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模式养殖罗非鱼的营养成分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60.77 KB
- 文档页数:4
3种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与评价
连晨阳;秦志清;陈志;梁萍;林建斌;王茂元;邱曼丽
【期刊名称】《水产养殖》
【年(卷),期】2022(43)4
【摘要】以新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其肌肉成分组成和营养价值。
结果显示:3种罗非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20.00%~21.00%,粗脂肪含量1.30%~2.35%;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34%~8.61%,占所含氨基酸总量44.10%~44.43%,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87.62%~89.41%,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优质蛋白质评价标准;其肌肉中含有20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
19.65%~23.71%,比例高于大部分肉类、奶、蛋及一些常见水产品。
指出,3种罗非鱼各有特点,均为高蛋白低脂肪、肉质鲜美、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淡水鱼类。
【总页数】6页(P17-22)
【作者】连晨阳;秦志清;陈志;梁萍;林建斌;王茂元;邱曼丽
【作者单位】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483
【相关文献】
1.淡水石斑鱼与3种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2.淡水石斑鱼与3种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3.奥利亚罗非鱼×鳜杂交F3与其母本含肉率及肌肉营养
成分的比较分析4.吉富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完全双列杂交后代生长性能与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5.高原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水和淡水养殖关岛红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特性分析赵何勇;陈诏;徐鸿飞;李华;袁宗伟;黄彩林【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海水和淡水养殖关岛红罗非鱼的品质特性和营养成分,为红罗非鱼配合饲料研制和罗非鱼肉质产品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相关检测标准的生物化学方法和质构仪对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关岛红罗非鱼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并评价两种养殖模式下关岛红罗非鱼肌肉的营养价值.[结果]海水养殖关岛红罗非鱼肌肉的咀嚼性(12.63 mJ)及水分(79.83%)、粗脂肪含量(1.29%)显著高于淡水养殖模式(7.74 mJ、77.84%和1.05%)(P<0.05,下同),粗蛋白含量(18.13%)显著低于淡水养殖模式(20.46%).海水和淡水养殖的关岛红罗非鱼肌肉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1.30%和41.3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70.36%和70.59%,均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评价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92.43和86.30.海水养殖模式下关岛红罗非鱼的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淡水养殖模式.[结论]两种养殖模式下的关岛红罗非鱼均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中海水养殖模式下的关岛红罗非鱼在口感和营养价值方面优于淡水养殖模式,可作为主要养殖模式进行推广.【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8(049)007【总页数】7页(P1396-1402)【关键词】关岛红罗非鱼;海水养殖;淡水养殖;肌肉品质;营养成分【作者】赵何勇;陈诏;徐鸿飞;李华;袁宗伟;黄彩林【作者单位】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南宁 530031;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南宁530031;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南宁 530031;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南宁 530031;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南宁 530031;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南宁 5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1250 引言【研究意义】罗非鱼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的产量虽一直增长,但已开始出现上涨缓慢、增速疲软的趋势。
