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热机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18
第1节:热机知识点精析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内燃机根据其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类。
2.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
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靠惯性运动,吸进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冲程—外界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靠惯性运动,排出废气。
(2)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几乎一样,但有三个区别:1)吸气冲程:汽油机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进的仅仅是空气;2)压缩冲程:汽油机压缩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汽油机压缩的仅仅是空气;3)做功冲程:汽油机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用喷油嘴喷油。
考点概览1.考点解析热机是内能利用的典型实例,也是内能利用的重点,在复习中应该着重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和热机能量转化过程。
本节知识点有: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特点,汽油机的四冲程跟踪过程,各冲程能量的转化过程。
对各冲程的判断、工作过程以及能量的转化是本节主要考点。
考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工作过程的判断、能量的转化),填空题为辅(能量的转化)。
2.中考题型分析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汽油机四冲程的判断和能量转化两个方面。
此问题一般与热现象的其他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考题,也有单独作为一个考题的情况。
分值在1-2分之间,平均分值在1.3分左右。
本节考点在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中有可能出现,但概率不是很大,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第十四章第1节热机教案课题热机教材分析这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
教学中适当调整一下教学顺序,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结合活动挂图,先弄清每个冲程的工作行程,再将其连续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学情分析学生对身边的机动车辆有一定的了解,学习热机的难度不太大,学习过程中运用一些内燃机的课件展示内燃机工作原理,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利用内能做功”的历史发展进程,了解四冲程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2.通过观察汽油机工作过程的动画,知道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3.通过观察、对比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模型和工作过程,了解二者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可以利用内能做功,学会通过阅读和倾听学习。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培养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热机发展简史、汽油机的结构以及工作过程的学习,感受到人类对美好事物孜孜不倦的追求,逐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2.了解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热机工作时的利弊,唤起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②知道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③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2.教学难点:①“飞轮”的作用。
②整个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学具内能做功演示器、汽油机模型、柴油机模型。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猜猜它是谁让学生猜一猜它是谁。
1.它来之前向学生展示五幅图片,分别描述古代人农耕、织布、车水、行路、行船。
提出:古人如何获得动力?设答:人们的耕、织、运、作、行等活动,依靠畜力、风力、甚至人力。
2.它来了,带来一场革命向学生展示五幅图片。
分别描述蒸汽时代的纺织、火车、轮船,热蒸汽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推力,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
九年级物理热机知识点笔记第一节:热机基本概念热机是指能够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凡是通过热能做功的装置都可称为热机。
热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热源、工作物质和工作机构。
热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从热源吸收热量,将一部分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再将剩余的热量排放到冷源中,从而完成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
第二节:热力循环热力循环是热机中热能转换的基本过程。
常见的热力循环有循环气体热机、蒸汽动力循环和内燃机循环等。
其中循环气体热机又分为布雷顿循环和斯特林循环。
热力循环的基本特点是在工作物质中完成工作过程,并返回起始状态,形成一个封闭回路。
第三节:热力循环效率热力循环效率是衡量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热力循环效率定义为热机输出的有效功与输入的热量之比。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循环效率不能大于1。
在实际应用中,热力循环效率往往不高,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第四节: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理想热力循环的一种特殊情况。
卡诺循环是基于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构成的。
卡诺循环具有最高的热力循环效率,任何其他热力循环的效率都不能超过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为研究热机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五节:热机的应用热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开发等领域。
常见的热机包括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以及核反应堆等。
这些热机的运行原理和性能特点不尽相同,但都基于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基本原理。
第六节:热机效率的提高为了提高热机的效率,常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优化热力循环,提高热能转换的效率。
其次,降低热机的内部能量损耗,减少能量转化的浪费。
此外,合理设计热机的部件和工艺,提高热机的整体性能。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热机的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七节:热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热机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传统的燃烧热机逐渐被新型高效节能的热能转换装置所取代。
新型热机包括燃料电池、热电机、磁制冷机等,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源消耗。
这些新型热机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