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实习教学中安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焊接安全操作范文焊接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方法,用于连接金属和其他材料。
虽然焊接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但它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为了确保焊接操作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焊接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则。
1.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性:-清理工作区域,移除任何可能引起火灾的易燃物。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在工作区域周围设置防护屏障,以保护附近的人员和设备。
2.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耐火服,以防止火花和喷溅物接触皮肤。
-戴上焊接面具或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辐射和飞溅物的伤害。
-穿戴耐火手套和耐火鞋,以防止火花和热量对手和脚的伤害。
3.使用安全的焊接设备和工具:-确保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焊机和设备。
-定期检查和维护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使用绝缘电缆和插头,并确保其没有磨损或受损。
4.正确存放和处理焊接材料:-储存焊接材料和药芯电极在干燥和通风的地方,远离易燃物和有害物质。
-遵循正确的焊接材料处理方法,避免产生有害气体和蒸汽。
-将废弃的焊接材料妥善处理,以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5.建立适当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程序,包括焊接位置、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
-确保所有从事焊接工作的人员都经过适当的培训和授权。
-严格按照焊接指南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擅自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6.预防火灾和爆炸:-将易燃物件远离焊接区域,确保周围无火源。
-使用防火毯或防火屏障将焊接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
-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并确保焊接人员熟悉其使用方法。
7.注意环境和工作条件:-在有风的环境中焊接时要小心,风力可能会使火花和烟尘传播到不希望的地方。
-避免在易爆、易燃、有刺激性气体或有毒气体的环境中进行焊接操作。
-保持焊接区域干燥,防止水或湿度进入焊接设备。
8.预防电击和辐射:-在进行焊接操作前,确保焊接设备的电缆和插头与电源分离,以防止电击。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焊接弧光下,以减少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电子实习焊接注意事项电子实习焊接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正确的焊接技术能够保证电子材料和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下面是关于电子实习焊接注意事项的详细回答。
1. 安全第一:焊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戴上适当的防护用品,如焊接手套、防护眼镜和呼吸器。
确保操作区域宽敞明亮,周围没有易燃物料,以防止引发火灾。
2. 熟悉焊接设备:在进行电子焊接之前,要先了解所使用的焊接设备。
熟悉每部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可以提高焊接的效率和质量。
3. 清洁工作区域:在焊接过程中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
将多余的焊锡和废弃的焊渣清理干净,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4. 控制温度和焊接时间:焊接时要控制好焊接温度和加热时间。
温度过高会导致焊点熔化,而时间过长则容易造成焊接点的氧化,影响连接的可靠性。
5. 使用适当的焊接工具和材料:选择适合的焊接工具和材料对于焊接质量至关重要。
焊锡应选择合适的品质和直径,焊接笔应选用好质量和适合的规格。
6. 注意焊接位置和焊点数量:清晰明确的焊接位置和正确设置的焊点数量是焊接过程中的关键。
焊接点应该放在清晰可见的位置,并且根据焊接需求选择恰当的数量。
7. 处理焊接之后的焊渣:焊接完成后,要及时清除焊接点上的焊渣和残留物。
焊渣的存在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电路短路。
8. 控制焊接时间和间隔:焊接时要控制好每次焊接的时间和焊接之间的间隔。
时间过长会导致焊接点的过热,间隔时间过短则无法保证焊接点得到充分冷却。
9. 定期维护焊接设备: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良好的设备维护可以延长焊接设备的寿命,保证焊接质量。
10. 学会正确的焊接技巧:掌握正确的焊接技巧是提高焊接质量的关键。
焊接时要注意均匀施力,保持焊接角度和速度的一致,避免焊接温度过高或过低。
11. 注重团队合作:在实习焊接过程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非常重要。
焊接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焊接实训室内的学生和设备的安全,保障实训过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焊接实训室的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包括教师、技术员等。
第三条焊接实训室应设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相关安全工作。
第四条学生在进行焊接实训前,必须完成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培训,并获得相关考核证明。
第五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在焊接实训室内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不得违反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第六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在焊接实训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向安全管理机构报告,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第七条焊接实训室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和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在离开实训室前应当确保设备和材料归位,保持实训室的整洁和安全。
