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XX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第2课时导学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6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2 搭一搭(一)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等变换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变换过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变换方法。
2. 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3.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变换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变换方法,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变换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图形变换方法(1)教师演示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变换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变换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发现和心得。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变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动手操作,实践应用(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操作,完成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变换。
(2)学生尝试运用图形变换方法进行图形的组合与分解,培养创新意识。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图形变换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第16页的练习题。
2. 尝试运用图形变换方法,创作一幅有趣的图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使学生掌握了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变换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2 搭一搭(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变换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2 辨认方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向的含义,能够辨别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认识。
2. 方向的相对性,即东对西,南对北。
3. 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能够辨别方向。
2. 教学难点:方向的相对性以及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谜语、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方向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a. 讲解方向的含义,让学生了解东、南、西、北分别代表哪个方向。
b. 利用地球仪或教室内的物体,让学生亲自感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方向的相对性a. 讲解方向的相对性,即东对西,南对北。
b.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如:当我们面向东方时,背后是西方。
(3)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a. 讲解如何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如:某个物体在学校的东边,我们可以通过面向东边找到该物体。
b.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 实践操作(1)学生在教室内分组,利用方向确定各个组的位置。
(2)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物体,利用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能够辨别方向,并学会利用方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周围环境,利用方向确定各个物体的位置,并与家长分享。
2.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方向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通过实例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向的知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第一单元第2课时撘一搭(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知识点回顾在上一课时中,我们学习了关于两种基础数学符号“+”和“-”,并掌握了简单的计算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和总结一下:1.如何使用加号和减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2.如果有多个数字相加或相减,应该如何操作?3.在进行数学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二、新知识学习1. 数字的十进制和拆分同学们,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数字主要由0-9这10个数字组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十进制”。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拆分数字,看看这些数字是如何由0-9这10个数字组成的。
例如,数字26可以拆分成2和6,2表示十位,6表示个位。
我们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26 = 2 * 10 + 6再例如,数字138可以拆分成1、3、8,1表示百位,3表示十位,8表示个位。
我们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138 = 1 * 100 + 3 * 10 + 8同学们,你们能否自己拆分一下数字233呢?2. 满十进一的换算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换算知识点——满十进一。
所谓“满十进一”,就是当一个数的单位位上的数字达到了10时,就要向更高的位进一位,并将原来的数字减去10,例如:1个十进位相当于10个个进位,而1个百进位则相当于10个十进位。
因此,当十进位上的数字仅为1位数时,我们可以将它们简单换算为更高位数。
举个例子,这里有一个数字82,如果我们把它换算成它的代表数字,就是8十2个1。
如果我们把82进行拆分,可以得到以下等式:82 = 8 * 10 + 2如果我们把82进行满十进一的换算,可以得到以下等式:82 = 7 * 10 + 12同学们,你们能否自己尝试换算一下数字55呢?三、课堂练习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两道题目,加深对本课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题目一一个球场有270个座位,其中有100个座位被卖出。
请问还有多少座位未售出?提示:使用“-”号运算符题目二如果一台车的跑了80公里,油耗是5升。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课设计表课题练习一第1课时上课班级二1,2 班主备教师罗锦红副备教师上课时间2015 年 3 月 11日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 1. 指引学生经过练习,稳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领会余数必定要比除数小。
过程与方法2.经过必需的练习,使学生更娴熟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累积试商经验。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3. 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添自信心。
