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23.50 KB
- 文档页数:17
…………………………………………密 …………………… 封……………………线…………………………………………级号名班学姓天津城建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建筑抗震设计》 试题A 卷课程号:10024005Z 课序号:01试卷说明: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某框架结构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则其设计分组为(B ),抗震烈度为(B )。
A .第一组,9度B .第一组,8度C .第二组,8度D .第二组,9度2、某乙类建筑物场地为Ⅰ类,设防烈度为7度,其抗震措施应按(C )要求处理。
A .7度 B .6度 C .8度 D .处于不利地段时,7度3、现有如下四种不同结构:①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②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③局部收进的水平方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④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70%;上述结构中属于竖向不规则类型的是(B ) A . ①② B .②③ C . ③④ D .①④5、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框架结构,其抗震烈度为7度,则其最大适用高度为( C ) A .40m B .35m C. 50m D .60m6、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用(D )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
A .振型分解法B .底部剪力法C .弯矩二次分解法D .反弯点法 7、如下图所示的各建筑平面凹角处,需采取加强措施的是(C )A .设防烈度为6度:B .设防烈度为7度:C .设防烈度为8度:D .设防烈度为9度:8、受弯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A )A .0.75B .0.80C .0.85D .0.90 9、下列结构不利于抗震的是(B )A .平面对称结构B .框支剪力墙结构C .横墙承重结构D .竖向均匀结构 10、下列结构抗震等级正确的是(D )A .设防烈度为6度且跨度为20m 的框架结构:四级B .设防烈度为7度且高度为20m 的抗震墙结构:三级 \C .设防烈度为8度且高度为20m 的框架-核芯筒结构:二级D .设防烈度为9度且高度为20m 的筒中筒结构:一级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什么是场地土的液化?影响场地土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课本P192、画出地震影响系数α-T 曲线,并简述影响该曲线形状的因素。
pkpm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结果PKPM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结果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对建筑结构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抗震设计成为了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抗震设计过程中,PKPM框架结构是常用的计算工具,它能够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地震作用,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和计算。
本文将介绍使用PKPM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计算的结果。
PKPM框架结构能够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地震区域的地震烈度参数,进行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
通过输入建筑的结构参数,如楼层高度、梁柱尺寸和材料强度等,PKPM框架结构可以计算出建筑结构的刚度、周期和基础剪力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建筑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建筑结构是否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PKPM框架结构能够进行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响应计算。
在抗震设计中,地震动输入是重要的一步,它是根据地震烈度参数和地震波的特征进行计算的。
PKPM框架结构可以根据地震动输入参数,计算出结构的动力特性,如模态质量、频率和阻尼比等。
这些参数对于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抗震计算时,PKPM框架结构还能够考虑结构的非线性效应。
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会发生变形和应力集中,如果考虑结构的非线性效应,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PKPM框架结构可以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考虑结构的塑性铰形成和耗能能力。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PKPM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结果还可以用于结构的优化设计。
在抗震设计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
PKPM框架结构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参数,如柱截面积和墙体布置等,来优化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不断地进行抗震计算和结构优化,可以使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PKPM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结果对于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计算地震动输入和结构响应,考虑结构的非线性效应,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点摘要:如何从我国的地震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水平,使之更安全可靠、更合理经济,是结构设计人员的重要任务。
本文阐述了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几个要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点近年来中国房地产的迅猛发展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和挑战,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成熟和完善要求建筑功能越来越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如何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设计出安全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对设计人员是一种不小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
一、抗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据统计,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发生过较强的破坏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如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玉树地震都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大量人员伤亡。
因此,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人员的一大课题,把好抗震设计关,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才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
