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8
5、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5.1垃圾渗滤液概况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和降水渗流作用而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
渗滤液包括垃圾自身所含的水分、垃圾分解所产生的水及浸入的地下水。
渗滤液量的大小主要受控于垃圾本身的含水率、,因而导致同一填埋场渗滤液随时降水与径流强度及填埋垃圾分解的阶段过程空变化,其组成、浓度等特征均有较大不同。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主要来源有:(1)降水的渗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2)外部地表水的渗入,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3)地下水的渗入,这与渗滤液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接触量、时间及流动方向等有关;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4) 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5) 覆盖材料中的水分,与覆盖材料的类型、来源以及季节有关。
(6) 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与垃圾组成、pH 值、温度和菌种等有关,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
垃圾在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调整期:在填埋初期,垃圾体中水分逐渐积累且有氧气存在,厌氧发酵作用及微生物作用缓慢,此阶段渗滤液量较少。
(2) 过渡期:本阶段滤液中的微生物由好氧性逐渐转变为兼性或厌氧性,开始形成渗滤液,可测到挥发性有机酸的存在。
(3) 酸形成期:滤液中挥发性有机酸占大多数,pH 值下降,cr OD C 浓度极高,5BOD /cr OD C 为0.4~0.6,可生化性好,颜色很深,属于初期的渗滤液。
(4) 甲烷形成期:此阶段有机物经甲烷菌转化为CH4和CO2,pH 值上升,cr OD C 浓度急剧 降低,5BOD /cr OD C 为0.1-0.01,可生化性较差,属于后期渗滤液。
(5)成熟期:此时渗滤液中的可利用成分大减少,细菌的生物稳定作用趋于停止,并停止产生气体,系统由无氧转为有氧态,自然环境得到恢复。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雨污分流方案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在生活垃圾填埋过程中,由废水、降水和垃圾中的含水部分形成的一种废水。
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可以采取雨污分流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1.雨水和废水分流: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和废水进行分流,并分别进行处理,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和污染。
2.雨水处理:收集生活垃圾填埋场降水形成的雨水,通过沉淀、过滤、氧化、消毒等工艺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以保证雨水的质量达到排放标准。
处理后的雨水可以进行回用或者直接排放。
3.废水处理:收集垃圾填埋场生活废水,通过初沉池、生化池和二沉池等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经过消毒处理后,作为灌溉水用于植物种植,也可以排入河流或者土壤中。
4.渗滤液处理:收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过混凝、絮凝、沉淀、生物处理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处理后的渗滤液可以通过消毒处理后,作为灌溉水用于植物种植,也可以排入河流或者土壤中。
5.循环利用:处理后的雨水、废水和渗滤液可以进行回用,用于灌溉、清洗等用途,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源的依赖。
6.监测和管理:对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排放标准。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维护和保养处理设施,确保处理过程的稳定运行。
以上就是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雨污分流方案的简要介绍。
通过雨污分流,将雨水和废水进行分流和分别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渗滤液的产生和污染,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同时,对处理后的雨水、废水和渗滤液进行循环利用,也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堆积场中由于雨水浸渗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多种污染物质的液体。
垃圾渗滤液的排放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来规范其处理和排放。
一、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主要包括收集、中和、沉淀、过滤等步骤。
在收集阶段,需要采用密闭式收集系统,避免渗滤液外泄。
在中和、沉淀和过滤的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和沉淀剂,确保处理后的渗滤液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二、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
1. pH值,垃圾渗滤液排放pH值应控制在6.5-8.5之间,超出范围将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 悬浮物,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浓度不得高于50mg/L,过高的悬浮物会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 生化需氧量(BOD),垃圾渗滤液的BOD5不得高于100mg/L,高浓度的BOD会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4. 化学需氧量(COD),垃圾渗滤液的COD浓度不得高于300mg/L,高浓度的COD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现象,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5. 重金属,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超标的重金属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三、垃圾渗滤液排放监测。
为了确保垃圾渗滤液排放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对排放口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pH值、悬浮物、BOD、COD、重金属等指标,监测频率应根据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确定,并建立监测记录和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四、垃圾渗滤液排放风险防控。
在垃圾渗滤液排放过程中,应加强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排放过程安全可控。
采用密闭式收集系统、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排放风险,保障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
五、结论。
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护水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严格遵守排放标准要求,加强监测和管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垃圾渗滤液项目处理方案设计文档一:一:项目背景: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有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废水,其处理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拟设计一套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以实现对该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高效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2. 实现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 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方案,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三:处理工艺设计:1. 垃圾渗滤液收集与预处理工艺:1.1 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垃圾渗滤液通过渗滤胶袋收集,集中进入预处理池。
