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书——《曾国藩家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9
【好书推荐】《曾国藩家书》供稿人:佛冈支行赖宏艳书名:《曾国藩家书》,作者:曾国藩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内容简介: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而具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即19世纪中叶。
《曾国藩家书》主要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通过教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作者简介: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潜名传豫。
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
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扬坪(现属湖南省娄底请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清朝“中兴名臣,之一,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
传世作品以《曾国藩家书》、《冰鉴》影响最大。
推荐理由:曾国藩,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领袖,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功业无人可效仿。
其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戎马卅年,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后世!曾国藩的家书,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一生强调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为人处世终生“拙诚”、“坚忍”。
持家教子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
治军用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
一部旧书虽展现一个以儒为体,以法为用,以黄老为权,以纵横为变的旧社会。
《曾国藩家书》读书分享:曾国藩家书关于读书《曾国藩家书》读书分享葛洲坝实验小学龙建晴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分享的一本好书是《曾国藩家书》,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全部读完。
今天分享一下《曾国藩家书》里的部分内容,以及读这部分的体会和感受。
历史上对曾国藩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对其家书却推崇备至。
在这本书中,有曾国藩对国家大事的分析评价,也有对家中鸡毛蒜皮小事的关心。
我从这本书中读出了三个字:“志”,“识”,“恒”。
曾国藩是这样三者的重要性的,“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无断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志,即人生的目标。
目标明确了,人生道路的走向也就明确了。
人若无志,则茫然不知方向,势必虚度一生。
宏志的实现必须经历艰苦,“天下事未有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秦始皇的统一中国,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学说,哪一个不是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得来的?志成英雄于危难之际,只有在艰难中养成超人的吃苦耐劳的本事,这也是“志”实现的前提条。
古今中外,留名青史的杰出人物,都是在困境,在挫折,在磨难中诞生的,就像溪水,只有遇到石头的阻挡才能迸发出迷人的水花。
过于平静的日子必将人的潜力慢慢销蚀,将人的创造力慢慢磨灭。
以上是曾国藩的“志”对我的一些启发。
“识”即见识,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判别。
它依靠于学习和经验,更须自身的体悟和升华。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人生既无易境,同时也难免有忧境,但身处易境时莫把他视为易境而大意失荆州,处难境时也不要把它视为难境而痛苦万分;处欢乐时,不要得意便忘形;处忧愁时,不必悲伤而失望。
要学会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在生活中,我们若能持一颗平常心,就会少许多烦恼和忧愁,更能放下身上超负荷的担子,追求自己的本心。
以上是曾国藩的“识”对我的一些启发。
“恒”,即意志力的专一,持久。
荀子的“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即时专一;成语“水滴石穿”即为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