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大出血麻醉科处理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手术过程中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一、应急预案1. 术中患者突发大出血,器械护士应密切关注手术野,及时准备止血用物,密切配合医生手术。
2. 巡回护士立即向周围工作人员求助,推抢救车并组织抢救。
3. 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4. 及时向台上提供止血用品。
5. 紧急输血,补充血容量。
6. 器械护士,密切关注手术野,及时准备止血用物,协助手术医生采取各种止血措施。
7. 及时执行医嘱,准确用药。
执行口头医嘱时,需要复述一遍,双方确认后在执行;书面医嘱,直接执行。
8.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记录。
二、处理流程1. 术中大出血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2. 巡回护士迅速建立2条及2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
如周围血管萎陷或肥胖病人静脉穿刺困难时,应立即行中心静脉插管,可同时监测CVP。
如患者有腹腔内出血,尽量不采用下肢静脉补液,因为液体容易从出血部位流失。
3. 洗手护士应熟悉手术配合的全过程和步骤,做到动作迅速敏捷。
准确无误地传递手术器械,密切配合手术医生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4. 器械护士密切关注手术野,及时准备止血用物,协助手术医生采取各种止血措施。
5. 巡回护士推抢救车并组织抢救,通知周围医护人员寻求帮助,配合麻醉医师准备血液制品。
6. 保持有效静脉通道,及时向手术台上提供止血用品。
7. 紧急输血,补充血容量。
根据患者失血量和生命体征,决定输血量和速度。
8. 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台上所有器械和敷料,准确及时记录,杜绝异物遗留在体腔内。
9. 执行医嘱,准确用药。
执行口头医嘱时,需要复述一遍,双方确认后在执行;书面医嘱,直接执行。
10.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记录。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及时报告医生。
11. 抢救过程中,保持冷静、有序,密切配合,确保患者安全。
三、注意事项1. 术前充分准备,确保抢救设备和药品齐全、功能正常。
2.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危急重症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应急处置预案
一、术中麻醉医生:主持手术室病人抢救主导作用。
负责麻醉管理,术中用药,开具急救检验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或 DIC 全套、电解质、血气分析等;与手术医师配合负责手术室抢救,进行紧急输血制品、输液管理等,积极维持内环境稳定。
同时负责呼叫周围工作人员向医疗总值班或相关科室协助抢救。
二、术中巡回护士:在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实施输液输血,10分钟内完成检验抽血送检,并负责催送和催收。
三、手术医师:积极实施止血措施。
必须即时向科主任汇报或求助,科主任必须本人或指派副高以上医师或申请相关科室急救医师配合,10 分钟内赶到。
四、术中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执行绿色通道制度,全院所有科室必须积极响应并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一)医务部、医疗总值班:主动询问是否要求现场协调,需要时 10 分钟赶到现场。
负责协调指挥、调配全院人员和资源,了解患者家属情绪和态度,指导医生做好医患沟通,并向医务部主任、分管副院长汇报或请求支援。
(二)辅助科室
1.输血科:最优先级全力提供血制品支持,输血交叉配型 30 分钟内完成,各种成份血制品主动提供并向血站请求支援。
2.检验科:所有开具急救检验最优先级处理,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或 DIC 全套、电解质、血气分析30分钟内出结果,必须主动催收标本并电话通知催取结果。
3.会诊科室:10 分钟内赶到,提出针对性处理意见。
4.若需要时,所有急救人员科室必须有加派至少 1 名抢救人员的应急机制,10 分钟内赶到急救现场参与抢救。
5.各抢救参与人必须向科主任汇报或求助,科主任必须本人或指派副高以上医师20分钟内赶到。
产科麻醉抢救流程
产科麻醉抢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接到通知:当得知有产科大出血产妇需要抢救时,值班医生应立即通知二线医生。
2. 准备药品和设备:同时准备好全身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扩容液体(晶体、胶体、白蛋白)、止血药物、抢救药品。
通知检验科迅速合血5u、血浆500ml,并做好再次合血准备。
3. 产妇进手术室后:护士应立即抽血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并建立5条静脉通路。
4. 麻醉前评估:麻醉医师应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史及相关的产科病史,特别是有无禁食禁饮等情况。
5. 麻醉前用药:在麻醉前30分钟,给产妇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
6. 麻醉设备检查:对麻醉机、监护仪及相关设备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备齐插管急救用具、困难气道设备、新生儿抢救设备(喉镜、~气
管导管、吸痰管、急救药品)、吸引器等。
7. 监测生命体征:基本监测包括无创血压(重症患者选择有创血压)、心率、心电图、无创脉搏氧饱和度等。
8. 麻醉实施: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在麻醉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9. 产后观察:产妇麻醉清醒后,应继续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母婴安全。
以上是产科麻醉抢救流程的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院的规定进行操作。