1.2 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沉淀、中和、固液分离等过程,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油脂和重金属等。
2. 生化处理工艺:2.1 好氧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好氧生物处理池,通过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作用,将有机物进行降解。
2.2 好氧混凝:将好氧生物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混凝,去除部分悬浮物。
2.3 好氧沉淀:采用沉淀池进行好氧沉淀,使悬浮物进一步沉降。
3. 高级处理工艺:3.1 膜分离技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微滤、超滤、纳滤等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无机盐。
3.2 活性炭吸附:使用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吸附处理。
四:附件:1. 工艺流程图2. 设备清单3. 监测报告样本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垃圾处理法:是指对垃圾进行处理和处置的法律规定;2. 排放标准:是指垃圾处理过程中废水排放的限制值;3. 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过程。
文档二:一:项目背景: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有机气体和有机物质,其处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套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实现对该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高效处理,确保排放水质达标;2. 实现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3. 提供稳定可靠的处理方案,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服务方案1. 简介垃圾渗滤液是指经过垃圾填埋场垃圾发生自然降解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水。
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垃圾渗滤液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垃圾渗滤液的应急处理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服务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并尽快处置垃圾渗滤液,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2. 现状分析2.1 垃圾渗滤液特点垃圾渗滤液具有以下特点:•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如腐烂的垃圾、食品残渣等。
•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如铅、汞、镉等。
•pH值通常较低,属于酸性溶液。
•外观浑浊,有恶臭味。
2.2 处理挑战垃圾渗滤液处理面临以下挑战:•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复杂,处理技术要求较高。
•垃圾渗滤液处理量大,处理速度要求快。
•垃圾填埋场一般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差,物资供应不足。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高成本。
3. 处理方案基于前述现状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方案。
3.1 垃圾渗滤液收集与提取1.在垃圾填埋场设置专门的渗滤液收集系统,将渗滤液收集至专用储存池中。
2.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渗滤液的提取,以减少人工操作和减轻人员风险。
3.2 初步处理1.对渗滤液进行计量和样品采集。
2.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悬浮物、调节pH值和混合均匀等步骤。
3.3 深度处理1.利用生物降解技术,通过微生物活动降解有机物。
2.采用聚合物和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含有害物质的重金属离子。
3.利用化学反应和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废水和其他污染物。
3.4 除去残余固体1.采用过滤或沉淀等方法,去除处理后的溶液中的固体颗粒。
2.将固体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或填埋处理。
3.5 净化与消毒1.使用活性炭和过滤器等设备进行水质净化。
2.使用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等方法对处理后的液体进行消毒处理。
3.6 排放与回收1.处理后的液体如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到水体或进行再利用。
2.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液体需进行二次处理,以确保达标后进行排放或回收利用。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概述垃圾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过程中,垃圾中含有的水分与气体通过自然过程产生的液体。
由于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如果不得当地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是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的关键一环。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经济有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包括渗滤液的收集、处理和排放。
通过合理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渗滤液收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首要步骤,目的是将渗滤液准确收集,并防止其外泄。
以下是常用的渗滤液收集方法:1.接收管道系统:在填埋场的底部设置管道网,将渗滤液收集到一个汇集池中。
该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渗滤液能够顺利地流入汇集池。
2.接收井:设置数个接收井于填埋区域的不同位置。
接收井用于收集渗滤液,并确保其不会外泄到地下水体中。
3.地下防渗膜:在填埋区域的底部和侧面埋设防渗膜,以减少渗滤液的外泄。
防渗膜需要选择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的材料,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
渗滤液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目标是将其处理成达到排放标准的水质,并实现对其中有价值的物质的回收。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1.生物反应器法:将渗滤液进一步输送到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生物反应器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但需要占用较大的处理面积。
2.化学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沉淀下来。
化学沉淀法处理效果稳定,但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并且对操作要求较高。
3.膜分离法:利用膜技术将渗滤液分离成可回收的水和含浓度较高的固体废弃物。
该方法处理效率高,但设备投资较大。
