同的分子数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存在有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虽然不同,但构成物质的
基本微粒是相同的,只是微粒间的间隔不同而已。
A.液态氧和氧气的状态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错误;B.液态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分子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错误;
C.液态氧和氧气
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即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正确; D.液态氧和氧气只是氧气的两种不同的状态,在氧气
与液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分子数目当然也不变,错误。
故选C
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
2.下列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是()
A.糖水B.食盐水(氯化钠溶液)
C.海水D.蒸馏水
【答案】D
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
3.将点燃的硫伸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同时盖严瓶盖,假如氧气和硫刚好完全反应,则集气瓶里所得
的气体物质是()
A.由原子构成B.由离子构成C.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由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物质.硫与氧气恰好
完全反应,则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故选D 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
4.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
C.氧原子D.氧分子
【答案】A
【解析】
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