罗非鱼养殖的营养需求罗非鱼(Tilapia)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和食用鱼,其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
成功养殖罗非鱼的关键之一是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因为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供给是确保鱼类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要素。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罗非鱼健康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不仅是鱼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体内酶和激素的基本组成物质。
罗非鱼在生长初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随着鱼的生长,蛋白质的需求量逐渐下降。
罗非鱼的理想蛋白质含量为30%至35%。
二、脂肪脂肪是罗非鱼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能量来源,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携带者。
脂肪摄入可以提高鱼体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和增加鱼的体重。
合理的罗非鱼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应为5%至8%。
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罗非鱼的主要能量来源,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提高鱼体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
罗非鱼适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应为35%至40%。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罗非鱼生长和健康维持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不仅有助于维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还能增强其免疫力和抗病力。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矿物质有钙、磷、锌、铜等。
营养丰富、均衡的鱼类饲料可以提供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五、饲料类型罗非鱼可以采用干饲料、湿饲料或粉末饲料等不同类型的饲料。
干饲料广泛应用于罗非鱼养殖,具有贮存方便、使用灵活和成本低廉等优点。
湿饲料含水量较高,易于消化和吸收。
粉末饲料适用于小鱼的喂养。
选择适合鱼类生长发育阶段的饲料并根据鱼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是保证鱼类养殖的健康和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六、饲料投喂方式罗非鱼的饲料投喂方式有手动投喂和自动投喂两种。
手动投喂一般适用于小规模养殖场,操作简单,但无法实现精确的投喂量和频率控制。
自动投喂适用于大规模养殖,可以实现定时、定量、均匀地投喂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根据鱼类的需求和养殖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投喂。
罗非鱼是我们生活中常吃的一种鱼类,在我国的养殖面积是非常大的。
罗非鱼的味道也非常美味,不管是什么样的烹饪方式,都能够保留其鲜味。
而且罗非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等,因此现在罗非鱼的养殖面积也越来越大。
那么罗非鱼该怎么养呢?有哪些养殖模式呢?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是罗非鱼最常见的一种养殖模式,手下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安静且无污染的地方。
根据养殖数量控制好池塘的面积,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放入淤泥,然后施足农家肥,再配备好增氧机等各种养殖设备。
当春季温度稳定在15度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放苗,一般罗非鱼的放养数量应控制在2000只左右,然后混养少量的鲢鱼等。
然后要做好饲养管理,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做好换水、防病及增氧等各种基本工作。
2、稻田养殖稻田养殖也是现在农村比较常见的一种养殖模式。
首先选好稻田,然后在稻田工作完成后,鱼苗放养前半个月时也要对田块进行全面消毒,一星期前培育肥水,促进天然饵料的生长。
然后在水稻插秧后的一周左右后,便可放养鱼苗。
鱼苗要选择健壮、活力大、无伤口且规格差异不大的。
根据稻田的环境控制好放养的数量,并且在放养前也要对鱼苗进行消毒工作。
放养后再做好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基本上是不需要投喂饵料,通常在水稻采收时便可养出。
3、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是近几年来新兴起来的一种养鱼模式,罗非鱼进行网箱养殖时,可单独饲养也可混养。
与池塘及稻田养殖不同的是,网箱养殖的鱼种要保持较大的规格,因为网箱养殖罗非鱼的生长空间是比较少的。
所以鱼种的规格要保持在30g左右,然后要保证有充足的溶氧量,因为网箱养殖的话,罗非鱼是无法浮头的。
