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6.65 MB
- 文档页数:36
6.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自主学习讨论】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现状: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人口出生率和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前景: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的是有限的,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表现在;继续减少;消耗量大增;水、矿产资源短缺;加剧。
2.协调措施⑴控制。
⑵加大保护的力度。
例如:。
【巩固检测】1.如图为我国近几百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请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示曲线为“J”型曲线,表明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不受任何限制B.图示曲线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无关,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人口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激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D.我国地大物博,受人口激增影响不大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B.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低增长量的态势C.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D.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3.现在世界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
其中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A.粮食问题B.人口问题C.环境问题D.资源问题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B.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C.今后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5亿以内D.未来十年,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提高,性别比例正常5.如图所示为1910年梅托斯提出的“人口增长、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⑴人口剧增将导致土地利用过度,其结果是粮食必然________。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阅读教材P118~119)1.现状(1)采取的措施①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②1982年,将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③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结果①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②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前景(1)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
(2)目标①2020年,大陆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②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阅读教材P119~122)1.对环境的影响2.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生态农业。
2019-2020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6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含答案)根据教材P118“资料分析”中的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种群数量增长的方式为“S”型和“J”型,我国人口增长的方式是“J”型。
2.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提示:①我国人口基数大。
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医疗条件逐步改善,造成出生率水平较高,死亡率逐渐下降的状况,从而导致人口明显增加。
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提示:不完全适用,①人是生物界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
②人不同于一般生物,能主动调控人口的增长,所以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
4.计划生育是如何起到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的?它的实施将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提示:计划生育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的。
它的实施使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的特点,且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双基提要]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
年,我国将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我国颁布了《》,从而把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我国的人口和已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水平的国家行列。
2、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呈型。
3、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人将在较长时期内。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要控制在亿以内;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亿)以后,将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和的协调发展。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人口增长过快对我国的资源、资源、资源以及能源等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5、我国在控制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和的力度,如植树种草,,防治;监控、治理;加强和,以及推进等。
[课堂反馈]1、我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什么是关键()A、资源B、环境C、人口D、资源和环境2.当前中国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A.人口增长过快 B.粮食匮乏c.环境污染严重 D.能源危机3(2001年广东卷)下列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
图1 图2 图3下面是对上述三图的描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4、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专家预测,到204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按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第六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课时)三 维 目 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我国人口现状和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 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并分析有关资料,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问题。
2、认同计划生育政策。
重 点 探究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 点 例证说明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知 识 点 1、我国人口现状和前景。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考 试 点 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2、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能 力 点 探索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
易错易混点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能否自然减小。
2、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达到高峰15亿左右,然后开始下降。
教 法 与 学 法 三段六步教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法。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课件展示黄土高原,草原,黄河曾经的景象,然后展示现在酸雨对林木的损害,遭污水侵袭的渔场,重度污染的城市,海洋赤潮,漂满生活垃圾的河水,这一系列的图片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用疑问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共鸣。
课件展示我国某城市的道路上人流拥挤的状况。
引导学生思考:1、 假如你正置身于这样拥挤不堪的人群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2、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4.23亿,性别比为102.6。
1963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5.37亿,性别比为104.3。
1973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7.13亿,性别比为104.7。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师文档:第6章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含解析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描述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2。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1.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2。
通过分析并建构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培养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3。
关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一、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1.人口现状(1)措施①20世纪70年代:我国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工作。
②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③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现状①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②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2.人口发展前景(1)情况: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2)目标错误!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2.采取的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设自然保护区。
④推进生态农业.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虽然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人口总数仍在不断上升。
() 2.人口增长规律和其他种群的增长规律相同。
() 3.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 () 4.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率不多。
5.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能够增加粮食产量,应该大力提倡。
()提示:1。
√2.×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可调控人口增长并具有能动的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即人口增长规律和其他种群的增长规律,不完全相同。
3.√4。
√5.×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不利于环境保护.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问题探究]1.人口状况是制订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下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
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高二级生物组曹存叶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条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
教材为学生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两个背景材料:(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种因果联系分析方法。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教具:多媒体二、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一定的认识。
基于这些感受和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或事实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具体指导。
由于地理学也涉及到了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侧重点,避免简单重复,本节教学应围绕生态学上的问题。
本节采用讲、议结合的形式,由教师呈现相关内容时,应当尽可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以此思路为例,确定以下此教学程序。
三、教学过程:〖章引入〗学生阅读P117。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提示。
〖提示〗1.假如置身于图中,就会感到自己和他人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2.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