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主要分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 格式:docx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0
地理亚洲的知识点总结地理特征亚洲大陆由多个地理区域组成,拥有各种不同的地形特征。
东南亚地区的岛屿众多,以印度尼西亚为代表,拥有许多火山岛和珊瑚岛。
东亚地区以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为代表,岛屿众多,多为火山岛屿。
中亚地区则以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为代表,这些山脉中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南亚地区以印度次大陆为代表,地形复杂,拥有许多高山和平原。
西亚地区以中东地区为主,拥有大片的沙漠和干旱地带,是世界上的石油富集区。
整个亚洲大陆的地势起伏不平,拥有许多高山和平原。
整个大陆最高的山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除了珠穆朗玛峰之外,还有不少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
此外,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乌拉尔山脉等山脉也是亚洲大陆的重要地理标志。
此外,亚洲大陆上还分布着许多大河和湖泊,如长江、黄河、恒河、尼罗河、阿摩河等。
亚洲大陆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湖泊如巴尔喀什湖、赛里木湖等。
气候和环境由于亚洲大陆跨越了大片的纬度和经度,其气候和环境多样性非常丰富。
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年降水量充沛。
西亚地区气候干燥,主要是沙漠气候和荒漠气候。
东亚地区气候变化多样,北方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方地区则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中亚地区气候严寒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则是严寒的风暴天气。
南亚地区气候季风明显,冬季干燥,夏季潮湿多雨。
在环境方面,亚洲大陆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
草原和沙漠则主要分布在中亚和西亚地区,是许多独特的动植物的栖息地。
山地地区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泰山脉等地区,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植被资源。
湿地和沿海地区则是鱼类和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和渔业生产区。
资源分布亚洲大陆上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考点07 亚洲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考点热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在北半球。
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约达南纬11°,经度约在东经26°至向东西经170°之间。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和高、中、低三个纬度带,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亚洲的范围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
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二、世界第一大洲1.亚洲的面积亚洲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亚洲的分区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每个分区包含的国家(地区)如下所示:地理分区主要国家(地区)东亚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克什米尔地区西亚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阿富汗等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3.亚洲不同地区地城文化的差异及原因地区地域文化特点自然环境原因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白色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寒冷,冰雪广布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陈水充沛,河网密布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热带雨林候,终年高温多雨东亚日本用轻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地处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中亚游牧与农耕并存深居大陆内部,降水少,光照充足,以草原和荒漠为主三、亚洲的自然环境1.亚洲的地形地势(1)地形地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约占3/4),平均海拔高。
总结亚洲的知识点一、地理特点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它地势东高西低,西部以高原、山脉为主,东部则是平原、盆地为主。
亚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同时,亚洲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大江、大河等。
1.地形地貌亚洲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多样。
主要的地形地貌有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等都是亚洲最著名的山脉,而亚洲的盆地则以塔里木盆地、新疆盆地等为代表。
此外,亚洲还有一些著名的平原,比如华北平原、印度河流域平原等。
2.气候亚洲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
北部主要是温带和寒带气候,南部则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同时,亚洲还有一些特殊的气候现象,比如季风气候。
在印度和东南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给当地带来了季节性的降雨,而在中国大陆东部,夏季风则给当地带来了充沛的水分。
3.自然资源亚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其中,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而中国则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同时,亚洲还有大量的水资源,包括大江、大河等。
二、人文历史亚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亚洲,有着众多古老的文明,比如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古代波斯文明等。
这些古老的文明,为亚洲的历史文化传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古代文明亚洲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古代,有着众多古老的文明,比如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等。
这些文明都是在黄河、长江、印度河等水域周围形成的,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宗教文化亚洲是宗教文化多样的地区。
在亚洲,有着众多的宗教,比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
这些宗教都对亚洲的文化传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们为亚洲的文化传统注入了精神力量。
3.历史事件亚洲历史上发生了众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中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罗马帝国的灭亡、印度的独立等。
这些历史事件都对亚洲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们使得亚洲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亚 洲 概 述【目标】:1.亚洲的位置、分区2.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3.亚洲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及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知识梳理】一、亚洲的位置、分区:(一)位置:经纬度位置 30°E ——180°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10°S ——80°N 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侧通过黑海、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二)范围: 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非洲为界(三)分区: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洲。
按地理方位与自然特征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二、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1.特征: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于四周)/地表起伏大/海拔较高(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居世界第二位)亚洲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最低点为死海(﹣415米) 2.主要地形区:(落实到地图上)(1)主要山脉:帕米尔高原的山结(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交汇)(2)8大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3)7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亚);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亚);米索不达米亚平原(西亚);西西伯利亚平原(北亚)。
