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5(1)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36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含答案)整合一、选择题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 D P76A.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B.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C.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D.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 C P66 A.烟尘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C.烟尘和二氧化硫D.烟尘和氮氧化物3.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主要是 C A.化学物质 B.细菌C.放射性物质 D. 热4.我国城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
D A.降雨减少B.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C.森林植被被破坏D.过量的开采地下水5.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对其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为____。
AA. 有机污染物B.重金属C.三氮D.酸性污染物6.以下不属于污水处理技术物理法的是D P140 A. 重力分离B. 过滤法C. 离心分离法 D. 混凝7.1987 年通过的《蒙特利议定书》是保护--------- 的历史文件CA. 动物B.植物C.大气臭氧层D.水8.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 微米以下的称为___。
C P77 A. TSP B. 飘尘 C.降尘 D. 烟尘9.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主要为_______。
DA. 一氧化碳B.甲烷C.氮氧化物D.二氧化碳10.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 A A. 6 月5 日 B. 4 月22 日 C. 9 月16 日 D.11 月15 日11.我国环境保护法公布的时间是A A.1989 年12 月26 日B.1986 年12 月26 日C.1989 年9 月1 日D.1986 年9 月1 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我国规定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为 B P185 A. 昼间55 分贝夜间45 分贝 B. 昼间60 分贝夜间50 分贝C. 昼间60 分贝夜间的分贝D. 昼间70 分贝夜间55 分贝1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A A.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问题B.人口、经济、能源、资源、环境问题C.人口、经济、发展、粮食、资源问题D.粮食、能源、人口、环境、发展问题14.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 A A.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 B.一氧化碳、铅化合物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15.联合国于-----年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A P37 A.1972 B.1973 C.1974 D.197516.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度最好CA.17-20 度B.18-20 度C.20-25 度D.26-28 度生态平衡失调表现在功能上的标志,包括-----和物质循环中断。
1.我国固体废物控制的技术政策有哪些?(1)无公害技术政策(2)减量化技术政策(3)资源化技术政策2.什么是危险废物;有哪些特性?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特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等药,允许使用化学肥料,不拒绝基因工程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强调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注重生产环境和产品的检测结果认证管理每年接受检查认证一次认证可用三年 7.什么是一次和二次污染物?一次: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也没发生变化。
二次: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与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8.伦敦与洛杉矶烟雾有什么差别?伦敦:一次污染物是大气未燃烧的碳尘与SO2,二次污染物是硫酸雾和硫酸盐的气溶胶。
洛杉矶:交通工具向大气排出碅8立多种养结合循环再生的完整体系,尽量减少对外部物质的依赖,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用化学品和基因工程技术允许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允许使用化学肥料,不拒绝基因工程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强调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注重生产环境和产品的检测结果认证管理每年接受检查认证一次认证可用三年7.什么是一次和二次污染物?一次: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也没发生变化。
二次: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与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8.伦敦与洛杉矶烟雾有什么差别?伦敦:一次污染物是大气未燃烧的碳尘与SO2,二次污染物是硫酸雾和硫酸盐的气溶胶。
洛杉矶:交通工具向大气排出大量的烃类和氮氧化物,在光照条件下,和空气中的混合物发生反应,产生O3、H2O2、过氧乙酰等光化学物质。
9.如何保护臭氧层?(1)逐步禁止生产和使用破坏臭氧层的物质(2)全球合作使发展中国家的缔约国能够实施控制措施(3)研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替代物10.如何判断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总磷、无机氮和叶绿素分别超过20mg/m3,300mg/m3和10mg/m311.什么是光污染?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形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保护概论单项选择练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生物放大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物量金字塔D、十分之一定律正确答案:A2、下列不属于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的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层空洞D、硫酸烟雾正确答案:C3、水体自净过程的污染带和恢复带中,B0D5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发生正确答案:B4、以下哪一事件引起了对人类健康的急性危害()。
A、骨痛病事件B、伦敦烟雾事件C、水俣病事件D、富山事件正确答案:B5、下列选项中,属于寄生性食物链的是()。
A、青草一野兔一狐狸一狼B、藻类一甲壳类一小鱼一大鱼C、植物残体一蚯蚓一线虫类一节肢动物D、黄鼠一跳蚤一鼠疫病菌正确答案:D6、以下哪一项不是防止饮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产生的措施()。
A、选择有机物污染轻的水源B、改善氯化消毒方法C、选择硬度低的水源D、预防水源中的藻类生长正确答案:C7、利用大型、自动化设备,实现过程的优化控制,体现了实施清洁生产途径中的()。
A、组织区域内的清洁生产B、资源综合利用C、改变工艺和设备D、组织厂内物料循环正确答案:C8、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A、二氧化碳B、酸雨C、氟氯燃类化合物D、甲烷正确答案:C9、同一时间内除尘器去除粉尘的量与进入除尘器粉尘量的百分比,指的是()。
A、分级效率B、烟气处理量C、总效率D、通过率正确答案:C10、生态平衡的标志不包括()。
A、生物量持续爆发性增长B、一级结构稳定C、能量流动畅通D、二级结构稳定正确答案:A11、下列关于噪声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噪声产生、传播和接收从基本原理上都与声音不同B、噪声能够对人的心理和儿童智力发育产生影响,但不会导致胎儿畸形C、噪声源不是单一的,因此噪声污染是永久的D、噪声是一种感觉性污染,对噪声的判断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愿望有关正确答案:D12、沉淀池的主要功能是()。
环境保护概论_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中国的第一个生态产业园区是()。
参考答案:广西省的贵港国家生态产业示范园区2.水体自净、植树造林等是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正确3.化学监测、仪器检测、生物监测都是环境质量检测手段。
参考答案:正确4.环境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解决环境问题和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而取得的成果,是指导人类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门科学。
参考答案:正确5.环境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产生的集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质的飞跃,各环境要素整体效应等于个体效应之和。
