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学科。
它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包括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教学和高等教育评估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等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汇总。
1. 高等教育的概念和特点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学教育基础上,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学校教育。
其特点包括普及性、开放性、多元化和国际化等。
2. 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罗马和中国等文明古国。
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高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并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3. 高等教育的分类高等教育可以按照学科门类、教育层次、办学类型和学历授予等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学科门类可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农科等;按照教育层次可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根据办学类型可分为普通高校、军事院校、职业院校等;按照学历授予可分为学士、硕士、博士等。
4.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
其任务包括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5.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确保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建立的。
它包括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高等学校品牌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6. 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面授教学、远程教育、在线教育和继续教育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等新兴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7.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为了加强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包括留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8.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大众化、多元化、精细化和国际化等方面。
第一章绪论1了解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学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以完成中等教育学业的成年人为培养对象,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进行的高深学问的研究、生产、传播、应用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活动。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现象中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试析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我们认为,界定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首先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下位学科,在整个教育科学系统中,高等教育学属于应用学科或分支学科;但就高等教育科学体系而言,高等教育学则是统领干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史等学科之上的学科,它要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一般问题,就此而言则属于基础学科。
其次,要照顾到目前教育基本理论建设的现状,即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不足。
在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并不矛盾。
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看,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两者缺一不可。
当然,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高等教育学的应用性质是其主要方面。
正如潘摄元先生所说,“高等教育学就其本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说,即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任务,又有以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性理论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因此,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以应用性为主,兼顾其基础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探索领域。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现象中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既不是泛泛的高等教育现象也不是高等教育规律的应用,而是透过诸多的高等教育现象表现出的特殊矛盾与发展规律。
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要遵循两大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教育与人的关系。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P4)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P1)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P24)层次结构: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教育水平及其受教育者的构成状态,是一种纵向结构。
因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办学水平或学术层次,所以又称为水平结构。
(P24)体制结构:指宏观上高等学校的办学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
它反映了高等教育行政主体、办学主体、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
(P25)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是一种横向结构。
它主要表现为校、系、科、专业的结合形式。
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
(P26)形式结构: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办学形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
(P27)能级结构:所谓能级,即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研开发方面所具备的现实或潜在的能量级别。
能级结构又称院校结构,主要指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P27-28)地区结构: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情况,即高等学校的数量、机构、类型、层次等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故又称为区域结构。
(P28)高等学校微观结构:高等教育微观结构往往是对高等学校中相关要素的分析,是关系到学校层面的活动。
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等。
(P28)高等学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高等学校内课程的组合、联结方式。
课程结构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
由于各国各地区培养目标不一样,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也是复杂多样的。
按照专业深化的层次,大学的课程分为普通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
(P29)高等学校师资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是高等学校中教师群体的学历、年龄、职务等要素的构成状态。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学及其特殊性一、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型培训。
”《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面向中学后研究的培训。
”1.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始自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
2. 现代高等教育是源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教育。
3. 一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的定义高等教育学是指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具有自身特殊规定性的学科。
三、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既具有教育的一般性,又具有其特殊性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1. 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等教育法》)2. 性质:专业教育、精深教育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1. 学术性、专业性、专门性、高深性2. 创新性3. 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的一体化4. 教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三)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1. 思维的深刻性与创新性2. 情绪与情感内容的丰富化3. 学习动机多样化4. 意志力持久稳固(四)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特殊性1. 教师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2. 大学生亚文化四、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包括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比较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史。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1. 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2. 历史发展3. 地位与作用、目的与功能4. 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5. 高等教育制度6. 高等教育结构与管理体制7. 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8. 高等教育评9. 其他:大学教师、教育过程高等教育学的历史与学科性质一、高等教育学的历史1. 1978年5月,我国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1.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可以从二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1.国外高等教育的演变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一般认为公元前393年,柏拉图在雅典开办的“学园”是,也是西欧最早的学术研究机关。
欧洲中世纪第一所大学——1231年得到承认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
萨莱诺大学设在意大利的萨莱诺,先是一所医学校,11世纪初成为医学研究中心。
1231年得到政府承认。
11世纪末出现的博洛尼亚法律学校以研究法学著称,1158年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颁布敕令的保护, 遂发展成为博洛尼亚大学。
法国的巴黎大学始建于12世纪末,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正式形成于13世纪初。
1215年,得到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正式承认。
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168)和剑桥大学(1209)德国海德堡大学早在1386年设立.美国的大学出现得更晚,最早的是建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科,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在具备了文科的基础上学习被誉为是“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柏林大学。
1810年,由德国普鲁士内务部教育厅厅长威廉.冯.洪堡创办,并确定了“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方针。
现在,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商代的“右学”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
春秋战国时代,齐桓公创立的“稷下学宫”是整个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也是当时历史影响最大的高等学府秦朝统一中国后,教育制度一度被破坏。
第一章绪论1.高等教育学特点:①高等教育学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学制上与中等教育衔接,且在层级上要高于中等教育②高等教育是在专门的机构中进行的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③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心理和身体发展基本成熟的成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年龄在20岁左右。
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以完成中等教育学业的成年人为培养对象,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进行的高深学问的研究、生产、传播、应用和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活动。
3.高等教育的学科性质的界定因素:①高等教育的学科定位。
高等教育是教育学的下位学科,基础学科②要照顾到目前教育基本理论建设的现状,即普通教学对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不足。
2、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以应用性为主,兼顾其基础性。