渗滤液排放处理后的渗滤液需要安全地排放到环境中,以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以下是渗滤液排放的相关措施:1.再利用:如果处理后的渗滤液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可以将其再利用于植物浇灌、绿化或冷却等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2023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是2023年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一种可能方法。
1. 渗滤液分离:首先,对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进行分离处理,将渗滤液与固体垃圾分开。
可以通过设置渗滤液收集系统,将渗滤液收集到专门的容器中。
2. 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固体、沉淀物和油脂等杂质。
可以采用沉淀池、过滤器和油水分离器等设备进行处理。
3. 生物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渗滤液送入生物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生物处理系统可以采用生物反应器或人工湿地等技术,通过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污染物。
4. 深度处理:经过生物处理后,将渗滤液送入深度处理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
深度处理可以采用化学氧化、活性炭吸附、膜过滤等技术,去除残留的污染物和微量有害物质。
5. 二次处理: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渗滤液,还可以进行二次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质。
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臭氧氧化等技术,杀灭残留的微生物和病原体。
6. 尾水处理:最后,对二次处理后的渗滤液进行尾水处理。
可以采用反渗透、蒸发结晶等技术,去除渗滤液中的溶解物质和浓缩残留。
7. 排放与循环利用:经过综合处理后,将尾水进行排放,需符合当地环境排放标准。
同时,可以将部分清洁处理后的水进行循环利用,如用于植物浇灌、冲洗设备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处理方法可能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工艺设备、经济条件和环境要求等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1. 引言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法,但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
渗滤液是指通过垃圾堆中流经并溶解了其中物质的水,含有有害物质、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因此,有效处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2. 渗滤液成分分析在进行渗滤液处理方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渗滤液的成分进行分析。
根据实测数据,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氨氮、重金属离子等。
2.1 有机物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垃圾中的生物降解物质,如食物残渣、纸张等。
这些有机物会进一步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并且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处理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是处理方案的重要环节。
2.2 氨氮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可以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渗滤液中的氨氮通常来自垃圾中的腐败物质和氨化过程。
因此,处理渗滤液中的氨氮是保护水环境的必要步骤。
2.3 重金属离子垃圾中的某些物质,如电池和废弃物等,可能含有重金属离子。
这些重金属离子在渗滤液中溶解,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对生态系统产生长期的影响。
3. 渗滤液处理方案基于上述成分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3.1 预处理步骤在进行渗滤液处理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以确保后续处理的有效性。
3.1.1 周期性垃圾填埋场滤液收集周期性收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是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设置合理的收集系统,及时收集渗滤液,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3.1.2 pH调节渗滤液通常具有较低的pH值,需要进行适当的pH调节。
可以采用中性化剂或调节剂对渗滤液进行pH值的调整,以便后续处理步骤的进行。
3.2 有机物处理有机物处理是处理渗滤液的关键步骤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机物处理方法:3.2.1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处理方法。
通过引入特定的细菌或微生物,可以加速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从而减少有机物浓度。
3.2.2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式。
垃圾渗滤液处理基本工艺1. 引言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堆场中堆积并产生的液体排放物。
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开展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本文将介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基本工艺,并详细讨论每个工艺的处理原理和应用情况。
2. 垃圾渗滤液处理基本工艺2.1. 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垃圾渗滤液的收集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第一步。
收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地面渗收、井式收集、管道收集等。
其中,地面渗收是一种常用的收集方法,通过设置渗滤液收集系统,将渗滤液从垃圾堆场中收集起来。
收集到的渗滤液可以进一步进行处理。
2.2. 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在进入主要处理过程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预处理工艺包括筛分、沉淀、过滤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使垃圾渗滤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得到有效去除,从而提高后续处理步骤的效果。
2.3.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核心工艺。
该工艺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常见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厌氧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厌氧消化法、厌氧滤池等。
2.4.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辅助工艺,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通过加入混凝剂,并利用混凝剂与悬浮物颗粒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使其形成较大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悬浮物的目的。
常用的混凝剂有铝酸盐、铁盐等。
2.5. 脱氮和脱磷垃圾渗滤液中常含有较高的氮和磷元素,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因此,在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脱氮和脱磷处理。
常用的脱氮工艺有生物硝化-反硝化、化学沉淀等;脱磷工艺包括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2.6. 除臭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恶臭味道,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除臭处理。
