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病理变化与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1
鸡白痢的诊断和综合防治一、鸡白痢的概述鸡白痢是由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或淋巴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炎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鸡和育成鸡中。
该病主要通过饮用污染水源或食用污染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病原菌会进入鸡体肠道,引起肠粘膜受损,导致消化道炎症反应,表现为腹泻、发热、流质便甚至出血便,病程长而顽固,极易发生二次感染。
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经济效益,所以防治这种病很重要。
二、鸡白痢的诊断1.临床症状鸡白痢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次水样便便,严重的病例也会出现黏液和血液便,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身倦怠等。
病程较长,但不会传染给家犬等动物。
### 2.病原学检查对鸡白痢进行病原学检查是确诊鸡白痢的一个重要方法。
对鸡粪便或肝脏等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如果能够隔离出鸡白痢的病原菌,则可以确定这一鸡的确实发生鸡白痢了。
### 3.病理学检查对鸡的排泄物和病死鸡做病理解剖,可以观察到肠炎及肠黏膜水肿、出血、溃疡等。
三、鸡白痢的综合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要提高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做好消毒杀菌工作。
注意饲料、饮水的质量,避免过度喂养和饮水不清洁。
### 2.合理预防接种通过预防接种来提高鸡的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概率。
应该合理安排疫苗接种时间以及接种方法。
### 3.使用药物治疗在发现鸡白痢的早期症状时,可以尝试使用止泻药、止血剂等药物治疗。
在病程严重时,应该选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并合理使用药物,这也是控制抗生素类药物的重要方法。
### 4.及时封锁、消毒隔离在发现鸡白痢病情时,应该及时对病禽进行封锁、消毒和隔离,这是控制鸡白痢的重要措施。
同时加强场地卫生环境,如避免饲养密度过大。
四、总结鸡白痢是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种病,饲养时需要注意环境卫生、预防接种等方面进行,对发生鸡白痢的鸡的封锁、消毒隔离工作等必要措施进行,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合理使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
最初命名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后改名为“鸡白痢”,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各地常有流行。
患病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
患病小鸡表现衰弱,下白痢,发病急,死亡快。
病理变化特征是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白至灰黄色坏死性结节。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中鸡偶然亦可爆发高死亡率的疫情,成鸡主要是呈隐性或慢性感染。
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为典型的经卵垂直传播疾病,亦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
环境卫生恶劣、虫鼠大量孳生等因素对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临床症状:雏鸡,出壳后数天陆续发病,沉郁,松毛畏冷,废食,下白痢,肛门常被白色糊状粪便堵塞,喘气,2-3周龄内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常可达40%-70%;中鸡,偶有发生急性败血型鸡白痢,病鸡高度沉郁,废食,迅速衰竭死亡;成鸡,呈慢性经过,鸡群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冠髯苍白、“垂腹”、下痢的病鸡,病鸡逐渐衰弱死亡。
(2)病理变化:1周龄以内的病死雏鸡主要可见其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
1周龄以上的病雏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会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
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但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腹腔积聚血凝块。
成鸡可见卵巢炎(卵子变形、变色、变性),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亦可能见有中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3、诊断。
明显发病的雏鸡与中鸡,依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可做出较明确的诊断。
对于隐形或慢性感染种鸡,采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可作出快速诊断。
4、防治。
综合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鸡白痢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
成年鸡无临床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死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
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
防治:①从种鸡入手,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综合防治及种鸡逐只检疫净化;②可药物治疗,最好先作药敏试验,一般用氯霉素、氟哌酸效果较好。
主要症状:病雏精神萎顿,缩头,翅下垂,拉白色浆糊状稀粪,肛门常被粪便粘住,排粪时发出“吱、吱”叫声。
成鸡多为隐性带菌,只有严重时见有贫血和下痢,母鸡产蛋量明显减少。
病变特征1.雏鸡:病死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肝肿大、充血,较大雏鸡的肝脏可见许多黄白色小坏死点(图13-3)。
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绿色液化,或未吸收的卵黄干枯呈棕黄色奶酪样。
有灰褐色肝样变肺炎,肺内有黄白色大小不等到的坏死灶(白痢结节)。
盲肠膨大,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
病程较长时,在心肌、肌胃、肠管等到部位可见隆起的白色白痢结节(图13-4)。
