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训练:补写拟写对联方法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503.50 KB
- 文档页数:7
中考对联试题解读和解题指导【知识储备】◎要点解读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相传起于五代,盛于明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起源于律诗的对偶句,现在仍保留着律诗的一些特点。
要求对仗整齐,平仄呼应,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
◎考点动态如今,拯救、继承和发扬汉语文化是大势所趋,为此对联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我收集的136份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中,有13份试卷考查了对联。
虽然,仅占约10%的比例,通常是2―4分,但预计2014年会有更多省市将对联纳入命题范围。
对联试题主要考查斟字酌句和语言表达能力。
无论何种形式,中考对联试题一般要求宽对即可,即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结构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认知、欣赏及拟写对联是考查重点,日常复习中我们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以便从容应对。
◎常见题型1.判断常见对联。
2.写喜欢的对联,并赏析。
3.填写重点词,补充对联。
4.根据上联直接拟写下联。
5.结合特定情境对出下联。
【例题解析】一、根据特点,判断对联常见对联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
我们只有牢记它们各自的特点,才能准确判断。
(一)春联是描绘时代背景、增加喜庆气氛的对联,常有“春、新年、岁”等字眼。
如:爆竹震落漫天雪,金凤唤来大地春。
(二)婚联是祝贺结婚的对联,常表达“成双成对”之意。
如: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三)挽联是哀悼死者的对联,表达哀悼、赞颂之意或对在世的人表示慰勉。
如: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这则挽联悼念逝者“德高”。
(四)行业联是突出行业特征的对联。
如:李桃交谊笃,橘柚及时登。
这是水果店的对联。
例(2013年白银卷)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
①红莲开并蒂彩凤喜双飞②白雪抚人片片醉红梅舒枝点点春③百草回春争鹤寿千方着意续松年④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正确的顺序是:答题指津:(1)熟知概念,牢记特点。
中考语文复习:《仿写对联》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中考复习专题四:仿写对联【解题指津】考点一:仿写仿写题并不是单纯地仿造句,它有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解题技巧。
要做到“四看”。
一看话题。
看需要沿用原来的话题,还是需要变换话题。
如2013年山东临沂卷仿写题,沿用原来的话题“读书”,2013年甘肃定西卷仿写题,则需要自选“彩虹”等话题。
二看句式。
仿写题的一个特点是仿写时必须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看看它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
要弄清楚仿写时例句中的哪些词语需要保留,哪些词语需要替换;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条件、假设等。
如2013年四川乐山卷仿写题: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这个例句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仿写时要保留“无论是”“还是”“都是”等词语。
三看内容。
要看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何联系。
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内容上保持一致,情感色彩上保持一致,主题上保持一致,能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做到语意连贯。
尤其是续写式仿写,更要与前后句语意、色彩保持一致。
如:“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
”这道仿写题,主题内容必须是写“读书的作用”,换成其他的内容就不对了。
四看修辞。
看题目对修辞有无限制和要求,看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一般常考的修辞有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等。
因此,对这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不仅要做到了解,而且要做到会运用。
例1:(2014·湖南岳阳)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
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解析】这道题既是仿写又是续写。
答题时要先分析例句,仿写时要把握仿写的句式,即“欣赏XXXX(数量词+形容词)的XX,会让你XXXX(动词+名词)的XX(形容词)与XX (形容词),根据自己平常的积累,选择与前后句相类似的话题进行仿写。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今年,为了庆祝我国建国七十周年,凉山州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中华文学经典诵读写演系列活动”。
西昌市某中学在一次诵读写活动中,语文老师写了上联,请你为他补出下联。
上联: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下联:________【答案】书写人生精采弘扬高雅艺术【解析】【分析】仔细分析上联,上联由“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两个短语组成,这两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因此所拟写的下联也要有这些特点,除了形式符合要求之外,内容也必须符合要求。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形式和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书写人生精采弘扬高雅艺术【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_______(3)中秋节:上联:________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_______【答案】(1)①(2)④(3)③(4)②【解析】【分析】(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1)①;(2)④;(3)③;(4)②。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补写时注意上下联字数要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必须相关。
补写、对联方法指导一、补写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内在的逻辑关系、句子的结构特点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第三步组句。
①定:确定补写的对象及框架。
②补:遭词造句。
③连:连贯语句。
第四步,验证。
二、对联做对联题要注意上下联:(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对。
(3)结构相称。
(4)内容相关。
(5)平仄和谐。
积累仿句美词词库,分类储存,进行造句训练.分为: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兽\琴棋书画\陆地海洋天空\天地宝物.日月星辰(自然类)阳光,清风,红日,霞光,云烟,曙光,雾霭,黎明,朝阳,彩霞,夕阳,彩虹,圆月,弯月,牙月,晨雾,春雨,惊雷,闪电,露珠.陆地海洋天空:高山,蓝天,山涧,山川,海洋.波涛,浪花,田野,麦地,湖泊,河流,清泉.戈壁,沙漠绿洲.万里长城,东方明珠,浩浩长江,九曲黄河,泰山,西湖.花鸟虫鱼(动植物类)植物:1.红梅,百合,玫瑰,牡丹,菊花,莲叶,荷花,兰花.2.青松,杨柳,红叶,翠竹, 麦浪,麦穗.动物:苍鹰,海燕,翠鸟,白鹭,游鱼,蝴蝶,蜜蜂.天地宝物: 红宝石,珍珠,翡翠,玛瑙,白玉,水晶,黄金,白银.醇酒,咖啡,牛奶,绿茶琴棋书画:笛声,乐曲,交响曲,小夜曲,奏鸣曲,画卷,山水画,水墨画,油画.棋局,诗篇积累关系词:仿哲理句从属关系,对比关系,转折关系,实物与抽象关系等.例如:崇山峻岭-巨松-小草海洋--波涛-浪花戈壁与绿洲,大树与绿荫,清泉与大地,绿叶与红花,蜡烛与光明,落花与春泥.严冬里的炭火,沙漠中的绿洲,黑暗中的灯盏,湍流中的踏脚石,酷暑中的绿荫,雾海中的航标灯.鱼与海洋,花朵与养分,鸟儿与翅膀,白云与蓝天.补品与健康,时装与美丽,朋友与友谊,钢笔与文思,玫瑰与爱情,钟表与光阴.针对训练1.阅读下面-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不超过15字)七一个人挑着一担子瓷器去赶庙会。