2021年产后大出血应急预案演练时间:2021-06-19 16:00演练地点:妇产科产房演练内容:产后大出血应急演练参加人员:A医师 B助产士 C护士 D主治医师 E主管护师 F主治医师主任 G主管护师护士长医务科倪科长麻醉科张麻师手术室护士H、张三及李四。
演练场景:病人5床,J,因G2P1“停经40W,下腹阵痛3+小时伴阴道流水1+小时”于9:00入院,产前检查:胎心音135次/分,宫缩40-50秒/2-3分钟,估计胎儿大小约4000g,查体:生命体征:T:37℃,P92次/分,R:19次/分,BP:122/72mmhg 宫口开大4+cm,S“0”,胎膜已破,羊水清亮,辅助检查:B 超示:双顶径9.7cm,股骨:7.6cm,腹围:36.2cm,羊水量8.2cm(深径),血常规回示110g/L,风险评估:黄色,考虑巨大儿及羊水过多,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于16:00宫口开全,给予分娩指导,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腹压,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
于16:30分经阴道自然分娩壹男活婴,体重4200g,遵医嘱给予缩宫素20个单位加入乳酸林格氏液500ml 中静滴,胎盘胎膜于16:40自然娩出,阴道流血量达400ml,色暗红,出血速度快,立即行产后大出血抢救。
1.坏境准备:将产房室温调至24℃,新生儿辐射台调至30℃2.物品准备:产后大出血抢救箱、心电监护仪一台、一次性导尿包、一次性宫腔球囊填塞球、一次性纱布数块、一次性产包、一次性手套五双、一次性输液器三具、输液泵一台、一次性吸氧管、一次性湿化瓶、采血管、治疗盘(弯盘、一次性棉签、酒精、碘伏、敷贴、压脉带、留置针)5ml、10m l、20ml、60ml、空针各两支、500ml乳酸林格液两瓶、250 ml生理盐水两瓶、250ml5%葡萄糖两瓶、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两瓶、缩宫素60u、葡萄糖酸钙两支、卡前列素胺丁三醇250ug2支。
B :洗手,常规消毒铺巾,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腹压,于16: 30经阴道自然分娩壹男婴。
一、引言术中大出血是手术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手术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处理术中大出血,避免或减轻对患者生命的威胁。
2. 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安全。
三、应急预案1. 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2)充分准备手术器械、药品、血液制品等。
(3)手术室环境整洁,设备完好,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2. 术中监控(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关注手术过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器械护士密切关注手术野,及时发现出血情况。
3. 术中大出血应急处理(1)器械护士发现出血情况后,立即向主刀医生报告。
(2)主刀医生立即采取措施,如钳夹、电凝、缝合等止血。
(3)巡回护士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止血,必要时调整手术体位,确保视野清晰。
(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出血情况调整麻醉深度。
(5)根据出血量,及时补充血液制品,维持血容量。
(6)如发生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如补液、升压等。
4. 术后处理(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出血情况。
(2)根据出血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做好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
四、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出血情况(1)器械护士发现出血情况后,立即向主刀医生报告。
(2)主刀医生评估出血情况,决定处理方法。
2. 止血措施(1)主刀医生采取钳夹、电凝、缝合等止血措施。
(2)巡回护士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止血。
3. 血液制品补充(1)根据出血量,及时补充血液制品。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整血液制品输注速度。
4. 抗休克治疗(1)如发生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
五、预案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术中大出血应急预案培训。
2. 提高医护人员对术中大出血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产科大出血麻醉科处理流程1.接到产科有大出血产妇通知2.值班医生立即通知二线医生,并同时准备好全身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扩容液体(晶体、胶体、白蛋白)、止血药物、抢救药品,通知检验科迅速合血5u、血浆500ml,并做好再次合血准备3.产妇进手术室后护士立即抽血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并建立5条通畅的静脉通道,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复方氯化钠,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泵注血管活性药物,并给予止血药物氨甲苯酸、白眉蛇毒血凝酶,相关液体在输注完毕后立即补充,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监护;麻醉医师根据需开展手术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同时确认手术同意书、病危通知书、输血同意书是否签署;确认后开始麻醉。
