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武术表演对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30.50 KB
- 文档页数:8
作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中的运用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哎,简直就是博大精深得没边儿!武术、书法、京剧、中医、园林、烹饪,应有尽有。
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但在我们国内流传已久,就连在国外也是极其有影响力的哦。
比如说书法,就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字,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意境。
很多留学生到国外读书时,也把书法这门功夫学了起来。
他们说,练习书法不但可以培养毅力和专注力,还能陶冶情操,增加艺术修养呢。
比如有一个叫经康的印度尼西亚籍学生,就钻研书法多年,练就一手了得的狂草功夫。
他的作品当场售出了好几万人民币呢!真是了不起。
再比如中华武术,更是令外国人赞不绝口。
功夫电影可以说是把中国武术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的重要途径了。
Jackie Chan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明星的成名,就是因为他们精湛的武术功底。
甚至连好莱坞大片,都常常请中国功夫明星客串演出,既算是给电影增色,也可以向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中华武术那迷人的风采。
中华武术不仅门类众多,而且动作潇洒优美,充满哲理和智慧,让人赏心悦目。
一些外国热爱运动和自我挑战的人,也都兴趣盎然地学习中国功夫,期望从中得到身心的锻炼。
中医文化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朋友的青睐。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药补不伤,与西医"对症治疗"的理念有着本质区别。
在外国,现在很流行养生保健,许多人就乐于尝试中医理疗、针灸艾灸等疗法。
有的人家中还常备一些常用的中草药,以防匆匆忙忙生病时候能够简单调理一下。
中医文化也因此逐渐在海外扎下根来,中药房、中医诊所随处可见。
医疗旅游更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他们专程来到中国就医。
我们中华民族还有京剧、园林、美食等传统文化,都各具特色,博采众长,在海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外国游客到中国观光旅游时,一定也会把这些纳入必游清单,体验体验我们祖先精心传承的文化瑰宝。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武术影视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且在电影历史出现了一个新领域———武术电影。
武术影视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而且更对中华传统武术推广传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同时,有关武术影视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关注。
因此,将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纳入中华武术发展议题中,对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进行理性评价和客观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华传统武术;武术影视;武术发展武术电影是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载体,积淀了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
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今,面对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中华传统武术与武术电影的关系并不是实现消融,而是实现互补。
武术与影视虽然分属体育和艺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两者经过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武术影视这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影视类型,从而不仅为我国的影视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也促使中华武术运动一次又一次地被掀起传播和发展的高潮。
1 中华武术的自然发展中华武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产生于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经历了几次兴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壮大。
它是东方文化宝库的瑰宝,是炎黄子孙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在狩猎、抵杭猛兽袭击过程中逐渐形成格斗和搏杀的技能,从此武术开始萌芽。
随着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看到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所使用的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在后来发展中大部分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的战争频繁发生,社会的战争实践向人们提出了军事技能的要求,于是人们不断地总结从战争实践中获得的攻防技能和经验,代代传习,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还出现了最早的武术家——蚩尤,蚩尤此时发明出多种兵器,其中一部分经演化传承至今。
到了阶级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武术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商周时期,由于青铜业的发展,出现了矛、戈、戟、斧、钺、刀、剑等精良兵器,以及运用这些器械的方法,还有了较量武艺高低的比赛。
中国武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武术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其在国际传播中所发挥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目前,中国武术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了世界各地喜爱的体育运动和文化艺术。
在世界各大洲,各种形式的中国武术比赛和表演活动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参与。
它以其奥妙深邃、独具气韵的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欣赏。
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中国武术也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提高作出了贡献,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化形象代表之一。
首先,中国武术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体现在它的文化价值和传统精神的传承上。
中国武术以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蕴含了多种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
功夫不仅是体能和技巧的体现,更是心理素质和修养的体现。
中国武术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随着国际武术赛事和演出活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国武术,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中国武术了解了中国文化精髓,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中国武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交流上。
