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1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百姓从仅仅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到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高要求,旅游就成为了人们一个重要的消遣的娱乐方式。
但毕竟我国的人均消费能力有限,旅游业中仍然很多呈现的是低消费旅游团队、旅游项目单一等现象。
尽管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旅游业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上,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更高要求服务的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我们可以把这些具体的状况总结如下。
据相关部门统计,20XX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
其中,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0%和167%。
通过这些华丽的数据我们看到了我国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我国的旅游业。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国土面积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看我国的旅游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欧美国家并不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我国的人均旅游投入占GDP比重还不够高,我国的旅游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较多,休闲式旅游较少,很多人是为了旅游而旅游。
我国的旅游业的一大景观就是到了“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之类的节日,各个景点人满为患,而平时景点却是冷冷清清。
虽然说中国人的绝对经济收入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但是国人的压力却也是成倍的增长着。
子女的教育投入上的巨大增加、住房的价格的飞涨、独生子女面临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使得国人的多余的可支配收入十分有限。
旅游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缺少整体规划是我国很多地方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这样的问题。
去少数民族地区的游客几乎都会去看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但在歌舞表演后很少有对接的、连续的文化节目相跟随。
近些年来,新闻频频爆出导游要求游客强制消费,对游客恶语相加甚至施以暴力的事情。
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机遇。
地理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现代社会,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当我们谈及旅游业发展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地理环境在旅游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对旅游景点的选择和开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地理环境丰富多样的国家,拥有更多的旅游资源和潜力。
对于那些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或风情独特的地区,开发旅游业是最明智的选择。
例如,中国的地理环境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高山、大河、美丽的湖泊和多样的地质形态。
这些自然景观成为了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因素。
同样,地理环境也是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开发的关键。
古老的城堡、庙宇和古迹都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到许多国家。
其次,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交通运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地貌、自然条件和交通网络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例如,一些陡峭的山区或海洋岛屿可能由于交通不便而无法迅速发展旅游业。
相反,交通便利的地区更容易吸引游客。
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网,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到达旅游景点。
因此,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直接影响着游客的选择和旅游业的繁荣。
另外,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气候条件也有重要影响。
气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温暖宜人的气候、四季分明的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游客。
例如,度假胜地通常都位于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地中海沿岸或加勒比海岛屿等地。
另外,对于一些寒冷地区,冬季旅游也成为了重要的支柱产业。
冰雪资源成为了那些地区冬季旅游的主要吸引力,例如日本的北海道和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区。
最后,地理环境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一些地区的旅游资源遭受到了破坏或减少。
例如,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世界上很多雪山的冰川正在消失。
这意味着那些依赖于雪山冰川提供旅游资源的地区将面临旅游业下滑的问题。
同样,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海啸等也经常对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限制了游客的到访。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总结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涵盖了经济、政策、科技、文化、自然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增加,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还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服务的提升以及旅游市场的开发等密切相关。
2.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的政策措施可以引导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也可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消费者的权益。
政策法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
3.科技发展科技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显著。
现代科技的应用可以提升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效率,同时也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例如,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为在线旅游服务提供了便利,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4.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特资源,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满足了游客对于不同文化的需求。
同时,文化传统也可以为旅游业带来品牌效应和长期发展动力。
5.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
然而,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也需要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6.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不容忽视。