第二章实训室安全管理第九条焊接实训室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门口的入口标识、安全注意事项标识等。
第十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进入实训室前,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服、手套等。
第十一条实训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确保废气排放和空气清新,避免呼吸道感染和中毒。
第十二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实训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在操作前应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第十三条焊接实训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得堆放杂物和垃圾。
第十四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训室内严禁吸烟、饮酒,禁止使用易燃物品。
第十五条焊接实训室内应配备消防器材,并设置明显的逃生通道和疏散指示标识。
第十六条实训室内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安全培训,增强学生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第三章实训操作安全第十七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焊接设备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身体不受火花和飞溅物的伤害。
第十八条在焊接过程中,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严禁擅自离开操作区域。
第十九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在焊接过程中必须确保周围环境干燥,避免造成漏电和触电的危险。
焊接实习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为期不长的初级焊工实习,的确会让自己的操作水平得到大步的提高焊接:一、就是用热能或压力,或两者同时使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将两个工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二、焊接的种类:钎焊、氧—乙炔焊、CO2保护焊、氩弧焊、手工电弧焊。
三、安全操作1、防触电:工作前要检查焊接机接地是否良好;检查焊钳电缆是否良好。
特别注意:焊机后面380V2、防弧光灼伤和烫伤:电弧光含有大量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以及强烈的可见光,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焊过的工件不要用摸,敲击焊渣时,要用力适当,注意方向。
3、防护用品:电焊面罩、皮手套、胶底鞋4、设备安全、交流的弧焊机、焊钳不要放在欧工体上或工作台上,以免短路、烧坏焊机。
工作中,如发现高热现象、或焦臭味、立即停止工作,关掉电源,然后报告老师。
5、眼睛灼烧的自我防治:人乳点滴、滴眼液、冷湿毛巾敷眼。
四、工艺1、电流的选择:Ф2.5mm推荐值70-90A(焊接的位置(平、横、立、仰))公式:I(A)=K_D(mm)经验系数K:d(mm)1—23—45—6K25—3030—4040—602、引弧接触法摩擦法轻轻接触,迅速提起2—4mm3、运条把握好焊条的角度基本上垂直于工件,而向前的方向倾斜5度—15度前进速度:缓慢速度均匀直线送条速度(保持电弧的长度)4、横向摆动(加宽焊缝)折线半月式圆周式5、开头稍作停顿6、结尾断弧形降温再引弧五、注意事项:1、进入车间实习时,要穿好工作服,大袖口要扎紧,衬衫要系入裤内。
不得穿凉鞋、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和戴围巾进入车间。
2、严禁在车间内追逐、打闹、喧哗、阅读与实习无关的书刊、背诵外语单词、收听广播和MP3等。
3、应在指定的焊机上进行实习。
未经允许,其它设备、工具或电器开关等均不得乱动。
4、焊前检查焊机接地是否良好,焊钳和电缆的绝缘必须良好。
5、焊接时应站在木垫板上,不许赤脚操作。
不准赤手接触导电部分,防止触电。
6、为防止有害的紫外线与红外线的伤害须戴上手套与面罩,防止弧光伤害和烫伤。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任务目标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焊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保证焊接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准备1. 熟悉作业场所的环境和地形,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2.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护目镜、耳塞等;3. 确保焊接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4. 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管等;5. 工作前进行焊接材料的认证和质检,确保焊接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三、作业环境1. 根据焊接类型选择合适的作业场所,确保通风良好,并在需要时采取防尘、防火措施;2. 预先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没有易燃物、爆炸品等危险物质;3. 确保作业场所无积水和漏水现象,防止电击和滑倒事故的发生;4.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有障碍物,确保工作区域畅通无阻。
四、焊接设备使用1. 检查焊接设备的电源线、接地线是否完好,并确保接地良好;2. 确认焊接设备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调整合理,不超过设备规定的使用范围;3. 使用合适的焊接设备和配件,如焊条、电极等;4. 定期检查和保养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5.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焊接设备周围的温度,防止过热导致的事故。
五、个人防护1.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护目镜、耳塞等;2. 确保焊接面罩的镜片干净整洁,能够正常观察焊接区域;3. 确保防护手套干燥,防止电击和灼伤;4. 禁止穿着松散的衣物、长发等容易被火花引燃的物品;5. 在作业现场,禁止吸烟、嚼口香糖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行为。