1、结构的抗震设计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更应该重视“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一种基于震害经验建立的抗震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
其目标是避免出现会导致结构过早破坏的敏感薄弱部位。
结构抗震设计中特别要注意贯彻“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强柱弱梁就是要求柱的抗弯能力高于梁的抗弯能力,强剪弱弯就是防止构件受剪破坏,要求杆件的受剪承载力高于受弯承载力,强节点弱构件就是要防止节点破坏先于构件。
大量的工程设计中我们发现框架梁上部配筋一般比较大,这是因为考虑了梁翼缘作用和梁裂缝宽度验算后增加了较多梁纵向钢筋,从而增大了梁端的承载力,相对减小了柱端承载力,可能会形成“强梁弱柱”,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地震发生时可能使得塑性铰出现在柱端而未按照预期出现在梁端部,我们的做法是严格控制梁端裂缝验算宽度刚好满足规范要求,不因裂缝宽度过小而使得梁端增加过多的钢筋。
抗震设计中常用的结构设计方法以及优缺点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减少建筑物的损毁和人员伤亡。
在抗震设计中,结构设计方法是一个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它采用柱、梁、架等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
在抗震设计中,框架结构通常被用来作为建筑物的主体支撑结构。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好,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
然而,框架结构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容易出现局部塌陷、刚度分布不均等问题。
2.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抗震性能比较好的结构形式,它能够将建筑物整体刚性提高,从而有效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受力和破坏程度。
剪力墙结构也是建筑物中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
但是,剪力墙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它会造成非常大的刚度反应,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3.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结构设计方法,它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钢结构的另一个优点是制造过程较为简单、容易精确控制尺寸等特点,因此在一些特殊场合中,钢结构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钢结构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它的造价相对一般的混凝土结构来说更高,而且在火灾或小规模爆炸等事故中,钢结构的抗灾能力相对较差。
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将混凝土在施工前进行预应力处理,以提高强度和抗震性能的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重量轻、刚度高等优点,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的建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预应力混凝土失效,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将会严重受到威胁。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悬挂链条结构、网壳结构等,在不同的场合下,也可以被考虑使用。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抗震效果。
大工13秋《工程抗震》大作业题目及要求注意:从以下五个题目中任选两个进行解答(注意:从题目一、二中选择一道计算题,并从题目三、四、五中选择一道问答题,分别进行解答,不可同时选择两道计算题或者问答题);解答前,需将所选题目复制(使老师明确你所选的题目)。
题目一:求自振圆频率和振型。
三层剪切型结构如下图所示,求该结构的自振圆频率和振型。
3m 3m 4m198MN m=2196MN m=3245MN m=180tm =题目二:底部剪力法。
某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域,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 ,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结构层高和重力代表值见下图。
取一榀典型框架进行分析,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5s 。
要求: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多遇地震时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震剪力。
5m4m 4m4m4500kNG =3800kNG =2800kN G =11000kNG =题目三:简述抗震设防中“三水准两阶段设计”的内容。
题目四:简述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原则。
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题目五: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哪些方面,请逐一详细阐述。
作业具体要求: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1]VIP);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4年3月5日前。
3. 正文格式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注意:作业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
关于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抗规6.1.3.1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以与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
(关于框架和抗震墙组成的结构的抗震等级,设计中有三种情况:1、个别或少量的框架,此此时的结构属于抗震墙的体系范畴,其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仍按抗震墙结构的确定;框架的抗震等级可参照框架抗震墙的结构的框架确定.2、当底层框架部分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仍属与框架的范畴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的剪力墙足够,其框架是次要的抗侧力构件,按本规范框架抗震墙的结构确定抗震等级。
抗规6.2.13 4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其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值,宜采用框架结构模型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模型二者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高规8.1.3 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应根据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地震总倾覆力矩的比值,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时,按剪力墙结构设计,其中的框架部分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框架进行设计。
既:结构中的剪力墙抗震等级可按剪力墙结构的规定执行,其最大适用高度仍按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部分按框架剪力墙设计是指框架部分仍需满足0f 2.0V V (高规8.1.4)。
其侧向位移按剪力墙结构来控制。
2、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倾覆力矩的10%但是不大于50%时,按框架剪力墙进行设计。