(二)气候:1.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与成因:(看地图册29页气候分布图)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部: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大陆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热带季风;马来群岛---热带雨林西部:印度半岛西北部、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北部:北冰洋沿岸---苔原气候 (三)河流、湖泊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与高原,呈放射状流向海洋,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 注入北冰洋 中国的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注入太平洋 东南亚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 注入太平洋萨尔温江、印度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注入印度洋3.主要湖泊:黑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中亚; 贝加尔湖----俄罗斯; 死海----西亚 三、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一)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地理与区域特点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拥有多样的地理特征和区域特点。
本文将从地理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示亚洲地理的丰富多样。
地理概况亚洲位于东半球,北濒北冰洋,南界印度洋。
它的地理范围辽阔,西部与欧洲相接,东部与北美洲相望,南临大洋洲。
亚洲经度广阔,纵距约11000多千米,维度较窄,横距约8000千米。
亚洲还拥有众多岛屿,如印尼的数千个岛屿和日本列岛等。
自然地理亚洲地域广大,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
北方尤以巨大的西伯利亚平原和莫斯科盆地著称,是著名的农业和能源基地。
南方则分布着高山脉、河流和沿海地区。
亚洲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众多雪峰。
此外,亚洲拥有壮丽的河流,如长江、恒河和黄河等,这些河流孕育了古老的文明。
人文地理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拥有数十亿的人口。
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亚洲的人文地理也非常丰富。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宗教和语言,例如,东亚国家以汉字文化圈为主导,南亚国家以印度教和佛教为主导,而中东地区则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亚洲还拥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迹和世界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以及日本的清水寺等。
区域特征亚洲的区域特征非常显著,东亚地区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要国家,拥有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强大的科技实力。
南亚地区以印度、巴基斯坦为主,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同时也面临着贫困和社会发展的挑战。
中东地区则以石油资源的丰富和地缘政治的复杂而著称,该地区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经常受到国际关注。
此外,中亚地区以其丰富的天然资源以及地缘政治的重要性而备受关注。
总结亚洲地理的多样性使其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地区之一。
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人文地理和各个地区的独特特点使得亚洲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亚洲地理与区域特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片神奇的大陆。
高二世界地理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对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本文将从亚洲的地理特点、人口分布、主要国家和对全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展示亚洲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一、地理特点亚洲位于东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西隔乌拉尔山脉与欧洲相连,北界北冰洋。
亚洲幅员辽阔,境内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最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此外,亚洲还有著名的长江、恒河、尼罗河等重要河流,各具特色的地理景观和自然环境使亚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人口分布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陆,约占全球人口的60%。
人口密度高低不均,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人口集中,而西亚和中亚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亚洲人口的分布也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历史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印度等国家是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沙特阿拉伯、蒙古等国家则人口相对较少。
三、主要国家亚洲拥有许多重要的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日本、韩国等。
这些国家在人口、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家,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印度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皿煮国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
四、亚洲对全球的影响亚洲地区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亚洲许多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投资。
同时,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非常活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区域经济体系。
例如,中国的制造业和印度的信息技术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
除了经济影响,亚洲地区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也对全球产生着重要影响。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亚洲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外交政策也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中印两国作为金砖国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亚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多样的人口分布和强大的国家实力对全球产生着重要影响。
亚洲的地理分布和人文特征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其地理分布和人文特征都十分丰富多样。
本文将从地理和人文两个方面来探讨亚洲的地理分布和人文特征。
一、亚洲的地理分布亚洲位于北半球东部,南北横跨约1.7万多公里,东西横跨约9.6万多公里,总面积达到约445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约三分之一。
亚洲地势复杂,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地貌区域:东亚地貌、南亚地貌和中亚地貌。
1.东亚地貌东亚地貌是亚洲地理分布的一个重要区域,包括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这个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特征丰富。
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长江流域等。
2.南亚地貌南亚地貌是指印度次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
这个地区地形多样,有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等地理特点。
同时,南亚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是稻米的主要生产地。
3.中亚地貌中亚地貌主要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
这个地区以干旱的气候和广阔的草原而闻名,同时也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
二、亚洲的人文特征亚洲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其人文特征也十分丰富多彩。
以下将从语言、宗教、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语言亚洲拥有众多语言,其中汉语、印度语、日语是亚洲最重要的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官方语言。
