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雌 激 素
- 格式:ppt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19
一女性解剖生理1外生殖器:又称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2大阴唇局部受伤,出血易形成大阴唇血肿3阴道前庭:两小阴唇之间的裂隙。
包括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阴道口处女膜。
4前庭大:又称巴多林腺。
若感染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前庭大腺脓肿或囊肿。
5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称子宫附件。
6阴道: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短7~9cm,后壁长10-12cm。
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相邻,为盆腔最低部位,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7阴道壁:因富有静脉丛,故局部受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8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5ml。
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1。
子宫峡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约1cm,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组织学内口。
子宫粘膜层分功能层和基底层。
基底层:修复子宫粘膜。
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在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
9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
10子宫韧带:圆前主颈阔正中,宫骶韧带间接前倾。
12输卵管:卵子与精子相遇场所,可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4部分。
13卵巢:4cm、3cm,重5~6(10-16)g,呈灰白色;左侧略大于右侧.卵巢表面无腹膜。
皮质在外层,髓质在中心,无卵泡。
14内生殖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15内生殖血管、淋巴及神经:动脉: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卵巢动脉:来自腹主动脉,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
其余来自髂内动脉分支。
供应外阴:阴部外动脉股动脉发出的分支淋巴:主要分为外生殖器淋巴与盆腔淋巴两组。
神经:外生殖器:由阴部神经支配。
来自:①骶丛分支②自主神经内生殖器:主要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所支配。
16骨盆:由骶骨:5~6块骶椎、尾骨:4~5块尾椎、髋骨:2块。
雌激素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肾上腺皮质也产生少数雌激素。
女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
雌激素还能促使皮下脂肪富集,体态丰满;乳腺增生,乳头、乳晕颜色变深,并产生性欲;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潴留,骨中钙的沉积等。
雌激素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
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先经LH刺激卵泡内膜分泌睾酮,再经颗粒细胞在FSH刺激下转化为雌二醇,即“双细胞双促性素作用模式”。
此外肾上腺皮质、胎盘和雄性动物睾丸也有分泌。
这里雌激素的定义是雌二醇,卵巢功能衰竭后,雌二醇急剧下降引起更年期综合征等雌二醇缺乏疾病。
卵泡开始发育时,只分泌少量雌激素;至月经第7日卵泡分泌雌激素量迅速增加,于排卵前形成高峰,排卵后稍减少。
约在排卵后1~2日,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使血循环中雌激素又逐渐上升(注:为黄体生成素的作用)。
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血循环中雌激素第二高峰,此峰低于排卵前第一高峰。
不论来源如何,凡具有动情素作用的物质均称为雌激素。
动情素当然更不用说,其代谢产物的一部分(例如马烯雌酮、马萘雌酮等)及其取代物(例如乙基雌二醇等)的雌烷系的C18类固醇,最初均系来自动物,不过其中也有的存在于椰子的果实和沥青等与动物毫无关系的一些地方。
另外,作为雌激素的物质还有完全可以通过合成而取得的不含类固醇结构的物质,诸如1,2-二苯乙烯衍生物的乙烯雌酚和己雌酚(hexestrol)、苯雌酚(benzestrol),以及氧化雌酮类的D环而被开环的道益氏酸(doisyno-lic acid)系物质,或雌烷的D环变为六环的同型雌酮等。
有关这些结构不同而作用相同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雌激素的鉴定法有Allen-Doisy试验和子宫重量法。
由于试验方法和给予激素方法的差异,所得结果不一定相同。
都是以0.1微克纯雌酮所引起的动作用(阴道上皮角质化)作为一国际单位(IU)。
怎么知道女性雌激素不正常十个特征说明你雌激素低雌激素是女性体内必备的一种激素,它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在平时也会有不正常的情况,其中,女性雌激素低就是一种,我们要引起重视。