(此种情况为典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
)3、当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此种情况为结构的剪力墙偏少,框架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应按框架结构的规定执行,剪力墙的坑震等级和轴压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规定执行。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接着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引言:建筑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建筑工程呈现出阶梯式快速发展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保证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才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
设计人员应做好全面的设计,在设计中重视抗震设计,将抗震设计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考虑建筑可能发生的地震危害,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效果,从而发挥结构的作用,减少地震产生的危害。
结构抗震赋予了建筑抗震性能。
1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分析1.1简化原则建筑结构设计的简单程度能够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较大影响,通常来说,在建筑结构相对简单的条件下,受到这种结构形式在力传导方面优势性的影响,表现出的抗震性能也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
实践中,需要切实参考建筑物现实情况,对抗震结构模型实施简化处理,促使结构构件传力途径进一步优化,从而达到推动建筑物结构抗震性能增强的效果。
1.2整体性原则抗震结构设计所面向的是整个建筑物,而并非为建筑物内的某一部分。
所以,在实际的抗震结构设计期间,即便相关设计人员针对其中某一重点部位进行优化设计,也要在此过程中落实对局部构件与整体结构之间关系性的考量,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考虑局部构件优化处理后会引发的建筑物整体结构变化情况,避免集中应力问题的发生,促使整个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抗震能力有所提高。
1.3规则性原则设计建筑物抗震结构时,需要尽可能保证沿竖向均匀布置建筑造型与结构,规避承载能力、刚度、传力路径等突然发生变化的现象出现;尽可能保证平面内不同结构实现均匀布局,规避结构刚度与质量之间“偏心”现象的出现。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2.1考量构件的性能要求对于不同构件的刚度、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要求落实全面性、综合性考量,并确保在实际的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能够对上述要求进行切实满足,保证所有构件均能够达到预设的抗震标准要求与等级要求。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解读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解读引⾔:我国建筑抗震设计主要以下三部分组成:⼀、规范限定的适⽤条件;⼆、结构和构件的计算分析;三、结构和构件的构造要求。
对于⼀个新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当满⾜以上三部分要求时,就是符合规范的设计;当不满⾜第⼀部分要求时,就被称为?超限?⼯程,需要采取⽐规范第⼆、三部分更严格的计算和构造,以证明该建筑可以达到抗震设防⽬标,即?⼩震不坏,中震可修,⼤震不倒?。
近年来,随着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的应⽤,它实现了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性的⽬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标过度。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是⼀种解决?超限?⼯程抗震设计的基本⽅法。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定义:以结构抗震性能⽬标为基准的结构设计⽅法。
抗震性能设计是解决复杂结构抗震设计问题的基本⽅法,常⽤于复杂结构、超限建筑⼯程的结构设计中,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着重于通过现有⼿段(计算措施及构造措施),采⽤包络设计⽅法,解决⼯程设计中的复杂问题。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特点:使抗震设计从宏观性的⽬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标过度,业主和设计师可以选择所需的性能⽬标;抗震设计中更强调实施性能⽬标的深⼊分析和论证,通过论证可以采⽤现⾏规范或标准中还未明确规定的新结构体系、新技术、新材料;有利于针对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场地条件及建筑的重要性采⽤不同的性能⽬标和抗震措施。
地震作⽤:由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个⼗分复杂的问题,有许多难点,例如:地震地⾯运动的不确定性;抗震设防⽔准及对地震作⽤的预估;地震作⽤下结构反应分析的正确性;对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因素的认识及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等。
当前世界各国的建筑抗震设计主要采⽤以下两种⽅法。
拟静⼒法- - - 加速度反应谱法。
它将影响地震作⽤⼤⼩和分布的各种因素通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予以综合反映,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利⽤反应谱得到地震影响系数,进⽽得到作⽤于建筑物的拟静⼒的⽔平地震作⽤。
⽬前此⽅法接受度⽐较⾼,且适合于⼤多数建筑。
此理论虽接受度⽐较⾼,也⽐较适合,但仍存在⼀些问题。
钢筋混凝土斜支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1-02-04T14:53:43.60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作者:全纯[导读]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
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 510000摘要: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
建筑结构承受的荷载分为水平与竖向两个方面。
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作为主要控制因素,使结构抗侧移能力成为主要矛盾。
在当前工程应用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斜撑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斜支撑-框架;抗震设计1、混凝土斜支撑-框架结构与同类结构的分析对比1.1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对比本结构比混凝土框架结构增加了一个支撑框架系统,多了一道抗震防线。
支撑框架抗侧力刚度较大,与延性框架协同抗震,比纯框架结构抗震性能高很多,抗倒塌能力强很多。
斜撑对提高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点已经在钢框架一偏心支撑结构中得到了证实。
钢框架增加斜撑后,房屋适用最大高度增加一倍以上。
本结构相当于纯混凝土的框架一偏心支撑结构,房屋适用最大高度比混凝土框架结构也可提高50%以上。
框架增加斜撑对建筑使用有一些影响,例如门窗的布置,但房屋适用高度提高了,比框架结构的应用范围更广泛了。
框架上增加斜撑,包含混凝土框架上增加混凝土斜撑和钢支撑,钢框架上增加中心支撑、偏心支撑和屈曲约束支撑,都是提高结构抗侧向力能力的有效措施。
如果结构不受地震和风荷载等侧向力的作用,斜撑是多余的。
增加斜撑就是增加结构的赘余度,增加结构的安全储备。
房屋结构的安全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房屋抗震以预防为主,如果房屋立足于大震不倒,框架上增加斜撑是非常必要的。