4.二线医生到场(接到通知后15分钟左右),值班医生汇报产妇情况,由二线医生主持麻醉工作,值班医生记录麻醉相关文书5.血液到位(手术开始后30分钟左右),分别从2组通道输入红细胞、血浆,另外2组通道继续输入羟乙基淀粉、复方氯化钠,1组根据情况泵注血管活性药物,并在输完后迅速补充;查血结果回报,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给予钙、止血药物、碳酸氢钠等6.手术开始后1h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此时补液情况估计胶体1000ml,晶体2000ml,红悬3u,血浆400ml),听诊心肺情况;评估出血量、尿量,并根据出血情况、手术开展情况、尿量、生命体征,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合血,若需要立即通知检验科合血7.手术开始后90分钟左右,复查相关检查结果回报,根据相关结果做相应处理:给予钙、止血药物、碳酸氢钠等,决定是否需要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血小板8.手术开始后120分钟左右,再次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听诊心肺情况,评估出血量、尿量,并根据结果做相应处理,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9.间隔60分钟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听诊心肺情况,评估出血量、尿量,并根据结果做相应处理,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
一、目的为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制定本预案,确保在发生产后出血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抢救,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产科发生的产后出血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ml、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等情况。
三、组织架构1. 产后出血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产科主任、麻醉科主任、手术室主任、血液科主任等担任成员,负责全面协调、指挥产后出血的抢救工作。
2. 产后出血抢救小组:由产科、麻醉科、手术室、血液科、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抢救措施。
四、预警与启动1. 预警:产后出血发生后,值班医护人员应立即评估出血情况,若出血量超过预警值,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启动:产后出血应急指挥部接到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小组开展抢救工作。
五、抢救措施1. 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选用大针头。
2. 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剂、新鲜血或706代血浆。
3. 如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尽快开放静脉输液,进行腔静脉插管。
4. 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器械,如为子宫收缩乏力,及时应用宫缩剂;如为软产道裂伤,及时配合缝合止血。
5. 若发生子宫破裂,配合医生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6. 当班者应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7. 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回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做记录。
六、后期处理1. 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查找出血原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2. 加强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对产后出血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持续改进抢救流程,提高救治水平。
七、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产后出血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识别、评估和处理能力。
2. 定期开展产后出血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十四)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
【应急预案】
1、术中患者突发大出血,器械护士应密切关注手术野,及时准备止血用物,密切配合医生手术。
2、巡回护士立即向周围工作人员求助,推抢救车并组织抢救。
3、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4、及时向台上提供止血用品。
5、紧急输血,补充血容量。
6、器械护士,密切关注手术野,及时准备止血用物,协助手术医生采取各种止血措施
7、及时执行医嘱,准确用药。
执行口头医嘱时,需要复述一遍,双方确认后在执行;书面医嘱,直接执行。
8.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记录。
【流程】
术中大出血时→立即抢救→巡回护士→保持有效静脉通路→通知周围医护人员寻求帮助→及时向手术台上提供止血用品→配合麻醉医师准备血液制品→器械护士→密切关注手术野,及时准备止血用物→协助手术医生采取各种止血措施→及时执行医院,准确用药→口头医嘱→复述一遍,双方确认后再执行→书面医嘱→直接执行→观察病情→做好记录
3月修订
1/1。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麻醉处理目的总结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的麻醉处理,以提高此类手术的麻醉质量,保证手术及麻醉的安全。
方法38例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中病种有原发性宫缩乏力、胎儿宫内窘迫、前置胎盘、先兆子痫、双胎、择时出生等。
ASA分级为I~II 。
麻醉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后手术开始。
胎儿取出后静滴缩宫素20个单位。
出血量>500ml,快速输液,再用缩宫素20个单位,米索或卡孕栓舌下含服。
失血量>20%,快速输注浓红,血浆等。
