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3.14 KB
- 文档页数:10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在写作中感受汉语的魅力,热爱中国语言文化。
◎语言运用:根据命题要求完成习作,通过一件小事、一个物品,表达情感和思考。
(难点)◎思维能力: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重点)◎审美创造: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1.故事导入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写作文章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请教我,你请教它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是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写文章要有中心。
2.阅读材料默读教材《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的知识短文,针对下面的问题,勾画出重点信息。
课件出示:什么是中心?中心对一篇文章有什么重要作用?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有哪些?(教师引导明确)【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及其对文章的重要性。
用故事引出“突出中心”的话题,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写作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中心1.回顾课文,体会方法中心为文章之主脑、灵魂、统帅。
古语道:“意在笔先。
”也就是说在写作之前,我们就要确定文章的中心。
根据表格中三篇课文的中心,说说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概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预设明确中心:材料→中心(情感)师小结:这三篇文章通过写具体的景象、事件,来传达自己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这种明确中心的方法是从材料到中心。
2.逐步指导,明确中心(1)拟定题目,审清题意。
师:现在,我们尝试用这种方法来确定文章中心。
写作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3.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写出情感和思考。
重点难点1.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2.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写出情感和思考。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课前阅读阿来的《词典的故事》、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没有手的雕像。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学生们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原来,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因此他不满意自己的作品。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今天我们训练的重点就是:突出中心。
(二)明确概念“中心”?中心思想,简称“中心”,也就是写作文、说话时最核心的内容或话题。
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
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2.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课文中心《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在山的那边》《虽有嘉肴》(三)学习技巧1.托物寄意,明确线索(1)阅读阿来《词典的故事》,思考: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作者选取了什么物品作为展现立意的线索?你读后对哪些细节印象深刻?答案要点:作者以对词典的情感为线索筛选和组织材料,几处细节描写前后呼应,真实动人,有效地突出了中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突出中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中如何突出中心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例文解析,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概念:介绍什么是“突出中心”以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方法指导:讲解和示范如何通过选择材料、安排结构、使用关键词句等手段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3. 例文解析:分析优秀作文是如何有效突出中心的,以及可以借鉴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突出文章中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创作出具有明确中心的作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章的中心,以及为什么需要突出中心。
2. 讲解:详细讲解如何通过选材、结构安排、关键词句等手段来突出文章中心。
3. 示范:以一篇优秀作文为例,分析其如何有效突出中心。
4. 练习:让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突出文章中心。
5. 反馈: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给出改进建议。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内容,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力求突出文章中心。
2. 收集一些关于突出中心的写作技巧,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突出中心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文修改:评估学生在练习环节中对作文修改的情况,看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技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在实际写作中突出文章中心。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突出中心。
3. 分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重要概念、方法指导和例文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复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如何突出中心习作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作文更有深度和内涵。