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同时,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可以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例如,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可以为旅游业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7.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创新可以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公正,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政策法规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对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旅游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旅游目的地的多样化对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交流、民俗风情等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旅游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建议,旨在推动现代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旅游业、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政策法规、自然环境、发展分析、未来展望、竞争力提升、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现代旅游业的重要性现代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交通、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前的发展动力。
现代旅游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现代旅游业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
旅游活动能够促进文化、民俗、语言等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通过旅游,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丰富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
现代旅游业还是地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许多地方依靠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可以说现代旅游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研究背景现代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旅游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旅游交流日益频繁,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
产业经济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小组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进行了数据的收集,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分析模型,得到分析结果,发现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交通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对旅游的消费能力一、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也让我们思考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尽管当前面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没有发生逆转,我国旅游业发展仍属于上升期。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二、思路及目标对此,作者收集了多方面的数据,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建立模型,得出最后的结果。
在确定课程论文后,对旅游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归类,确定了相关影响因素共15个,分别是国民总收入、铁路营业里程、轨道交通运营数、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公路里程、民用汽车拥有量、民用航空航线数、旅客运输量、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公共厕所数量、道路清扫保洁面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文化文物机构数。
其中,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国民总收入。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根据上述思路,收集数据,然后通过R语言运算这些数据,发现表中有x6、x8、x9三项数据是不能用以分析的,同时发现这几项因素是同一个类型,还有几项不具有分析可行性,所以在相关性分析的时候不具有意义。
地理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旅游业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旅游业的繁荣与否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地理因素包括了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多个方面,它们对旅游业的发展和景点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理因素中的地形对旅游的影响不可小觑。
一个地区的地形是否开阔、平缓或是崎岖多变,对旅游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平坦的地形更容易建设道路和设施,使得旅游者的交通更为方便,吸引更多的游客。
而崎岖的地形则有可能成为冒险旅游和探险活动的理想场所,吸引激情四溢的游客。
此外,山川河流等地貌景观也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丽的山峦和奔腾的江河,构成了大自然最美丽的风景画,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
其次,气候是影响旅游业的另一大地理因素。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各异,而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选择。
例如,在寒冷的冬季,南方的热带海岛成为许多人们避寒度假的天堂;而在炎热的夏季,高海拔地区的凉爽气候则能为游客提供避暑胜地。
此外,雨季和旱季的交替也影响到了旅游业的发展。
一些地区在雨季会发生洪水和灾害,这会让游客望而却步。
因此,了解和把握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助于旅游业的合理规划和发展。
另外,地理因素中的自然资源对旅游业影响巨大。
自然资源包括动物、植被、矿产等多个方面。
例如,美丽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是海滨旅游的热门景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热带雨林的丰富生物多样性也成为许多自然爱好者向往的地方。
而古老而神秘的矿产资源则是文化旅游的热点。
这些自然资源的存在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场所,而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地理因素还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有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国际间的重要旅游胜地。
例如,巴黎作为世界文化之都,受到了全球旅游者的青睐。
而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优良的交通设施使得游客到达目的地更加方便,也刺激了旅游业的繁荣。
地理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首先,地理位置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地区往往具有较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
例如,海滨城市或者沿海地区往往拥有美丽的海滩和海洋资源,这使得这些地区成为游客度假和海滨游玩的热门目的地。
同样,位于世界著名河流沿岸的城市也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因为他们可以在那里欣赏到壮丽的河流景色。
因此,地理位置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自然景观是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自然景观是指大自然中独特、壮观的景色,如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瀑布等。
这些景观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旅游爱好者。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自然景观中进行观光、远足、摄影等活动,从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纯净的空气。
一些典型的例子是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国家公园和黄石国家公园。
因此,拥有各种自然景观的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气候条件也是旅游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气候条件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决定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季节和活动类型。