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声誉逐渐提高,成为了国际间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中介。
在外交、文化交流等领域,中国武术都展现了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例如,中国武术作为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多次被列为亚洲文化遗产。
在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通过中国武术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同时,中国武术也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形象提高作出了贡献,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化形象代表之一。
最后,中国武术也对中国自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武术在国际传播中,也不断地发挥着它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中国武术也为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论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技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和观众,让人们深深为之着迷。
首先,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被誉为“东方文化艺术明珠”。
其独特的魅力和奥妙的技巧吸引着众多国际观众,让他们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代表着中国人对于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一种形式。
其次,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华武术也逐渐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各地。
越来越多的国际比赛和交流活动为中华武术的传播提供了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独具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和研究中华武术,使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此外,中华武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华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击技能,更是一种包含哲学、道德和审美的综合体系。
通过学习中华武术,人们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防卫能力,还可以培养意志力、修身养性,提升自身修养。
这种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学习中华武术,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武术代表着中国人民对于自身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也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华武术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为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中华武术能够继续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具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国际传播的战略意义和根本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武术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具有极大的国际传播价值。
武术国际传播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其中涉及的根本问题也是亟待解决且具有较大挑战的。
一、战略意义1. 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国际传播不仅能够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了解,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武术可以更加便捷地吸引到全球的观众,借此机会推广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增加对中国的认知。
2. 提高国家软实力国家的软实力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进程,而武术正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很大的软实力价值。
通过积极开展国际武术交流和比赛,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3. 创造经济效益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同时也是一个产业。
武术的国际比赛和交流不仅能够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还能提高武术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储备,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二、根本问题1.文化翻译问题武术源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武术的国际传播中,文化翻译问题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可能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不是很了解,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介绍和翻译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武术的背景、内容和历史。
2. 板块整合问题目前,国际武术交流和比赛比较分散和零散,缺乏整体规划和整合。
为了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需要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板块互通和整合,建立更加完善的国际武术交流和比赛体系。
3.技术标准问题在武术的国际传播中,技术标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武术技术标准存在差异,如何统一标准并推广,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需要技术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
结论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很大的国际传播价值和战略意义。
为了推广武术,需要解决文化翻译、板块整合和技术标准等根本问题,加强国际武术交流和比赛,提高武术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武林风对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影响2013/6/21文/柳杰 2013年(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林风》栏目在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研究认为: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应权衡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散打)的比重,才能让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武林风武术国际化传播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16—03前言武术,它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武林风》栏目的出现,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武术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1 《武林风》栏目特色《武林风》是各种民间大师们展现武技的平台,雄霸河南卫视周五晚间黄金时段(后因限娱令出台,改为每周一21:15播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像王之亮展示的形意拳,武僧一龙展示少林功夫等。