在翻山的时候,几只瓷器从箩筐里滑落了下来,那个人却头也不回地继续赶路。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根据语境补写句子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 __________ ,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答案】芳香油不同;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解析】【分析】结合下句“所以香味不同”可知第一个横线上应该补写的句子是“香味不同的原因”,由上句“花朵里面藏着芳香油”,可知这个原因是“花朵里含有的芳香油不同”。
由“反之”可知第二个横线上应该补写的句子要和“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相反,据此可知这个横线上应该补写的句子是: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
故答案为:芳香油不同;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能力。
答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理解语段中心内容,然后再结合语境补写出与上下句连贯的内容。
2.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位少年说:16 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
一位青年说;25 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青春和追求。
一位中年人说;40 岁最好,它拥有睿智和成熟。
一位老年人说: ________大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
人应该珍惜自己的拥有。
老人说的什么话你知道吗?请在横线上填写。
【答案】所有的年龄都美好,因为生命意味着拥有。
【解析】【分析】做此题时关键应理解“大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这句话的底蕴。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先要根据对话的内容,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确定答案,还要考虑语句之间的连贯性等。
能力层级E3.请在《有用是毒药,无用是解药》第⑤段结尾处作一个关于段落中那个女孩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片段。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仿写、补写、对联1、仿写句子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句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相似描写。
具体方法:(1)仿修辞,求相同。
仿句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意境。
(2)仿结构,求统一。
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句式等一致,字数相近。
(3)仿内容,求高雅。
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
(4)仿意脉,求协调。
要求与例句前后语义连贯,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风格协调一致,主题统一。
(5)仿思维,求创新。
仿句要做到有创新、有个性。
2、补写是将提供的成分残缺的句子,按要求补充完整。
具体方法:(1)主题要“从一而终”,防止中途易辙,偏离主题。
(2)修辞要“依葫芦画瓢”,防止修饰不当,运用失真。
(3)结构要“循规蹈矩”,防止盲目随意,结构不一。
(4)内容要“百花齐放”,立意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中考例题如下:1.(2019湖南长沙)综合运用(共6分)建国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经典诗词”朗诵会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只填序号2分)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里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2分)杜甫闻一多邓稼先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3)“为国奋斗”演讲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2分)。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
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材料三:下面图片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1)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请写出两种。
(2)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完成下联。
上联:长辈言传身教明祖训下联:________【答案】(1)①学习祖训;②向长辈学习。
(2)子孙心领神会承家风【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中“在宗祠的大门上”“厅堂上”等词句可以看出祖训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就能对我们进行教育,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这些祖训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长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到的。
据此理解作答。
(2)对联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字数相等。
二是同类对同类,例如:颜色对颜色,食品对食品。
三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上联中“长辈言传身教”属于主谓短语,其中“言传身教”又是并列短语,“明祖训”属于动宾短语。
示例:后代心领神会震家威。
故答案为:⑴①学习祖训;②向长辈学习;⑵子孙心领神会承家风。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解答时,联系题干要求,通读材料,结合实际生活,合理概括即可;⑵本题考查对句式结构及对仗的分析运用能力。
解答时,结合题干所给示例,提取其句式结构,恰当组织语言,对仗工整即可。
2.学校开展“古诗词大家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漫步古诗苑,品读千家诗”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王林同学朗诵古诗时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B.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C.城阙/铺/三秦,风烟/望/五津。
D.式微/式微,胡/不归?(2)见下图,根据你联想到的古诗词对出下联。
上联:西风古道染秋色,下联:________。
(3)根据图片内容。
结合你对联想到的诗词的理解,发挥想象,完成句子仿写。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踽踽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归巢的暮鸦在天空中盘旋;_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在“古诗词推介”活动中,李吴同学为大家推介了《天净沙▪秋思》,请你帮李吴同学写一段推介语。
(50字左右)(推介语中要写出作者和诗词所属类别)【答案】(1)B(2)落日小桥思故人(3)他走过横架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对岸几户人家炊烟袅袅(4)示例:我向大家推介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题材的作品。
这首小令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寄情于物,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凄苦孤寂之情。
【解析】【分析】(1)ACD划分正确。
B这两句话朗读节奏正确的划分方法应为: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在仔细观察图画,可以看到图片上画的景物有:老树、小桥、古道、落日等,图片和上联“西风古道染秋色”可以联想到《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上联中的“西风”“古道”都是名词,“染秋色”是动宾短语,与上联相对应的景物是落日、小桥,“染秋色”应与“思故乡”对应。
据此可知下联应为:落日小桥思故人。
(3)由对联联想到的诗词是《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描写的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归巢的暮鸦在天空中盘旋”描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这几样景物,接下来应描述小桥、流水、人家,注意句式要和前面那句话的句式一致,注意语言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