1.2与钢支撑一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对比虽然两种结构都是在混凝土框架中加斜撑,但本结构增加的是混凝土斜撑,与混凝土框架同属一种材料,构件刚弹性一致,构件的变形、结构的位移也能协调一致,两钢支撑与混凝土框架是两种不同的材料,不同材料的组合结构构件共同工作协调性较差。
地震可以划分为:诱发地震(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
地震动的三要素:峰值(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
地震危险性分析:指用概率统计方法评价未来一定时间内,某工程场地遭受不同程度地震作用的可能性。
地震烈度: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地震烈度可以有多个。
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它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地震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地表破坏、建筑物破坏、次生灾害。
小震:50年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50年被超越概率为10%,大震:50年被超越概率为2%。
基本烈度较多遇地震烈度约高1.55度,而较罕遇地震烈度约低1度。
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
这一阶段设计,保证了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和变形要求。
其k值相当于基本烈度的13。
第二阶段设计:在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这一阶段设计,旨在保证结构满足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其k值相当于基本烈度的1.5〜2倍。
建筑抗震设计在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注意场地选择,把握建筑体型,利用结构延性,设置多道防线,重视非结构因素。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徐的重要性分: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
某市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某五层框架教学楼设计全套图纸及计算书4300平米左右【可提供完整设计图纸】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某市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专业代码:土木工程(080703)作者姓名:学号:单位:指导教师:2010 年6月5日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通过毕业设计,使我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贯穿起来,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为《某市中学教学楼框架设计》。
在毕业设计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规范。
在毕业设计中期,我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
在毕业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
在整个设计期间我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设计工作,在杨秀英老师的耐心和细致的辅导下,使我圆满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
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我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加深了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内力组合的计算时,进一步了解了Excel。
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天正CAD,PKPM等设计软件,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工程结构抗震工程结构抗震是指建筑结构在发生地震时对地震力的阻抗能力,也就是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会受到地震波的作用,如果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高,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和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工程结构抗震所涉及的主要因素有地震波、结构系统、结构材料、结构设计等。
地震波是指地震时地球内部释放出的能量,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会带来多种力的影响,例如剪力、压力、拉力等。
这些力在建筑结构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进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地震波的性质、频率、幅值等因素,以便为建筑结构提供最佳的抗震设计方案。
结构系统也是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对地震的反应方式有所不同,从而也影响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例如,对于柱板结构而言,柱子一般要比板子更硬,因此在地震下要受到更多的力,其抗震性能也会相应减弱。
而对于框架结构而言,在地震波的作用下,框架轴力增大,梁和柱的受力也会加大,这也必须在抗震设计方案中予以考虑。
除结构系统以外,结构材料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
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是工程结构抗震的重要参数之一。
例如,钢材因为加工质量好、容易加工、高强度等因素,通常能够更好地抵抗地震波的影响。
而混凝土由于其质量易受到干湿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的比较不稳定,因此抗震设计时必须掌握其抗震性能的优化方案。
最后,结构设计也是工程结构抗震的核心。
工程结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结构材料、结构系统、地震波等因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的结构方案。
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荷载等一系列因素,同时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抗震设计中还要考虑多种特殊情况的应对处理方案,如地下建筑、高层建筑等。
总之,工程结构抗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抗震设计应当在结构设计、结构性能分析以及测试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测试,以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安全稳定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一、引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在抗震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基础、设计要求、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基础1.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物体造成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化指标,通常用地震烈度图表示。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地震烈度选择合适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
2.地震分区地震分区是指根据地震活动和地震烈度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的地震区域,并确定各地震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地震分区选择合适的地震动参数。