2004年1月1日《武林风》开播以来,栏目每年举行的六大国际赛事(中美、中欧、中日、中泰、中伊、中越对抗赛),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其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现代电视艺术的完美结合,缤纷云集的武术套路、酣畅痛快的搏击场面、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节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该节目的搏击参赛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在荧屏上切磋技艺、一决高低。
2007年3月17日《武林风》再次改版,改版后的武林风分四季进行,由《兄弟连之群雄逐鹿》和《明星兄弟连》组成。
第一季是《兄弟连之群雄逐鹿》,由遭遇战、反击战、背水一战三个版块构成,分别由进2006武林风年终总决赛的百姓擂台选手分别带领东北虎、西北狼、梁山好汉、巴署神兵四支战队逐鹿中原,在武林风的擂台上充分展示草根英雄的风采,同时在节目中会有美女宾团的评审、预测、学艺等环节,调节现场气氛,增强与观众的互动,让来自民间的武林高手进行捉对厮杀,残酷角逐,让男人的勇敢、顽强、拼搏、汗水尽情挥洒,为《武林风》打造全新的平民擂台,为来自各个行业的武术爱好者提供创造自我的平台,积累了作战经验,贮备、开发了更具潜智的武术资源,为武林风走出国门奠定良好的基础。
108《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1月1前言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中崭露头角;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世界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武术就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名片。
2武术表演的概念武术表演是一种武术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节目。
其形式多样,常以灯光、音乐、烟火、服装、威亚等道具相结合;穿插剧情、舞蹈、演唱等内容;表演组织跨度很大,大到国家行为规模,小到班级娱乐表演;人数可多可少;主题范围较广,其元素多元化,具有观赏价值和观赏性[1]。
3各种形式武术表演对武术发展的作用3.1舞台上的武术表演3.1.1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武术表演。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之一,自从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播出以来,到现在为止已经38年连续播出。
尽管央视武术表演时间并不长,但所有的春晚武术表演都把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4年春晚武术表演《剑心书韵》和2015年春晚武术表演《江山如画》最具代表性,让每个观看春晚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1.2国外武术巡演。
近年来,每年都有武术表演队远赴全世界各地巡演,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传遍世界各地,让更多的外国人都能了解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来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功夫。
把武术推向世界,不仅可以使武术得到发展,还可以大力宣扬具有显著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武术国际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形势的需要,在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政治交流、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3.1.3全国各高校武术表演。
在全国各高校的元旦晚会、中秋晚会、迎新晚会以及运动会开幕式上等大小各类活动中,大多都会有武术表演,有学校组织的,也有学生自己编排的,他们对武术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
中华武术的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中华武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一张名片。
在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方面,中华武术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首先,中华武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和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武术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融合了中国哲学、艺术、医学等多种元素,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宇宙、人生的独特理解。
通过世界各地的表演和比赛,中华武术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人民对和平、友爱、团结的追求,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传统美德。
其次,中华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对国际友谊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华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和练习中华武术,外国人不仅能够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能够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设立了中华武术学校,培养了大批中华武术爱好者和专业人才,为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中华武术的文化输出也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
随着中华武术在国际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也获得了国际认可和市场需求。
武术培训、武术表演、武术服饰等各种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不仅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利润,也为中国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提升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文化输出与国际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
通过中华武术的传播,中国文化得以在国际社会中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风采和魅力,为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希望未来中华武术在国际舞台上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的影响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国家形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武术开始逐渐受到世界的重视和关注,走出了国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世界传播、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的影响。