最后要控制好的就是养殖密度了,不可养殖过密,否则会影响罗非鱼的成活率。
4、流水养殖流水养殖也是罗非鱼进行工厂化养殖的主要模式之一。
流水养殖的养殖池塘不可过大,一般控制在40平方米左右,且水中含氧量要与网箱养殖尽量保持一致。
流水养殖与其它养殖模式不同的是,饵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要以全价饵料为主。
罗非鱼的饲料配合和投喂技术一罗非鱼的营养需要不同品种罗非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别。
尼罗罗非鱼小苗最适蛋白需求为35%~40%,50克以上鱼种则为20%~25%;奥利亚罗非鱼小苗最适蛋白需求为36%,鱼种、成鱼为26%~36%;罗非鱼养成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应控制在25%以上;集约化养殖时,粗蛋白含量应控制在30%;饲料中动、植物蛋白的比例应以1∶2.8~3.4为好;饲料中脂肪含量为4%~6%,纤维素含量范围为5%~20%;饲料中混合无机盐的需要量为3%~5%;对磷的适宜范围为0.54%~1.14%。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可通过摄食天然饵料而满足维生素的需要。
在集约化养殖时,维生素的添加量约为鲤鱼维生素添加量的一半,也可通过结合青饲料的投喂,起到添加维生素的相同作用。
1、糠麸类南方多用米糠,北方多用小麦麸皮。
2、油饼类油类饼粕都是鱼类的好饲料。
北方多用大豆饼粕、胡麻饼粕、向日葵饼粕;南方则多用菜籽饼、棉籽饼粕,此外,还有麻饼及花生麸等,这些较为大宗。
饼粕类蛋白质含量高,但也含有不利于鱼类生长的有毒因子。
如大豆饼粕中含有尿素酶、抗胰蛋白酶等,使用时应加热成熟饼为好。
胡麻及菜棉籽饼粕亦有芥子甙、游离棉酚等有毒因子。
在使用时,应将几种饼类与糠麸并用,以减少单一品种用量。
值得注意的是,饲料配方中,棉饼成分用量达到50%时,将会对罗非鱼繁殖有影响。
3、水陆生植物饲料水陆生植物中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是罗非鱼苗种和成鱼阶段所喜食的饲料。
水浮莲、凤眼莲、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将其切碎,或打浆后投喂或掺入配合饲料中使用,也都是罗非鱼的好饲料。
罗非鱼的苗种和成鱼,对池塘中的微囊藻、蓝藻类等藻类都能很好地摄食和消化。
4、糟渣类和谷食类饲料糟渣类也可作为罗非鱼的饲料。
谷实类饲料最好以麦芽、谷芽的形式投喂为好。
这里所指麦芽、谷芽是指麦、谷刚见水萌动发芽而未出苗者,即可作为饲料,是极好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激素类的补充物。
吉富罗非鱼单养与混养模式养殖效果的比较作者:谭芸周宇朱佳杰沈夏霜甘西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摘要:以吉富罗非鱼和斑点叉尾为对象,比较了吉富罗非鱼单养、吉富罗非鱼和斑点叉尾混养2种养殖模式下养殖效果的差异。
结果发现,在单养4个组中,投放密度为27000尾/hm2的利润最高,达到了106192.5元/hm2;在与斑点叉尾混养的4个组中,吉富罗非鱼22500尾/hm2+斑点叉尾4500尾/hm2的组合利润最高,达到了126885元/hm2。
将吉富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鱼混养组与吉富罗非鱼单养组对比发现,混养4个组的经济利润明显高于单养组。
以上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和斑点叉尾混养的经济效益高于单养。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斑点叉尾;养殖模式;单养;混养;利润中图分类号:S962.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254-02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niloticus)具有生长快、易饲养、食性杂等优点,已成为我国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品种,其养殖面积占全国罗非鱼养殖总面积的60%以上[1]。
但近几年来,罗非鱼养殖业连受链球菌病危害,饲料、人工和塘租等费用成本持续上涨,而罗非鱼价格却持续低迷,导致很多养殖户处于微利或亏本的边缘[2]。
因此,如何提高罗非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成为广大养殖户比较关心的问题。
斑点叉尾(Letaluruspunetaus)原产于美国,是肉食性鱼类[3],由于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价值高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因而农业部已将斑点叉尾列为产业化开发的对象,在我国有非常广阔的推广前景[4]。
本研究拟通过对比吉富罗非鱼单养、吉富罗非鱼与斑点叉尾混养2种养殖模式,以养成规格、饵料系数及养殖利润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养殖效益最好的模式组合,为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LL]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于2013年4—11月在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罗非鱼遗传育种中心进行。
罗非鱼营养需求一.蛋白质和氨基酸许多研究使用半纯化日粮和纯化日粮估计罗非鱼最适宜的日粮蛋白水平。
大多数测定值来源于最大生长,最小蛋白需要的剂量-响应曲线。
罗非鱼的最佳日粮水平受到鱼大小或年龄影响,并且在28%~50%范围变化(见表1)。
表1 淡水养殖罗非鱼的蛋白质需求量生长期罗非鱼的实践日粮通常含25%~35%粗蛋白,而在池塘中,鱼可能有机会采食富含蛋白质的天然食物.因此像20%~25%z这样低的日粮水平被认为是合适的(Newman等,1979;Lovell,1980;Wannigama 等,1985)。
