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要送伞来》课件下载
- 格式:pdf
- 大小:974.09 KB
- 文档页数:22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庐山风光录像。
2.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读熟古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
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这里一直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
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
(可用简图)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
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
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
妈妈,不要送伞来
不要送伞来,
妈妈。
我喜欢在丝丝小雨中,
踩着小水洼走回家。
我喜欢听雨姐姐亲切的话语:
“小妹妹,快回家吧,可别
着凉了。
”
不要送伞来,
妈妈。
我喜欢把心爱的书包,
顶在头顶上当雨伞。
我喜欢听雨珠宝宝落在上
面的乐曲:
“滴答,滴答……”
不要送伞来,
妈妈。
我喜欢在雨珠的伴奏中,
自由自在的跳着舞。
我喜欢听自己跳出来的
歌声:
“咚咚咚,咚咚……”
不要送伞来,
妈妈。
我喜欢在雨下大时,
躲到一旁的屋檐下。
我喜欢听店主和蔼的赞扬声:
“小姑娘,你自己回家呀,可真棒!”
不要送伞来,
妈妈。
我喜欢在街道边,
看大家撑着雨伞无忧无虑地走在路上,
你瞧,
多像一个个躲在蘑菇下的小精灵。
不要送伞来,
妈妈。
7 一匹出色的马妈妈,不要送伞来邱易东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我喜欢细细的雨丝对我悄悄说话。
不要送伞来,妈妈, 我喜欢头上顶着 外衣裹住的书包, 变成大雨里机灵的小鹿, 在五彩的伞群中奔跑。
妈妈,我懂得你的爱, 但我不是小糖人, 雨点不会把我淋坏。
我像街边的小树, 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1. 读一读,连一连。
细细的 五彩的 机灵的 勇敢的小树 雨丝 伞 小鹿2. 下雨时,“我”喜欢 ,也喜欢顶着外衣裹住的书包在大雨中奔跑。
3. 雨中的“我”是勇敢的,从( )可以看出来;雨中的“我”是欢快的,从( )可以看出来。
(只填序号)A. 变成大雨里机灵的小鹿,在五彩的伞群中奔跑。
B. 我不是小糖人,雨点不会把我淋坏。
4.“我”在雨中玩耍,真令人羡慕啊!你想在雨中做些什么呢?参考答案:1.细细的 五彩的 机灵的 勇敢的小树 雨丝 伞 小鹿2. 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3. BA4. 示例:聆听细雨丝丝吟唱,感触雨点滴滴清凉。
站着写文章美国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一生写下了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
他写作时有个怪毛病,就是喜欢用一只脚站着写文章。
一次,他的一位朋友来找他,见他又是用一只脚站着写字,就说:“我每次见你写文章总是这样,难道你不觉得辛苦吗?”海明威笑着回答道:“当然,坐着写是很舒服,但文章一写就长;站着写,腿一会儿就累了,逼着我把文章写得简短些……等到最后改文章时,我再坐到椅子上,舒舒服服的,把那些多余的东西删掉。
”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正是海明威文章简洁的秘诀啊!1. 读了短文,我知道海明威是国著名的。
2. 用“”画出描写海明威写作时的“怪毛病”的句子。
3. 想一想,朋友恍然大悟了什么?()A.海明威写文章不怕辛苦。
B.海明威文章简洁的秘诀。
C.海明威从小没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喜欢站着写。
4. 海明威的“怪毛病”真有趣,你的周围有哪些人也有“怪毛病”呢?快来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 美作家2. 喜欢用一只脚站着写文章。
语文第六册《妈妈的葡萄》教学设计一等奖1、语文第六册《妈妈的葡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会写8个字,学会8个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学会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4、复述课文。
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狐狸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悟中体会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理解时围绕课后思考题“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充分讨论,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复述课文,培养理解能力及想像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想吃葡萄的时候怎么办?有一只小狐狸它特别想吃葡萄,该怎么办呢?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3、抽读生词卡片狐狸饥饿采摘附近冒险山洞一颗嗓子4、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思考:(1)为什么课题是《妈妈的葡萄》(2)妈妈采摘葡萄容易吗?找出相关词句。
体会:A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狐狸妈妈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B狐狸妈妈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打算歇一会。
(3)听到猎狗的叫声,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谁来试着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妈妈焦急的心情。
(4)为什么小狐狸能逃脱猎狗的追踪?狐狸妈妈哪去了?(5)请你们想象一下狐狸妈妈被猎狗追赶时的.情景。
(6)山洞附近的葡萄是从哪里来的?小狐狸是怎么知道的?谁来读读妈妈说的话。
(7)如果你是小狐狸,此时你会怎么想?请你读读小狐狸的话。
(8)让我们带着对狐狸妈妈的敬意,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三、拓展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2、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续写一段话。
猎人带着狗追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大声喊:“呜-危险!快逃呀!”这时()第二课时一、齐读课文。
二、学习要求会写的字(1)用旧字换偏旁的方法学习:狐狸饿险洞(2)组词狐:狐狸狐步狐仙狸:狐狸狸猫狸子饿:饥饿饿了饿虎扑食险:危险保险冒险洞:山洞洞口洞穴重点指导:摘:里面是个"古",不要写成“”。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专项突破训练冀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诗歌欣赏。
出塞[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解释词语。
漏断:_______________幽人: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语言翻译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赏析一下上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春天的手拍着我们的肩膀,大地一片新绿。
小朋友个个活泼又健壮。
春天的手掠过小河,春天的手,小河唱起了快乐的歌。
温暖轻柔。
春天的手拂过树梢,拉住春天的手,枝头传来小鸟的欢叫。
春天就在你心头。
[1]春天的手有什么特点?用“________”在诗歌中画出来。
[2]春天的手给万物带来了哪些变化?用“”在诗歌中画出来。
[3]春天的手还会做什么?想一想,写一写。
春天的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