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生活垃圾热值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5.31 KB
- 文档页数:3
厦门垃圾调查报告篇一:XX市垃圾调查报告XX市垃圾调查报告最近我走访了XX市环卫处,调查了本市垃圾堆放、清运和处理的情况。
这里我把调查的材料分两项说明。
一、从垃圾的危害来看处理垃圾的重要性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垃圾在人们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
仅就生活垃圾来说,我市每人每天要生产一公斤多的生活垃圾,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公斤的生活垃圾要处理。
从整个南阳市来看,每天将有八十万公斤垃圾急需处理。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大量垃圾随意堆放,长期囤积,就会占用土地,产生臭味,造成对大气、水域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而且导致苍蝇、昆虫及鼠类的滋生,威胁居民的健康。
因此垃圾是城市的一大负担。
垃圾处理起来并不容易,可以归纳以下几点:第一,从垃圾的平均组成来看本市居民的生活燃料大多以煤为主,煤灰占垃圾总量的四分之三,市场及厨房有机废物约15%—20%,再就是街道庭院的落叶尘土等,总量是无机垃圾施肥,并且还混有一定数量的玻璃、塑料、坏金属等杂质,难于燃烧销毁。
第二,用这种含有杂质的垃圾施肥,就会使土地碴化。
据调查,施用这种肥料碴化的土地,已由原来的百分之十五点七,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五点五,问题很严重。
再说我市郊区在落实分田到户后,肥源立足自给,含杂质成分的垃圾,愈来愈不受欢迎。
第三,过去处理垃圾都是埋在地下,现已发现垃圾埋在地下会破坏地下水,填埋后的场地也派不了大用场。
何况在远郊和市区一切可供垃圾填埋的洼地大都用完,寻找垃圾出路,迫在眉睫。
还有本市虽以做出保护环境卫生的一些规定,但由于不能严格执行,成效不大。
随地乱抛垃圾的情况到处存在,垃圾量还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白色污染,我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
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电量提升因素分析摘要:当前我国在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过程中,出现了能源利用率比较低下的问题,这种问题会影响发电厂的正常运营,而且还会降低发电厂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焚烧发电厂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才能更好的发挥生活垃圾的作用,使得生活垃圾在进行焚烧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热能,并且将全部的热能转化为电力能源。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量;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逐渐成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PPP项目,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深入,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项目建设标准和融资要求高,垃圾处理费低和投资回收期长等多重压力下,通过对垃圾焚烧发电系统进行逐步、分项的设计优化,利用最新技术使资源得到高效深度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项目运营经济性,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对垃圾发电长远健康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1 生活垃圾热值提高是吨发电量提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垃圾焚烧企业吨上网电量有较明显的提升趋势。
行业普遍出现吨发电量提升,而大规模企业提升尤其明显,其他主要垃圾焚烧上市企业近两三年来吨上网电量也均有较明显提升。
1)生活垃圾热值是影响垃圾焚烧吨发电量关键因素之一,轻质可燃组分(主要包括纸类、织物、塑料)含量的多少对生活垃圾热值具有决定性影响。
2)在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垃圾热值一般较高,在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都有吨上网电量相当高的项目。
3)垃圾分类收集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得城镇生活垃圾吨热值提升,带来吨上网电量增加:(1)垃圾分类收集推进:剩余垃圾的水分含量会随着生物质垃圾分类率的提高而降低,以深圳为例,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厨余垃圾逐年减少,当生物质垃圾分类率为20%时,剩余垃圾的低位热值将由4 419kJ/kg升高5 465kJ/kg;如果生物质垃圾分类率达到39%,剩余垃圾的低位热值将达到7 000kJ/kg。
生活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影响的分析摘要:生活垃圾分类对现有焚烧发电企业影响较大,一方面使企业投入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热值升高,吨垃圾发电量增加160~420kWh,可大幅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激发了企业自主投资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产业的市场化运营。
在政府层面,可依据焚烧发电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化调节情况,适时调整补贴和税收政策,同时可从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角转变成单一监管角色,负担大大减轻。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分类;焚烧发电;发展影响一、对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工艺的影响(一)对焚烧系统的影响垃圾焚烧系统设计的服务期限不低于20年,为保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长期稳定运行,必须考虑在生活垃圾成分和热值合理预测的基础上,确定焚烧炉设计垃圾低位热值以及保障正常运行的焚烧炉下限和上限垃圾低位热值。
当前国内垃圾的平均热值约5400kJ/kg,现有炉型的设计以此为基准,但生活垃圾分类后,垃圾热值比焚烧炉MCR设计热值提升1/3左右。
此外,由于分类后垃圾含水量的降低,在焚烧过程中水分蒸发吸收带走的热量减少,加之焚烧垃圾热值的提升,在保持投料量不变的情况下,炉膛内热负荷急剧升高,现有工艺和设备承受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因此,在保障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分类后焚烧炉型的设计需要在焚烧炉炉排面积、炉体几何体积以及余热锅炉的受热面布置等方面,对工艺参数进行适应调整。
(二)对存储和预处理系统的影响垃圾焚烧发电的主流工艺有机械炉排焚烧炉工艺和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工艺两种。
