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看图作文教学设计及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9.00 KB
- 文档页数:8
一年级写话教学论文一年级看图写话训练方法文章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
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
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
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
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
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
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
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事情的观察分析。
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
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
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
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
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小学看图作文教学论文根据题目要求,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教小学生写六篇看图作文。
以下是我个人的教学论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图文结合的写作形式。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增加学生对不同主题和背景的文化认知。
二、教学内容:1. 示范观察和分析图片:给学生看一张图片,让学生集中观察图片的元素和细节,然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这张图片的想法和感受。
2. 图片描述:给学生分发一些图片,让他们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场景和动作,注意使用形容词和动词。
3. 图片故事:给学生分发一些插图,让他们根据插图中的内容编写简单的故事,鼓励他们自由发挥,但要保持故事的连贯性。
4. 图片感受文章:给学生看一些富有情感的图片,让他们用短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图片的感受,并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5. 图片对比:给学生看两张不同的图片,要求他们比较两种图片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写一篇对比分析文章。
6. 图片主题文章:给学生看一幅有特定主题的图片,让他们写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可以是叙述、说明或议论。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写看图作文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一幅插画作品。
2. 观察和描述:给学生显示一幅图片,并让他们观察和描述图片的元素和细节。
鼓励学生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人物和动作。
3. 图片故事:给学生分发插图,并要求他们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4. 图片感受文章:给学生看一些情感图片,让他们写一篇表达自己感受的短文。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
5. 图片对比:给学生展示两张不同的图片,让他们比较两者并写一篇对比分析文章。
鼓励学生列出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6. 图片主题文章:给学生展示一幅特定主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写一篇与该主题相关的文章。
鼓励学生提供具体细节和支持意见。
四、评价和反馈:1. 布置作业:根据所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图片的故事或描述。
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看图写话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看图写话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词写句,并连成段。
2.根据具体的情境,先说后写。
教学重点:根据图画恰当地写几句完整的话教学过程及设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课后我们将选出我班看图写话小能手,你们有信心写好吗?写话之前,老师先考一考你们积累词语的情况。
二、看图说词语。
1.(课件)出示图片:师: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生: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想到的词语。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写话训练。
三、看图写话指导。
师:在写话之前,我们要了解写话的要求。
出示写话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生: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要求。
师:在黑板上板书: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想像。
师:在写话前,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一)指导观察图画。
师:我们的观察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
1师: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请你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2师: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想出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
3师: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请你说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4师:图上有哪些人物?给他们起个名字。
5师:图上小白兔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指导写话。
师:下面我们进行写话训练师:出示例句:1有一天,在()里,()在()。
生:学生学说句子。
2师:出示例句:突然,(),气球被(),小白兔()地哭起来。
生:学生学说句子。
师:对照图画,板书的词语,想一想,你能说几句话吗?生:学生说完整的几句话。
一年级看图写话课教案模板范文通用精选2篇(2)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够细致地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2. 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习如何观察图片,提取关键信息,并用通顺的句子表达。
2.难点:培养学生在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一幅生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2. 观察图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图片,提取关键信息。
引导学生注意图片中的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动作、背景等。
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图片内容。
3. 理解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图片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图片中的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心情如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4. 想象和创造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
提问引导学生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5. 表达和交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准备,让他们用连贯的句子描述图片内容,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鼓励彼此的评价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出建议。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和表达。
2.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互动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看图写话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回家后选择一幅图片进行看图写话练习,并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3.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和进步情况。
