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一、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指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各种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进行监测、评估、控制,以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科学和技术活动。
它涉及到职业病防治、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为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职业卫生标准和地方职业卫生标准等。
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职业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职业病防治、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四、GBZ2标准的主要内容1. 职业病防治: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
2. 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规定了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的评价等。
3. 职业健康检查: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检查项目、检查频次、检查方法和检查结果的评价等。
4. 职业卫生培训:规定了职业卫生培训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的评价等。
5.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了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等。
五、GBZ2标准的意义GBZ2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促进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有助于提高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GBZ2标准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促进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标准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12-2009于2009年4月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医院与妇幼保健院,其他有住院床位的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年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2006年。
术语与定义:医院感染监测: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与反馈给有关部门与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全院综合性监测: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与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目标性监测: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抗菌药物: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与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4.6.1 医院应当按照每200张至250张实际使用病床的比例配备一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
专职人员应当接受监测和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4.6.2 医院应当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和基础设施,确保医院感染监测设施运转正常。
5 监测5.1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根据监测范围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5.1.1 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B进行。
20XX-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512—20XX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Regulationforcleaninganddisinfectionmanagementofenvironmentalsurfaceinhealthcare20XX-12-27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XX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煤炭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医院、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评价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晓平、武迎宏、陆群、胡必杰、巩玉秀、任淑华、钟秀玲、林蓉、李卫光、刘丁、索瑶、王力红、胡国庆、徐虹、林春桥、刘亚涛、谷继荣、高晓东、王惠琴、孙建生、胡斌春、蔡虻、邵文博、王巧燕。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环境表面environmentalsurface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
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
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是我国卫生行业的重要标准,它对于保障人民健康、
提高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进行详细介绍,以
便更好地了解和遵守这一标准。
首先,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其主
要目的是规范卫生行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该标准涵盖了卫生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卫生设施、卫生管理、卫生服务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其次,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对于卫生设施的要求非常严格。
在卫生设施的
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卫生设施的安全、卫生和便利性。
例如,对于医院的卫生设施,标准规定了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以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此外,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还对卫生管理和卫生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
卫生管理方面,标准要求各级卫生机构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卫生档案管理、医疗废物处理、感染控制等方面,以确保卫生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卫生服务方面,标准要求卫生机构必须提供优质、安全的卫生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总之,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是我国卫生行业的重要标准,对于规范卫生行
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卫生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当严格遵守该标准的要求,加强对卫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卫生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卫生执行标准GB15979,推动
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surface in healthcare2016-12-27 发布2017-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煤炭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医院、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评价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倪晓平、武迎宏、陆群、胡必杰、巩玉秀、任淑华、钟秀玲、林蓉、李卫光、刘丁、索瑶、王力红、胡国庆、徐虹、林春桥、刘亚涛、谷继荣、高晓东、王惠琴、孙建生、胡斌春、蔡虻、邵文博、王巧燕。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 S/ 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国家基本卫生标准全文
国家基本卫生标准全文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规定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卫生
标准,旨在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全文共分为多个章节,包括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室内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卫生等多个方面。
首先,环境卫生是国家基本卫生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卫生标准包括空气
质量、噪声、放射性物质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
其中,空气质量是尤为重要的,空气污染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国家基本卫生标准规定了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限值,以保证人们呼吸的空气质量符合健康标准。
其次,饮用水卫生标准也是国家基本卫生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用水卫生标