女性雌激素低的症状1、心血管症状:出现假性心绞痛,有时伴心悸、胸闷等,特点是症状多、体征少、心肌功能良好。
2、血管舒缩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
雌激素减少,无法发挥维持血管稳定性的作用。
3、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变窄、萎缩,常伴有阴道干涩、有性交痛。
4、萎缩性尿道炎、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
5、骨质疏松:雌激素缺乏,大量骨质丢失,易引起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6、心血管疾病:雌激素减少造成血脂紊乱,是冠心病上升的主要原因。
7、月经失调:雌激素参与月经周期形成。
缺乏雌激素,子宫内膜不会自然增生或脱落。
8、性欲减退:阴道分泌物减少,性交时出现疼痛感,继而导致了性生活次数的减少或厌恶性生活的情绪发生。
9、乳腺症状:乳腺是性腺器官,当雌激素低下时,往往出现乳腺发育不全或萎缩。
10、肥胖:雌激素在人体中参与糖、脂肪的代谢。
雌激素分泌减少,易导致未被分解的脂肪堆积而造成肥胖。
女性雌激素低的原因1、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主要见于垂体前叶疾病,如席汉氏综合征。
高浓度的泌乳素(PRL)直接抑制卵巢合成与分泌雌激素。
2、卵巢机能早衰:女性发育成熟后于35岁以前出现功能衰竭,雌激素分泌降低。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症状严重时,雌激素降低,特低者提示有胎死宫内的可能。
4、肝硬化:肝脏是雌激素灭活的主要场所,肝硬化时雌激素灭活减少。
5、围绝经期综合症:围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绝经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骨质疏松等。
6、不良饮食习惯:雌激素水平与饮食有关。
节食、偏食或饮食不规律容易影响内分泌,使激素水平失衡。
7、疾病引起:雌激素低还可能和疾病有关,例如糖尿病、卵巢疾病或者是内分泌功能性失调、月经不调等疾病都会引起雌激素低。
8、更年期影响:很多女性朋友在进入更年期之后,由于身体体内的各个器官机能会明显的下降衰退,因此也就会导致女性朋友的雌激素含量下降,造成雌激素低。
动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动物体内的激素是由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或体液传递到靶组织或靶器官,影响细胞功能和代谢活动。
动物激素的种类很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激素及其作用。
1.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作用于体内各组织和器官,具有促进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它能刺激骨骼和肌肉细胞的增殖,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氨基酸运输率,增加脂肪酸的氧化,促进骨骼的延长和肌肉的增长。
生长激素还能在胎儿的成长过程中促进细胞分化和组织成熟。
此外,它还能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泌免疫因子。
2.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包括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T4(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它们是维持机体基础代谢速率的重要激素,调节体温、能量代谢和脂肪、蛋白质、糖的合成与分解。
甲状腺激素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并在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3. 雌激素(Estrogens):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包括雌二醇、雌三醇和雌酮等。
它们是影响女性第二性征发育和控制生理周期的重要激素。
雌激素调节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促进乳腺的发育和妊娠过程中子宫内膜的增生。
此外,雌激素还对骨骼、肌肉和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4. 子宫激素(Progesterone):子宫激素主要由卵巢的黄体和胎盘分泌,对子宫、乳腺和生殖系统的功能发生影响。
子宫激素主要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妊娠发生和继续,通过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和减少子宫肌肉的收缩来创造有利于胎儿生长的环境。
此外,子宫激素还能调节乳腺的发育和功能。
5.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al corticosteroids):肾上腺皮质激素由肾上腺分泌,包括糖皮质激素(例如皮质醇)、盐皮质激素(例如醛固酮)和性激素(例如雄激素)。
糖皮质激素参与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什么是女性雌激素?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会听到女性雌激素,其实女性雌激素分泌水平对女性的一个内分泌水平都是有一些影响的,而内分泌水平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下面就来看看什么是女性雌激素?