5.高等教育现象,是指一切高等教育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
高等教育现象是复杂多变的,并且构成了一个系统。
3、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既不是泛泛的高等教育现象也不是高等教育规律的应用,而是透过诸多的高等教育现象表现出的特殊矛盾与发展规律。
7.教育要遵循的两大规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8.高等学校最早、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才。
(中世纪大学)9.高等学校出现的第二个社会职能:科学研究. 以洪堡建立的柏林大学为标志。
10.高校第三个职能:社会服务。
(威斯康星大学,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最完善、影响最大,所以人们把高校积极服务社会的精神称作“威斯康星精神”)4、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一、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二、发展科学技术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
三、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直接的社会服务也是高校的职能之一。
5、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理念,正确认识高等教育事业。
二、有助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的素养。
三、有助于推动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6、学习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二、要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一、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高等教育的现象、规律、特点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
它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师角色、学生发展等。
二、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理论1、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般会经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问题。
2、高等教育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这三个功能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
3、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该理论主要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包括组织结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
4、高等教育评价理论:该理论主要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包括学生学业评价、教师工作评价、课程评价等。
三、高等教育学的主要问题1、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如何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高等教育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
2、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涉及到招生政策、助学政策等多个方面。
3、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如何让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涉及到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
4、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问题: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率,也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涉及到组织结构、人事制度、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
四、高等教育学的未来趋势1、更加注重质量:未来,高等教育学将更加注重质量的研究和提高。
这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多个方面。
同时,如何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2、更加注重公平: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这涉及到招生政策、助学政策等多个方面。
同时,如何建立完善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生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2、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3、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高等教育的运行状态和基本发展规律(1)运行状态: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思想◆教育活动: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实践形态◆高等教育事业:以高等教育活动为中心和基础,对高等教育活动进行的组织、规范、评价和领导。
是高等教育的制度形态◆高等教育思想:反映人类对高等教育认识和探索,是高等教育的观念形态,(2)基本发展规律:◆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3、联系实践谈谈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论述题(1)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高等教育历来是以培养高级人才为根本使命的,高级人才作用的发挥,对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社会的改革、历史的推进是举足轻重的。
高校教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体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转换,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结构和功能理论、目的及实现途径、高校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理论等的学习,有利于我们从根本上提高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从而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方向、心中有数、信心百倍。
(3)有利于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通过对高等教育学中的有关意义、原则、过程、方向等内容的学习,对于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活动的规范和质量,深化强化科研教研等都有重要意义,从而提高我们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技能。
4、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各要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等等5、高等教育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教育决策、管理结构、教育资源、教育技术、教育政策及其影响的学科。
它还研究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以及有助于高等教育建设和管理的其他问题。
高等教育学综合运用有关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和劳动经济等学科,旨在解决高等教育领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发展问题,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的方方面面的理论舆论、行政规定和改革政策。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工作分成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改革方向的研究;以及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等研究。
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立有效的教育政策,以实现社会及经济效益,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的重要目标。
高等教育学在我国的发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们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
我国高等教育学需要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有效发展。
同时,也要将高等教育学与个性化的培训技能、社会准入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以提高人们自身的社会能力和思想发展。
高等教育学
思考题:
1、论述高等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5-6
2、论述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7-9
3、论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9-11
4、论述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2-13
5、论述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14-16
6、论述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9-24
7、论述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
24-25
8、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含义及特征。
25-26
9、论述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32-33
10、论述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含义及特点。
37
11、论述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40-41
12、简述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44-46
13、论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多样化。
47-53
14、论述通识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54-56
15、简述国外大学培养通识人才的理念和方式。
56-58
16、论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69-72
17、论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72
18、论述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73-78
19、分析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79
20、论述解决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策略。
82-83
21、论述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原则。
87-89
22、论述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
91
23、高等学校的教学应遵循哪儿些主要教学原则。
93-94
24、论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97-99
24、论述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类别及发展趋势。
103-105
25、简述教学计划的类型和教学大纲的结构。
107-108
26、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13-115
27、简述教学的基本环节。
119-123
28、什么是教案?根据教案编写的要求,以你教授的学科或专业(单元或章节)为例,撰写一份800字左右的教案。
109
29、简述高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132-134
30、简述高校科学研究的特点和优势。
135-137
31、试论如何加强高校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
138-140
32、谈谈高校教师遵守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的意义。
答:
意义:1.对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净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学术创新,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3.有利于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讨论、相互交流与学术争鸣。
4.有利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
5.根据本规范,有利于制订相应的学术规范及其实施方法,并对侵犯知识产权或违反学术道德的学术不端行为加以监督和惩处。
33、论述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148
34、论述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154-164
35、论述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运行机制。
165-167
36、论述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组织管理。
168
37、论述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
171-173
38、论述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81-183
39、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点有哪儿几个方面。
185-186
40、论述高等教育质量改进的策略。
195-196
41、论述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
200-202
42、概述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段论”说。
209
43、分析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16-225
44、简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
231-234
45、概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236-237
46、论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237-239
47、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采取哪儿些应对策略。
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