例如,温暖的气候可以使得沿海地区成为夏季度假的热门目的地,而冬季滑雪胜地则需要冷冷的气温和大量的雪。
因此,地区的气候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此外,交通设施对旅游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便利的交通设施可以使得游客更加方便和快捷地到达旅游目的地,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当地的交通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
例如,一个地区拥有现代化的机场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而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网络可以方便游客在地区内部进行旅游和观光。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对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条件和交通设施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通过充分利用和开发地理环境中的资源和优势,一个地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因此,合理利用地理环境资源,注重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综合影响,对于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景观规划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在现代社会中,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城市景观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清晰的城市景观规划能够提供吸引力、方便性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为他们创造愉快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分析城市景观规划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城市景观规划能够提供吸引力。
对于游客来说,吸引力是选择一个目的地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美丽、独特的城市景观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通过合理的城市景观规划,城市可以打造标志性的建筑、公园、河流等,形成特色景区,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巴塞罗那的圣家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这些地标性建筑成为城市的象征,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其次,城市景观规划能够提供方便性。
对于旅游者来说,方便的交通、便利的设施能够大大提升旅游体验。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考虑交通规划,确保游客可以方便地到达景点,并提供完善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例如地铁、公交等。
此外,城市景观规划还需要考虑旅游设施的布局,如酒店、餐馆、购物中心等,以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一个方便、舒适的旅游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消费。
再次,城市景观规划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景观规划需要考虑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环境可持续性。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规划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植被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此外,城市景观规划还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平衡,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除了上述几点,城市景观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首先,城市景观规划可以帮助推动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通过规划文化活动中心、艺术街区等,城市可以展示本地特色的文化和艺术,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其次,城市景观规划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
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摘要:旅游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在某些地域呈现了明显的产业集聚的现象和趋势, 但目前,国内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通过对旅游业集聚的现象描述, 归纳旅游业集聚的特征, 分析其影响因素, 并对政府在旅游产业集聚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建议, 并结合国内旅游业最近几年的实际发展情况,指出我国旅游业集聚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发展;现代旅游业;影响因素;奥运会;建议;世界旅游组织规定: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在此定义的基础上,从事旅游活动的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目的地定居和就业。
所谓现代旅游业,即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也以其强劲的势头而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火力的"朝阳产业"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享受的方面要求也高了起来,而旅游无疑是放松精神增长知识的最好途径与消遣,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旅游,从而促使了旅游行业的兴盛.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01%,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增势强劲,公民出境旅游超过2800万人。
2004年全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6%,比2002年增长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游人数10018.0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7%。
2004年中国内地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
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711亿元。
2004年底全国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国际社增加108家,国内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总资产424.38亿元,同比增长9.42%;直接从业人员为24.62万人。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
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
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资源获得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西部旅游业。
但是,由于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发展西部旅游业相对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而言难度要大得多。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旅游业迎来新的机遇,也给了垂涎西部旅游业的投资者们出手的良机。
九月十七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全部法律文件,长达十五年的先复关后入世的漫漫过程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入世在即,喊了多少年的“狼来了”就要变成现实,怎么办?按照海尔集团张瑞敏总裁的话来说,“与狼共舞,自己就要变成狼”,羔羊是没有资格与狼共舞的。
对于中国旅游业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与狼共舞”的条件,入世之后,许多优势将进一步体现,许多条件将进一步充分,一言以蔽之,入世对中国旅游业有百利而无一弊。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忧心忡忡,真正需要研究的是给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机遇,如何去把握这些机遇。
面对入世,中国旅游业有三个大的优势。
一是中国旅游业是开放力度很高的产业。
目前,旅行社的市场准入问题已经解决,进一步是开放力度的加大。
旅游区(点)的市场准入部分也已解决,进一步是范围的加大。
此外的各个领域基本已无障碍,在入世改制过程中也不是重要问题。
这一方面意味着全行业已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意味着不会构成大的冲击。
