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主导产业研究——松原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13
我的家乡松原作文300字我的家乡松原作文300字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家乡松原作文3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松原作文1我的家乡坐落在吉林省的西部,这里虽然没有俊美的`高山,壮阔的大海,但我热爱我的家乡,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优质的矿产资源,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松原也被誉为“油城”,因为这里盛产石油。
在松原的路边,田间,随处可见一排排的抽油机。
我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他经常在野外工作,很少回家,但我为爸爸感到骄傲。
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有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你不得不去,那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干湖旅游度假区。
我和爸爸妈妈去过三次了,每次去都令我流连忘返。
这里夏天湖光秀美,有各种民俗表演,秋天满塘的荷花竞相开放,美丽极了,查干湖的冬捕更是被誉为世界奇观。
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我感到无比幸福,我在心里暗暗许下诺言,要努力读书,刻苦学习,长大了要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我的家乡松原作文2我的家乡松原座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
这里四季分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喜欢我的家乡,特别是它那多彩的四季。
这里的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
小草弟弟好奇地探出头来,张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花儿妹妹在春雨姐姐的滋润下绽开了笑脸。
柳树姑娘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长发。
松花江也被春雷哥哥唤醒了,唱着动听的歌。
小燕子似乎在南方听见松花江的歌声了,急急忙忙地飞回来,站在岸上的柳树上,欣赏着美妙的音乐。
这里的夏天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季节。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灸烤着大地。
小狗趴在树荫下,伸着舌头,不停地喘气。
知了也不停地叫着:“太热了!太热了!”老爷爷老奶奶们坐在树阴下,不停地扇着扇子,孩子们也在江边快乐地嬉戏着。
松原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松原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松原市作为吉林省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和交通枢纽,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通过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大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适时推出优惠政策等方法,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
现就松原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做一概述:1. 产业规模近年来,松原市数字经济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涉及各个领域,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等。
目前,松原市数字经济产业已初具规模,数据显示该市数字经济产业增长率占全市GDP增长率的33%以上,其中互联网经济和信息服务业是数字经济产业增长的两大动力。
截至2019年底,松原市数字经济总规模达到324亿元。
2. 产业结构松原市数字经济产业涉及很多领域,但目前以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智能家居和互联网金融为主。
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仍是数字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占据整个数字经济产业的3/4以上;电子商务平台方面,松原市区域电商市场迅速发展,引领了辖区商业新风尚,数万家企业进驻商圈,增加了就业岗位,创造了巨大税收收入。
目前,在线零售额已占到全国线上零售额的0.4%;智能家居和互联网食品安全治理等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 企业集中度相对于市场的整体规模和需求,松原市数字经济产业企业数目还较少,企业规模多较小。
但在数字经济产业企业中,做到了有质有量,已聚集众多新型信息技术企业,如中圣软件、元正软件等。
公司、机构、个人等均已经在数字经济领域有了初步的布局,特别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荷兰风腾、澎思科技、北京中凯联盛等大型企业纷纷进驻,为数字经济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未来数字经济可行性研究1. 市场需求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而松原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政策有力,这类项目对后期需要的资金支持较少,对人力等资源方面的要求较低。
我的家乡松原的介绍文章一朋友,让我给你讲讲我的家乡松原。
松原那可是个好地方!它坐落在吉林省中西部,松花江畔。
这里有大片大片肥沃的黑土地,每年种出的粮食那叫一个多。
就说那玉米,一个个长得饱满结实,到了秋天,田野里一片金黄,看着就让人心里欢喜。
还有查干湖,那可是闻名全国。
每年冬天的冬捕,那场面真是壮观极了!成千上万条大鱼在冰面上跳跃,渔工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记得有一年,我跟着家人一起去看冬捕,那热闹的场景至今都忘不了。
松原的美食也不少,猪肉炖粉条子,那粉条滑溜溜的,猪肉香得流油。
还有粘豆包,甜甜的,咬一口,满嘴都是幸福的味道。
这就是我的家乡松原,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文章二嘿,今天跟您聊聊我的家乡,松原!松原的天特别蓝,云特别白。
夏天的时候,微风轻轻吹过,带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情特别舒畅。
咱们松原人热情好客。
要是有客人来家里,那必须好酒好菜招待着。
有一次,我外地的同学来玩,邻居大妈知道了,送来自家种的大西瓜,那叫一个甜呐!松原的风景也美。
江边的公园,是大家休闲的好去处。
傍晚时分,人们在那里散步、跳舞,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
说到这,还得提提松原的夜市。
各种小吃摊儿一字排开,烤串儿、麻辣烫、臭豆腐……香味能飘出好几条街。
我最爱吃的就是那家的烤面筋,又辣又香,每次都吃不够。
怎么样,是不是想来松原看看啦?文章三亲人们,来听听我家乡松原的故事。
松原呐,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比如成吉思汗文化园,那里的建筑雄伟壮观,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那里捉迷藏,每次都玩得满头大汗。