5、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5.1垃圾渗滤液概况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和降水渗流作用而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渗滤液包括垃圾自身所含的水分、垃圾分解所产生的水及浸入的地下水;渗滤液量的大小主要受控于垃圾本身的含水率、,因而导致同一填埋场渗滤液随时降水与径流强度及填埋垃圾分解的阶段过程空变化,其组成、浓度等特征均有较大不同;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主要来源有:1降水的渗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2外部地表水的渗入,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3地下水的渗入,这与渗滤液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接触量、时间及流动方向等有关;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4 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5 覆盖材料中的水分,与覆盖材料的类型、来源以及季节有关;6 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与垃圾组成、pH 值、温度和菌种等有关,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垃圾在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调整期:在填埋初期,垃圾体中水分逐渐积累且有氧气存在,厌氧发酵作用及微生物作用缓慢,此阶段渗滤液量较少;2 过渡期:本阶段滤液中的微生物由好氧性逐渐转变为兼性或厌氧性,开始形成渗滤液,可测到挥发性有机酸的存在;3 酸形成期:滤液中挥发性有机酸占大多数,pH 值下降,cr OD C 浓度极高,5BOD /cr OD C为0.4~0.6,可生化性好,颜色很深,属于初期的渗滤液;4 甲烷形成期:此阶段有机物经甲烷菌转化为CH4和CO2,pH 值上升,cr OD C 浓度急剧降低,5BOD /cr OD C 为0.1-0.01,可生化性较差,属于后期渗滤液;5成熟期:此时渗滤液中的可利用成分大减少,细菌的生物稳定作用趋于停止,并停止产生气体,系统由无氧转为有氧态,自然环境得到恢复;5.2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性1、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种类多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又可分为 3 类,即低分子量的脂肪酸类、中等分子量的富里酸类物质和腐殖质类高分子量碳水化合物;渗滤液中除含有常规的污染物质外,还含有包括某些致癌、促癌和辅促致癌物质;尤其是当生活垃圾与部分工业垃圾混合时,成份更为复杂;郑曼英等对广州大田山垃圾填埋场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从垃圾渗滤液中检出的主要有机污染物77 种;其中被列入我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的 5 种;2、cr OD C 和5BOD 浓度高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高,变化范围大,这是其它污水无法比拟的,从而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和工艺选择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垃圾渗滤液中cr OD C 最高可达80000mg / L,BOD5最高可达35000mg/L;一般而言,cr OD C ,BOD5,BOD5/CODcr 将随填埋场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含量则逐渐升高;3、金属含量高垃圾渗滤液含有铜、锌、铁、铅等10多种金属离子,由于国内城市垃圾不像国外那样经过严格筛选,所以国内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大大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渗滤液中铁的浓度可高达2050mg / L,铅的浓度可达12.3mg / L,锌的浓度可达130mg / L,钙的浓度甚至高达4300mg / L;浙江大学沈东升等的研究表明,当废电器拆解垃圾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时,其渗滤液中的 Cu 、Zn 、Pb 、Ni 和 Hg 等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可分别达到 3、11.5、1.7、1.6mg/L 和 65μg/L ;4、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氨氮含量高在不同年龄的垃圾渗滤液中,碳、氮两种元素的比例C/N 比有较大的差异,常常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随着堆放年限的增加,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会逐渐升高;一般来说,对于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磷元素总是缺乏的,例如在北美的几个垃圾填埋场的BOD5/TP 都大于300,此值与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磷比100:1相去甚远;同时,5BOD /cr OD C 比值变化大,给生化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5、水质变化复杂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和产量随季节、时间等变化情况较复杂;其变化特性为:①产生量呈季节性变化,雨季明显大于旱季;②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呈季节性变化;平原地区填埋场干冷季节渗滤液中的污染物组成和浓度较低;③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随填埋年限的延长而变化;填埋层各部分物化和生物学特征及其活动方式都不同,“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pH 值较低,5BOD 、cr OD C 、VFA 、金属离子浓度和BOD5/CODCr 较高,“中年老”填埋场的渗滤液pH 值中性偏碱,5BOD 、cr OD C 、VFA 浓度和BOD5/CODCr 较低,金属离子浓度下降,但氨氮浓度较高,见下表;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随填埋场“年龄”的变化5.3渗滤液收集系统5.3.1渗滤液收集系统的作用渗滤液收集系统应保证在填埋场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行,收集并将填埋场内渗滤液排至场外指定地点,避免渗滤液在填埋场底部蓄积;渗滤液的蓄积会引起下列问题:1、场内水位升高导致垃圾体中污染物更强烈的浸出,从而使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增大;2、底部衬层上的静水压增加,导致渗滤液更多的地渗漏到地下水——土壤系统中;3、填埋场的稳定性受到影响;4、渗滤液有可能扩散到填埋场外;5.3.2渗滤液收集系统的构造渗滤液收集系统通常由导流层、收集沟、多孔收集管、集水池、提升多孔管、潜水泵和调节池等组成;因本设计渗滤液收集管直接穿过垃圾主坝接入调节池,则集水池、提升多孔管和潜水泵可以省略;导流层的目的就是将全场的渗滤液顺利地导入收集沟内的渗滤液收集管内包括主管和支管;在导流层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填埋库区范围内进行场地的清理;在导流层铺设的范围内将植被清除,并按照设计好的纵横坡度进行平整,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要求,渗滤液在垂直方向上进入导流层的最小底面坡降应不小于2%,以利于渗滤液的排放和防止在水平衬垫层上的继续;收集沟设置于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整个场底,断面通常采用等腰梯形或菱形,铺设于场底中轴线上的为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30~50m设置支沟,支沟与主沟的夹角宜采用15的倍数通常为60;收集沟中填充卵石或碎石,粒径按照上大下小形成反滤,一般上部卵石粒径采用40~60mm,下部采用25~40mm;多孔收集管按照埋设位置分为主管和支管,分别埋设在收集主沟和支沟中;管道需要进行水力和静力作用测定或计算以确定管径和材质,其公称直径应不小于100mm,最小坡度应不小于2%;选择材质时,考虑到垃圾渗滤液有可能对混凝土产生的侵蚀作用,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预先制孔,孔径通常为15~20mm,孔径50~100mm,开孔率2%~5%左右;为了使垃圾体内的渗滤液水头尽可能低,管道安装时要使开孔的管道部分朝下,但孔口不能靠近起拱线,否则会降低管身的纵向刚度和强度;渗滤液收集系统中的收集管部分,不仅指场底水平铺设的部分,同时还包括收集管的垂直收集部分;渗滤液收集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调节池,其主要作用是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平衡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差异,为渗滤液处理系统提供恒定的水量,同时可对渗滤液水质起到预处理的作用;依据填埋库区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调节池通常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调节池的池底和内壁通常采用HDPE 