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肾上腺皮质也产生少数雌激素。
女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
雌激素: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的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稍减少,约在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黄体萎缩时,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前达到最低水平。
女性除了生殖系统和雌激素有关,体内很多组织器官都有它的靶点,比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泌尿系统等等。
这些系统或者组织里面都能跟雌激素起作用,所以在女孩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这些系统也缺少不了雌激素的作用。
于排卵后孕激素的分泌量开始增加,在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恢复到排卵前的水平。
正常妇女卵巢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随着卵巢的周期变化而变化。
所以说从上面我们就综合可以看出女性雌激素,对女性经期的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建议女性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尽量不要熬夜,这样对身体雌激素的分泌是比较有利的。
雌激素雌激素与人体健康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是一类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类固醉化合物,主要由卵巢分泌产生。
雌激素不仅对女性生殖系统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对全身许多器官组织也有影响。
女性之所以进入更年期,就是由于雌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这时的雌激素由于年老的缘故而日益减少,越来越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
在更年期前,卵巢产生女性体内90%以上的雌激素。
此外,乳房、脂肪细胞、肝脏、肾上腺也能产生少量的雌激素,妊娠中后期的雌激素则主要源于胎盘的绒毛膜上皮。
虽然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产生,但对全身许多器官组织诸如;大脑、血管、生殖器、泌尿道、骨骼等都有影响。
在女性的大脑,雌激素帮助调节月经周期和体内的恒温器。
象时钟一样,下丘脑周期性地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则促进脑下垂体分泌促卵泡素。
和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素(FSH)促进卵巢的卵泡生长发育,而在FSH和黄体生成素(LH)共同作用下,使成熟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月经刚开始时,脑垂体释放促卵泡激素(FSH),如果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很高,就会抑制FSH 的释放使得只有一个卵泡能获得足够的FSH刺激并成成熟。
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垂体释放LH,而LH的大量释放使成熟的卵子从卵泡内释放出来,这就是排卵。
雌激素同样在下丘脑帮助调节身体的温度。
绝经期后的女性其雌激素急剧降低。
在临床上,绝经期女性的疾病突然多了起来,远不局限于更年期综合症的潮热、烦躁、失眼、性欲减退等。
所以雌激素被充疗法便成为患者以及医学科学家的热门话题。
雌激素对外周血管系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降低血液运行阻力,增加血液供应,从而可间接地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雌激素可增加心脏内血流速度,加强心肌收缩功能,对降低血液粘度、消除栓塞、降低血脂等,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
雌激素的这一作用,使育龄女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低于绝经期女性。
随着研究进行,表明雌激素能够保持胆固醇平衡。
多数研究者认为雌激素能够预防心脏疾病。
雌激素六项正常值雌激素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雌激素的正常参考范围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雌激素的六项正常参考值,包括雌二醇、雌三醇、雌二酮、雌甾醇、孕酮和催乳素。
一、雌二醇雌二醇是一种雌性激素,它在女性的卵巢中产生。
雌二醇水平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会有所变化。
1.女性的雌二醇水平在月经周期的第一天到第五天较低。
正常范围为30-400皮克/毫升。
此时,子宫内膜在经期内剥落,雌二醇水平较低。
2.在月经周期的第六天到第十四天,卵巢开始释放雌二醇,以促使卵泡的发育。
此时,雌二醇的水平逐渐上升,正常范围为100-800皮克/毫升。
3.在排卵发生后,雌二醇水平达到高峰,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此时的正常范围为200-1500皮克/毫升。
4.在月经周期的第十五天到第二十四天,如果没有受精卵着床,卵巢逐渐停止雌二醇的分泌。