松原的交通也越来越便利啦。
新修的马路又宽又平,公交车四通八达。
以前去趟亲戚家得倒好几趟车,现在可方便多了。
咱们这的教育也不错,学校的老师们都特别负责。
我记得我上学那会儿,数学老师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难题,直到我们都听懂为止。
松原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过年的时候,扭秧歌、踩高跷,热闹非凡。
大家穿着鲜艳的服装,脸上洋溢着笑容,别提多喜庆了。
松原市基本情况松原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地处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南端,位于美丽的第二松花江畔。
全市人口280万,有三十一个名族。
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下辖宁平江、扶余县、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与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三个省级开发区。
地属于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5.1C,年平均日照2879小时,无霜期140天左右,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宁江区是松原一个重要的区域,辖5个乡镇、十三街道,总人口53万(不包括外来务工人员,近来天然气、石油不断开发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目前约20万人左右)松原,人文之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00多年前的古夫余国、1000多年前的渤海国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历史话剧。
更有辽金时期,女真族在这里创造“兴金灭辽”的辉煌业绩。
20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松花江与嫩江交汇建设一座交通中枢城市”东镇“,就是现在的松原。
松原,富饶之城——资源富集,潜力巨大。
素有“粮仓、肉仓、鱼乡、天然气、油海”之美誉、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石油储备12亿吨、天然气1000一立方米、油母岩326亿立方米、还拥有玛瑙登矿产、风电和火力及电力基础丰厚等。
松原,枢纽之城——交通便捷,四通八达。
处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结合部,位于长哈经济带、哈大齐工走廊之间,北部与长春市为邻,南部与四平市接壤,西部与白城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相依,北部与黑龙江省隔江相望。
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交通便利,有五条铁路干线从境内通过。
松原,活力之城——厚积薄发,前景无限。
通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全市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以工业开发区、园区为载体,以吉林油田、前郭石化、吉安生化、赛力士达、正望油脂、大多油田配套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油气化工、生物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和电力为支柱的、产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7000公顷,“两瓜”面积2万公顷,杂豆面积3.7万公顷,棚菜面积10.5万亩。
时下,农产品、畜牧业加工业正成为松原市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产业,这些优势产业的壮大将改善松原市农业种植结构、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培育发展绿色产业,让活力“释放”出来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松原的农作物产量逐渐达到了顶峰,农业增效靠单产很难再有新的提高。
如何让肥沃黑土地上孕育出的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探索中,松原市提出建设“绿色产业城市”和“绿色农业城”目标,坚持向绿色农业要效益。
2016年以来,以示范带动为目的,涵盖水稻、玉米、花生、杂粮杂豆、葵花籽、酿酒高粱、果蔬、中草药等10大类作物品种的57个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在各地相继布局建设。
在长岭县太平川镇国家级示范社———兴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里,不同地块因为种植着不同农作物而变得高低错落。
基地里集中展示了农业新品种、种植新技术和田间管理的新措施。
在乡间采访,随处可以领略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助推现代农业建设的转变。
“如今我们不盲目种了,都是先签订单,而且种植蔬菜绝不用农药,保证了绿色无公害,就能保证市场销路。
”在宁江区民乐绿色蔬菜示范基地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峰说。
为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起来,每个蔬菜园区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民乐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育苗、统一销售,农户今后将不会再为生产出的绿色产品找销路、卖不上好价钱发愁。
更大的手笔,见诸于松原海峡两岸(吉林)生态农业合作先行实验区的绿色水稻示范基地。
走进基地的数据监控大厅,LED大屏幕上显示的是种植田的各个区块,可全方位看到水稻长势情况。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前郭县对上千亩盐碱进行改良,目前绿色水稻示范种植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每斤大米最高卖到80元。
”基地负责人高艳华说。
宁江的无公害蔬菜,扶余的四粒红花生,前郭的万亩绿色水稻,长岭的绿色肉牛养殖,乾安的黄小米,如今,在这些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引领下,全市绿色有机无公害作物种植面积达190万亩,牧业小区总数达1619个。
松原家乡调研报告松原家乡调研报告松原是中国吉林省的一个城市,也是我家乡。
近日,我对松原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松原的发展情况、经济特点、文化传承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首先,松原作为一个内陆的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调研中我了解到,松原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牧业。
松原拥有辽阔的农田和丰富的草原资源,适合发展粮油作物和养殖业。
农牧业不仅为松原带来了丰收的农产品和优质的饲料,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其次,松原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调研中我了解到,松原市现有的主要工业领域包括石化、机械制造和新材料等,其中石化行业是松原最具竞争力和优势的产业之一,松原市有多家大型石化企业,如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