膜进行防渗,膜上采用预制混凝土板保护;为检测渗滤液深度,生活垃圾填埋场内设置渗滤液监测井,确保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内防渗衬层上的渗滤液深度不大于30cm;5.4渗滤液的计算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渗滤液的产生量为:-3221110)A C A (C I Q ⨯⋅+⋅⋅=式中Q---表示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3/d;A1---填埋区的面积,m2;A2---封场区的面积,m2;C1---填埋区浸出系数,取0.5;C2---为封场区浸出系数,C2=C1×0.6=0.5×0.6=0.3I---表示年平均日降水量,6.9mm/d;填埋场的服务年限为20年,填埋库区分四块,分别进行填埋;一区为1-4年,二区为5-9年,三区为10-15年,四区为16-21年;其填埋区体积见下表;1第一块填埋区: 第一块填埋区的服务年限为4年,则第一块填埋区面积为244-11m 3.25566121.63106.712H V A =⨯== 渗滤液平均日产量:d m 2.433103.2556610.56.910A C I Q 3-3-311=⨯⨯⨯=⨯⨯⨯=渗滤液最大日产量:m 9.539103.2556610.58.610A C I Q 3-3-311max =⨯⨯⨯=⨯⨯⨯=2第二块填埋区:第二块填埋区服务年限为5年,则第二块填埋区面积为249-51m 5.73134121.6310374.49H V A =⨯== 封场区面积:2A =第一块填埋区面积=125656.3㎡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 4.857103.2565610.35.7313410.59.610A C A C I Q 3-3-32211=⨯⨯+⨯⨯=⨯⨯+⨯⨯=)( 渗滤液最大日产量:()m 7.1068103.2565610.35.7323410.56.810A C A C I Q 3-3-32211max =⨯⨯+⨯⨯=⨯⨯+⨯⨯=)(3第三块填埋区:第三块填埋区服务年限为6年,则第三块填埋区面积为2415-101m 2.34230221.631064.065H V A =⨯== 封场区面积:2A =第一块填埋区面积+第二块填埋区面积=125656.3+173134.5=298790.8㎡渗滤液平均日产量:()d m 6.1426108.2987900.32.2342300.59.610A C A C I Q 3-3-32211=⨯⨯+⨯⨯=⨯⨯+⨯⨯=)( 渗滤液最大日产量:()m 1.1778108.2987900.32.2342300.56.810A C A C I Q 3-3-32211max =⨯⨯+⨯⨯=⨯⨯+⨯⨯=)(4第四块填埋区:第四块填埋区服务年限为6年,则第四块填埋区面积为2421-161m 8.66897221.6310577.30H V A =⨯== 封场区面积:2A =第一块填埋区面积+第二块填埋区面积+第三块填埋区面积=125656.3+173134.5+234230.2=533021.0㎡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 2.202410.05330210.38.2668970.59.610A C A C I Q 3-3-32211=⨯⨯+⨯⨯=⨯⨯+⨯⨯=)( 渗滤液最大日产量:()d m 9.2522100.5330210.38.2668970.56.810A C A C I Q 3-3-32211max =⨯⨯+⨯⨯=⨯⨯+⨯⨯=)(5.4.2 调节池的设计与计算最小调节池容积的由下式确定:V ≥Qmax-Q ×5其中:V —调节池有效容积;Qmax —设计最大渗滤液产生量;Q —渗滤液处理厂规模;由于原始资料里并未给出城市污水处理场处理渗滤液的规模,因此设Q=1000 m3/d,则:V=Qmax-Q×5=2522.9—1000×5=7614.5 m3/d调节池的水面面积A,调节池的有效水深H取5m,超高0.5m,则A=V/H=7614.5/5=1522.9㎡调节池的长度L.取调节池的宽度B为35m,则L=1522.9/35=43.5m 取45取整得,池的实际尺寸:长×宽×高=45m×30m×5.5m。
垃圾渗滤液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现状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堆填场产生的一种含有有机废物和水分的液体废物,主要成分包括水分、有机质、重金属、氨氮、挥发性有机物等。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垃圾渗滤液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置方式主要包括自然蒸发、喷洒、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等方法。
自然蒸发是最简单的一种处理方式,将垃圾渗滤液喷洒在堆填场表面,通过自然蒸发将水分蒸发掉,但这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且污染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喷洒是将垃圾渗滤液喷洒在植被表面或地下水体,利用植被蒸腾和土壤过滤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
生物处理采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将有机废物降解为无机物,降低有机废物的含量。
物理化学处理主要采用膜分离、吸附剂吸附和化学氧化等技术,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这些方法中,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
生物处理可以有效降解有机废物,减少渗滤液中有机物对水环境的污染,但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和生物资源。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虽然对有机废物处理效果较好,但投入成本较高,操作复杂,需要配套较多的设备。
除了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资源化利用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可以作为生物肥料、生物能源或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
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质通过生物发酵转化为沼气,用于发电或代替天然气供暖;或者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磷等养分,生产生物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土壤肥力。
这些利用方式既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又能减少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我国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也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垃圾渗滤液的排放标准和处理要求,要求垃圾处理厂应当建立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处理和利用设施,合理化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可回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垃圾渗滤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场中由垃圾分解产生的液体废物,主要包括垃圾中的有机物、封土中的有机质、降雨中的有机物等。
垃圾渗滤液的安全管理对于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场的运营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垃圾渗滤液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垃圾渗滤液的安全性评估垃圾渗滤液具有毒性、腐蚀性和有害性等特点,对于人体和环境构成潜在的危害。
为了确保垃圾渗滤液的安全管理,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场需要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安全性评估,包括如下内容:1. 垃圾渗滤液的组分分析:对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等。