六、作业过程控制1. 在焊接作业过程中,严禁贪图速度,保证焊接的质量;2. 控制焊接电流,避免过大过小导致的焊接质量下降;3. 对于较大量的焊接作业,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4. 在作业时维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疏忽导致的安全事故;5. 在作业过程中保持专注,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七、应急处理1. 在发生火灾、烟雾或其他危急情况时,立即切断电源,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2. 发现电击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3. 在意外事故发生时,需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4. 遇到突发情况时,灵活处理,保持冷静,紧急疏散人员,确保人身安全。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电焊工作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因此电焊工作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电焊工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希望能够做到安全操作,确保工作质量与效率。
一、工作前准备1. 了解工作内容与要求。
确认能够满足对该项工作的技术要求,并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该项工作。
2.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检查所使用的焊接设备、辅助工具和防护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完好无损。
3.选择良好的工作环境。
确保工作场所空气流通良好,焊接场所地面平整、干燥、无垃圾等杂物,以确保工作条件和安全。
二、安全防护1. 穿着安全防护服、帽。
为确保自身安全,人员必须穿戴钢靴、安全防护服、防护帽,避免发生烫伤、触电等意外。
2.戴上防护眼镜、面罩。
工作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废气、火花或金属粉等伤害眼睛。
3.使用防护手套。
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接手套或专用手套,保护手部不受热、电流等损伤。
4.焊接区域应设立安全区域。
周围需要有安全围栏或警告带,确保他人不进入焊接区域,尤其是儿童要远离。
5.使用防护屏障。
如有需要,应设立防护屏障以减少火花以及飞溅物的飞散。
三、操作注意事项1. 检查电焊机工作状态。
工作前要检查焊机的输出功率、接地线和输入电压,并确保所有组件已正确接通。
2. 使用正确选择的电极。
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操作要求的电极,不得将其它未被认可的电极用于焊接。
3.掌握合适的工作方式。
使用适当的焊接技术,保持稳定的手臂运动,将电极垂直移动,确保焊丝形状良好,应拔高电极防止焊渣跟着电极出池口。
4.防范出现裂口。
电焊后要检查焊缝,避免产生脆性裂纹,零件在焊接过程中受到的变形也需要进行检查。
5. 及时清理工作场所。
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及设备。
切断电源、关闭主机、放气以及储存有害物质的容器。
以上就是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相信大家看过后都会对电焊工作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以便更好的确保工作的安全、稳定与高效率。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1. 引言焊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焊接作业涉及高温、高压和强烈光辐射等危险因素,如果不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焊接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作质量的保证,制定本操作规程。
2.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1 确定焊接材料及设备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需要确认所需焊接材料及设备。
焊接材料应符合工程要求,并且要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
同时,要检查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确定焊接环境焊接环境的选择直接影响焊接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应选择通风良好、无可燃物质存在的场所进行焊接操作,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同时,要确保焊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2.3 确定焊接工艺和参数对于不同的焊接工艺和材料,需要确定相应的焊接参数。
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进行焊接参数的调整,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3. 焊接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1 个人防护在进行焊接操作时,焊接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火服等。
同时,要确保焊接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以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
3.2 焊接设备操作焊接设备的操作要准确、稳定。
在启动焊接设备之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同时,要注意焊接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洁和检查设备,以延长设备寿命。
3.3 焊接操作技巧焊接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焊接技巧和经验。
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注意控制焊接电流和电压,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电流和电压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的控制,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4. 焊接事故应急处理在焊接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焊接事故,如火灾、烫伤等。