二是旅游业是具有资源垄断性或不可替代性的产业。
要看黄山只能到安徽,要看故宫只能到北京。
而且,这种不可替代性将随开放程度的扩大而强化,有助于各地旅游的发展。
三是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在要素组合上是集资金密集(如饭店)、知识密集(如旅行社)和劳动密集(如旅游商品的产销)为一体的,但总体来看还是劳动密集非常突出的产业。
而劳动密集正是中国的优势。
这一优势也将随入世而强化。
入世之后,随着这三个优势的发挥,中国旅游业还有三个重要的发展条件。
一是跨国旅游基本上没有壁垒可言。
首先是从来不存在关税壁垒,其次是在非关税壁垒方面也很少。
国际有形贸易中通行的配额管理和环保标准两个重要手段在旅游贸易中都不存在,只有一些临时性或双边性的劝诫行为。
这就意味着人员流动将更加充分,世界经济一体化在旅游领域体现得更加彻底。
二是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成果,今后二十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可达百分之六点七五。
就国内旅游而言,中国已经达到了旅游需求全部释放的发展阶段,展示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现在,各行各业的生产能力都很充裕,缺乏的是市场和竞争力,而旅游发展最重要的条件就在于市场。
三是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由于上述各个优势和条件的存在,也由于旅游的技术含量相应来说不甚突出,就使中国旅游业有可能超前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直接进入国际竞争的水平分工体系,可以和各个旅游发达国家并驾齐驱,一争高下,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高中国旅游的竞争力,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为此,我们必须要落实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是研究机遇,把握机遇,全面调整观念和心态。
二是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尤其是服务贸易组织的规划和程序,全面调整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建立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是加强对旅游企业集团的培育,进一步借助出境旅游的发展优势,培育跨国旅游集团。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已经是亚洲旅游大国,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能够和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企业集团,也就意味着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我们尚不能把握主导权。
从入世的角度来看,这也许是旅游发展最大的欠缺所在。
二十多年来,中国旅游业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借改革开放之力,得改革开放之利,成改革开放龙头。
入世是中国根本性的开放,中国将全面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体系,对于旅游业来说,不仅是新世纪最大的发展机遇,也会成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巨大推动力量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4大旅游处境国.一因素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旅游者的主观需求因素,包括旅游者的主观选择、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等;二是旅游资源的客观供给因素,包括旅游资源及其设施、旅游中介和企业等。
另外,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对旅游业发展起着辅助作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突发事件等。
从需求方面看,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一)居民旅游观念的变化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居民逐步走向富裕,产生了旅游的强烈愿望。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它能衡量外界提供的旅游消费所需环境的完善程度:GDP指标越高,相应的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等基础公共设施越完善,国民的富裕程度越高,消费观念越强。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使得居民在满足了基本消费需求后,有能力支付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需求。
不过因为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他们的实际消费量受到较大的限制,但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农村居民在旅游花费方面低于城镇居民,除了受到人口基数大和经济收入较低两方面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低的制约。
但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开始增长,农民生活的改善、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旅游市场巨大的开拓潜力已经日益凸显。
(三)居民可支配时间增多1999年9月,国家出台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根据这一放假办法,形成了三个各约一周的集中假期,即“春节”、“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
这样的集中假日,职工自然可以自由支配做出各种安排。
集中的假日,使出游者实施的中长距离旅游有了时间保证,人们有可能走得更远,逗留得更久,去更多的旅游景点,享受更多的旅游经历,也支出更多的费用。
这是国内旅游在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的条件下获得的一次新的提升,使国内旅游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是因为“黄金周”提供的机遇,旅游出行呈现出了整体的活跃性。
总之,“黄金周”所反映的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已在我国的国内旅游发展方面起着十分良好的作用。
二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中国旅游业是重大利好,给北京以及中国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的商机。
据美国高盛公司估计,从2002年起到2008年,我国旅游业收入每年将增长18%。
申奥成功使中国旅游业发生“核裂变”,产生巨大动能。
中国旅游业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和旅游人次等方面加速的增长。
北京市政府决定在未来五年投入1800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包括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北京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设施与环境。
奥运会赛场涉及的其他城市,如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天津,旅游基础设施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根据《北京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北京的饭店数量将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达到饭店800家,客房13万间。
2008年北京入境游客将达356万人次,国内游客9455万人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从提高我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旅游标识的国际化、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促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三建议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了旅游的强烈愿望。
长假制的实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促进了旅游消费。
不可否认,放假时间的延长正好适应了人们旅游消费的要求,因而我国旅游消费在这几年有很大增长。
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虽然较快,不过这并没有使我国国民经济有显著的增长,假日经济火爆异常,但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却十分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消费的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因为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是相当稳定的,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消费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定的收入约束下,旅游消费的增长可能意味着其他消费份额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