3.建筑物分类建筑物分类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用途、高度等因素,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并给出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和抗震性能要求。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分类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和抗震性能要求。
三、设计要求1.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地震作用下建筑物所受的荷载,包括水平地震力、竖向地震力和地震附加质量等。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地震荷载计算建筑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2.构件设计构件设计是指将建筑物分解为各个构件,对每个构件进行力学分析和设计。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根据构件设计计算构件的尺寸、配筋和受力性能等。
3.抗震性能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变形性能。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分类和地震设防烈度等级确定相应的抗震性能要求。
四、设计计算1.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是指地震波的频率、振幅、时程等特征参数。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地震分区和建筑物分类确定相应的地震动参数。
2.地震响应谱地震响应谱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根据地震动参数计算地震响应谱。
3.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确定各个构件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结构方案 (2)
2.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 (2)
3.梁柱的截面尺寸 (2)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3)
1.屋面荷载标准值: (3)
2.楼面荷载标准值 (3)
3.梁柱自重: (3)
4.墙体 (4)
4.1第一层 (4)
4.2第二至五层 (4)
4.3第六层 (5)
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 (5)
1.横梁线刚度i b的计算: (5)
2.柱线刚度i c的计算: (5)
3.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D值法) (6)
3.1第一层 (6)
3.2第二至六层 (7)
四、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9)
1.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q (9)
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а1 (10)
3.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 (10)
五、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11)
六、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2)
1.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 (12)
2.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14)
七、设计体会及今后的改进意见 (15)
八、参考文献 (16)
一、工程概况
1.结构方案
该全现浇框架结构处于8度(0.2g)设防区,建筑为六层,底层柱高4.2m,其他柱高为3.6m;场地为II类场地,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确定结构抗震等级。
该建筑开间进深层高较大,根据“抗震规范”第6.1.1条,全现浇框架结构体系选择大柱网布置方案。
考虑本工程楼面荷载较大,对于防渗、抗震要求较高,为了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和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及施工方便,采用整体现浇梁板式楼盖。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考虑地基有较好的土质,地耐力高,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并按“抗震规范”第6.1.14条设置基础系梁。
2.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
1、结构布置见图1
2、各梁柱截面尺寸: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见下表
3.梁柱的截面尺寸
二、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资料准备:查《荷载规范》可取:
1.屋面荷载标准值:
屋面恒载标准值: 5.95 KN
屋面活载标准值(不上人): 0.5 KN/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0.75 KN/m2 2.楼面荷载标准值
楼面恒载标准值 3.80 KN/m2
楼面活载标准值 2.50 KN/m2 3.梁柱自重:
4.墙体
4.1第一层
内墙总重 6.6*4*5.96=157.344 KN 外墙总重 103.2*6.84=705.888 KN 楼面面积 475.8 m2
楼面恒载 3.8*475.8=1808.04 KN 楼面活载 2.5*475.8=1189.5 KN 一层重力代表值
506.46585.05.118904.1808888.705344.15705.1)3.76225.56375.30925.198(5.01=⨯++++⨯+++=+=活
恒G G G
注:梁柱剩上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1.05。
4.2第二至五层
内墙总重 6.6*8*4.95=261.36 KN 外墙总重 103.2*6.84=705.888 KN 楼面面积 470.52 m2 楼面恒载 3.8*470.52=1787.98 KN 楼面活载 2.5*470.52=1176.3 KN 二至五层重力代表值
439
.45025.03.117698.178788.70536.26105.1)54025.56375.30925.198(5.0 52=⨯++++⨯+++=+=-活恒G G G
注:梁柱剩上粉刷层重力荷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1.05。
4.3第六层
外墙总重 103.2*3.6=371.52 KN 屋面面积 482.112 m2 屋面恒载 482.112*5.95=2868.57 KN 屋面活载 482.112*0.5=241.056 KN 屋面雪荷载 482.112*0.75= 361.584KN 第六层重力代表值
41
.35415.0)584.361056.241(57.286852.3715.06=⨯+++=+=活恒G G G
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
1.横梁线刚度i b 的计算:
2.柱线刚度i c 的计算:
3.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 (D值法)
3.1第一层
①、A-1、A-8、C-1、C-8(4根)
K=3.9/5.45=0.72
ac=(0.5+K)/(2+K)=0.45
Di1=ac×12×Kc/h2
=0.45×12×5.45×104/4.22
=16683.7 KN/m
②、A-2、A-3、A-4、A-5、A-6、A-7、D-2、D-3、D-4、D-5、D-6、D-7(12根)
K=5.2/5.45=0.95
ac=(0.5+K)/(2+K)=0.5
Di2=ac×12×Kc/h2
=0.5×12×5.45×104/4.22
=18537.4 KN/m
③、B-1、B-8 (2根)
K=(3.9+3.9)/5.45=1.43
αc=(0.5+K)/(2+K)=0.56
Di2=ac×12×Kc/h2
=0.56×12×5.45×104/4.22
= 20761.9KN/m
④、B-2、B-3、B-4、B-5、B-6、B-7(6根)
K=(5.2+5.2)/5.45=1.91
αc=(0.5+K)/(2+K)=0.62
Di2=ac×12×Kc/h2
=0.62×12×5.45×10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