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一点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点思考

[摘要]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然而在当今现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正在一点一点流逝。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必须对传统节俗进行理性分析,弘扬精髓,与时俱进。

[关键词] 传统节日文化流逝传承与发展与时俱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然而在当今现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正在一点一点流逝。

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所面临的困境

在20世纪的一百年历史中,中国人持续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持不信任态度,甚至简单粗暴地予以拒斥。自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且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传统文化开始“礼崩乐坏”,导致节日礼俗逐渐丧失精神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急剧进程,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基础也开始大规模沦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节日,其赖以

发育、进化、延续的社会条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家族人伦社会结构——逐渐衰微,出现了传承和延续的困境。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正一点一点流逝,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国很多民族传统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有些甚至已经名存

实亡。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或者被遗忘,或者在历史烟尘中被湮没。在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日益受到尊重的国际视野中,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每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来临的一刻,都

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民族情感。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果后人不了解、不珍惜,甚至遗忘了,那是巨大的悲剧。我们应当站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并重建中国的节日

文化。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对策

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重大意义。

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代统治者,都通过历法、法令,不断强化节庆民俗的法定性,为的是教化民风、资政治民,以保证民俗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所致力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继承和创新,离开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利用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失去宝贵文化源泉和广阔活

动平台。因此,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政府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着力打造保护平台。自古及今的节日活动,无一不是在政府主持下展开的。从立春日官员至城隍庙打“春牛”祈丰收,元宵节同观灯彩之乐,直至年尾腊祭,都有政府的组织与参与。节日,是国家发布政令、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时间载体,是文化体育化的民族性政治美学的一种表露,节日活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它绝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某种宗教信仰。政府应利用自己拥有的行政资源,呼吁、支持、协调、协助民间社会把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举办好、传承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通过尊重、顺应和提供便利与保障等手段,以推动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要办好传统节日,关键是增加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让人们在热闹中、在欢乐中、在休闲消费中享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充分发挥传媒导向作用,注重宣传传统节日中蕴含着的丰富人文精神。传统节日文化是宝贵遗产,必须很好地继承。在各种节日所纪念的人物与开展的民俗活动中,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要挖掘其自强不息的大勇,坤厚载物的大德,与刚柔兼济、与时俱进的大智,达到人与人,人与天的和谐共处。从而增建我们民族的共同信仰与道德基础,提升中华节日文化的内聚力与对外的吸引

力。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还要加大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形成民间办节的热烈舆论氛围。电视台组织各种专题节目、综艺节目,吸引广大民众参与。新闻媒体配合民族传统节日出版民族传统节日专版专号,介绍节日来源,讲述传说故事,报道节日活动,传达亲情友好。商家举办商贸活动,不仅仅注重节日的商机,更应该发掘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好。城市的社区、农村的村庄,应成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主体。这样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氛围,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3、从中小学教育入手。文化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兴起与衰落,与其文化教育休戚相关。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要大力挖掘和弘扬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要将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列入中小学传统教育的内容之一。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进入课堂,让我们的的下一代从小就受到热爱民族文化的教育,从小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4、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要与时俱进。对于民族节日文化,需要科学的态度,既不能一味狂妄偏爱,也不能盲目的批判。要按照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观念,理性分析传统节俗,认识其精髓,摒弃节令习俗中迷信愚昧、性别歧视、扼杀人性的垃圾。我们

的传统节日,都是农业时代的产物,难免带着封建迷信和农业社会

节奏的烙印,有些习俗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有些习俗

带有封建皇权和男权烙印,我们不能连同垃圾一起弘扬,必须对传

统节俗进行理性分析,弘扬精髓,摒弃糟粕。

(1)根据现代社会特点,深入研究我国城乡不同群体的节日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推进,人们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的增多和社会老龄化,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都直接地、多方面地影响到城乡不同群体对传统节日的需求。今天,我们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首先要立足现代社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群体,研究他们过节的需求特别和文化需求是什么?我们应从当代人多样化的现实需求出发,研究

新时代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

(2)认真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打造既富有浓郁民族特色又

适合现代人口味的节庆文化。从一定意义说,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精髓是两个字“爱和乐”,两者缺一不可。缺少乐,节日就会变得枯燥无味;缺少爱,节日就会缺少温馨和人情味。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所蕴含的诸多文化元素,并加以整理、提升,使之同现代人的生活爱好、生活节奏相切合。目前,各地举办的节日灯会、游园会、音乐会、露天舞会、文化庙会、情侣篝火晚会等,都应增强其参与性、趣味性和狂欢性,使全体中国人在过节中获得心灵的升华、情感的释放和审美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