一年级看图作文教学设计及论文一年级看图作文教学论文看图作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我认为,教学时必须耐心指导,要求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先确定中心,再围绕中心把图画的内容详细地记述下来。
我指导学生写这一类型的作文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
一、指导看图,把握中心看图作文,图画就是作文材料,看图就成了作文的基础。
所以,首先让学生看图画,使之掌握这幅图的主要内容,把文章中心确定下来,然后再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看图呢?首先从整体入手,弄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谁在做些什么等,大体了解图意,掌握基本内容;其次,有顺序所以,进行联想的依据就是画面本身。
此外,我们在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时要善于由此及彼,化静为动,由形绘声,由表及里,前后引伸。
合理联想是看图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决不是海阔天空的遐想,既要紧扣画面,又要合情合理,既不脱离画面,又不离奇古怪。
我认为,看图作文的教学,一定要在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这一关键问题上下足工夫。
通过看图作文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这才是我的教学之根本。
部分看图作文练习图片资料:一年级看图写话课《公园的早晨》教案主讲人:钟霞知识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能够看懂图意。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说几句话。
能力目标:能够把图片的内容写下来。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1.仔细观察图画,能够看懂图意。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说几句话。
教学难点:能够把图片的内容写下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很漂亮的地方去玩,(出示图片)瞧,这是哪儿?(板书:公园)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候的公园?(板书:早晨)那么,我们就可以给这幅图起一个名字叫:《公园的早晨》(板书:公园的早晨)二、整体感知1、孩子们,仔细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板书:时间)在什么地方?(板书:地点)有哪些人?(板书:人物)他们都在干什么?(板书:活动)2、请孩子们打开作业,画出自己最喜欢,最难忘的一个早晨,画好之后并想想怎样把它说清楚。
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指导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写一段话,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滔滔的江河就是发源于这涓涓的细流,这可以说是作文当中的一项基本功。
就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也应该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那如何写好看图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一、看看,训练观察能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
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时:(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2)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
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按主次观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观察,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
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然后,再根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想想,培养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视了“想想”这一环节。
“想想”,一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
小学语文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范例(四篇)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设计一[教学片断]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很多新奇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瘦长的豆角。
假如你要认为这是在上自然课或是美术课,那你就猜错了。
这是王俊教师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菜园里》。
上课了,教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熟悉它们吗”学生兴奋地齐声说:“想!”乘着学生的兴趣,王教师连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名字叫错了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全部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
”王教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得意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王教师在教室里轻轻地走着,观看每一位学生,共享着学生的收获和欢快,当看到学生们因收获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时,她亲切的话语又在同学们耳边响起:“下头,王教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它的小卡片举起来,大声读。
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洪亮。
”王教师首先举起一个大南瓜。
学生们快速地在很多张卡片中找出“南瓜”的卡片,并抢着大声地读出来:“南瓜”、“南瓜”……“你们找得很快,很准,但要留意‘南瓜的‘南是鼻音,请大家再读一遍!”学生们精确地齐读:“南瓜”。
王教师又举起了“黄瓜”、“豆角”、“白菜”、“卷心菜”,最终又拿出了紫颜色的“茄子”,学生们纷纷找出卡片举着读“qiézi”、“qiézí”、“quézi”,王教师在众多的读音中辨别出有一个学生把“qiézi”读成“quézi”。
浅谈一年级的看图写话上饶余干县揭丽丹看图作文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写作能力起着基石作用。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环节都简单,基本是让学生简单的看看图,然后就开始七嘴八舌的对图画进行说,如此,学生不知道该抓什么重点,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效率自然不高。
要引导学生全面的观察画面,还要注意一定的方法。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顺序特别是在组图的观察中,顺序一定要清晰,教师引导语也要明确。
如“请同学们先看第一副图,然后再看第二幅图。
”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分散,逻辑思维不强。
对单幅图,教师要引导生根据顺序来说,如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等。
如出示校园图片时,引导语“同学们你们从远处,到近处看到了什么”2 重视家庭的训练看图写话锻炼的就是孩子们“说写”能力,但孩子们在课堂上受到的训练时间却很少,所以家庭的训练与家长沟通配合,让家长利用一切的机会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比如利用接孩子途中,可以让孩子观察周围的环境,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回到家再让他们写一写今天看到的内容。
3利用教材资源,训练看图写话能力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看图写话的素材,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让孩子们说说看到了什么,再让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写下来,可能孩子们一时表达不怎么完整,写得也不是那么规范,这时就让他们来自行读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有顺序,较完整地写下来。
这样孩子们就知道“哦,应该是这样写”。
这样长时间的训练,相信他们看图写话能力肯定能逐步提高。
4 不能忽视想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的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再到如今的科技革命,又有哪一次离开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看图,图片虽是直观形象,可却是静止的。
所以应该鼓励学生把静止的画面说得动起来,活起来,看住图中人物的点,想象他们在做什么事或想做什么事。
低年级看图作文的教学小论文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
让学生写出通顺的句子,能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