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定范本一、目的和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焊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并保护焊接操作人员的健康。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焊接作业的人员。
二、操作人员的要求1. 所有进行焊接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的焊接技术和知识。
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疾病和身体上的不适。
3.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头盔、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三、工作环境要求1. 焊接作业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以便及时排除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
2. 焊接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防止杂物堆放。
3. 焊接作业区域周围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警示他人注意。
四、焊接设备的要求1. 所有使用的焊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经过定期维护和检修。
2. 焊接设备必须接地良好,以确保电流的安全传输。
3. 焊接设备必须配备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五、焊接作业操作规范1.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对焊接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易燃物、易爆物等存在。
2. 焊接作业区域必须进行围挡和封闭,以防止焊渣飞溅和火花飞溅引起的火灾。
3. 焊接作业必须由两人以上进行,一人焊接,一人监督。
4. 焊接作业必须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严禁擅自调整焊接参数。
5. 焊接过程中,必须保持焊接区域的清洁,防止焊接渣滓堆积。
6. 焊接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关闭焊接设备,并进行好相应的维护和清洁。
7. 焊接作业过程中,不得进行其它无关的活动,如抽烟、吃东西等。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在焊接区域内拉响警报,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焊接作业,及时送伤者就医,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 发生设备故障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焊接作业,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七、禁止行为以下行为严格禁止:1. 擅自进行焊接作业,未经授权和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焊接设备。
2. 违反焊接作业规范,擅自调整焊接参数和工艺。
2024年金工实习安全注意事项1、穿戴好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2、造型时不要用嘴吹砂子。
3、浇注时,不搞浇注的同学应远离浇包。
4、不可用手、脚触及未冷却的铸件。
5、不可在吊车下停留或行走。
6、清理铸件时,要注意周围环境,以免伤人。
二、锻压实习的安全注意事项1、穿戴好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2、使用前,对所使用的工具进行检查,如锤柄、锤头、砧子以及其它工具是否有损伤、裂纹、松动。
3、加热时,不要用眼睛盯着加热部位,以免光热刺伤眼睛。
4、操作时,手钳或其它工具的柄部应置于身体的旁侧,不可正对人体。
5、手锻时,严禁戴手套打大锤。
打锤者应站在与掌钳者成90deg;角的位置,抡锤前应观察周围有无障碍或行人。
切割操作时,在料头飞出方向不准站人,操作快要切断时应轻打。
6、机锻时,严禁用锤头空击下砥铁,不准锻打过烧或已冷的工件。
锻件及垫铁等工具必须放正、放平,以防飞出伤人。
7、必须用手钳等工具放置或取出工件,用扫帚清除氧化皮。
不得用手摸或脚踏未冷透的锻件。
8、冲压操作时,手不得伸入上、下模之间的工作区间。
从冲模内取出卡住的制件及废料时,要用工具,严禁用手抠,而且要把脚从脚踏板上移开,必要时应在飞轮停止后再进行。
)三、焊工实习的安全注意事项1、实习前要穿好工作服和工作鞋,焊接时要戴好工作帽、手套、防护眼镜或面罩等用品。
2、焊接前应检查焊机接地是否正常,焊钳、电缆等绝缘是否良好,以防触电。
3、不得将焊钳放在工作台上,以免短路烧坏电焊机。
不许用手触及刚焊好的焊件,以防烫伤。
4、氧气瓶、乙炔瓶旁严禁烟火,氧气瓶不得撞击和触及油物。
5、焊接场地通风必须良好,以防有害气体影响人体健康。
6、焊后清渣时,要防止焊渣崩入眼中。
7、焊接结束时,要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焊接场地有无火种。
四、热处理实习安全注意事项1、穿戴好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2、操作前,应熟悉零件的工艺要求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
3、使用电阻炉加热时,工件的进炉或出炉操作,应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电焊室实训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1.为确保电焊室实训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操作行为,本规程制定。
2.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参与电焊室实训的学生和教师。
3.电焊室实训期间必须遵守国家和学校有关电焊室实训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第二章电焊室实训前的准备工作1.学生在进行电焊室实训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面具、绝缘手套和耐热工作服等。
2.学生在进行电焊室实训前必须接受相关安全操作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训场地。
3.学生必须对电焊室实训场地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室内通风畅通,防火设施齐全。
4.学生进行电焊室实训时必须保持清醒,不得饮酒、吸烟或服用药物。
第三章电焊室实训中的安全操作1.学生进行电焊操作前必须确认焊接设备和电源电压正常,不得私自更改设备参数。
2.学生进行电焊操作时必须保持工作区域干燥、整洁,避免水分和易燃物进入焊接区域。
3.学生进行电焊操作时必须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通风,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积累。
