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痛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79.64 KB
- 文档页数:2
内蒙古中医药第39卷2020年3月第3期1111时1^〇叩〇11&_1〇111'1131〇{'"1'阳(1出〇11310^1^(^]\1(^丨(;丨11(>¥〇1.39^.3 2020119工具不同,在治疗过程中一般使用药草进行熏灸,通常以艾草 最为常用,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 法。
与西医手术治疗相比,传统的中医治疗一般通过针灸、推拿 等外在手法进行治疗,医生使用双手或者各种器具在身体上施 加力量,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来达到恢复或者改善人体机能 的目的。
与西医相比,中医在治疗手段和治疗手法上相对简单,但是带给人体的副作用小,中医凭借以上优点在我国不断发 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采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 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踝关节损伤 状态下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踝关节的肿痛消失。
推拿的治疗方 法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法改善踝关节血液循环,避免在治疗过程 中发生踝关节软组织粘连。
通过本次研究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1.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AOFAS评分优 于对照组(AcO.OS)。
由此可见,在踝关节扭伤的治疗过程中采用 针灸联合推拿的方法对于促进踝关节恢复有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提高踝关节扭伤治疗效果,而且对于改善AOFAS评分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韩思龙.针灸推拿治疗踩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9,28(20): 32-33.[2]杨文亮,黄凯,郑约保,等.针灸推拿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26(7): 21-24.P]邬昌求,陈敏.巨刺疗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 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丨7,33( 2):25-27.[4] 沈玉杰,李玉久,董焘.舒筋除痹壮骨膏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8): 1011-1013. [5] 李红霞.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3( 12): 122-123.[6] 陈玉华.敷药神灯照射联合针灸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5):123-丨24.自拟中药汤剂熏蒸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覃永泉(遂溪县人民医院广东遂溪524300)摘要目的:分析自拟中药汤剂熏蒸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针灸加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运用针灸加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2010-2012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热敷治疗加针灸治疗,对照组只用中药热敷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临床效果好,经济实用,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标签:腰间椎盘突出;针灸;中药;热敷;神经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祖国医学“腰痛”、“痹证”、“腰腿痛”的范畴,其根本病机是以肾气不足为本,血窟气滞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治疗措施有牵引法、理疗、针灸、推拿按摩、手术治疗、西药、外用膏药等。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
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
为此,为了观察比较针灸加中药热敷治疗腰间椎盘突出症的疗效情况,以寻找一种更好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笔者所在医院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0-2012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60例,平均24~70岁,年龄45.6岁,男37例,女23例,病程1个月~8年。
患者入选标准:(1)腰痛或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患者下面肢体存在着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4)腰段脊柱侧弯,腰椎活动不灵活;(5)X线正侧位提示腰椎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小等;(6)CT、MRT提示有椎间盘突出;(7)曾经有腰部损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在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前都有慢性的腰痛情况[2]。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指数(Constant-Murley评分)、腰椎活动度(ODI评分)和腰腿疼痛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VAS、Constant-Murley评分、ODI评分和腰腿疼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中药外敷;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1引言颈肩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物理治疗是颈肩腰腿痛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逐渐得到了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2资料与方法2.1研究对象选取10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均衡,年龄范围为30-60岁。
根据入选标准,均为首次发病,无明显神经根受累,无明显骨关节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病变,无手术史。
2.2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期为4周,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
2.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
治疗组治疗如下。
针灸治疗:选择相应的针灸穴位进行针刺,如肩井、肩外俞、肝俞、膀胱俞、足三里、委中等穴位。
每次选取3-5个穴位,对穴位进行针刺,保持针刺30分钟。
针刺前先进行穴位消毒。
中药外敷治疗:将草药煮制成煎液,然后将煎液加入保温桶中,再将桶内装入一块干毛巾,在患者相应部位进行外敷,保持30分钟。
壮腰通络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临床观察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玲玲李慧安程益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是由腰椎退行性改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所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除了与椎间盘退变直接有关外,腰部外伤,腰部姿势不正,腰部突然负重及腹压增加等都可诱发。
中医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效果,尤其是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可提高疗效[1]。
笔者采用壮腰通络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0例病例全部来自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门诊。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2]诊断标准。
其中76例经临床及CT或MRI检查确诊。
平均年龄37±17岁,平均病程44.61±11.65天。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设立壮腰通络汤加针刺(针刺+中药)组、针刺组和壮腰通络汤(中药)组,每组30例。
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和《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2]诊断。
1.2.1西医诊断标准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下肢小腿或足跟,足底部麻木疼痛。
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疼痛或放射性至下肢、小腿、足、足跟或足底部。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跟臀试验阳性。
伸趾肌力减弱,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
脊柱姿态的改变。
X线片提示腰椎正侧位片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CT或MRI椎间盘突出或膨出。
造影提示有椎闻盘突出。
前三项为基本根据,其余各点若存在能进一步协助确诊,若不存在并不能排除。