如果血压,心率不稳定,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继续出血发展为失血性休克,甚至到了DIC,加快输血输液,使用新鲜全血,血浆等,必要时改气管插管麻醉,同时急查相关化验检查,根据结果使用抗纤溶药物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结果38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患者中,出血量最多6000ml,最少也有1000ml。
所有病例均先保守治疗,台上医生给予缩宫剂,按摩子宫,宫腔填塞,接扎子宫动脉等,麻醉医生同时积极扩容,使用止血药物等抗休克处理,其中32例子宫收缩好转,没有继续出血,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结束后安返病房。
1例患者回到病房后继续出血再次进手术室行子宫切除术。
另外5例子宫收缩乏力,持续出血,导致了休克,其中两例出现了DIC,马上行子宫切除术,同时给予输大量的新鲜全血和血浆,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情况好转,手术结束后回ICU 进一步治疗。
全部患者痊愈出院。
结论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纠正患者低血容量状态,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防止患者向失血性休克和DIC发展。
①对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患者,做好配血,输血的准备。
对因社会因素而选择择时手术的患者,要重视产前宣教,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②麻醉的选择:椎管内麻醉是产科最常用的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对子宫收缩存在客观影响,随着局麻药浓度的增加,宫缩的力量,持续时间及宫缩间隔均明显下降。
剖宫产术中出现的原因很复杂,当出现持续出血时,硬膜外麻醉追加剂量应减少,使用低浓度局麻药,尽量消除麻醉因素对子宫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时应急预案含处理流程纲要
1 / 1 精选文档
(二十四)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时的应急方
案及办理流程
【应急方案】
1、术中患者突发大出血,器材护士应亲密关注手术野,实
时准备止血用物,亲密配合医新手术。
2、巡回护士立刻向四周工作人员求援,推急救车并组织急
救。
3、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必需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4、实时向台上供给止血用品。
5、紧迫输血,增补血容量。
6、器材护士,亲密关注手术野,实时准备止血用物,辅助
手术医生采纳各样止血举措
7、实时履行医嘱,正确用药。
履行口头医嘱时,需要复述
一遍,两方确认后在履行;书面医嘱,直接履行。
8.亲密察看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记录。
【流程】
术中大出血时→ 立刻急救→ 巡回护士→ 保拥有效静
脉通路→ 通知四周医护人员追求帮助→ 实时向手术台
上供给止血用品→配合麻醉医师准备血液制品→ 器械护士→ 亲密关注手术野,实时准备止血用物→ 辅助手术医生采纳各样止血举措→ 实时履行医院,正确用药→口头医嘱→ 复述一遍,两方确认后再履行→ 书面医嘱
→ 直接履行→ 察看病情→ 做好记录
2013年3月订正
.。
摘要: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孕产妇的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包括早期识别、紧急处理、持续监测和后续护理等方面。
一、早期识别1. 观察出血量: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超过400ml,或持续出血,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评估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和神志变化,如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神志模糊等休克症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检查子宫收缩: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如子宫收缩乏力,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紧急处理1. 立即通知医生:发现产后大出血时,立即通知医生,并报告病情。
2.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为产妇吸氧,并迅速建立两条畅通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血剂、706代血浆及输血等。
3. 保暖:注意保暖,避免产妇受凉。
4.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和神志变化,准确记录出血量、尿量、子宫收缩情况及病情变化。
5. 应用宫缩剂:如为子宫收缩乏力,及时应用缩宫素。
6. 缝合止血:如为软产道裂伤,及时配合缝合止血。
7. 做好术前准备:如发生子宫破裂,配合医生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三、持续监测1. 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 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回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做记录。
四、后续护理1. 加强心理护理: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往往情绪不稳定,医护人员应给予关爱和安慰,帮助产妇度过心理难关。
2. 严密观察病情:产后大出血的产妇易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血栓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
3. 饮食指导: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促进产妇恢复。
4. 适时出院: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适时出院,继续进行产后康复。