教学内容:第一章: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1.1 讲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含义和作用1.2 分析例文中的中心思想1.3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来巩固对中心思想的理解。
第二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2.1 讲解表达观点的方法和技巧2.2 分析例文中表达观点的方式2.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突出中心思想。
第三章: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来突出中心思想3.1 讲解具体事例和细节在突出中心思想中的作用3.2 分析例文中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的技巧3.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来突出中心思想。
第四章:写作中的逻辑和连贯性4.1 讲解写作中逻辑和连贯性的重要性4.2 分析例文中的逻辑和连贯性4.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作文的逻辑和连贯性。
第五章:修改和润色作文5.1 讲解修改和润色作文的方法和技巧5.2 分析例文中的修改和润色技巧5.3 学生通过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作文来提高作文的质量。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阅读理解练习、写作练习和作文修改中的表现来评估他们对于如何突出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教学资源:1. 相关阅读材料和例文2. 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3. 作文修改指南和评分标准教学时间安排:每章内容安排2个课时,共计10个课时。
第六章:通过情感和氛围来突出中心思想6.1 讲解情感和氛围在突出中心思想中的作用6.2 分析例文中运用情感和氛围的技巧6.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运用情感和氛围来突出中心思想。
第七章:运用修辞手法来突出中心思想7.1 讲解常用修辞手法及其在突出中心思想中的作用7.2 分析例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7.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运用修辞手法来突出中心思想。
新人教版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根据文章中心,有序地选择和安排素材。
2.能够恰当地通过描写方法,来进一步凸显文章中心。
【教学重点】能够恰当地通过描写方法,来进一步凸显文章中心。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来进一步凸显文章中心。
【教学准备】体验式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和PPT教学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整体评价同学们此次作文情况,然后直接导入。
二、情景再现1.观看图片,请同学回想活动时的场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
2.自由发言,请同学谈谈在游戏的过程中,哪些片段曾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触动了你的灵魂。
三、围绕中心,确定详略1.齐读一位同学的文章,请同学回答文中哪些地方应该详写。
2.出示郑振铎的《猫》,进一步引领学生明确突出文章中心需要详略得当。
3.总结方法1:围绕中心,确定详略四、凸显中心,细致描写1.展示学生的作品,分别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这四个方面来展示。
2.请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写时的思考。
3.分别出示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经典描写部分,进一步引领学生明确这几种描写方法的妙处,并明确这些描写方法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4.总结方法2:凸显中心,细致描写5.教师引领:指出学生作品中涉及到的描写方法只是从一个一个的“点”来写,为了突出这篇作文的中心,还可以从“面”的方面来着笔,即场面描写。
6.介绍什么是场面描写,以及作文中运用场面描写的妙处。
五、妙笔生花1.请同学修改自己的作文,要求用上场面描写和其它任意一种描写方法。
2.老师出示自己所写的场面描写。
六、总结。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立意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3.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学会突出中心,表达情感和思考。
【教学重点】1.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2.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学会突出中心,表达情感和思考。
【教学难点】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学会突出中心,表达情感和思考。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意,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对于整篇文章的材料的取舍、结构层次、语言表达起着统率的作用,被人们比作文章的灵魂。
我们作文时只有先确定中心,将“意”立起来,文章才有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让人不知所云。
如何才能在写作时做到“中心突出”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设计意图:以王夫之的话开篇,点明立意的重要性,引出课堂主题,快速进入学习。
二、技法指导过渡:有了中心,写文章才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
那么如何突出中心呢?1.技法回顾(1)回顾我们学过的课文,结合教材《如何突出中心》内容,交流总结突出中心的技法。
提示:我们可以结合所学课文(不拘泥于本单元的课文)进行理解;想一想还有哪些突出中心的方法和技巧?(2)技法小结: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点拨。
①设置一条贯串全文的线索。
一般而言,一篇文章的线索明晰且完整,往往中心思想会更突出。
设置全文线索可以从“事”“物”“时空”“情感”等角度思考。
文章的线索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以事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时间或地点的变化为线索、以游踪为线索。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每周一篇周记的写作与分享,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抒发内心真实情感,积累生活经验,缓解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重点)2、采取对子间相互评议周记——小组内合作推荐优作——全班推荐出“周记王”等方式来分享周记。