1.2.2中医辩证标准寒湿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渐渐加重,虽静卧亦不稍减或反加重,遇阴雨天疼痛加剧,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颈肩腰腿痛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进行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疼痛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临床对于颈肩腰腿痛患者应对应实施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可通过促进机体血液循环,进而改善患者疼痛评分,从多角度出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针灸;中药外敷;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随着现代人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导致我国临床患有颈肩腰腿痛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在患者患病后因其会出现腰肌劳损等常见并发性疾病,其中还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严重疼痛。
此时,临床应通过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方式,进而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技巧。
在进行传统治疗期间,一般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在对患者实施中医针灸后,通过刺激患者血液循环,进而降低患者机体疼痛评分。
然而,经临床相关文献可知,在联合治疗期间,可采用中药外敷实施多角度治疗,通过皮肤受热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有效吸收[1]。
不仅可以减轻胃肠道的刺激,还可以通过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颈肩腰腿痛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纳入标准:(1)患病周期大于5个月;(2)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2)妊娠期患者。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在临床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疼痛评分,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1)对于颈肩部位比较疼痛的患者,临床应对患者风池穴、曲池穴等持续进行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观察一、研究目的本次临床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研究,探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手段。
二、研究内容本次临床研究选取100例患有颈肩腰腿痛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按照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并配合中药进行内服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三、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患有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包括40例男性和60例女性,年龄在18-6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在颈肩腰腿痛起病后进行过常规治疗,但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
2、治疗方法治疗方案为中医针灸综合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并配合中药进行内服治疗。
对于轻度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次30分钟;对于重度患者,每天治疗2次,每次30分钟。
3、疗效评估治疗前后,通过可视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测定功能障碍指数(Disability Index,DI)和生活质量指数(Quality of Life Index,QLI)等参数,观察治疗效果。
四、研究结果治疗后,100例患者疼痛程度得到了明显的缓解,VAS评分由治疗前的平均7.6分降至治疗后的平均2.6分(P<0.01),治疗效果显著。
同时,100例患者的DI和QLI也分别得到了改善,治疗前的平均DI为43.2%,治疗后为21.7%(P<0.01),QLI评分从治疗前的平均48.1分提高至治疗后的平均74.3分(P<0.01)。
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陈丽华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038摘要:目的:研究颈肩腰腿痛采取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20212017年6月-2022年7月来诊的颈肩腰腿痛患者90例予以随机分组,分别采取针灸联合中药熏蒸常规电针联合电脑中频物理疗法(常规组)、针灸联合中药外敷(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的肿胀、功能受限、疼痛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重要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满意,能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针灸;中药外敷;颈肩腰腿痛;疗效颈肩腰腿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是导致该病的多发病因。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较为隐匿,加上由于在发病初期疼痛较轻,不少患者症状均可自行缓解,导致错过最佳治疗窗口[1]。
近年来认为中医疗法对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满意。
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对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详情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均有不同程度颈肩腰腿疼痛、功能受限等症状,符合诊断标准[2];②入组对象均对研究内容充分知情且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皮肤溃疡或感染者;②合并肝肾、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③疾病恶性期患者。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7月来诊的颈肩腰腿痛患者90例,按红蓝球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5例,常规组包括24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平均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3.28±5.4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22,平均年龄25-69(43.41±5.19)岁。
对两组基线资料予以分析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本研究具备可行性。
1.2 方法两组均予以中医针灸治疗,常规组予以电针联合电脑中频物理疗法,根据症状选穴,若有肩颈痛选穴曲池、合谷,风池;腰痛者则选穴阳陵泉、环跳、承扶穴;腿痛者选穴足三里、阿是穴、阴陵泉,采用经穴治疗仪对对应穴位予以刺激,每日一次;同时将治疗仪温热透化电极的一面贴于主机电机片,另一面贴于病灶部位,根据患者耐受调整脉冲强度,每次治疗30min。
中药熏蒸法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分析娄杉发布时间:2023-05-15T10:30:47.043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娄杉[导读] 摘要:目的:颈肩腰腿痛若没有及时治疗,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本文分析中药熏蒸法+针灸疗法用于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6例在我院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2021年5月-2022年5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治疗组无论在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情况还是生活质量均好于针灸治疗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针灸+中药熏蒸法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新乡和平医院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摘要:目的:颈肩腰腿痛若没有及时治疗,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本文分析中药熏蒸法+针灸疗法用于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6例在我院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2021年5月-2022年5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联合治疗组无论在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情况还是生活质量均好于针灸治疗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针灸+中药熏蒸法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药熏蒸;颈肩腰腿痛;治疗效果现今电脑、手机等设备逐渐普及,且人们的工作压力和强度明显提升,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普遍增多,导致颈肩腰腿痛成为临床常见且高发性慢性疾病,主要包括风湿、类风湿、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及骨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1】。
临床中针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多采用药物治疗法,其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显著,且长期药物的服用还将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中医学将颈肩腰腿痛归于“骨痹、痛痹”范畴,认为该病是由寒邪湿邪入侵所致,在肝肾亏虚等因素的推动下,脉络瘀阻导致机体气滞血瘀,所以中医治疗该病,应遵循“活血化瘀”原则【2】。