4.学生进行焊接操作时必须保持焊材与工件的接触面清洁,确保焊接质量。
5.学生进行电焊操作时必须保持焊接枪头与地线的连接良好,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6.学生进行电焊操作时必须注意周围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禁止将焊接枪头对准他人或设备。
7.学生进行电焊操作时必须避免使用损坏的焊接设备,如发现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维修。
8.学生进行电焊操作时必须遵守焊接材料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产生有害气体或引发火灾。
第四章电焊室实训后的处理1.学生在完成电焊室实训后必须将焊接设备关闭,断开电源,并及时清理工作台和焊接区域,确保场地整洁。
2.学生在完成电焊室实训后必须检查自身防护用品的完好性,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学生在完成电焊室实训后必须将焊接材料和工具归位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损坏。
4.学生在完成电焊室实训后必须向教师报告实训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和改进。
第五章突发情况的处理1.学生在电焊室实训过程中如遇到火灾、电击、烟雾等突发情况,必须立即向教师报告,并按照教师指导进行应急处理。
手工电弧焊接时的安全基本要求范文手工电弧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它在各种制造和维修工作中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电弧焊接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和强烈的辐射等安全风险,必须要按照一定的安全基本要求来进行操作。
本文将介绍手工电弧焊接时的安全基本要求,以确保焊工在工作中的个人安全和工作区的安全。
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手工电弧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强烈光辐射对焊工的眼睛和皮肤构成威胁。
因此,焊工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焊接面罩、防护眼镜、耳塞或耳罩、防护手套、焊接服和防火鞋等。
焊接面罩和防护眼镜能够阻挡眼睛受到电弧的直接辐射,防护手套、焊接服和防火鞋能够保护焊工的皮肤免受熔渣和火花的伤害。
2. 保持工作区清洁整齐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接时,工作区必须保持清洁整齐,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熔渣和火花,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可能会引发火灾。
因此,焊工应保持工作区的地面干燥,清除废弃材料和熔渣,并定期清理和检查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3. 避免焊接在易燃或易爆物附近手工电弧焊接产生的高温、火花和辐射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因此,焊工在选择焊接位置时,必须避免焊接在易燃或易爆物附近。
如果周围存在易燃或易爆物质,应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防护措施,如防火布或屏障,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4. 确保焊接设备安全可靠焊接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焊工的安全。
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接之前,焊工必须检查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这包括检查焊接电源、电缆和插头是否完好无损,确保电源开关正常,工作电压符合要求,以及焊接电极和焊丝的选择是否正确。
在使用焊接设备时,焊工应确保设备接地良好,以防止触电和电击事故的发生。
5. 进行必要的焊接前培训和安全培训手工电弧焊接虽然是一项常见的技术,但它仍然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为了确保焊工在焊接过程中的安全,他们应接受必要的焊接前培训和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焊接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要求、事故应急处理和防止火灾等内容。
焊接实训总结(11篇)焊接实训总结篇2经过这次焊接实训,我切身体会到焊接需要严谨的态度和必备的一些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根本的焊接技术。
对于本次焊接实训做出如下总结:一:拥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节省意识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是作为一名学习人员的必备素养。
1、防止火灾,用电烙铁时要留意安全,电烙铁在人离开时必需断电,进展焊接实训时翻开实训间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2、严禁触电,电气设备接通电源前要仔细检查,焊接时留意电线缠绕,避开烙铁头烫坏导线外皮。
3、防止烫伤。
二、焊接万用表留意事项。
1、先找出各个阻值的待焊电阻,标记好。
2、焊接时要对元器件引脚镀锡。
3、正确利用五工序法焊接,避开消失虚焊、锡量过多、锡量过少、过热、冷焊、空洞、拉尖、桥焊、剥离等焊点缺陷。
4、液晶屏安装时,导电胶条要保持洁净,防止液晶屏消失乱码。
若消失乱码,可用酒精擦拭后重新安装。
5、电路板安装完成后,进展调试与总装。
焊接实训总结篇3本学期我任教船焊的电焊实训,通过一个学期的手工电弧焊的实训,同学们对手工电弧焊的根本学问有了肯定的了解,把握了肯定的操作技术,可以说从一个门外汉已经迈入了大门,取得的成绩和效果是明显的,同学们会有许多的体会,通过大家的努力,到达了大纲对学问把握、力量训练方面的要求,同时加强了同学们的劳动观点、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文明生产和意识,擅长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操作的力量得到了提高,使同学们熟悉到要做好任何事情,必需要有严谨的、精益求精的、踏踏实实的、仔细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在这几方面同学们经过这次实习都得到了熬炼和提高。
本学期共进展了一次实训,在实训中,同学们拓宽了学问面,熬炼了电焊应用力量,综合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实训也为推动我校实训教学改革供应了丰富的阅历。
本次实训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一、明的确训实习的目的安排电焊实训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识地把握焊接操作方法,初步把握焊接工具的维护技能,并能到达中级或中级以上的水平。