2.育成鸡:肝脏显著肿大,质脆易碎,被膜下散在或密布出血点或灰白色坏死灶.心脏可见肿瘤样黄白色白痢结节,严重时可见心脏变形.白痢结节也可见于肌胃和肠管.脾脏肿大,质脆易碎 3.成年鸡:无症状感染鸡剖检时入肉眼可见病变,病鸡一般表现卵巢炎,可见卵泡萎缩、变形、变色,呈三角形、梨形、不规则形,呈黄绿色、灰色、黄灰色、灰黑色等异常色彩,有的卵泡内容物呈水样、油状或干酪样(图13—5)。
由于卵巢的变化与输卵管炎的影响,常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阻塞,输卵管膨大。
内有凝卵样物。
病公鸡辜丸发炎,睾丸萎缩变硬、变小。
实验室诊断取肝脏坏死灶与白痢结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局部组织坏死崩解、淋巴细胞、浆细胞、异嗜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增生。
将病、死鸡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定局定局官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学诊断。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易县石门店村村民郭某进来6000只肉鸡苗,在4日龄时一小部分雏鸡开始发病。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羽毛蓬松,扎堆、寒战,食欲下降,少食或不吃,下痢,排出灰白色粘稠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被病鸡泄殖腔被干燥粪便糊住,病雏排便困难。
还有的出现喘气、呼吸困难。
易县石门店村村民郭某进来6000只肉鸡苗,在4日龄时一小部分雏鸡开始发病。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羽毛蓬松,扎堆、寒战,食欲下降,少食或不吃,下痢,排出灰白色粘稠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有石灰样粪便粘污,甚至堵塞肛门,有的被病鸡泄殖腔被干燥粪便糊住,病雏排便困难。
还有的出现喘气、呼吸困难。
病理变化:病死鸡明显有脱水现象,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肿大、充血,剖检见雏鸡的肝脏,充血,表面有黄白色小坏死点。
腹腔卵黄吸收不全。
肺脏有充血、水肿和炎症,有黄白色大小不等的坏死灶。
盲肠膨大,肠内有奶酪样凝结物,心肌有小出血点,心包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流行病学调查,本村及邻村没有发生鸡的传染病疫情,且本村蛋鸡饲养场没有发现此种病症。
实验室检查,取病鸡全血做平板凝集反应为阳性。
通过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雏鸡白痢。
治疗:对病雏用盐酸洛美沙星可溶性粉(新乡市各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100g/代))饮水治疗,按每代加水150㎏计算,每日用2次,连用了六天,同时对健康雏鸡用同样药品按每代加水250㎏水进行预防。
经过治疗病雏症状基本消失,逐渐恢复健康,后来整个鸡群生长良好,没有再发生此病。
预防措施平时可在饲料、水中添加一些预防性药物,如氟派酸(0。
01一0。
02%拌料)、庆大霉素(2000一3000IU/只饮水)、此外还有兽用新霉素防止雏鸡下痢也有很好的效果。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的种类很多,而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可以说几乎无效。
小结;1、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鸡技术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白痢的临床症状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鸡都可感染患病,但以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常呈流行性暴发,随着鸡年龄的增加,抗病能力增强,成年鸡偶有发病死亡,但是主要表现为隐性或者慢性感染。
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该病的流行呈散发性和区域性,因此该病的传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该病主要是经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水平传播。
不良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会加剧该病的病情,还易诱发其他疾病,从而加剧了该病病情,使死亡率升高。
2、发病原因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首先是养殖者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一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即可有效控制该病,可是实际上,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鸡沙门氏菌的感染。
只有经常对鸡群进行阳性筛查,彻底的净化种鸡场,减少种蛋的传播,才可杜绝该病的发生。
养殖环境差。
多年来,鸡白痢发病率的高低与养殖场的环境好坏都有着重要的关系。
通常鸡白痢为阳性的鸡场,鸡舍的条件一般较差,卫生清扫不达标,鸡舍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等,这些都是诱发该病发生,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该病可以通过受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用具等进行传播。
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如果对养殖环境消毒不或者清理粪污不彻底,就会扩大受病菌污染的面积,从而使鸡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
3、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来进行初步诊断。
因鸡的日龄不同,在感染发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雏鸡。
当雏鸡感染患病后,雏鸡多为体质较弱,脐部发炎,在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
一般在7-10日龄会达到死亡高峰期。
随之着雏鸡年龄增长,死亡率减少。
病雏鸡常表现为精神不振,低头缩颈,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下降,甚至废绝。
鸡白痢的症状、病理变化与防治鸡白痢是鸡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日龄鸡均可发生的传染病。
本病的特征为雏鸡下白痢、发热和急性败血症,并引起大批死亡,成年鸡则是以损害生殖系统为主,多为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
成年鸡为长期带菌者,又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国,是鸡主要的传染病,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1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感染雏鸡,发病普遍,死亡率高。