教课要点娴熟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累积试商经验。
教课难点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教法运用指引法解说法学法指导小组沟通集体校正法练习法基本环节教师讲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课企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一复习导入 1. 列竖式计算。
48÷5= 36 ÷6= 53 ÷7= 2. 发问:你以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经过复习稳固了旧知初学新课(初步研究)学生独立达成,开火车对答案。
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添自信心。
引导释疑(合作学习)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拓展学习(深入探究)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
教师用 ppt 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校正2.经过必需的练习,使学生更娴熟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累积试商经验。
当堂检测(学习诊疗)5稳固练习全班齐练,六人板练,集体订正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课堂小结(梳理概括)四小结。
本节可你学会了什么?1.小组沟通.指名报告.提升学生梳理概括能力作业部署(检查反应)板书设计(突出要点)完成新观点对应的练习题。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打开附件查看详细内容一除法课题:分苹果1、知识目标:在具体操作中体会竖式各部分的含义。
2、能力目标:正确掌握竖式的写法。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与自主讲解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
重点难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学1、请你找到这节课的数学问题,把它读熟,并把它写在括号里()。
2、为了解答这个数学问题,课本用4幅图完成,请问:第1幅图用的方法是(),第2幅图用的方法是(),第3幅图用的方法是(),第4幅图用的方法是()。
3、第4幅图的方法是新方法,像这样,叫做除法竖式,它表示20÷5=4,请你看仔细除法竖式是怎样写的,再找个地方把它抄写一遍,再想想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4、请你想一想除法竖式里那些数字的意思,20表示(),5表示(),4表示()。
5、你知道这个除法竖式表示()÷()吗?请你填出来6、请尝试计算下面2题:布置课前预习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一除法课题:分橘子(有余数除法)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1、书上那个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2、请你看看课本是怎样解答的;3、请你写出横式:□÷□=□(盘)……□(个)4、你能写出竖式吗?请写在右边空白处。
5、题目做完了,请答:14个橘子可以放()盘,还剩()个。
6、今天学的这个内容叫做()除法,2就是这道题目的()7、请你接着看第3页“试一试”那道题目:14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横式这样写:□÷□=□(个)……□(个)竖式怎么写呢?请写在右边空白处:最后,请答:每盘放()个,还剩()个。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1 东南西北——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认识。
2. 方向的辨别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向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方向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方向问题。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辨别方向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 新课讲解- 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让学生初步了解。
- 利用教具或图片,直观展示方向的辨别方法。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如: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实践操作- 分组让学生进行方向游戏,如:指方向、走迷宫等,巩固所学知识。
-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4. 总结提升-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方向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建筑物或景物,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描述。
2. 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讨论,方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正确辨别和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方向的相对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七、拓展延伸1.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和辨别方向,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结合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和方向关系。
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他们对方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向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课题分苹果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二年级教师学习内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 2 页容学1、知识目标:在具体操作中体会竖式各部分的含义。
习2、能力目标:正确掌握竖式的写法。
目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与自主讲解的过程中 . 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自信。
标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 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难点学案1、请你找到这节课的数学问题.把它读熟 .并把它写在括号里()。
2、为了解答这个数学问题 .课本用 4 幅图完成 .请问:独第 1 幅图用的方法是().第 2幅图用的方法是().第 3 幅图用的方立法是() . 第 4 幅图用的方法是学()。
尝4习试3、第 4 幅图的方法是新方法 . 像这样5 20 .叫做除法过竖式 .它表示 20÷5=4. 请你看仔细除法竖式是怎样点写的 .再找个地方把它抄写一遍.再想想商应该写程在什么位置?拨4、请你想一想除法竖式里那些数字的意思.20 表示自(),5 表示().4 表示()。
学5、你知道 2 8 这个除法竖式表示()÷()吗?请你填出来6、请尝试计算下面 2 题:导案布置课前预习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 教师加以点拨。
4 88 401、除法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2、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重点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 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交3、反馈练习:流判断对错:解708惑7 499 724 97 002( )( )练习一、81÷ ( ) = 9( )÷6 = 942÷ 7 =( )27÷3 =( )合练习二、作7 35 6 488 32考试9 547 42 5 45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的反思:我通今天的学 . 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型学内容学目重点点学程一除法分橘子(有余数除法)学案学年二年教小学数学二年下册第31、知目:探索有余数除法的商方法. 累有余数除法的商。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1分有多长(1)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分米、厘米、毫米三种长度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练习提升测量准确性。