参考答案:错误6.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错误7.人类环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种生存空间的概念。
参考答案:正确8.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通过()、施用化肥和农药这三种途径提高粮食产量。
参考答案:开垦荒地9.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哪种原因导致?()参考答案:过量施用化肥10.由于医疗条件改善,婴儿成活率增加是解放初期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参考答案:正确1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不具有单一方向性。
参考答案:错误12.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他们的毒性往往比一次污染物更强。
参考答案:正确1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两类。
参考答案:错误14.大气中的不定组分是人类保护大气和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象。
参考答案:正确15.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污染指数不一样。
参考答案:正确16.空气质量指数(英文缩写为 AQI)数值越大,空气越清新。
参考答案:错误17.原生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
参考答案:错误18.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参考答案:错误19.核电的社会风险与汽车事故、火灾、飞机事故相比是很低的。
1.大气是多种气体混合物。
其组成可认为是由恒定,可变和不变三种类型组分所组成的。
大气的恒定组分指大气中含有的N z O及微量的He,Ne,Ar,Kr,Xe等稀有气体。
大气的可变组分主要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还有各种不同来源的微细尘埃和自然界产生的某些化合物。
大气中的不定组分,是由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临时性灾难所产生的,由此形成的污染物有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碳氧化物及恶臭气体等。
2.自然界中局部的质能转换和人类所从事总类繁多的生活,生产活动,向大气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允许的极限时,大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精神状态,设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患病到恶劣影响和破坏,此类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有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4种类型,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总悬浮微粒,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总氧化剂6种。
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颗粒污染物如粉尘,烟等污染物,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4,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类生活活动种所排放的有害气态物质种类繁多,依据这些物质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需采纳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治理。
(1)烟尘治理技术: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由燃料及其他物质燃烧或以电能为热源加热等过程产生的烟尘,以及对固体物料破裂,筛分和输送等机械过程所产生的粉尘,都是以固态或液态存在与气体中,从气体中除去或收集这些固态或液态粒子,从而爱护大气免受污染。
(2)主要气体污染物的治理技术:①从排烟中去除S02的技术有湿法排烟脱硫和干法脱硫等。
②从排烟中去除氮氧化物的技术有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汲取法等。
③氟化物的治理有湿法净化含氟化物烟气和干法净化含氟化物烟气两种方法。
(3)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采用率,踢场清洁生产,使用清洁能源。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3章1.什么是环境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两次环境问题高潮的区别。
答:(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的变暖;2)臭氧层的破坏;3)酸雨区的扩展;4)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5)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6)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3)1)影响范围不同。
第一次高潮是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二次高潮是大范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2)危害后果不同。
第一次高潮环境污染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二次高潮不但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而且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污染源复杂程度不同。
第一次高潮污染源相对简单,第二次高潮污染源比较复杂。
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结合实际,论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措施。
答:要点:(1)战略任务:1)工业污染防治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集中控制、综合利用;c.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变为集约;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能源利用率提高;4)生态环境保护a.生态农业 b.造林 c.生物多样性保护。
要点:(2)战略措施:1)加强科技开发; 2)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3)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4)加强环境法制、环境管理。
4、什么是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答:(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5、生态系统有什么功能?答: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6、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破坏原因是什么?答:(1)如果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环境保护概论》部分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9)第三章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17)第四章环境与人体健康 (22)第五章大气污染及防治 (26)第六章水体污染及防治 (35)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42)第八章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 (49)第九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54)第十章环境管理 (59)《环境监测》部分第一章绪论 (66)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69)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75)第四章固废和土壤监测 (80)第十章噪声监测 (82)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自然环境: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3、聚落环境:人类进行聚居生活的场所。
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4、人工环境: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5、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6、环境容量:是指一个特定的环境或一个环境单元所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7、环境自净:正常情况下,受污染的环境,经一些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都具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称此能力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8、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9、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10、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1、A2、B3、B4、D5、A6、B7、B8、C9、A 10、C11、A 12、A 13、D 14、C 15、B16、B 17、A 18、D 19、D 20、A三、简答题1、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