此时,雌二醇水平开始下降,正常范围为100-500皮克/毫升。
二、雌三醇雌三醇是雌二醇的一种活性代谢物,它在体内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肝脏和脂肪组织。
1.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雌三醇的水平也会有所变化。
正常范围为50-200皮克/毫升。
2.在更年期前,女性的雌三醇水平较高。
而在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雌三醇水平会下降。
三、雌二酮雌二酮是一种行为激素,在女性和男性的身体中都存在。
但在女性身体中的含量较低。
1.女性的雌二酮水平通常较低,正常范围为0.1-0.55纳克/升。
2.在更年期后,女性的雌二酮水平会进一步降低。
四、雌甾醇雌甾醇是人体内的一种雌激素,它在女性卵巢和男性的睾丸中产生。
1.在女性的身体中,雌甾醇的水平通常较低,正常范围为20-80纳克/升。
2.在男性身体中,雌甾醇的水平也较低,正常范围为10-50纳克/升。
五、孕酮孕酮是女性体内的一种孕激素,它在卵巢中分泌,主要参与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和妊娠过程。
1.女性的孕酮水平在月经周期中有所变化。
性激素中文名称:性激素英文名称:sex hormone;gonadal hormone概念:要紧由性腺分泌、负责第二性征的发育和副生殖器官发育的一类激素。
如雄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
性激素sexhormone(化学本质是脂质)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和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增进性器官成熟、副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
雌性动物卵巢要紧分泌两种性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雄性动物睾丸要紧分泌以睾酮为主的雄激素。
雌激素雌激素系中独具(A环芳香化)结构者,其中(又称动情愫或求偶素)的活性最强,要紧合成于卵巢内卵泡的颗粒细胞,及为其代谢转化物。
雌二醇的2-羟基及4-羟基衍生物也具有重要生理意义,自从1938年发觉非甾体结构而具有类似雌二醇活性的化合物——(反式-4,4′-2羟基-α、β-二乙基)以来,已合成的类似物不下几千种,近来已进展到三苯乙烯衍生物,其中有的可作为雌激素代用品,也可作为抗雌激素,这些化合物具有类似雌二醇的空间构型,易于合成,除有必然临床应用价值外,也可为研究雌激素作用原理提供线索。
但是其代谢规律不同于甾体化合物,整体效应复杂,利历时需慎重。
雌二醇的合成呈周期性转变,其有效浓度极低,在人和经常使用的实验动物如大鼠、狗等的血液中含量仅微微克/毫升。
雌激素的靶组织为子宫、输卵管、阴道、垂体等。
雌激素的要紧作用在于维持和调控副性器官的功能。
早年利用去卵巢的动物观看其副性器官转变,并与外源补充雌二醇的动物做比较,发觉:在雌激素阻碍下,输卵管、子宫的活动增加,萎缩的子宫从头恢复,其腺体、基质及肌肉部份都增生,子宫液增多,阴道表皮细胞增生,表面层角化等。
现已发觉不仅经典靶组织具有雌激素受体蛋白,许多重要的中枢或外周器官如下丘脑、松果体、肾上腺、、胰脏、肝脏、肾脏等也均有不同数量的受体或结合蛋白分子。
外源雌激素可引发全身代谢的转变。
大剂量的雌二醇可增进蛋白质合成代谢、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在鸟类可引发高血脂、高胆固醇,因此对也有阻碍。
雌激素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肾上腺皮质也产生少数雌激素。
女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
雌激素还能促使皮下脂肪堆积,体态丰满;乳腺增生,乳头乳晕着色,并产生性爱和性欲;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潴留,骨中钙的沉积等。
卵泡开始发育时,只分泌少量雌激素;至月经第7日卵泡分泌雌激素量迅速增加,于排卵前形成高峰,排卵后稍减少。
约在排卵后1-2日,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使血循环中雌激素又逐渐上升(注:为黄体生成素的作用)。
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血循环中雌激素第二高峰,此峰低于排卵前第一高峰。
目前常用的雌激素有雌二醇、已烯雌酚、炔雌醇、炔雌醚等。
雌激素estrogen不论来源如何,凡具有动情素作用的物质均称为雌激素。
动情素当然更不用说,其代谢产物的一部分(例如马烯雌酮、马萘雌酮等)及其取代物(例如乙基雌二醇等)的雌烷系的C18类固醇,最初均系来自动物,不过其中也有的存在于椰子的果实和沥青等与动物毫无关系的一些地方。
另外,作为雌激素的物质还有完全可以通过合成而取得的不含类固醇结构的物质,诸如1,2-二苯乙烯衍生物的乙烯雌酚和己雌酚(hexestrol)、苯雌酚(benzestrol),以及氧化雌酮类的D环而被开环的道益氏酸(doisyno-lic acid)系物质,或雌烷的D环变为六环的同型雌酮等。
有关这些结构不同而作用相同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雌激素的鉴定法有Allen-Doisy试验和子宫重量法。
由于试验方法和给予激素方法的差异,所得结果不一定相同。
都是以0.1微克纯雌酮所引起的动作用(阴道上皮角质化)作为一国际单位(IU)。
而对苯甲酸盐的制剂,则从雌二醇的苯甲酸盐0.1微克作为标准。
雌激素的药理作用1 卵巢直接作用,雌激素可以刺激卵泡发育;间接作用,雌激素血浓度的高低可以促进或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从而间接影响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