3.据所学知识进行算式推理,掌握“1分有多长”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1.分米、厘米、毫米三种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2.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具体方法。
3.“1分有多长”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1分有多长”的概念,知晓“1分”的长度是多少。
2.帮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并在测量中提高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2.一些日常用品,如铅笔、卷笔刀、书等可以用来测量的物品。
3.大型的尺子以方便学生观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长而细的线,让学生看图回答:究竟这是用什么量的长度的?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意识到:线的长度能够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
2. 学生自主探究1.学生们边看书边听老师解释,认识分米、厘米、毫米三种长度单位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用容器取出一些小珠子,用容器中的小珠子来测量长板的长度。
学生用学过的尺子来进行测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会熟练应用尺子,并测量出班上4位同学曾经测量过的木板长度、桌面长度和教室门的长度。
3.让学生就刚才测量的长度结果,用毫米作为基本单位快速粗算,并互相核对对错。
发现错误后草草修改并重新计算,以求保证最终结果准确。
4.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尺子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单位的选择方法。
3. 教学巩固让学生回想起上课讲到的“1分有多长”的问题,由老师带着学生算数公式推理,求出自己班的学生从拐角到角落究竟需要多少个1分的长度。
这部分可以让学生先自己练习,配合小组互相讨论,老师的角色则在这其中扮演着引导、协助和监督的角色。
六、教学后记这节课可以说是类似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长度和面积”这一部分的冠军赛,因为在这一个阶段,学生一项项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之后,掌握的不仅是知识点,还应该是规矩、方法与策略等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四生活中的大数
四生活中的大数
四生活中的大数
四生活中的大数
第五单元测量
单元小结:本单元学完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目标,通过测量
活动,实际感受1 分米、1 毫米、1 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基本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个别学生在理解单位的实际运用上还存在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药注意此类素材的运用
第六单元加与减(一)
单元小结:
学生基本上都能按照算理进行计算,正确率也比较高,需要注意的地方是:1、退位减法错误率比较高,特别是向0 借一得题目;2、简便
计算的题目学生还不能理解,如421+102=421+100+2;3、应用题要多训练,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第七单元认识图形
单元小结:学生对角的写法一些不理解,和读法混了,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也有一些混乱,另外复杂图形数角对差生是一种难题;。
一 除法课题 分苹果课型 教案导学课年 级 二年级 教 师学习内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 页容学1、知识目标:在详细操作中领会竖式各部分的含义。
习2、能力目标:正确掌握竖式的写法。
目3、感情目标:在着手操作与自主解说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获取成功的体验,加强自信。
标要点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 领会竖式中每一步的详细含义。
难点学 案导 案1、 请你找到这节课的数学识题,把它读熟,并把它写在括号里 ()。
2、 为认识答这个数学识题,课本用 4 幅图达成,请问:第 1 幅图用的方法是 ( ),第 2 幅图用的方法是( ),第 3 幅图独用的方法是(),第 4 幅图用的方法 部署课前预是( )。
习学立4尝 3、 第 4 幅图的方法是新方法, 像这样 5 20 ,叫做习试除法竖式,它表示 20÷5=4,请你看认真除法竖式过是如何写的,再找个地方把它抄录一遍,再想想点 商应当写在什么地点 程拨4、请你想想除法竖式里那些数字的意思, 20 表示( ) ,5 表示(),4 依据预习中自 表示()。
学生计在的学5、你知道 2 8 这个除法竖式表示()÷()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吗请你填出来6、请试试计算下边 2 题:488401、除法还可以够用竖式来计算。
2、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要点重申竖式的书写格式,商应当写在什么地点。
交 3、反应练习:流判断对错:解708惑7499 724 97 002()()练习一、81÷ () = 9() ÷6=942÷7 =()27÷3 =()合练习二、作735648832考试组内沟通组际解疑老师点拨1、先独立答题2、组内沟通3、师生沟通954742545自我的反省:经过今日的学习,我学会了,我此后我会在方面更为努力总结的。
一除法分橘子(有余数除法)型教案学年二年教学内小学数学二年下册第3容学1、知目:研究有余数除法的商方法,累有余数除法的商。
XX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第2课时导
学案(北师大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
课
题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练习一>>第2课时上课班级
二1,2班
主备教师
罗锦红
副备教师
上课时间
XX年3月12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
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法运用
引导法
讲解法
学法指导
小组交流
集体订正法
练习法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一复习导入
.列竖式计算。
48÷5=
36÷6=
53÷7=
2.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巩固了旧知
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订正,订正交流。
(订正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
认真观察图查找数学信息有学生发现这道题选用进1法来回答问题。
第(2)小题有学生发现不能用进1法而用去尾法。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拓
展
学
习
(深入探究)
用彩笔和纸两人合作画一画并找出其中有什么规律。
(规律:没5个一组,前2个是白色,后3个黑色)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当
堂
检
测
(学习诊断)
5巩固练习
全班齐练,六人板练,集体订正
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课
堂
小
结
(梳理归纳)
四小结。
本节可你学会了什么?
.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
提高学生梳理归纳能力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完成新概念对应的练习题。
练习一
有余数除法各部分意义和竖式计算试商方法。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