针对本班的实际和教学实践,在这里我想谈谈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年级新教材,图文并茂,书本中的情境图更是别具匠心,充满童趣,它大大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及注意力,它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好帮手,同时我还发觉它也是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好材料。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接触社会不多,还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看图写话,有目的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带领、指导学生写话是练习写作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即,我让学生给每幅情境图配上一句话,这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开始时,有些学生从课文中选择句子来写,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自己的话来给插图配话,如教学i、u这一课时,学生能描绘出一个下雨天,孩子穿着雨衣从学校出来,他看到鱼儿游到了水面上。
乌鸦在大树上唱歌,房子里的一位小朋友正在晾雨衣昵。
这几幅图,学生说得有条有理的。
为了激发兴趣,我鼓励学生把他的话有感情地念出来,我们叫“配音”,配的有创意的,给予奖励。
每图一话,培养了同学们触景生情,看图写话的能力,也让他们养成了注意观察,发挥想象的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淡化文体,激发兴趣,同时也训练了他们朗读的能力。
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奇特的,因此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
试想:如果给学生一幅画或几幅画,仅仅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的景、人平铺直叙地写下来,这样的内容肯定如一碗白开水平淡无奇。
要形象生动,有血有肉,这就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如看图写话《过河》,图中内容是:一只小鸡过不了河,小鸭用木板帮助小鸡过河……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四个问题:1、图上画了谁?他们遇到了什么事?2、小鸭想到了什么办法?3、他是怎样帮助小鸡的?这些图画和学生生活非常贴近,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模仿图画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理解和想象画面内容,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愿望,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大量的素材都可以是写话的内容。
一年级看图作文教学论文
看图作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我认为,教学时必须耐心指导,要求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先确定中心,再围绕中心把图画的内容详细地记述下来。
我指导学生写这一类型的作文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
一、指导看图,把握中心
看图作文,图画就是作文材料,看图就成了作文的基础。
所以,首先让学生看图画,使之掌握这幅图的主要内容,把文章中心确定下来,然后再作文。
怎样指导学生看图呢?首先从整体入手,弄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谁在做些什么等,大体了解图意,掌握基本内容;其次,
有顺序地对图的每个局部进行观察和分析,明显确人物之间与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再次,抓住重点和细节,深入观察和想象。
学生只有通过看图理解了图意,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否则,脱离图意或者违背图意,不管文章写得如何,也不符合看图作文的基本要求。
二、有层次地观察,有条纹理地记叙
看图作文和命题作文一样,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组织材料,这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关系极为密切。
因此,看图作文,首先要做到有层次地观察画面。
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是从上到下或是从下到上,是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是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等。
看图,按照一定的确合理的顺序观察后,再把这些落到纸面上,文章也就会条理分明了。
重要的是正确选好观察点,因为只有观察得有层次,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顺序。
各种图画不同,有的应该按事物的空间顺序写,有的应该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有的按事情类别写等。
总之,只要根据图画描绘的实际情形,正确地选好观察角度,那样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有条理了。
三、紧扣画面,合理联想
图面毕竟是一种平面,它包含不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内容。
这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联想,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图画上的内容,把自已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填补画面中因时间和空间局限而未表现出来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紧扣画面分析
来的。
所以,进行联想的依据就是画面本身。
此外,我们在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时要善于由此及彼,化静为动,由形绘声,由表及里,前后引伸。
合理联想是看图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决不是海阔天空的遐想,既要紧扣画面,又要合情合理,既不脱离画面,又不离奇古怪。
我认为,看图作文的教学,一定要在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这一关键问题上下足工夫。
通过看图作文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这才是我的教学之根本。
部分看图作文练习图片资料:
一年级看图写话课《公园的早晨》教案
主讲人:钟霞
知识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能够看懂图意。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说几句话。
能力目标:
能够把图片的内容写下来。
情感目标:
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仔细观察图画,能够看懂图意。
2.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说几句话。
教学难点:
能够把图片的内容写下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很漂亮的地方去玩,(出示图片)瞧,这是哪儿?(板书:公园)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候的公园?(板书:早晨)
那么,我们就可以给这幅图起一个名字叫:《公园的早晨》(板书:公园的早晨)
二、整体感知
1、孩子们,仔细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板书:时间)
在什么地方?(板书:地点)
有哪些人?(板书:人物)
他们都在干什么?(板书:活动)
2、请孩子们打开作业,画出自己最喜欢,最难忘的一个早晨,
画好之后并想想怎样把它说清楚。
3、展示部分孩子的画,并请该生用一两句话把几项内容连起来
说一说。
4、孩子们真能干,用一两句话就把图画的内容说清楚了,今
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把图画说的像小诗一样美妙,大家乐意吗?
三、细观图画
1、齐读(公园的早晨)你是从哪儿看出是早晨的?(太阳)
说说是什么样的太阳?
(出示句子:早晨,——的太阳从——。
从形状,颜色,动
态方面引导)
2、温暖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你觉得公园怎样?(很美)
3、从哪里看出公园很美?
柳树:柳树长长的柳枝像春姑娘绿色的头发。
湖水:阳光洒向湖面,好像一颗颗小星星落到湖里一闪一闪的。
(利用学过的课文,仿写句子)
课件出示(阳光下,湖水静静的,像一面镜子。
)
青山:一座座青山像绿色的大波浪。
小岛:湖中有个小岛,岛上有个小巧的亭子,十分可爱。
人们:学生先说说人物的活动。
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词,课件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请你连起来把人物的活动说一说。
四、有序、连贯。
1、啊,公园实在太美了,太热闹了,刚才孩子观察得那么细
心,那么认真,那老师想知道,观察时怎样才能不把图中的事物漏掉呢?(课件出示:按一定的顺序说话)
2、大家说说可以怎样观察呢?
(课件出示:从——到——,也可以从——到——,还可以
从——到——。
)让孩子们说一说,填一填。
3、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顺序,把你观察的事物连贯地说给同
桌听一听。
4、同学汇报说,老师点评。
5、总结:孩子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对会倾听的小耳
朵,还有一张会说话的巧嘴巴,真的很棒,老师喜欢你们。
五、布置作业。
把图片的内容完整的写出来。
板书:
公园的早晨
时间:早晨
地点:公园、
人物:老人和小孩
活动:跑步、晨练、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