2. 垃圾渗滤液的毒性测试:通过毒性测试,评估垃圾渗滤液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
3. 垃圾渗滤液的腐蚀性评估:评估垃圾渗滤液对金属、混凝土等材料的腐蚀作用。
4. 垃圾渗滤液的生态风险评估:评估垃圾渗滤液对周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1. 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垃圾渗滤液应通过设备进行收集,避免漏液和外泄。
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垃圾渗滤液的正常收集。
2. 垃圾渗滤液的贮存:垃圾渗滤液应专门贮存于封闭的贮液池中,防止渗漏和外溢。
贮液池应定期检查,确保无渗漏和泄露的情况发生。
3.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垃圾渗滤液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或回收利用。
处理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垃圾渗滤液的监测和检测1. 垃圾渗滤液的监测: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场应建立垃圾渗滤液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垃圾渗滤液的pH值、悬浮物、COD、重金属等参数。
2. 垃圾渗滤液的检测: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场应定期进行垃圾渗滤液的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检测内容包括垃圾渗滤液的有机物、重金属、有害化学物质等。
3. 垃圾渗滤液的报告和记录: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场应按照规定,建立垃圾渗滤液的报告和记录制度,记录垃圾渗滤液的监测和检测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垃圾渗滤液处理标准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堆放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氨氮等污染物的液体。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制定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标准。
一、垃圾渗滤液的收集。
垃圾渗滤液的收集是垃圾处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垃圾堆放过程中,要设置专门的收集装置,将渗滤液及时收集起来,避免渗漏到地下水或者土壤中,造成二次污染。
二、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
收集到的垃圾渗滤液需要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过滤、中和、沉淀等工艺。
通过预处理,可以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去除,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的效果。
三、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生物反应器,利用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达到净化的效果。
四、垃圾渗滤液的膜分离处理。
膜分离是一种高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通过微孔膜或者反渗透膜,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等物质分离出来,得到清澈的水体,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五、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
经过生物处理和膜分离等工艺后的垃圾渗滤液,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包括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等工艺,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确保处理后的水体达到排放标准。
六、垃圾渗滤液的排放。
经过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可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排放标准后,可以进行排放。
排放时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方式,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确保排放水体的质量和环境的安全。
总之,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标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处理,才能有效净化水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处理,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垃圾渗滤液实施方案垃圾渗滤液是指由垃圾堆场中的垃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液体,主要成分为水和可溶性有机物。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以确保垃圾渗滤液得到有效处理,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将就垃圾渗滤液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针对垃圾渗滤液的特性,我们需要进行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和储存。
在垃圾堆场中,设置专门的收集系统,将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并进行临时储存。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垃圾渗滤液监测系统,对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和成分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后续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我们需要考虑采用合适的处理工艺。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
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垃圾渗滤液的具体成分和产生量进行科学的评估,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工艺。
同时,需要考虑处理工艺的成本和处理效果,确保处理效果达到环保要求的同时,控制处理成本。
最后,针对已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我们需要考虑合理的排放方案。
对于经过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可以考虑将其排放至水体或进行土壤渗透处理。
在排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排放的垃圾渗滤液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垃圾渗滤液的实施方案需要考虑垃圾渗滤液的收集、处理和排放等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确保垃圾渗滤液得到有效处理,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并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达到预期效果。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污水处理方案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对垃圾转运站的渗滤液进行收集至废水处理罐中;⑵、启动废水处理罐内的搅拌电机,调节废水的pH至6-9之间;再加入0.1‰-1‰的负载Ti的活性炭,搅拌5min;再加入0.1%-3%次氯酸盐溶液,再搅拌反应30min;停止搅拌电机;⑶、开启臭氧发生器,对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处理时间1-4h,处理过程中控制pH在6-9范围,处理完成后,关闭臭氧发生器;⑷、再次开启搅拌电机,加入混凝沉淀所用药剂PAC和PAM,混凝反应结束后,达标后的清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本发明实现了渗滤液的有效、无害化处理,提高了垃圾转运站的环保性。