让学生在周记分享过程中,通过相互帮助、相互欣赏,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并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3、写作侧重训练——如何突出中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难点)教学过程:(课前)阳光阅读之师分享:“为你读诗——”。
(2分钟内)一、明确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进行第十九周周记分享,同时,我们进行“如何突出中心”的训练。
(课前,板书:第十九周周记分享——如何突出中心)二、第一环节——对子相互评议周记。
1、根据对手的写作提纲与周记内容明确周记的中心。
(我们每周一记,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等认识有一定升华。
周记可写的范围很大,如果周记没有一个中心,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
)2、静心阅读对手的周记,用心写出眉批、尾批,标出错别字,并帮助对手更正。
第二环节——推选出小组里的优作。
1、组长组织推选出的优作,并完成表格。
各小组展示推荐周记的写作提纲,通过投票方式确定“六进三”结果。
三、第三环节——推选出“周记王”。
(一)回顾本期“周记王”评选情况:1、出示“周记王”榜请认真完成下面问题:1、我们推荐的是()的周记,题目是《》;2、所推荐周记的中心是:3、我们推荐的理由是:今天趁考察谢老师教学的契机,我们与前来听课的老师们一起进行我们的周记分享活动,请老师们和我们一起寻求更好的周记分享的方法。
所以,我们应该用热烈掌声欢迎前来听课的每位老师!自从大家建议评选“周记王”开始,每一次对子间互相评议、欣赏,小组内积极推荐优作,到最后推选出“周记王”,整个过程同学们兴致勃勃。
周记分享课成了同学们最开心最期盼的语文课。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如何突出中心》作文指导教学设计课题如何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认识作文突出中心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设置线索和安排主次内容与详略两种突出中心的基本方法。
3、认识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启发学生学会设置贯穿全文线索和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内容主次与详略来突出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启发学生学会设置贯穿全文线索和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内容主次与详略来突出中心的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前交流】说说近期来自己遇到的最使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力求把自己最动情的一幕描述出来,在小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班级里交流。
【明确要求】1.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
2.中心突出可设置线索,必须分清内容的主次与详略。
3.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提问】:1、什么叫中心?2、中心有什么作用?3、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在写作时做到中心突出呢?二、作文导引:1、对比两篇写作文的好与差,并说说理由。
引导学生明白写作文要有中心,明白中心的作用。
2、砍掉那双“完美的手”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了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罗丹砍掉了雕像完美的双手。
雕塑如此,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学生思考自由作答小组讨论自由发言观看视频举手抢答三、分组合作,方法探究:(一)、探究学习:方法一—可设置贯穿全文的线索来写1、学生观看学习《作文如何突出中心微课视频》,解决几个思考问题:1)、什么叫中心?2)、中心有什么作用?3)、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在写作时做到中心突出呢?2、结合你所学课文,猜猜下列文章设置线索的方法应属于哪一种?3、小作家小试身手---说说设计故事构思及线索:妈妈的手4、大家所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是以什么为线索的?(二)、探究学习:方法二: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1、以最快速度找出最能感动你的事?2、围绕“母爱”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3、如果你是一名小作家,来一试身手:请在下面一段话的括弧里填写一段详写的文字,看哪一个写得最好。
七年级语文上册如何突出中心习作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写作中心,掌握如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学会通过选材和构思来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写作中心。
2. 学会如何选材和构思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写作中心。
2. 如何通过选材和构思来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例文和讲解材料。
2. 学生准备自己的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章,思考文章的写作中心和如何突出中心思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文章的写作中心和如何突出中心思想。
2. 教师通过例文分析,讲解如何通过选材和构思来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3.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我的梦想”为中心,写一篇习作。
2. 学生现场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如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如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持续的指导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几个优秀的范文,要求学生分析这些范文如何成功地突出中心思想。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范文中突出中心思想的技巧和方法。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写作指导(10分钟)1. 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等,给出如何突出中心思想的写作指导。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写作草稿,进一步完善习作。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中心的概念及作用。