准规定了水质指标、水质标准、水源保护等多个方面,以保障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水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水源污染,保障人们的健康。
此外,室内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标准也是国家基本卫生标
准的重要内容。
室内环境卫生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室内装饰材料、室内卫生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以保障人们在家庭、工作等室内场所的健康。
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的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护等内容,以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食品卫生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卫生标准,以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总的来说,国家基本卫生标准全文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各个方面的卫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卫生问题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希望全社会能够认真遵守和执行国家基本卫生标准,共同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2—2016代替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Centralsterilesupplydepartment(CSSD)—Part2:Standard for operating procedure of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 III1范围 I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要求 2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3附录A(规范性附录)CSSD人员防护及着装要求 8附录B(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 9附录C(规范性附录)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指标与方法 11附录D(规范性附录)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要求 13前言本部分5.5.1、5.5.2、5.5.3、5.7.5、5.7.7、5.7.8、5.8.1.4、5.8.1.8b)2)、5.8.1.8b)5)、5.9.5a)、5.9.5c)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WS31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从诊疗器械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角度,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操作、监测予以规范的标准,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管理规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本部分为WS31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WS310.2—2009。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在适用范围中,删除了“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和“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的要求;——调整了术语,植入物从本标准调整至WS310.1;A0值和管腔器械从WS310.3调整至本标准;增加了3.14湿包和3.15精密器械的定义;——删除了第6章“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改为“应遵循WS/T367的规定进行处理”(见4.1);——增加了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交接、运送及包装、清洗方法、使用后清洗消毒等要求(见47);——增加了精密器械保护措施、使用后的处理的要求(见5.1.1、5.1.2);——增加了湿热消毒用水的要求(见5.4.2);调整了湿热消毒的温度与时间(见5.4.3);——增加了管腔器械内残留水迹的干燥处理方法(见5.5.3);——修改了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参数范围(见5.8.1.6);——删除了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低温甲醛蒸气灭菌程序、参数及注意事项的具体要求,改为符合WS/T367的规定,并应遵循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调整了灭菌物品储存架或柜放置要求(见5.9.2);——增加了植入物放行要求(见5.10.2);——增加了管腔器械内腔清洗的要求(见附录B的B.1);——细化了清洗消毒器设备运行前准备、检查、装载、设备操作运行和注意事项(见附录B的B.3);——增加了规范性附录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要求(见附录D);——调整了附录D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和水质量到WS3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救护车一、介绍救护车是卫生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们是医院到现场,现场到医院的重要桥梁。
救护车包含了有关清晰,标准化设置的很多元素,例如车辆,设备及技能等等。
卫生行业对救护车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这些规定和标准是确保救护车能够更好的执行其任务,确保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生命抢救的关键因素。
二、救护车的种类1、基本救护车基本救护车是指具有一定医疗仪器、设备和药品,以及必备的医务人员的救护车辆。
2、危急救护车危急救护车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实施抢救的患者,在医疗仪器设备和药品上有更高的要求。
3、转运救护车转运救护车是指将患者从医院转移到另一个医疗机构或送往家中康复时使用的救护车。
三、救护车的要素1、设备救护车必须配有必要的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呼吸机、吸氧机、体温计、心跳监测器等。
此外,救护车还应该配备相应的药品和消毒设备。
2、车辆救护车必须满足车辆品质和技术配置的标准,例如避震性能,安全性标准、紧急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的稳定性等等。
3、人员救护车必须有熟练的医疗工作者和相关人员,他们需要具备医学知识、紧急救护技能以及安全驾驶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救护车的标准1、安全标准在驾驶救护车的时候,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开车,保证行车安全并保护乘客。
2、卫生标准可复用的设备和物品必须在每次使用后得到彻底的消毒,并且救护车应该保持干净无尘的状态,以确保患者不会感染其他细菌和病毒。
3、质量标准救护车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各个关键部件必须满足强制性的规范之后才能上路。
五、结论救护车在卫生行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抢救效果,相关机构应该增加对救护车相关标准设置和执行力度,通过严格的质检和操作规范,最大限度的保障救护车的性能质量,进一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
ICS11.080C 59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575—2017卫生湿巾卫生要求Hygiene requirements for wet wipes2017-09-10发布2018-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的4.4、8.1、9.1、10.1、10.3、第12章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卫生监督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健、张威、李涛、袁青春、张一凡、林玲、时玉昌、沈瑾、张流波、张文生、许水深、林春桥、宋恒志、郭春林、孙雯、王忠权。
卫生湿巾卫生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卫生湿巾的原材料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应用范围、使用方法、标志和包装、运输和贮存、标签和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卫生湿巾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7728-2011 湿巾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 26369-2010 季铵盐类消毒剂卫生标准GB/T 27947-2011 酚类消毒剂卫生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2005年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清洁 cleaning去除被处理对象上污物的过程。
3.2卫生湿巾 hygiene wet wipes以非织造布、织物、木浆复合布、木浆纸等为载体,适量添加生产用水和消毒液等原材料,对处理对象(如手、皮肤、黏膜及普通物体表面)具有清洁杀菌作用的湿巾。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surface in healthcare2017-06-01 实施2016-12-27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RR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煤炭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医院、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评价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晓平、武迎宏、陆群、胡必杰、巩玉秀、任淑华、钟秀玲、林蓉、李卫光、刘丁、索瑶、王力红、胡国庆、徐虹、林春桥、刘亚涛、谷继荣、高晓东、王惠琴、孙建生、胡斌春、蔡虻、邵文博、王巧燕。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