1.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对垃圾转运站的渗滤液进行收集,并收集至废水处理罐中;⑵、启动废水处理罐内的搅拌电机,并对废水处理罐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废水的pH至6-9之间;再加入0.1‰-1‰的负载Ti 的活性炭,搅拌5min;再加入0.1%-3%次氯酸盐溶液,再搅拌反应30min;停止搅拌电机;⑶、开启臭氧发生器,臭氧从废水处理罐底部的钛合金曝气头喷出,对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处理时间1-4h,处理过程中控制pH在6-9范围,处理完成后,关闭臭氧发生器;⑷、再次开启搅拌电机,加入混凝沉淀所用药剂PAC和PAM,按照常规混凝操作,混凝反应结束后,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全部通过泵抽吸至叠螺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达标后的清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⑵中,调节废水的pH至7-8之间;加入所述0.1‰-1‰的活性炭为质量体积比,即1000L废水加入0.1kg~1kg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⑵中所述次氯酸盐溶液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或者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次氯酸钠,其中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
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工艺流程为了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用全量化处理工艺。
全量化处理工艺是指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完全分解或去除,达到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能够安全排放或回用的目标。
下面是一个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的工艺流程:1.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将收集到的垃圾渗滤液经过初步过滤和沉淀,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较大颗粒。
2.调节pH值:垃圾渗滤液的pH值通常较低,需要加入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使其接近中性,便于后续处理。
3.活性炭吸附:将中和后的垃圾渗滤液经过活性炭吸附,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臭味。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有效吸附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提高处理效果。
4.生物处理: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的垃圾渗滤液进入生物处理系统,采用好氧或厌氧降解工艺,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将其转化为无机物或能量。
5.混凝沉淀: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入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剂,使其中的残余悬浮物和胶体粒子凝结成较大的团聚物,通过沉淀实现固液分离。
6.膜分离: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沉淀后的垃圾渗滤液进一步分离,去除其中的微小悬浮物、胶体颗粒和溶解物质,获得更为纯净的液体。
7.污泥处理:在混凝沉淀和膜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过脱水、干化等处理,得到干燥的固体废弃物,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或焚烧发电等利用。
8.按照相关排放标准对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后处理,例如消毒、中和等,以确保其安全排放或回用。
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工艺流程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可以安全排放或回用,减少资源浪费。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艺的运行成本、处理效果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确保全量化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与收集处理5.1垃圾渗滤液概况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和降水渗流作用而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
渗滤液包括垃圾自身所含的水分、垃圾分解所产生的水及浸入的地下水。
渗滤液量的大小主要受控于垃圾本身的含水率、,因而导致同一填埋场渗滤液随时降水与径流强度及填埋垃圾分解的阶段过程空变化,其组成、浓度等特征均有较大不同。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主要来源有:(1)降水的渗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2)外部地表水的渗入,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3)地下水的渗入,这与渗滤液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接触量、时间及流动方向等有关;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4)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5)覆盖材料中的水分,与覆盖材料的类型、来源以及季节有关。
(6)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与垃圾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等有关,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
垃圾在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调整期:在填埋初期,垃圾体中水分逐渐积累且有氧气存在,厌氧发酵作用及微生物作用缓慢,此阶段渗滤液量较少。
(2) 过渡期:本阶段滤液中的微生物由好氧性逐渐转变为兼性或厌氧性,开始形成渗滤液,可测到挥发性有机酸的存在。
(3) 酸形成期:滤液中挥发性有机酸占大多数,pH 值下降,cr OD C 浓度极高,5BOD /cr OD C为0.4~0.6,可生化性好,颜色很深,属于初期的渗滤液。
(4) 甲烷形成期:此阶段有机物经甲烷菌转化为CH4和CO2,pH 值上升,cr OD C 浓度急剧降低,5BOD /cr OD C 为0.1-0.01,可生化性较差,属于后期渗滤液。
(5)成熟期:此时渗滤液中的可利用成分大减少,细菌的生物稳定作用趋于停止,并停止产生气体,系统由无氧转为有氧态,自然环境得到恢复。
5.2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性1、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种类多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又可分为 3 类,即低分子量的脂肪酸类、中等分子量的富里酸类物质和腐殖质类高分子量碳水化合物。
渗滤液中除含有常规的污染物质外,还含有包括某些致癌、促癌和辅促致癌物质。
尤其是当生活垃圾与部分工业垃圾混合时,成份更为复杂。
郑曼英等对广州大田山垃圾填埋场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从垃圾渗滤液中检出的主要有机污染物77 种。
其中被列入我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的 5 种。
2、cr OD C 和5BOD 浓度高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高,变化范围大,这是其它污水无法比拟的,从而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和工艺选择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垃圾渗滤液中cr OD C 最高可达80000mg / L ,BOD5最高可达35000mg/L 。
一般而言,cr OD C ,BOD5,BOD5/CODcr 将随填埋场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含量则逐渐升高。