对于机械炉排焚烧炉工艺来说,分类后用于焚烧发电垃圾容量急剧下降,假定在焚烧炉内产生相同的热量,取分类前后垃圾热值分别为5400kJ/kg和10000kJ/kg,容量分别取290kg/m3和50kg/m3进行计算,分类前投1吨生活垃圾,分类后需投入540kg垃圾,但从容量来看分类后投入垃圾的体积却是分类前生活垃圾的3倍之多;假定焚烧炉炉容保持不变,焚烧垃圾未压缩,相同的条件下分类后垃圾进料量是分类前的17%左右,产生的热量不足分类前的1/3,也无法适应现有生产工艺的运营条件。
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调查研究
李术标
【期刊名称】《清洗世界》
【年(卷),期】2022(38)3
【摘要】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剧增,垃圾分类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以厦门为例,对高等院校、住宅区和商业区开展实地
调查研究。
调研结果表明:人均垃圾产量住宅区(0.963kg/d)>高等院校(0.607kg/d)>商业区(0.169kg/d);可回收垃圾占比住宅区(5.9%)>高等院校(3.5%)>商业区(2.7%)。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旨在为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的执行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总页数】3页(P124-126)
【作者】李术标
【作者单位】厦门联创达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99.3
【相关文献】
1.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路径探析——以厦门市为例
2.城乡生活
垃圾分类和综合治理的调查研究——以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活垃圾治理为
例3.市民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策——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4.市民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策——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5.厦门市人大关注生
活垃圾分类工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垃圾分类回收符合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
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减量,结合我国的垃圾分类特点,简单阐述了当前垃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垃圾分类回收有其重要的意义,垃圾的分类回收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能够提高垃圾的资源利用率。
能够大力推进厦门地区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同时促进了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及其循环经济性。
关键词:垃圾回收;循环经济;资源化利用;效益问题目前我国的每年的垃圾量总数很多,并且呈增加趋势,再加上垃圾堆存的数量,许多城市已经快要被垃圾包围,城镇的发展也因此滞后。
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甚至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状况。
例如厦门市生活垃圾的来源主要是道路清扫保洁收集的垃圾;企事业单位、居民区产生的垃圾,由表分析,生活垃圾的年际变化显示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图1 厦门市每日垃圾收集年增情况单位(t)一、垃圾分类的定义垃圾分类回收是根治垃圾污染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按照我国的标准垃圾可以分为四种: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国内在此方面的措施刚起步,某些地方对一些成分无法处理,只能运送到填埋场。
如果不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那么会对垃圾资源化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如今很多国家已经颁布相关法律,取消填埋场。
综合处理厂是将回收废物送到相关企业再处理。
其他垃圾也是按照垃圾的不同类别和用途,采取措施分为置放和分拣,这样有利于对资源回收利用,能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减量化。
二、城市垃圾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够实现垃圾资源化,成为垃圾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城市生活垃圾有其时空相对性,时间、空间和经济的变化,垃圾能够实现资源化利用,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垃圾热解技术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和较低的二次污染排放,是较为合理的垃圾处理技术,热解过程中垃圾所含的有机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形式,包括可燃性气体、焦油和垃圾碳;热解是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NOX、SOX、HCL 等污染物排放量少,二次污染的排放量低;垃圾中的硫、氯和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大部分被固定在垃圾碳中,可以实施回收。
垃圾热解法是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在无氧或缺氧的情况下加热,使之分解为燃气、焦油和半焦的化学过程。
热解技术分为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
内热式热解技术是利用少量的助燃空气,使部分垃圾燃烧氧化,释放的热量加热未反应的垃圾,使其发生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外热式热解技术利用坚壁结构,使垃圾在无氧的条件下发生热解。
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回收燃烧,为垃圾热解提供热源。
垃圾热解过程中废弃物的有机成分转化为能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热解系统的二次污染小,环境更安全。
热解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减少了二噁英的生成。
热解的固体产物是垃圾碳,腐植性物质少,分拣后分别可作为化工或建材原料使用。
垃圾热裂解产物主要由生物油、不凝气体及垃圾碳组成。
影响垃圾热解过程和产物组成的最重要因素是温度、固态向挥发物滞留时间、颗粒尺寸、垃圾组成及加热条件。
提高温度和固相滞留期有助于挥发物和气态产物的形成。
随着垃圾直径的增大,在一定温度下达到转化率所需的时间也增加。
因此挥发物可和炽热的碳发生二次反应,所以挥发物滞留时间可以影响热解过程。
加热条件的变化可以改变热解的实际过程及反应速率。
温度决定着垃圾热解最终产物中气、油、碳的比例,并随反应温度的高低和加热速度的快慢而变化。
研究表明温度对垃圾热解产物中组成及不凝气体的组成有着显著的影响。