2、学会表达中心,要分清材料的主次,处理详略关系。
教学重点:1、学会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2、学会详略得当,安排材料。
教学难点:从读到写,课堂实练,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合作交流法、点拨引导法、课堂实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善于观察与思考,你会明白:一栋栋高楼耸立的大厦下,一定有扎实稳健的基石;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里,一定有一位英勇卓越的将军;一篇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文章必须要有突出的中心。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作文指导课《如何突出中心》,请齐读课题。
二、明确概念,何谓中心?1、明确中心的概念(1)课文回顾a朱自清为什么要写《春》?b史铁生为什么要写《秋天的怀念》?c莫顿亨特为什么要写《走一步,再走一步》?(2)师归纳:简而言之,中心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该篇文章”。
完整来说—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生齐读)2、中心的作用有了中心,写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
(生齐读)师强调:一篇文章因为有了中心才会变得有价值,反之,没有中心,文章就是一堆没用的废话。
三、文段对比,中心突出文段一,没有中心,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是一堆废话。
文段二,有中心,但不突出,价值不大。
文段三,中心突出,表达了作者的兴奋之情。
总结:所以啊,我们写文章,不仅要有中心,还要做到中心突出,只有中心突出的文章,才能经得起解读。
四、两把钥匙,突出中心(齐读)(一)钥匙一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过渡语:对于这把钥匙,著名的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在写作时啊,也有自己的经验之谈,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1、名言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
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有意思,就用小标题写在纸条上。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模板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模板第【1】篇〗【设计意图】作文历来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个课题。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寻找确定中心、紧扣中心、突出中心的方法,并且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教学目标】1.能够在写作前确定中心。
2.能够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3.能够在文章写成后突出中心(推敲修改)【教学重点】能够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能够在文章写成后突出中心(推敲修改)【教学难点】能够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教学步骤】第一步,确定中心第二步,紧扣中心第三步,突出中心【教学程序】一、导入(导入2分钟+展示目标 3分钟)1.通过学生口语表达生活中有趣儿的、令人开心的、感动的、记忆深刻的人和事,引出课题《写人记事突出中心》(展示大屏幕,让学生读一下,并且板书。
)2.解题:什么是文章中心?中心,是指作文通过其全部内容而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或意图,也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价以及愿望、意向等。
中心=内容+情感(愿望、意向、认识……)(老师补充:中心是文章的灵魂与统帅,清代袁枚认为,写文章应像树木开花一样,千万朵花要开在一棵树木上。
)3.展示学习目标:(1)能在写作前确定中心。
(2)能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3)够在文章写成后突出中心(推敲修改)(老师板书目标)二、写作前确定中心:集中观点、明确中心(第一环节+过渡到第二环节5分钟)老师指定教材内容,学生朗读总结展示PPT: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
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现得鲜明、突出中心明确的要求:观点鲜明、集中三、写作中精心选材、巧用技法、紧扣中心(20分钟讲方法+学生习作)学生再次朗读文段,勾画思考总结方法。
PPT展示: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
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现得鲜明、突出,就必须分清写作材料的主次,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第四单元写作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2.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3.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考场上,一些同学写完了一件事情,发现字数严重不足,于是乎,拼命回忆,又添加了一件或几件事情。
有一些同学因为笔下的素材很精彩,不舍得割爱,便不加选择的一股脑儿全写出来,结果演变成了素材的拼凑堆砌。
由于这些素材不是围绕着同一个中心组织的,往往导致南辕北辙,一盘散沙。
那么如何改变作文中的这种胡乱堆砌,杂乱无章的弊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行文时如何合理的构思,做到“突出中心”。
文题展示请以“记忆中的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你”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亲人,甚至是陌生人;“记忆中”说明“你”不在身边。
写作导航有了中心,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
首先、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选材要紧扣时代旋律,抓住时代脉搏,唱响和谐主旋律,才能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深度。
其次、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文章线索分为以下几类:人物线索,事情线索,物品线索,地点线索,时间线索,感情线索。
再次、详略要得当详略的安排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喜好程度,而是取决于文章的中心。
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需泼墨如水,与中心思想有关的次要材料不可不写,但要略写,而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坚决不能写。