3、金属含量高垃圾渗滤液含有铜、锌、铁、铅等10多种金属离子,由于国内城市垃圾不像国外那样经过严格筛选,所以国内垃圾渗滤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大大高于世界发达国家。
渗滤液中铁的浓度可高达2050mg / L ,铅的浓度可达12.3mg / L ,锌的浓度可达130mg / L ,钙的浓度甚至高达4300mg / L 。
浙江大学沈东升等的研究表明,当废电器拆解垃圾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时,其渗滤液中的 Cu 、Zn 、Pb 、Ni 和 Hg 等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可分别达到 3、11.5、1.7、1.6mg/L 和 65μg/L。
4、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氨氮含量高在不同年龄的垃圾渗滤液中,碳、氮两种元素的比例(C/N 比)有较大的差异,常常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
随着堆放年限的增加,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会逐渐升高。
一般来说,对于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磷元素总是缺乏的,例如在北美的几个垃圾填埋场的BOD5/TP 都大于300,此值与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磷比(100:1)相去甚远。
同时,5BOD /cr OD C 比值变化大,给生化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5、水质变化复杂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和产量随季节、时间等变化情况较复杂。
其变化特性为:①产生量呈季节性变化,雨季明显大于旱季。
②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呈季节性变化。
平原地区填埋场干冷季节渗滤液中的污染物组成和浓度较低。
③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随填埋年限的延长而变化。
填埋层各部分物化和生物学特征及其活动方式都不同,“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pH 值较低,5BOD 、cr OD C 、VFA 、金属离子浓度和BOD5/CODCr 较高,“中年老”填埋场的渗滤液pH 值中性偏碱,5BOD 、cr OD C 、VFA 浓度和BOD5/CODCr 较低,金属离子浓度下降,但氨氮浓度较高,见下表。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征随填埋场“年龄”的变化5.3渗滤液收集系统5.3.1渗滤液收集系统的作用渗滤液收集系统应保证在填埋场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行,收集并将填埋场内渗滤液排至场外指定地点,避免渗滤液在填埋场底部蓄积。
渗滤液的蓄积会引起下列问题:1、场内水位升高导致垃圾体中污染物更强烈的浸出,从而使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增大;2、底部衬层上的静水压增加,导致渗滤液更多的地渗漏到地下水——土壤系统中;3、填埋场的稳定性受到影响;4、渗滤液有可能扩散到填埋场外。
5.3.2渗滤液收集系统的构造渗滤液收集系统通常由导流层、收集沟、多孔收集管、集水池、提升多孔管、潜水泵和调节池等组成。
因本设计渗滤液收集管直接穿过垃圾主坝接入调节池,则集水池、提升多孔管和潜水泵可以省略。
导流层的目的就是将全场的渗滤液顺利地导入收集沟内的渗滤液收集管内(包括主管和支管)。
在导流层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填埋库区范围内进行场地的清理。
在导流层铺设的范围内将植被清除,并按照设计好的纵横坡度进行平整,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要求,渗滤液在垂直方向上进入导流层的最小底面坡降应不小于2%,以利于渗滤液的排放和防止在水平衬垫层上的继续。
收集沟设置于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整个场底,断面通常采用等腰梯形或菱形,铺设于场底中轴线上的为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30~50m设置支沟,支沟与主沟的夹角宜采用15的倍数(通常为60)。
收集沟中填充卵石或碎石,粒径按照上大下小形成反滤,一般上部卵石粒径采用40~60mm,下部采用25~40mm。
多孔收集管按照埋设位置分为主管和支管,分别埋设在收集主沟和支沟中。
管道需要进行水力和静力作用测定或计算以确定管径和材质,其公称直径应不小于100mm ,最小坡度应不小于2%。
选择材质时,考虑到垃圾渗滤液有可能对混凝土产生的侵蚀作用,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 ),预先制孔,孔径通常为15~20mm ,孔径50~100mm ,开孔率2%~5%左右。
为了使垃圾体内的渗滤液水头尽可能低,管道安装时要使开孔的管道部分朝下,但孔口不能靠近起拱线,否则会降低管身的纵向刚度和强度。
渗滤液收集系统中的收集管部分,不仅指场底水平铺设的部分,同时还包括收集管的垂直收集部分。
渗滤液收集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调节池,其主要作用是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平衡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差异,为渗滤液处理系统提供恒定的水量,同时可对渗滤液水质起到预处理的作用。
依据填埋库区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调节池通常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调节池的池底和内壁通常采用HDPE 膜进行防渗,膜上采用预制混凝土板保护。
为检测渗滤液深度,生活垃圾填埋场内设置渗滤液监测井,确保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内防渗衬层上的渗滤液深度不大于30cm 。
5.4渗滤液的计算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渗滤液的产生量为:-3221110)A C A (C I Q ⨯⋅+⋅⋅=式中Q---表示渗滤液平均日产量,m3/d;A1---填埋区的面积,m2;A2---封场区的面积,m2;C1---填埋区浸出系数,取0.5;C2---为封场区浸出系数,C2=C1×0.6=0.5×0.6=0.3I---表示年平均日降水量,6.9mm/d 。
填埋场的服务年限为20年,填埋库区分四块,分别进行填埋。
一区为1-4年,二区为5-9年,三区为10-15年,四区为16-21年。
其填埋区体积见下表。
(1)第一块填埋区:第一块填埋区的服务年限为4年,则第一块填埋区面积为244-11m 3.25566121.63106.712H V A =⨯== 渗滤液平均日产量: m 2.433103.2556610.56.910A C I Q 3-3-311=⨯⨯⨯=⨯⨯⨯=渗滤液最大日产量:d m 9.539103.2556610.58.610A C I Q 3-3-311max =⨯⨯⨯=⨯⨯⨯=(2)第二块填埋区:第二块填埋区服务年限为5年,则第二块填埋区面积为249-51m 5.73134121.6310374.49H V A =⨯== 封场区面积:2A =第一块填埋区面积=125656.3㎡渗滤液平均日产量:()d m 4.857103.2565610.35.7313410.59.610A C A C I Q 3-3-32211=⨯⨯+⨯⨯=⨯⨯+⨯⨯=)( 渗滤液最大日产量:()dm 7.1068103.2565610.35.7323410.56.810A C A C I Q 3-3-32211max =⨯⨯+⨯⨯=⨯⨯+⨯⨯=)((3)第三块填埋区:第三块填埋区服务年限为6年,则第三块填埋区面积为2415-101m 2.34230221.631064.065H V A =⨯== 封场区面积:2A =第一块填埋区面积+第二块填埋区面积=125656.3+173134.5=298790.8㎡渗滤液平均日产量:()d m 6.1426108.2987900.32.2342300.59.610A C A C I Q 3-3-32211=⨯⨯+⨯⨯=⨯⨯+⨯⨯=)( 渗滤液最大日产量:()dm 1.1778108.2987900.32.2342300.56.810A C A C I Q 3-3-32211max =⨯⨯+⨯⨯=⨯⨯+⨯⨯=)((4)第四块填埋区:第四块填埋区服务年限为6年,则第四块填埋区面积为2421-161m 8.66897221.6310577.30H V A =⨯== 封场区面积:2A =第一块填埋区面积+第二块填埋区面积+第三块填埋区面积=125656.3+173134.5+234230.2=533021.0㎡渗滤液平均日产量:()d m 2.202410.05330210.38.2668970.59.610A C A C I Q 3-3-32211=⨯⨯+⨯⨯=⨯⨯+⨯⨯=)( 渗滤液最大日产量:()d m 9.2522100.5330210.38.2668970.56.810A C A C I Q 3-3-32211max =⨯⨯+⨯⨯=⨯⨯+⨯⨯=)(5.4.2 调节池的设计与计算最小调节池容积的由下式确定:V ≥(Qmax-Q )×5其中:V —调节池有效容积;Qmax —设计最大渗滤液产生量;Q—渗滤液处理厂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