低温、长滞留期的慢速热解主要提高垃圾碳的产量,低于600℃的热解过程,其产物中生物油、不凝气和垃圾碳的产量基本相等,高温快速热解不凝气体可达80%。
垃圾中组成的含量对热解产物比例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相当复杂,与热解温度、压力、升温速度等外部条件共同作用,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热解过程。
浅析影响生活垃圾发电量的因素文章编号:1004-8774(2021)01-0055-03D0I:10.16558/ki.issn1004-8774.2021.01.010浅析影响生活垃圾发电量的因素汪宁(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70)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werGener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WANG Ning(Anhui Conch Kawasaki Conservation EquipmentManufacturing Co.,Ltd.,Wuhu241070,Anhui,China)摘要:以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运行情况总结了影响生活垃圾焚烧厂发电量的诸多因素,为提高吨垃圾发电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吨垃圾发电量;热值;温度中图分类号:TK227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汪宁(1962-),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安徽机电学院,一直从事锅炉及压力容器技术研发工作。
1前言城市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理可减少垃圾量的70%以上,焚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供热、发电等达到回收利用资源的目的。
垃圾焚烧影响生活垃圾发电的因素较多,其中生活垃圾热值的变化是影响吨发电量的关键因素,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是其重要保证。
生活垃圾热值的高低取决于构成垃圾的各种废弃物性质及其所占比例。
按成分可把垃圾分为水分、可燃分和灰分三类。
水分对热值是负贡献,主要是水的汽化潜热较大;可燃分(主要包括纸类、织物、塑料)含量的多少对生活垃圾热值具有决定性影响;灰分的占比影响到可燃分的含量。
本文将通过垃圾投入量及热值、炉渣量、炉渣热灼减率、锅炉排烟温度、汽轮机真空度、锅炉出口含氧量、一次风温度、焚烧炉规模来分析各因素对吨发电量的影响。
2垃圾发电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垃圾热值垃圾热值与吨发电量的关系曲线见图1o由图中可见,垃圾热值每增减100kcal/kg,吨垃圾发电量增减约34kWho此曲线按垃圾热值为1000kcal/kg、l400kcal/ kg、l800kcal/kg三种情况下发电量绘制而成。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生活垃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垃圾处理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原理与流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指将生活垃圾在高温下进行燃烧,使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热能,进而通过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其主要流程包括垃圾收集与运输、垃圾预处理、焚烧炉燃烧、余热利用和发电等环节。
首先,生活垃圾通过专用的垃圾运输车辆被收集并运输至焚烧发电厂。
在进入焚烧炉之前,垃圾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分拣、破碎等操作,以去除其中的不可燃烧物和大块杂质,提高燃烧效率。
接下来,经过预处理的垃圾被送入焚烧炉中进行燃烧。
焚烧炉内的高温环境(通常在 850℃以上)能够使垃圾中的有机物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热能。
这些热能被余热锅炉吸收,转化为蒸汽。
然后,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产生的电能经过升压后并入电网,供应给用户使用。
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利用效率优势1、能源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着大量的潜在能源,通过焚烧发电,可以将这些能源有效地转化为电能。
据统计,每吨生活垃圾燃烧后可产生约 280 度至 400 度的电能,这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具有重要意义。
2、减容减重焚烧处理能够显著减少垃圾的体积和重量。
经过焚烧后,垃圾的体积可减少 80%至 90%,重量可减轻 70%至 80%。
这大大降低了垃圾填埋的需求,节约了土地资源。
3、无害化处理在高温燃烧过程中,能够有效杀灭垃圾中的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同时,焚烧产生的废气、废渣等经过严格的处理达标后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影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1、垃圾成分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多样,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垃圾成分也存在较大差异。
试对生活垃圾热值测定实验提出改进措施样本收集更有代表性:在进行实验前,应首先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的分层抽样,以保证抽取的样本能够反映整个生活垃圾的特征。
同时需要注意样本的保鲜,以避免样本发生腐烂等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
实验设备更精确:使用更为精确的实验设备(例如热值测定仪)进行实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实验设备时,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以避免设备故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数据处理更细致:在进行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细致而仔细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清洗、去噪、去偏等,以排除实验误差和干扰,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实验环境更为标准化:为了避免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需要保证实验环境的标准化和稳定性。
例如,应保证实验室工作温度、湿度等参数的一致性,并控制实验室内外的气流。
实验操作更规范化: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需要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并统一实验操作标准。
同时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应避免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