课题二:手工电弧焊教学前准备:1、安全教育规范2、焊接工具是否齐全3、电源线有无破损4、弧焊电源运转是否正常。
讲解时间示范时间练习时间30分钟10分钟300分钟讲解内容:手工电弧焊一、手工电弧焊1、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简称手弧焊,是利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
操作时焊条和焊件分别作为两个电极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的电弧热量来熔化焊接金属,冷却后形成焊缝。
2、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3、焊接电弧:由焊接电源供给的具有一定电压的两电极间或电极与焊件间的气体介质中,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
4、焊条:是由钢芯和药皮组成常用的直径有mm焊条牌号:E4303E:焊条43:字母后面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数字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的最小值为430兆帕0或1:第三位数字表示全位置焊接03:第三位和第四位表示药皮类型为钛钙,电源极性为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5、焊钳:是用于夹持焊条进行焊接的工具二、平焊操作要领1、操作要点平焊的操作姿势;划擦引弧法; 直击引弧法2、焊前准备(1) 焊机选用交流弧焊机BX1—330或BX3—300或选用直流弧焊机ZXG—300型(2) 焊条E4303型或E5015型,直径为mm(3) 焊件采用低碳钢长*宽为150*150mm 板厚4~6mm焊条BX1-500弧焊电源交流弧焊机:BX1 动铁式BX3 动圈式直流弧焊机:ZX7 逆变式ZX5 可控硅式3、操作要领(1)平焊操作姿势平焊时一般采用蹲式操作,蹲姿要自然,两脚距离约240~260mm。
持焊钳的胳膊半伸开,要悬空无依托地操作。
平焊示意图(2)运条运条一般分三个基本动作1)沿焊条中心线向熔池递进2)沿焊接方向移动3)横向摆动三个动作不能机械的分开,应相互协调。
3、引弧方法1)划擦引弧法先将焊条末端对准焊件,然后像划火柴似的,使焊条在焊件表面划擦一下,提起2~3mm的高度引燃电弧。
焊接时的安全要求焊接工作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要求以确保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焊接时的安全要求:1.确保工作场所清洁整洁:焊接工作区域应保持干燥清洁,以减少火灾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所有容易燃的物品应及时清理,以防止起火。
2.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焊工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焊工免受火花和强光的伤害。
3.使用适当的焊接设备:焊接设备应经过安全检查和维护,保证焊接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使用正确的焊接电流和电极,以避免电击和火花飞溅。
4.确保焊工接受必要的培训:焊工应具备足够的焊接技能和知识,了解焊接过程中的危险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接受定期的培训,以更新他们的技能和知识。
5.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火花和烟雾: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火花和烟雾,对焊工和周围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应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和烟雾控制设备,以确保空气质量和工人的健康。
6.防止火灾发生:焊接作业容易引发火灾。
要防止火灾的发生,必须做好消防设备的准备工作,包括消防器材的安装和检查、准备灭火器、熟悉紧急疏散路线等。
7.定期检查焊接设备和安全设备:焊接设备和安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能。
有问题的设备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9.限制非焊工人员进入焊接工作区域:非焊工人员应被禁止进入焊接作业区域,以避免他们受伤或误触到焊接设备。
10.遵循规定和标准:焊接工作必须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以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进行。
总之,焊接工作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要求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通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使用适当的焊接设备、控制火花和烟雾、防止火灾发生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焊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并保证工人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电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岗位要求1.电焊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资质证书方可操作电焊机。
2.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戴上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面罩、防护眼镜、防护耳塞等。
3.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电焊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严禁未经许可操作电焊机。
4.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常进行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二、操作规程1.选择合适的电焊机和电极,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
2.检查电焊机和电焊设备的接地状态,确保接地良好,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3.安放焊接工件,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防护设施,确保周围安全无人。
4.对焊接工件进行清洁和处理,确保工件表面干净无杂质,提高焊接质量。
5.根据焊接工艺要求,进行预热或间歇性焊接,确保焊接连接牢固。
6.正确连接电极,保证电流稳定,避免因电流波动导致焊接效果不佳。