一、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出现各种武术流派以及名家。
历史上有很多武术名家,如张三丰、俞大猷、杨露禅等,他们传承了自己的武术技艺,并将其传承至今。
直到20世纪,中国武术才开始与世界接轨。
当时,一些武术名家为了将中国武术传播到国外,开始参加各种国际比赛和表演,以此来宣传和推广中国武术文化。
二、世界传播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化。
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各国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国武术,深深地被其精髓所吸引。
其中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武术爱好者最为著名。
他们从传统武术中学习中国文化,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爱慕之情。
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起到的作用也体现在奥运会上。
自北京奥运会后,武术成为“奥运五环旗”的候选项目之一。
作为一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武术在奥运五环旗中担当了重任,代表了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传统之美。
三、发展趋势中国武术在世界传播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也呈现出了发展趋势。
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武术成为非奥运会正式项目。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央武术讲习所所长李连杰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将中国武术文化更好地向世界推广,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气度。
在这个过程中,武术爱好者尤其肩负了宣传中国武术文化的责任。
他们不断探讨武术文化的底蕴和特色,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魅力与卓越。
总之,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随着中国与其他各国的交流不断扩展其世界影响力。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武术爱好者将继续宣传中国武术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气度。
舞台武术表演对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影响作者:孟涛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4期摘要:舞台武术表演是近年来武术国际传播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舞台武术表演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形式进行分类,并分析讨论舞台武术表演对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影响。
认为舞台武术表演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使中华武术得到了更广泛、更快速的传播。
这种形式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武术的传播渠道。
关键词:舞台武术表演;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美国;武术传播中图分类号: G 8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4-0311-04 文献标志码: AAbstract:In recent years,stage Wushu performance is an effective pathway for international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Adopt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field research and logic analysis,the present thesis sets to define the concepts,classify the forms of stage Wushu performance and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tage Wushu performance on the spread of Chinese Wushu in America.Stage Wushu performance has not only promo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made Chinese Wushu acquired much more extensive and rapid spread.The appearance of such a form has broadened the spreading channel of Chinese Wushu.Keywords:stage Wushu performance;Chinese Wushu;international spread;America;spread of Wushu全球化时代,文化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软实力”,中华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文化“走出去”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舞台武术表演是近年来武术国际传播与发展的有效路径,与其他传播方式一起构成了武术传播的立体化模式。
其实舞台武术表演形式的出现要远远早于其他传播路径,只是在早期传播过程中这种形式被人们当作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或者是一项娱乐活动来看待,并没有注意到它的传播价值。
随着社会的变迁及科技的进步,舞台武术表演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演形式,它的传播价值也逐渐显现。
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具有近距离传播中华武术的独特功能,并积极利用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武术的传播与推广工作,使之成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也为武术在美国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可能,舞台武术表演对于推动武术在美国的开展可谓功不可没。
1 “舞台武术表演”概念的界定《辞海》中对“舞台”一词的解释为:“剧场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指同观众席相连接的演出场所。
”而舞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如露天剧场、封闭剧场,甚至一块空场地都可以作为舞台。
简言之,“舞台”就是一个表演的场所,就是为了方便观众观赏演员表演所提供的一个表演的平台,而展现在这个特定的表演场所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可以认为是舞台表演。
梁志祥在他的《舞美艺术功能解读》中阐述道:“舞台表演是通过表演的艺术形式把要表现的作品转化为一种舞台艺术,通过塑造出的意境和形象来表现情感、反映生活。
”[1]。
而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包括很多种,有在一定的场域内,通过一定剧情的前后贯穿和演员的表演、舞美、音乐的配合而展现的艺术形式,也有只通过演员对某一项目的表演而进行的单一形式的艺术展示;因此,本研究把在某一特定场域内,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和手段而进行的表演界定为“舞台表演”。
而“舞台武术表演”则可以认为是以武术内容为表演素材,融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在某一特定的场域内进行的有情节和无情节的武艺展示。