印度语主要在印度和孟加拉国使用,是这两个国家的官方语言。
日语则主要在日本使用,是日本的官方语言。
2.宗教亚洲是宗教多样性的重要地区,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宗教。
佛教起源于亚洲,目前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仍有广泛信仰。
伊斯兰教是亚洲最大的宗教之一,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
印度教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基督教在亚洲也有一定的信徒。
3.文化亚洲的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印度的古代文化、日本的和风文化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亚洲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
亚洲作为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均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1.纬度位置:亚洲经度范围从26°03´E到169°40´W,纬度范围从1°17´N到77°43´N,
东西跨度约165°,南北跨纬度约90°,同跨寒、温、热带。
其最北端位于北地群岛(北纬80°),而最南端是努沙登加拉群岛(南纬10°)。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与大
洋洲隔海相望。
西面则与欧洲相连。
3.地形特征:亚洲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
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弧形岛弧。
亚洲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大洲。
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
平原占总面积的1/4,约1000多万平方千米。
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
此外,亚洲还有世界最著名的广阔低平原和深洼地,如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死海地沟。
4.气候类型:亚洲的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
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以及高山高原气候。
亚洲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气候典型,气候带俱全和气候类型复杂等突出特征。
亚洲主要分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1.读亚洲图完成。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a阿拉伯海、b阿拉伯半岛、c马来群岛、d青藏高原、e德干高原、f温带大陆性气候、g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
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7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伯文化。
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的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归纳总结](1)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联系
(2)亚洲的气候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
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成因:①所跨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地形起伏大,使各地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②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促成了大陆性气候范围广大;③巨大的大陆东临广袤的海洋,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2.读东亚图完成。
(1)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河流: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和北部为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3)气候:东部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4)经济:沿海经济发达,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主
要为季风水田农业;水稻广泛种植,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
3.读东南亚图完成。
(1)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
②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2)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复杂: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灾害。
②气候湿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
③河流众多:中南半岛河流自北向南流,水量丰富,落差大;马来群岛河流短小,水流湍急。
④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水能资源、石油资源(印度尼西亚、文莱)、锡矿(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3)人文地理特征
①人口特征:人口稠密,以黄色人种为主,分布不均。
居民多信仰佛教,华侨华人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农业: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
工业:加工业发展迅速。
城市: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岛屿的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4.读南亚图完成。
(1)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2)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西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3)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巴普特拉河注入印度洋。
(4)经济:民族工业发展快,已形成完整工业体系,新兴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读图,回答问题。
甲中亚地区地理简图
乙中亚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地形、河流分布特征: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
该区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
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
降水量分布及其原因:由于该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毫米以上。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
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
中部、西部地势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
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区。
这是因为该地区绝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图上可以看出,东南部地形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
总体上,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中亚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较为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在300毫米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在600毫米以上。
中亚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业生产、城市分布的影响上。
由图可知,北部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沿河谷地区以棉花种植为主。
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区。
地理位置特征类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地理位置特点”“描述地理位置状况”“简述地理位置特征”“从……方面归纳地理位置主要特征”等。
正确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是解答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前提。
平时只有善于积累,明确把握各个地理位置的特征表现,才能为正确描述地理位置特征奠定良好基础。
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典例名师指妙招]
[例](2014·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名师指导解题]
1.名师指点
(1)设问中的关键词:“说出……位置……特点”
(2)联想地理位置答题模板
地理位置的特点,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位置等来分析。
2.信息提取
[答案]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