成年鸡感染后一般无症状,但长期带菌。
本病主要通过带菌传播,病菌通过污染饲料、饮水、地面、用具,感染鸡,垂直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
通风不良,室温太高或太低,密度太大时最易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与鸡的日龄有关。
带菌蛋孵出的病雏鸡一般1周龄内发病死亡。
出生后感染的雏鸡7~10天为发病高峰,育雏室温度提高1~2℃可明显减少发病率。
2 临床症状雏鸡感染后一般为急性经过,带菌蛋孵化时,在孵化期内发生死亡,或孵出不能出壳的弱胚,或出壳1~2天死亡,症状不明显。
雏鸡孵出后在孵化器或育雏初期感染的雏鸡,在出壳后5~6天开始死亡,也有外表健康,但以后发病逐渐增多,到2~3周龄时达最高峰。
病雏怕冷,不愿走动,身体蜷缩如球状,常堆挤在一起,特别喜在热源周围,常发出尖锐的叫声,两翅下垂,精神萎靡,眼半闭呈睡眠状。
病雏不食或少食,病雏出现下痢,排出白色、浆糊状的稀粪。
有的泄殖腔周围的绒毛上粘着白色、干结成石灰状的粪便。
由于干结粪便封住肛门,雏鸡排粪时常发出的尖叫声。
多数病雏出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3周龄以后死亡数有增加时,多是由于饲养管理差或其他疾病,使机体抵抗力减弱,在带菌状态下病原菌在体内繁殖,引起败血症而死亡。
近年来见不少青年鸡发生白痢,发病日龄在50~120日龄之间,多发生在50~80日龄。
经现场调查表明,发病的青年鸡多在育雏期发生过白痢病,经采取防治措施得以平息,到育成阶段在应激因素的作用下,使之重新发病。
病鸡精神差,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无光泽,喜蹲伏,鸡发育不好,颜面苍白、贫血。
鸡白痢的诊断与治疗雞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
该病是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疾病。
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对其种鸡蛋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严重者高达30~40%,甚至50%。
为养殖户带来了损失,进而对后期的产蛋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标签:鸡白痢病;诊断;治疗鸡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
该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疾病,成年鸡、育成鸡、雏鸡均可发病,可经蛋垂直传播。
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其种鸡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严重者高达30~40%,甚至50%。
为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进而对后期的产蛋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一、发病临床症状1.雏鸡。
雏鸡鸡白痢病菌在病鸡的体内一般有4~5 d的潜伏期,通常情况下都是感染此病菌的雏鸡孵出几天后才能观察到病态。
雏鸡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急性雏鸡都是没有明显发病症状,一旦染上病菌雏鸡马上就会出现死亡现象。
雏鸡慢性白痢发病时,可以观察病鸡首先是没有食欲,精神萎靡,低头,体温下降,不愿意活动,病鸡聚到一起呈昏迷状态,到发病后期,病鸡一般都出现绝食。
可以听见病鸡疼痛的尖叫声音,病鸡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就会慢慢地死亡。
2.育成鸡。
40~80 d的鸡比较容易感染上鸡白痢,发病症状具有突发性死亡,在正常健康鸡群中,不断出现一些鸡精神低沉、啄食量减退和下痢的鸡只,连续出现死亡鸡的现象。
病鸡死亡情况是每日都是死亡几只病鸡,但是该病病程较长,一般持续20~30 d,病鸡中大约有10%~20%死亡。
3.成年鸡。
成年鸡白痢感染的病鸡大多数都观察不到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
但如果整体鸡舍内病菌传播感染率较高的情况下,在产蛋量高峰期,就会观察到病鸡产蛋量与同时期健康的鸡想比较明显减少,而且产蛋高峰期延续时间也比较短,这些都可以说明鸡白痢可以严重影响产蛋量。
332023.6毫克/毫升的番茄红素加入低温保存的绒山羊的精液中,解冻后绒山羊精子粒线体活性、顶替完整性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而4.0毫克/毫升的番茄红素组效果不明显。
4.3 番茄红素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在母猪的日粮中添加50毫克/公斤的番茄红素能够提升母猪的生产性能,产活仔猪数增加,并减少产死仔猪数,提升仔猪初生重。
研究者将一定浓度的番茄红素添加至猪精子冷冻稀释液中,解冻后精子质量显著提升。
将20毫克/公斤的番茄红素添加至猪的日粮中,能够显著降低新鲜猪肉的丙二醛含量。
提高番茄红素在猪肉中的含量,能够提升肉的氧化稳定性。
5 结束语番茄红素具有降血脂、调节肠道健康、提升禽畜繁殖性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等优点。
番茄红素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番茄红素在不同禽畜的适宜添加量,为禽畜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鸡白痢的诊断和防治柳丽萍(吉林省公主岭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公主岭 136100)鸡白痢是的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由沙门氏菌引起,在雏鸡中流行广泛,在各地均有发生,疾病初期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随疾病发展会发展为全身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
本文对鸡白痢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解剖病理、疾病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做一总结,希望能够为养鸡生产提供参考。
1 流行特点鸡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是寒冷季节发病更多,主要传染源为患病鸡和隐性感染鸡。
该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入健康鸡体内,应激会增大该病发生率。
不同品种的鸡易感性不同,白羽鸡比褐羽鸡抵抗力强。
该病流行性强,好发于出生3周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成年鸡发生鸡白痢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影响生殖系统,导致产蛋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2 临床症状疾病初期患病鸡精神状况不佳,畏寒,闭眼昏睡,进食减少,羽毛变的凌乱且暗淡,腹泻,排出白色黏稠或淡黄绿色稀便,将肛门周围绒毛糊住,导致排泄困难,粪便积聚肠腔,有的卵黄吸收不良或嗉囊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