2 舞台武术表演形式分类舞台武术表演,其实是武术的娱乐功能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而武术的娱乐功能在其发展的过程就已经伴随其中,只是在初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武术的娱乐功能,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凸显;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武术的娱乐性便逐步体现出来。
舞台武术表演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总体来讲可以大体分为以下2种形式。
2.1 以展示武术技艺为主的表演形式以展示武术技艺为主的表演形式是舞台武术表演的雏形,这种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汉书·哀帝纪》记载,汉哀帝“时览卞射武戏”,说明武术表演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
又如《魏书·奚康生传》:“正光二年三月,肃宗朝灵太后于西林园,文武侍坐,酒酣迭舞;次至康生,康生乃为力士舞,及于折旋,每顾视太后,举手踏足,目真目额首,为杀搏之势。
”[2]。
这一时期的武艺展示虽然并无复杂动作和声乐的配合,但武术表演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
宋朝时期,武术的表演出现了专门的场地(舞台),“由于宋时城市的繁荣,商业区出现了大量的前代所未有的固定的游艺场—瓦子勾栏。
在那里“作场相扑”“使棒作场”的人比比皆是”[3]。
在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有介绍宋代市井艺人表演的情景:“先以…女飚‟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
”由此可以看出,武术的表演由皇亲国戚到官宦权贵再到普通百姓,渐渐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这也为以后的武术表演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武术在元代虽然遭到“禁武”的厄运,却又以另一种形式登上了杂剧的舞台,使武术得到不断的延习和传播。
近现代以来,武术的这种表演形式依然被广泛使用,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德国柏林奥运会的表演、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团访美,以至于2000年以前的所有以交流访问为目的的武术表演大部分都是以这种形式进行的。
2.2 贯穿故事情节的舞台“功夫剧”表演形式以展示武术技艺为主的武术表演形式,可以使观众看到原汁原味的武术,在早期的武术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这种“先有武术动作及组合,再拿音乐与之配合”的武术单一的表演模式。
于是进入21世纪以后,武术的表演形式有了巨大的改变和创新,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性的创意舞台“功夫剧”,如《风中少林》《功夫传奇》《少林武魂》《少林武术音乐大典》《中国功夫》等。
其中《功夫传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演出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热烈的好评。
舞台“功夫剧”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华武术文化传播的一个新起点,一台舞台“功夫剧”大部分时长在2 h左右,在这2 h的时间里,不但展现了武术技艺,而且展现了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如武术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思想、扬善除恶的观点,以及拼搏进取的上进精神;又如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禅道。
舞台功夫剧把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或跌宕起伏,或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相结合,通过演员高超的武技和舞台音响、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配合,使中华武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近距离的展现给观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这种形式在舞台上的艺术表现从意境、神采、气韵和对比衬托上与其他文艺节目有所区别,它那气势磅礴的阵容、惟妙惟肖的动作造型、动迅静定的演练风格给人们在思想上无限遐想的思维空间和视觉上无限享受的饕餮盛宴。
这里的武术是中国文化和艺术表现的结合体,是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著名导演都晓认为:“对于外国人来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很难理解,但功夫剧在国外卖得很好的原因就是:功夫只要去看就能感受到这种力量和技巧所带来的美感。
中国最具有传播力量的文化就是功夫。
”[4]因此,舞台功夫剧在展示中华武术技艺、体现武术的真谛和魅力的同时,也传播了蕴含于其中的中华文化。
3 舞台武术表演在美国新中国成立之后,“乒乓外交”成功打破了中美两国长达22年的对立关系,1974年的“武术外交”不仅完成了政治使命,更通过舞台武术表演的形式把原汁原味的的中华武术带进了美国,令所有美国观众为之倾倒。
随后以北京武术队为首的国内优秀武术队伍多次受邀赴美演出,为武术在美国的传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1年8月中国武术代表团更是走进了联合国总部进行武术的专场表演,再掀武术热潮。
目前,舞台武术表演依然是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重要途径,很多武术习练者都是因为观看了某一次武术表演而开始关注武术、喜爱武术并走上习武之路的,甚至在这一群体中很多人都成为了在美传播中华武术的主力军。
这里所说的舞台武术表演既包括由来自国内的高水平武术队伍的表演,也包括由美国武术馆校组织的舞台武术表演和在美驻演的舞台“功夫剧”。
3.1 中国高水平武术团体的舞台武术表演提及国内高水平武术团体在美国的表演,不得不说的一支队伍就是北京武术队。
从1974年北京武术队3名小队员随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美国开始,北京武术队就开始了他们往返于中美和世界各国之间的传播中华武术的旅程,北京武术队是第1支以团体形式出访美国的国内高水平专业武术队,也是迄今为止赴美进行表演、教学、访问活动最多的一支队伍,截止到2012年1月,北京武术队在美国各地进行的规模不一的演出活动已累计达到百余场次。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北京武术队一直与美国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在保证完成正常训练、比赛任务的情况下,亦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武术得以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特别是在美国的传播与推广,这与北京武术队几代人的努力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北京市体育局及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金牌教练吴彬先生曾获美国政府颁发的突出贡献奖,并把于2003年7月25日为他在白宫门前升起的美国国旗赠与了吴教练,这也是中国武术界迄今为止享此殊荣的第一人,足以说明北京武术队及吴彬教练个人对武术在美国的传播发展所作的贡献。
随着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以武术文化为主打的国内高水平武术队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国际汉语推广武术培训与研究基地于2012年底落户首都体育学院,2013年4月首都体育学院武术表演团赴美进行巡演,获得极大成功;此外,像北京体育大学、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等多家国内武术表演队伍都以各种形式在美国及世界各地展演,他们通过精彩的舞台武术表演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华武术,使国际友人从这种中国独有的身体文化的展示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