这些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松原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松原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调研中我了解到,松原市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
其中,松原市的传统舞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传统的哈达艺术和锡佛事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为松原市的旅游业提供了支撑,也丰富了松原市居民的精神生活。
最后,松原市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调研中我了解到,松原市在城市规划和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松原市不仅加大了城市环境整治力度,改善了市区的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还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和环保教育。
这些措施为松原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研,我对松原的发展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松原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还在农业、工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松原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松原市基本情况范文松原市位于中国吉林省中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4°44′至126°30′,北纬43°59′至46°13′。
辖区总面积约为2.9万平方千米,是吉林省辖市之一松原市地势高低起伏不大,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和丘陵地带,海拔高度在200米至300米之间。
松原市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约为4.2摄氏度。
松原市人口约为220万人,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还有少数民族如朝鲜族、蒙古族等。
松原市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区域,不同民族之间和谐相处。
松原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工业基地之一,重工业发达。
该市拥有丰富的煤炭、油页岩、天然气等资源储量,是吉林省的主要能源供应地。
在化工行业方面,松原市拥有较为发达的石油炼化、石化、化肥等产业。
此外,松原市农业也相当发达,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相当比例。
该市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为主,并且养殖业也十分兴旺,主要以猪肉、牛肉、禽蛋为主要产品。
松原市的交通相对便利,市内有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网络。
全国重要的干线公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公路和松原至通化高速公路贯穿全市,为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松原机场也为该市提供了航空运输服务。
松原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位于松原市与吉林市交界处,是中国著名的火山口湖之一、这个天然湖泊被称为“东方明珠”,周围山脉环抱,景色优美,是旅游者喜爱的旅游胜地。
此外,松原市还有一些其他的旅游景点,如四家子国家森林公园、东南湿地公园、扎龙湿地公园等。
这些景点丰富多样,不仅有山水风景,还有各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区和动植物资源。
总的来说,松原市地处吉林省中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能源和化工资源的工业城市。
农业也是该市的重要产业之一、松原市拥有便利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个以多民族和谐共处为特点的城市。
松原市投资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档案松原市作为吉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吸引了一系列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项目档案:1.松原湖盆地天然气利用项目:该项目是松原市重点打造的一项战略性产业,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项目主要涉及天然气勘探、开采、储运和利用等环节,旨在实现天然气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松原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2.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松原市以新能源汽车为发展方向,投资建设了一个亿元以上的生产基地。
该基地主要用于生产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品,预计年产值可达数十亿元,为松原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3.高端装备制造园区项目:该项目投资额超过亿元,主要用于建设一个集高端装备制造、科技研发、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
该园区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培育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松原市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4.农产品加工和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旨在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和生物科技产业集群。
园区将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及生物科技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食品研发等业务,推动松原市农业产业的发展。
5.5G通信基站建设项目: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松原市积极推动5G通信基站的建设。
这一项目投资额超过10亿元,旨在提升松原市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服务。
这些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将为松原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还能够带动就业增长,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这些项目的建设也有助于加快松原市的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松原市政府将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目的建设质量和进度。