水的盐度似乎影响蛋白质需要量,在较高盐度下蛋白质需求量较低(见表2)表2 在不同的盐度中罗非鱼的蛋白质需要量罗非鱼像其他鱼和陆生动物一样,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
Santiago和Lovell(1988)测定了尼罗罗非鱼生长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测定结果见表3.表3 罗非鱼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二脂类日粮脂类是罗非鱼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的唯一来源,也是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载体和助剂。
脂类,尤其是磷脂对于维持细胞结构,维持细胞膜的柔韧性和通透性是重要的。
脂类也作为类固醇激素和前列腺素的前提,可以改善日粮的风味,而且影响鱼的日粮结构和鱼的脂肪酸构成。
齐氏罗非鱼的研究指出,日粮脂肪酸增加到15%,导致蛋白质效率比(PER)和蛋白质生产价值(PPV)明显地改善(Teshima等,1978;El-Sayed和Garling,1988)。
Teshima等(1985)使用尼罗罗非鱼最为研究对象得到相似的结果。
Li等(1991)指出,日粮脂类从5.7%增加到9.4%,同时碳水化合物从31.9%增加到36.9%,尼罗罗非鱼日粮蛋白质水平可以从33.2%减少到25.7%.日粮脂类水平超过12%,降低欧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杂种幼鱼的生长表现(Jauncey和Ross,1982)。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20.09.003禁食对不同养殖条件罗非鱼品质影响的比较马旦梅,梁郁霞,李凌波,甘文林,黄立春,甘峰瑞(南宁市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530001)摘要:通过比较28d禁食处理对微生态制剂添加养殖和传统养殖两种不同养殖方式下的商品罗非23质影响的区别,结果表明:禁食处理后,两组罗非2体重、肥满度(CF)都有所下降,且微生态组罗非2平均体重损失10.0%,比传统组少损失4.4%,肥满度0.3g/cm3,较传统组节约0.2g/cm3;两组罗非29肉蛋白质、脂肪有所下降,但脂肪含量下降的变化量传统组为16.73%,远大于微生物组的4.95%;在氨基酸组分方面,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风味氨基酸总量都呈现下降趋势,但风味氨基酸占比(TDAA/TAA)1有所上升,微生态组上升幅度1.74%,比传统组0.98%高0.76%。
因•,禁食处理对罗非23质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建议在养殖过程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以保持禁食后的产量及改善商323质$关键词:罗非2;微生态制剂;禁食;3质鱼肉产品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物质,是人们膳食的重要组成,1-$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人们通过养殖模式2、饲料营养3、养殖环境4、限喂或短期饥饿5等方式来提高或改良养殖鱼类的品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上市前饥饿处理是一种较低成本的方式。
微生物制剂除了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环境,还能提高免疫、促进生长,在目前水产养殖应用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⑷$本研究中比较了上林基地微生态制剂添加养殖和传统养殖两种不同养殖条件下的商品罗非鱼在28d禁食期前后肌肉品质的变化,为罗非鱼品质改良提供科学参考$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材料来源于微生态制剂添加养殖和传统养殖两种不同的养殖条件,各养殖条件下28d禁食处理前后两种样本,共计4种样本,即:禁食前—微生态制剂养殖商品罗非鱼(W)、禁食后一微生态制剂养殖罗非鱼(28—W)、禁食前传统养殖商品罗非鱼(C)、禁食后一传统养殖罗非鱼(28—C)$1.2养殖条件养殖条件1:养殖周期5个月,池塘面积0.14 hm2,放养密度18000尾/hm2$投喂百洋罗非鱼膨化料,蛋白含量30.0%$按3d/1d添加广西助农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生态制剂发酵液(因故不投喂则顺延"养殖条件2:养殖周期5个月,池塘面积0.15 hm2,放养密度18000尾/hm2$投喂百洋罗非鱼膨化料,蛋白含量30.0%$1.3禁食试验两种养殖条件下的商品罗非鱼分别转移至所在基地流水池塘(约0.67hm2,平均水深4.5m)网箱进行禁食试验,网箱规格2mX2mX2.5m$经2d暂养未发现死亡情况后,进入28d全程禁期$1.4样本处理4种样本均抽样30尾,测定体长、体重,以计度:CF=W/L3XA00式中:CB为肥满度,g/cm3;W为体重,g;L为体,cm$基金项目:罗非鱼等淡水特色品种生态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桂科AA17204095—2);罗非鱼链球菌病生态综合防控技术创新示范(桂科AA17204081—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罗非鱼创新团队建设项目(nycytxgxcxtd—08—04)$作者简介:马旦梅(1982—),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科技管理及水产技术推广工作$E—mail;175079552@.104种样本各抽样3尾鱼解剖,适当吸干体表水分后,每尾取背部两侧肌肉约200g,将3份肌肉样本混匀后冷冻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