7.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留意自身动作和周围环境,避免碰撞和触电等事故发生。
8.焊接结束后,关闭电焊机,清理焊接工具和设备,将焊渣等杂物清除干净。
9.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前,检查环境是否安全,确保没有人员和物品留在焊接区域内。
10.发现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止工作,及时报告领导并进行处理。
三、事故处理1.如果发生焊接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工作,先确保自身安全,然后进行相应的紧急处理。
2.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保障伤者生命安全。
3.如发生火灾等严重事故,应立即通知消防部门前来处置,确保安全疏散人员。
4.事故处理后,应及时报告领导,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岗位培训1.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相关电焊操作培训,了解电焊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每月进行一次电焊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检验员工的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总结电焊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焊接作业的安全操作技术范文焊接作业是一项需要高度注意安全的工作,因为焊接作业涉及到电焊、气焊等高温操作,一旦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电击等风险,严重威胁焊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学习和掌握焊接作业的安全操作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焊接作业的安全操作技术,以保证焊工的安全。
一、安全工具和装备的使用1.1保护眼睛:焊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要使用焊接面罩、焊接眼镜等防护设备来保护眼睛不受强光和飞溅物的伤害。
1.2穿戴防护服:焊工应该穿戴焊接防护服、防护鞋、手套等,以防止火花、熔融金属溅落引起的皮肤损伤。
1.3使用防护屏障:在焊接作业现场,应设置防护屏障,阻挡熔融金属的溅落,以保护周围人员免受伤害。
1.4焊接帷幕的使用:对于较大的焊接作业现场,可以使用焊接帷幕来阻挡强光和火花,减少对周围人员的影响。
二、电气安全2.1正确连接电源:焊工在进行电焊时,应正确连接电源,确保电源接地良好,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2.2使用绝缘电缆:焊工应使用绝缘电缆进行焊接,避免电击事故。
2.3防止电焊机过载:焊工在使用电焊机时,应避免过载,以免引发火灾或电击事故。
三、气体安全3.1检查气体瓶:焊工在使用气焊时,应仔细检查气体瓶的阀门、压力表等部件是否正常,以免发生泄漏和爆炸事故。
3.2正确开启和关闭气体:焊工在使用气焊时,应正确开启和关闭气体,严禁用手摇阀门或用力关闭气体,以防止气体泄漏。
3.3保持通风良好:焊工在进行气焊作业时,应保持作业现场的通风良好,以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避免中毒。
四、火灾预防4.1清理作业区域:焊工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应清理作业区域的可燃物,以避免火花引发火灾。
4.2准备灭火器材:焊工应在作业现场配备灭火器材,以迅速应对火灾事故。
4.3放置防火布:在焊接作业现场,可以放置防火布来隔离可燃物,以防止火花飞溅引发火灾。
五、个人安全5.1培训和指导:焊工应接受焊接安全培训和指导,了解焊接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提高安全意识。
电焊工焊接作业的通用安全操作要求
1.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清理工作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质,保持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手套、防火服、安全鞋等。
3.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在使用焊接设备和工具之前,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良好工作状态。
4. 检查焊接材料: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5. 确保电源安全:使用专用的电源插座和电源线,确保电源的稳定和可靠。
6. 控制火源风险:在焊接作业前,清理工作区域的可燃物,并覆盖易燃物品,确保火源不会引发火灾。
7. 避免电击风险: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接地良好,避免触摸电脱。
8. 避免烟尘和有害气体:在焊接过程中,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佩戴适当的呼吸防护设备,避免吸入烟尘和有害气体。
9. 确保焊接操作正确:掌握正确的焊接操作方法,如合适的电流、电压和焊接时间,正确调整设备的参数。
10. 注意焊接后的安全事项:焊接作业完成后,合理放置和存放焊接设备和材料,及时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无残留的火花、烟尘和有害气体。
11. 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焊接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避免设备故障对操作员和工作环境造成伤害。
12. 接受安全培训:参加焊接安全培训课程,了解焊接操作中的各项安全规范和操作方法,提高对焊接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浅谈焊接实习教学中安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摘要:本文针对日常广泛使用的气焊、焊条电弧焊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概述,并阐述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目的是提高焊接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关键词:焊接安全技术操作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焊接技术在社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校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焊接实习教学,与此同时,伴随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也严重地威胁着焊工及其它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随之而产生的焊接实习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多年的焊接实习教学,我发现其主要危害如下:1、焊接切割工作过程中要与可燃及易爆气体、易燃液体、压力容器和电机、电器接触; 2、焊接过程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噪声和热辐射灼伤等。