同时,还将积极为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重点工业项目将为松原市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更大的发展潜力。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座落在吉林省松花江畔,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松原市。
我的家乡物产资源非常丰富,盛产大豆、高粱、水稻和玉米。
我们这里地下石油很多,被称为“油城”。
近年来,又探测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另外,松原还有远近闻名的旅游盛地“查干湖”。
它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那里景色非常迷人。
尤其是那里的鱼儿,又多又大、又肥又香,而且品种很多,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我的家乡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这里是全国闻名的细毛羊培育基地。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勤劳的人民,他们有草原般宽广的胸怀和豪爽的性格。
这里的人能歌善舞,每个人都会拉一手好的马头琴,被誉为“马头琴之乡”。
大厦拔地而起;还修建了很多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
每当夜幕降临,家乡到处都是彩灯高照,霓虹灯闪烁,城市的夜景非常壮观。
我爱我的家乡!家乡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风光秀丽。
松原经济的飞跃发展,使松原在中国的休闲旅游业,园林城市业享有声誉。
今年,历经辉煌的松原被国家定为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城市。
松原正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我爱我的家乡,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3·3大美松原,果茂粮丰。
近年来,松原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突出抓好农业的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生产、设施化建设、产业化经营,走“农业经济国际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驶入高速优质发展快车道。
去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744.5万吨,连续7年稳定在700万吨的较高水平,农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实现10870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松原市农业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呈现蓬勃生机和崭新活力。
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自1992年起,松原市粮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0万公顷以上,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粮食生产大市。
松原市不仅具有粮食生产的优势,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
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西部土地整理等一批大项目全面完成,松原灌区高标准农田等一批项目稳步推进。
全市现有农田机电井23万多眼,其中大井5万多眼、小井18万多眼,为农业丰产稳产创造了条件。
松原多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所辖扶余市、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快速发展。
在中央和省惠农政策的促进下,松原市的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农机总动力、拖拉机保有量、配套农具数量、农机固定资产总值、农机总作业量、农机化综合水平、农机经营效益等主要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为松原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农机装备程度显著提高、农机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机经营效益不断增加。
2017年,全市共建成农机合作社624个。
其中,全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66个,服务面积440万亩;农机年度经营收入达49亿元,利润达19.97亿元,是1992年的12倍。
目前,农业机械化已经遍及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各业。
农业机械作为生产发展的主要物资装备和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基础,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步伐。
松原市城市新区开发中的产业引导研究作者:姜业超万婷王楠来源:《活力》2010年第04期[摘要]本文对松原市的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层面的深入分析,讨论了产业引导研究应该先于城市新区开发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并最终提出了产业重组的方案及滨江新区在松原市未来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关键词]新区开发;产业引导;结构重组一、产业引导对于城市新区开发的意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最终要通过城市各项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表现,城市的长远发展最终要靠产业来支撑。
2009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过渡,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消费预期发生变化,暂缓投资、持币待购现象明显,南方部分地区大量企业纷纷减产、减员……经济危机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一座城市产业的发展除了加快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之外,还必须增强应对经济上的突发事件和不确定因素的能力,一个成熟的城市产业体系必须具备攻守兼备的能力。
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首要的是产业结构重组,松原市也不例外。
二、松原市产业现状分析1.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我们选取常用的人均收入水平(美元),非农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重,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城镇化水平等四项指标,按照一般经济增长阶段划分的标准进行测算,得出结果如下:松原市人均收入水平、非农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已经位于工业化中期。