最后、点扣题要适时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开题中嵌入能够体现中心的语句,在行文中适合点题的地方要尽量点题。
新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突出中心》教学设计人教XX修订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突出中心》年级:初一课题:写人记事突出中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⒈认识中心对文章的重要性。
⒉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详略。
重难点重点:1.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难点: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详略。
教学过程:一、圈点勾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短文《突出中心》。
指导学生勾画重点。
1.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
2.中心意思要鲜明突出,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
3.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二、明确概念何为中心?中心即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对于整篇文章的材料取舍、结构层次、语言表达起着统率作用,即文章的灵魂。
中心突出的基本要求就是集中、鲜明。
三、文段赏析课外例文略。
提问:(1)你能分辨出选文写了几件事情吗?试着概括出来。
(选材)(2)选文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伯父?(中心)总结:选择的材料必须围绕中心,刻画的鲁迅既然不是我们平常所了解的鲁迅,那选取的事件就要能够表现我们所不知道的那个鲁迅,与家人相处时的鲁迅。
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而是关爱小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伯父。
四、写作指导以“电视机前(餐桌旁)的一家子”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地点是“电视机或者餐桌旁”,人物是一家子,时间是早上还是晚上?周末还是普通的工作日?一家人在干什么?是每天都会有的一个普通的场景,还是一个特殊的、令人难忘的时刻?是其乐融融地吃饭或者观看节目,还是异常激烈的争论,亦或是一词郑重的讨论?总之,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就需要你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首先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材料,组材。
围绕中心,选择组材1.审题训练①先审题目的限定性:人物——“一家子”。
地点——“电视机前”或“餐桌旁”。
时间——特定时段,一家人聚集在电视机或餐桌前的时段。
②再审题目的开放性:时间——一年中的任何一天,可以是家人一起相聚在电视机前和餐桌前的时刻,也可以是家人先后出现在餐桌前的时刻。
人物——没有设定重点需要表现的人物,可以笔墨均分。
事件——可以是其乐融融的交流,可以是激烈的讨论,抑或是一次正好总的讨论,还可以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家庭模仿秀。
2.提炼中心可以表现亲人之间相互关爱、分享、欣赏、无私奉献的可贵,也可以表现两三代人间相互沟通、理解、体谅、包容的必要。
3.选材组材确定中心之后,对素材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组织,围绕中心,想好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最后通过什么方式点明主题。
五、片段练习每位学生先在本子上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写一个小片段,交代清六要素。
写完后同桌交换,看看同桌是否能从你写的事件中看出你所要表现的中心。
同伴写下对你习作的评价。
自己写出可做什么修改。
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大家点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完篇写作】这堂课,让我们明白,写作文的首先就要确定中心。
中心确定之后,就要选择好典型的材料,并不是简单地把这材料记录下来就行了,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个材料来表达中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材料就是“要有事情”,而“要有事情”就必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把我们经历的事情记完整,写清楚。
同学们,大家可以将我们刚才写作的作文片段进行适当的充实,例如添加上恰当的开头和结尾,通过什么方式点题,写成一篇完篇文章。
另外,命题作文请不要乱改题目哦!人教XX修订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突出中心》年级:初一课题:写人记事突出中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⒈认识中心对文章的重要性。
⒉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详略。
重难点重点:1.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难点: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详略。
教学过程:一、圈点勾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短文《突出中心》。
指导学生勾画重点。
1.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
2.中心意思要鲜明突出,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
3.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二、明确概念何为中心?中心即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对于整篇文章的材料取舍、结构层次、语言表达起着统率作用,即文章的灵魂。
中心突出的基本要求就是集中、鲜明。
三、文段赏析课外例文略。
提问:(1)你能分辨出选文写了几件事情吗?试着概括出来。
(选材)(2)选文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伯父?(中心)总结:选择的材料必须围绕中心,刻画的鲁迅既然不是我们平常所了解的鲁迅,那选取的事件就要能够表现我们所不知道的那个鲁迅,与家人相处时的鲁迅。
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而是关爱小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伯父。