上述危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烫伤、中毒、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病等职业病症。
此外还可能危及设备、厂房和周围人员安全,给国家、企业和学校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但是其中有许多重大、特大事故都是由于焊接切割作业人员的违章操作造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深入透彻的了解每一种危害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及早的做好防范措施,就能够有效的防止这些危害的发生。
一、预防触电的安全技术
焊工在工作时必须注意防止触电。
(1)焊工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电的基本知识,以及预防触电和触电后的急救方法等知识,严格遵守有关部门规定的安全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2)遇到焊工触电时,应先迅速将电源切断。
如果切断电源后触电者呈昏迷状态时,应立即对其施行人工呼吸,直至送到医院为止。
(3)在光线昏暗的场地或容器内操作或夜间工作时,使用的工作照明灯的安全电压应不大于36 v,高空作业或特别潮湿的场所,其安全电压不超过12v。
(4)焊工的工作服、手套、绝缘鞋应保持干燥。
(5)在潮湿的场地工作时,应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板等绝缘物作垫板。
(6)焊工在拉、合电源刀开关或接触带电物体时,必须单手进行。
因为双手操作电源刀开关或接触带电物体时,如发生触电,会通过人体心脏形成回路,造成触电者迅速死亡。
二、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安全技术
为了防止火灾及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焊接前要认真检查工作场地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应将这些物品移至距离焊接工作地10m以外。
(2)在焊接作业时,应注意防止金属火花飞溅而引起火灾。
(3)严禁设备在带压时焊接或切割,带压设备一定要先解除压力(卸压),并且焊割前必须打开所有孔盖。
未卸任的设备严禁操作,常压而密闭的设备也不许进行焊接或切割。
(4)凡被化学物质或油脂污染的设备都应清洗后再进行焊接或切割。
如果是易燃。
易爆或者有毒的污染物,更应彻底清洗,经有关部门检查,并填写动火证后,才能进行焊接或切割。
(5)在进人容器内工作时,焊接或切割工具应随焊工同时进出,严禁将焊接或切割工具放在容器内而焊工擅自离去,以防混合气体燃烧和爆炸。
(6)焊条头及焊后的焊件不能随便乱扔,要妥善管理,更不能扔在易燃、易爆物品的附近,以免发生火灾。
(7)离开施焊现场时,应关闭气源、电源,应将火种熄灭。
三、预防有害气体和烟尘中毒的安全技术
预防措施;
(1)焊接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
焊接区的通风是排出烟尘和有毒气体的有效措施。
(2)合理组织劳动布局,避免多名焊工拥挤在一起操作。
(3)尽量扩大自动焊的使用范围,以代替焊条电弧焊。
(4)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减少烟尘等对人体的侵害,焊工应采取下列措施预防弧光辐射:
1)焊工必须使用有电焊防护玻璃的面罩。
2)面罩应该轻便、成形合适、耐热。
不导电、不导热、不漏光。
3)焊工工作时,应穿白色帆布工作服,以防止弧光灼伤皮肤。
4)操作引弧时,焊工应该注意周围工人,以免强烈弧光伤害他人眼睛。
5)在厂房内和人多的区域进行焊接时,尽可能地使用防护屏,避免周围人受弧光伤害。
6)重力焊或装配定位焊时,要特别注意弧光的伤害,因此,要求焊工或装配工佩戴防光眼镜。
四、特殊环境焊接的安全技术
在高空、野外、容器内部等进行的焊接在这些地方焊接时,除遵守上面介绍的一般技术要求外,还要遵守一些特殊的规定。
(1)高处焊接作业焊工在距基准面2m以上(包括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焊接作业称为高处(登高)焊接作业。
l)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与酒后人员,不得进行高处焊接作业。
2)高处焊接作业时,焊工应系安全带,地面应有人监护域两人轮换作业)。
3)在高处焊接作业时,登高工具(如脚手架等)要安全、牢固、可靠,焊接电缆线等应扎紧在固定地方,不能缠绕在身上或搭在背上工作。
不能用可燃物(如麻绳等)作固定脚手架、焊接电缆线和
气割用气管的材料。
4)乙炔瓶、氧气瓶、焊机等焊接设备器具应尽量留在地面上。
5)雨天、雪天、雾天或刮大风(六级以上)时,禁止高处焊接作业。
(2)容器内焊接作业
1)进人容器内部前,先要弄清容器内部的情况。
2)把该容器和外界联系的部位,都要进行隔离和切断,如电源和附带在设备上的.水管、料管、蒸气管、压力管等均要切断并挂牌。
如容器内有污染物,应进行清洗并经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才能进入内部进行焊接。
3)进人容器内部焊接要实行监护制,派专人进行监护。
监护人不能随便离开现场,并与容器内部的人员经常取得联系。
4)在容器内焊接时,内部尺寸不应过小,还应注意通风排气工作。
通风应用压缩空气,严禁使用氧气作为通风。
5)在容器内部作业时,要做好绝缘防护工作,最好垫上绝缘垫,以防止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3)露天或野外作业
1)夏季在露天工作时,必须有防风雨棚或临时凉棚。
2)露天作业时应注意风向,不要让吹散的铁液及焊渣伤人。
3)雨天、雪天或雾天时,不准露天作业。
4)夏季进行露天气焊、气割时,应防止氧气瓶、乙炔瓶直接受
烈日暴晒,以免气体膨胀发生爆炸。
冬季如遇瓶间或减压器冻结时,应用热水解冻,严禁火烤。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焊接过程存在潜在的危险,为此对从事该作业学生应该严格要求,并且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此类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同时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焊接生产特点、焊接操作基本原理及焊接工艺、工具的安全使用;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实施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事故。
参考文献:
《焊工工艺学》(第三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金属焊割作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杨泗霖主编
《焊工安全读本》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