也就是说,松原市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时期,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逐渐稳固。
2.优势产业分析。
对优势产业的分析我们主要通过行业比重分析来进行。
行业比重是指某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能够反映该行业在在整个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研究该指标的变动状况和主要行业的位序变化,可以分析松原市的主要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
吉林松原养生特产稻米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物,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基本作物。
我国水稻生产发展历史悠久,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在所有农作物中都名列前茅。
我国不仅是水稻最大生产国,也是稻谷的最大消费国。
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水稻生产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在水稻的生产上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吉林省地处东北腹地,高纬度地区,有良好的土壤、水质、气候等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资源。
在水稻生育期内,充足的日照、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水稻出穗后的适宜温度,不仅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而且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也相对较少。
这种天然的优质稻谷的生产条件使吉林省成为我国优质稻谷主要生产地区。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水稻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加强水稻质量安全的检测和管理,但其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据相关部门调查,近年来吉林省水稻样品中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均有超标现象。
并且,出口稻米及其加工品由于存在农药、化肥、重金属残留等有害物质超标,时而发生被交易方拒收、扣留、退货、索赔、终止合同以及停止贸易交往等情况。
吉林省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稻米质量安全始终无法得到确切的保证,导致稻米质量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是什么?1.2研究意义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多数工作仍局限在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市场监督方面。
虽然相关部门认识到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转变生产组织模式,但实际工作相对滞后。
水稻生产者众多,并且分散分布,不同生产者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种类之间存在千差万别的异质。
采取怎样的生产组织模式与保障政策,才能提高水稻质量安全生产水平,需要从理论研究与实践不断尝试与探索,一些生产组织模式导致了水稻安全危害因子较高,但同样也有一些生产组织模式使得水稻生产比较安全。
当地政府希望稻农能够提供质量安全的稻谷,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稻农也希望通过生产质量安全水稻获得更高的收益。
松原地区食用葵花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松原地区位于吉林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要支柱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松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其中食用葵花的种植与推广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食用葵花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料作物,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维生素E,被誉为“植物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营养保健作用。
本文将介绍松原地区食用葵花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一、土壤和气候适宜性分析松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适中,光照充足,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食用葵花的生长。
土壤以肥沃的黑土为主,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对食用葵花的生长不仅有利于以土壤温度和湿度,还有利于植株的根系发育。
从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看,松原地区非常适宜食用葵花的种植。
二、高产栽培技术1. 选择良种:松原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食用葵花的生长,但是在品种选择方面需要慎重。
建议栽培优质品种,可选择耐旱、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如“黑俄罗斯”等。
2. 地块准备:在选定适宜的地块后,需要进行地力调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地块。
对于酸性较重的地块,需要进行石灰中和处理,提高土壤的PH值。
3. 种植密度和间距:根据品种的不同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一般而言,食用葵花的种植密度在每亩4000-6000株左右为宜,株距一般为40-50厘米。
4. 施肥管理:在播种前需要施入适量的基肥,以保证幼苗的生长需求。
之后在开花结果期需要遵循施氮、磷、钾等肥料,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5. 病虫害防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保障植株的生长。
6. 科学耕作:包括松土、锄草、杀菌等环节,都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保持地块的透气性和通风性,促进植株的生长。
7. 管理技术:在生长期内需要进行及时的除草、修剪、支架等管理措施,促进植株的生长。
通过上述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食用葵花的产量和品质均可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