总之,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应包括早期识别、紧急处理、持续监测和后续护理等方面。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预案,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母婴安全。
抢救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概述•手术室剖宫产术术中大出血风险评估•应急组织与职责划分•通讯联络与信息报告机制目录•现场处置措施及操作规范•物资保障与设备维护要求•培训演练与评估改进方案01应急预案概述目的与意义保障母婴安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提高抢救成功率通过预案的实施,能够规范抢救流程,提高抢救效率,从而增加抢救成功率。
减少医疗纠纷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因抢救不当导致的医疗纠纷。
适用范围及对象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手术室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抢救工作。
适用对象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参与剖宫产手术的医护人员,包括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等。
预案的制定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
相关法律法规预案的制定基于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预案的制定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如《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等。
国内外相关指南预案制定依据02手术室剖宫产术术中大出血风险评估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手术操作不当出血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由于产程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原因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影响子宫收缩。
孕妇本身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由于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包括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胎盘剥离面出血。
手术过程中损伤子宫血管或缝合不严密等也可能导致术中大出血。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孕妇的出血风险进行初步评估。
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总结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出血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情况。
对手术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手术安全性。
030201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孕妇无明显出血倾向,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在正常范围内。
产科大出血麻醉科处理流程
1.接到产科有大出血产妇通知
2.值班医生立即通知二线医生,并同时准备好全身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扩容液体(晶体、胶体、白蛋白)、止血药物、抢救药品,通知检验科迅速合血5u、血浆500ml,并做好再次合血准备
3.产妇进手术室后护士立即抽血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并建立5条通畅的静脉通道,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复方氯化钠,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泵注血管活性药物,并给予止血药物氨甲苯酸、白眉蛇毒血凝酶,相关液体在输注完毕后立即补充,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监护;麻醉医师根据需开展手术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同时确认手术同意书、病危通知书、输血同意书是否签署;确认后开始麻醉。
4.二线医生到场(接到通知后15分钟左右),值班医生汇报产妇情况,由二线医生主持麻醉工作,值班医生记录麻醉相关文书
5.血液到位(手术开始后30分钟左右),分别从2组通道输入红细胞、血浆,另外2组通道继续输入羟乙基淀粉、复方氯化钠,1组根据情况泵注血管活性药物,并在输完后迅速补充;查血结果回报,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给予钙、止血药物、碳酸氢钠等
6.手术开始后1h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此时补液情况估计胶体1000ml,晶体2000ml,红悬3u,血浆400ml),听诊心肺情况;评估出血量、尿量,并根据出血情况、手术开展情况、尿量、生命体征,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合血,若需要立即通知检验科合血
7.手术开始后90分钟左右,复查相关检查结果回报,根据相关结果做相应处理:给予钙、止血药物、碳酸氢钠等,决定是否需要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血小板
8.手术开始后120分钟左右,再次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听诊心肺情况,评估出血量、尿量,并根据结果做相应处理,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
9.间隔60分钟复查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听诊心肺情况,评估出血量、尿量,并根据结果做相应处理,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
至手术结束保持适当麻醉深度送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