四、写作指导以“电视机前(餐桌旁)的一家子”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地点是“电视机或者餐桌旁”,人物是一家子,时间是早上还是晚上?周末还是普通的工作日?一家人在干什么?是每天都会有的一个普通的场景,还是一个特殊的、令人难忘的时刻?是其乐融融地吃饭或者观看节目,还是异常激烈的争论,亦或是一词郑重的讨论?总之,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就需要你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首先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材料,组材。
围绕中心,选择组材1.审题训练①先审题目的限定性:人物——“一家子”。
地点——“电视机前”或“餐桌旁”。
时间——特定时段,一家人聚集在电视机或餐桌前的时段。
②再审题目的开放性:时间——一年中的任何一天,可以是家人一起相聚在电视机前和餐桌前的时刻,也可以是家人先后出现在餐桌前的时刻。
人物——没有设定重点需要表现的人物,可以笔墨均分。
事件——可以是其乐融融的交流,可以是激烈的讨论,抑或是一次正好总的讨论,还可以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家庭模仿秀。
2.提炼中心可以表现亲人之间相互关爱、分享、欣赏、无私奉献的可贵,也可以表现两三代人间相互沟通、理解、体谅、包容的必要。
3.选材组材确定中心之后,对素材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组织,围绕中心,想好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最后通过什么方式点明主题。
五、片段练习每位学生先在本子上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写一个小片段,交代清六要素。
写完后同桌交换,看看同桌是否能从你写的事件中看出你所要表现的中心。
同伴写下对你习作的评价。
自己写出可做什么修改。
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大家点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完篇写作】这堂课,让我们明白,写作文的首先就要确定中心。
中心确定之后,就要选择好典型的材料,并不是简单地把这材料记录下来就行了,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个材料来表达中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材料就是“要有事情”,而“要有事情”就必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把我们经历的事情记完整,写清楚。
同学们,大家可以将我们刚才写作的作文片段进行适当的充实,例如添加上恰当的开头和结尾,通过什么方式点题,写成一篇完篇文章。
另外,命题作文请不要乱改题目哦!人教XX修订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突出中心》年级:初一课题:写人记事突出中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⒈认识中心对文章的重要性。
⒉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详略。
重难点重点:1.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难点:学会围绕中心,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详略。
教学过程:一、圈点勾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短文《突出中心》。
指导学生勾画重点。
1.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
2.中心意思要鲜明突出,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
3.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二、明确概念何为中心?中心即中心思想,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对于整篇文章的材料取舍、结构层次、语言表达起着统率作用,即文章的灵魂。
中心突出的基本要求就是集中、鲜明。
三、文段赏析课外例文略。
提问:(1)你能分辨出选文写了几件事情吗?试着概括出来。
(选材)(2)选文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伯父?(中心)总结:选择的材料必须围绕中心,刻画的鲁迅既然不是我们平常所了解的鲁迅,那选取的事件就要能够表现我们所不知道的那个鲁迅,与家人相处时的鲁迅。
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而是关爱小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伯父。
四、写作指导以“电视机前(餐桌旁)的一家子”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地点是“电视机或者餐桌旁”,人物是一家子,时间是早上还是晚上?周末还是普通的工作日?一家人在干什么?是每天都会有的一个普通的场景,还是一个特殊的、令人难忘的时刻?是其乐融融地吃饭或者观看节目,还是异常激烈的争论,亦或是一词郑重的讨论?总之,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就需要你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首先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材料,组材。
围绕中心,选择组材1.审题训练①先审题目的限定性:人物——“一家子”。
地点——“电视机前”或“餐桌旁”。
时间——特定时段,一家人聚集在电视机或餐桌前的时段。
②再审题目的开放性:时间——一年中的任何一天,可以是家人一起相聚在电视机前和餐桌前的时刻,也可以是家人先后出现在餐桌前的时刻。
人物——没有设定重点需要表现的人物,可以笔墨均分。
事件——可以是其乐融融的交流,可以是激烈的讨论,抑或是一次正好总的讨论,还可以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家庭模仿秀。
2.提炼中心可以表现亲人之间相互关爱、分享、欣赏、无私奉献的可贵,也可以表现两三代人间相互沟通、理解、体谅、包容的必要。
3.选材组材确定中心之后,对素材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组织,围绕中心,想好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最后通过什么方式点明主题。
五、片段练习每位学生先在本子上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写一个小片段,交代清六要素。
写完后同桌交换,看看同桌是否能从你写的事件中看出你所要表现的中心。
同伴写下对你习作的评价。
自己写出可做什么修改。
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大家点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完篇写作】这堂课,让我们明白,写作文的首先就要确定中心。
中心确定之后,就要选择好典型的材料,并不是简单地把这材料记录下来就行了,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个材料来表达中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材料就是“要有事情”,而“要有事情”就必须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把我们经历的事情记完整,写清楚。
同学们,大家可以将我们刚才写作的作文片段进行适当的充实,例如添加上恰当的开头和结尾,通过什么方式点题,写成一篇完篇文章。
另外,命题作文请不要乱改题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