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诗两首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21
七下语文古代诗歌五首笔记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五首古代诗歌及其笔记。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这首诗以壮美的景色和旷远的境界描绘了晋阳城的繁华和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辽阔天地和繁华都市的向往之情。
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和高耸入云的建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大理想和豪情壮志的追求。
2. 《静夜思》- 李白
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短诗之一,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人深夜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感。
通过描写夜色和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他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3. 《春晓》- 孟浩然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清新和明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希望的追求。
通过描写春天的阳光、鲜花和鸟鸣,诗人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鼓励人们积极面对挑战,追求幸福和成功。
4. 《登高》- 杜甫
这首诗以壮丽的山川和辽阔的天地描绘了诗人登高时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自己的感受,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和对国家复兴的期盼。
5. 《望岳》- 杜甫
这首诗以壮美的山川和恢弘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岳阳楼和岳阳城的景仰之情。
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这五首古代诗歌展示了不同诗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和对人生、社会、国家的关怀。
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传递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欣赏和理解这些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
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书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必背古诗词》包含了多首经典古诗词,以下是部分必背篇目: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以上古诗词是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部分必背的篇目,学生应熟读并背诵。
这些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宋韩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同学们要认真背诵,理解诗中意境,感受古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两首》七年级优秀语文教案《诗两首》七年级优秀语文教案[教学思路]本文的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深爱。
《纸船》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诗人以纸船为题,赋予纸船以特别的含义,寄托了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
《金色花》从假想写起,“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
在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进步感悟诗的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安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才能。
由“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开展学生的个性,又开展合作精神,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泉,母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美妙的感情。
我们伟大的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你怎样向母亲表达你的爱意呢?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母爱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永久的主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深情地颂扬过母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两首诗:中国女作家冰心的《纸船》,和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金色花》。
二、出示目的1、把握诗文基调,表情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才能;背诵诗歌,丰富语言积累。
2、自主、合作、探究地进展学习。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安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才能。
三、知识积累以下知识主要让学生在预习中作好积累笔记,课堂上老师以检阅的方式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1、字词积累大家预习了吗?看看这些字词你解决了没有?字:嗅摩衍匿祷词:匿笑祷告读一读,讲一讲。
2、作家作品知识积累:关于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___年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
七年级下册古诗语文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七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学习古诗,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七年级下册古诗的学习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七年级下册的古诗内容主要包括两首古诗:《春晓》和《早发白帝城》。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品之一,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
另一首古诗《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白帝城的一天早晨,表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性格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给学生带来了人生哲理的启迪。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诗词的韵律和格律,了解古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诗词的朗诵和解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除了学习古诗的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诗词鉴赏的方式,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拓展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民族自豪感。
总的来说,七年级下册的古诗学习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古诗的学习,通过诗词的感悟和理解,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
愿学生在古诗的海洋中感受到诗的魅力,汲取诗的营养,成为真正的诗词爱好者和文学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课文原文及赏析《诗两首》课文原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赏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普希金的一首哲理抒情诗。
诗人以劝勉的口吻直抒胸臆,用长者的口吻倾诉着对生活的体会。
全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须要镇静”,在那里絮絮叨叨,诉说生活的不幸,努力追求未来。
如果用诗歌的形象性要求衡量,这的确算不上一首好诗。
但普希金巧妙地运用了诗语言的基本单位——语句,赋予它以巨大的表现力,从而把这首诗写得含蓄委婉、朴素亲切。
这首诗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林间岔道为喻,描述了人生道路的选择。
诗人在诗中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其他的路只能留待将来。
这种选择会带来遗憾,但诗人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深刻,哲理性强,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初一下学期语文必背古诗词汇总古诗词在初中语文考试中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掌握好古诗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学期语文必背古诗词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初一下册语文书中的古诗包括《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和《逢入京使》等。
此外,还有《木兰诗》这首北朝民歌。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独坐幽篁、弹琴长啸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作者在洛阳城的一个春夜,听到笛声而引发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诗人在进京途中遇到一位使者,得知家人平安的消息后的喜悦心情。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她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她对家人的深厚感情。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下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原文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的原文如下:
1.《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