基于此,我院针对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望能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中医治疗慢性腰腿痛42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通过采用针灸与药物配合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腰腿疼患者42例,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1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取穴进行针刺。
主要对双侧命门穴、双侧大肠穴、患侧环跳穴、患侧委中穴、患侧阳陵穴和腰阳关进行针灸,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加以艾条,每日一次。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口服通络散,七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显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48.62%的治疗总显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取穴进行针刺。
主要对双侧命门穴、双侧大肠穴、患侧环跳穴、患侧委中穴、患侧阳陵穴和腰阳关进行针灸,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加以艾条,每日一次。
1.2.2 实验组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上述针灸治疗的同时口服通络散,七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①痊愈:患者在通过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腰腿部活动正常,随访3个月无复发情况;②显效:患者在通过治疗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腰腿部活动受限度已改善;③有效:患者在通过治疗后,疼痛症状减轻,腰腿部活动稍有影响;④无效:患者在通过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无缓解或加重,严重影响腰腿部活动。
总显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比较两组慢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数据所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显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48.62%的治疗总显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月第19卷第12期25中药封包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简介:李崇腾(1986.11-),男,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李崇腾(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康复科,广东 佛山 5285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封包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就诊本院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一般治疗和功能锻炼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联合中药封包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利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利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状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提高,VAS 评分降低、ADL 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颈肩腰腿痛患者,在中医针灸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治疗不仅疗效显著、疼痛症状改善明显还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日常生活的能力和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中药封包;针灸;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025-02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1]。
常见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
因起病比较隐蔽,症状不典型或疼痛时轻时重,有时甚至可自行缓解,所以患者往往不愿意去医院就诊,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颈肩腰腿痛发作时常出现患病部位的疼痛和肿胀,甚至出现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痛苦[2]。
目前,针对颈肩腰腿痛的西医治疗多以药物辅以功能锻炼,对症治疗为主,常见药物有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等但需要长期服用,见效慢且不能根除,易复发[3]。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犆犎犐犖犃 犛犖犃犜犝犚犗犘犃犜犎犢,犕犪狉 2024,犞狅犾 32犖狅 5作者:蔡万德,E mail:caiwande@sohu.com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蔡万德(吉林省长春颐乐康复医院,吉林长春130062)【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接受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LDH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
对照组接受西药(甲钴胺片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与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白细胞介素 1(IL 1)、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
结果:观察组腰部症状消失时间、下肢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ODI评分及血清MCP 1、IL 1、IL 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结论:在西药及推拿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LDH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腰椎功能和睡眠质量,减轻疼痛程度和炎性反应。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痹证;活血通络汤;温针灸;推拿;甲钴胺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白细胞介素 1;白细胞介素 6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犇犗犐:10.19621/j.cnki.11 3555/r.2024.0515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常表现为腰部及下肢的无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有严重影响。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临床中中药外敷联合中医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的疗效评价。
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 7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进行研究,现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针灸,35例)和对照组(35例,针灸联合中药外敷)进行对比各自产生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
结果:常规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外敷对提高颈肩腰腿痛疗效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针灸中药外敷颈肩腰腿疼在临床中颈肩腰腿痛并不少见,其包含的疾病也较为多,比如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腱鞘炎等。
另一方面,由于颈肩腰腿痛的疼痛程度比较轻,有时也可自行缓解,不被广大患者重视,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后来经临床研究发现,对该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比较明显,针灸对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具有极佳的疗效,也是我国中医较为常用的治疗措施【1】。
但是,针灸的治疗方式比较单一,且具有局限性,部分症状较为严重患者的治疗效果就不太理想,中医常用的治疗方式还有中药外敷,其通过使皮肤受热,毛孔扩大,血管扩张促进对药物的吸收,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3】。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20 年—2021 年 7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对照组,各35 例。
常规组男性 21例,女性 14 例;年龄 22~70岁,平均年龄(48.52±3’58)岁。
对照组男性 20例,女性 15 例;年龄20~73 岁,平均年龄(49.35±4.05)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颈肩腰腿痛西医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严重皮肤感染、溃疡;②严重糖尿病;③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④肝肾功能损伤;⑤妊娠期、哺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